斯波义廉(日语:斯波 義廉しば よしかど Shiba Yoshiro,1445年—?),是室町时代中期到后期的武将、守护大名。曾任室町幕府管领,并担任越前尾张远江的守护。义廉出自足利氏一门的渋川氏,父亲是渋川义镜,母亲则是山名宗全的伯父山名摄津守(实名不详)之女。义廉继承了三管领笔头的斯波氏武卫家,成为第11代当主。

生平

家督继承

享德元年(1452年)九月,斯波氏武卫家第9代当主,斯波义健逝世,享年18岁。由于义健死时未留下嗣子,也使得自斯波义将以来的斯波氏嫡流宣告断绝[1]:5。同为斯波一门且与义健同龄的斯波义敏在室町幕府及重臣的推举下继承了武卫家家督以及越前、尾张、远江守护职位,并被任命为从五位下左兵卫佐[2]。然而,义敏与分国越前、远江的守护代甲斐常治不和并发生对立。长禄三年(1459年)五月,义敏未遵从幕府所下达的关东征伐命令,反而攻击常治位于敦贺城的据点。义敏此举触怒了当时的第8代将军足利义政,因而遭到幕府追讨。同年七至八月期间,义敏将家督之位让与其子松王丸(后来的斯波义宽),自己则是逃往周防投靠大内教弘[3]

两年后的宽正二年(1461年)八月二日,松王丸遭废除,取而代之的是堀越公方执事渋川义镜之子斯波义廉。十月十六日,义廉在将军义政的特命下继承斯波氏家督,同时也被任命为尾张、越前、远江守护[1]:6[4][5]:42-43

斯波氏与渋川氏之先祖为同母兄弟(斯波家氏渋川义显),两家在足利一门中关系非常密切,并且拥有同等的高家格。义廉的曾祖母也是斯波义将的女儿。而此次家督继承问题,普遍被认为与幕府的关东政策有关。由于堀越公方足利政知(义政异母兄)一直面临军事力量不足的问题,并向义政提出请求,义政对此作出相关回应。让义廉继任家督,做为堀越公方执事的渋川义镜即得以“斯波氏当主生父”的身份,调动斯波领国远江的军力来支持政知[6]

最初,义政系计划派遣义敏和常治前往关东,但两人不仅不服从命令,甚至引发内乱[7],义政因此罢免义敏,并让松王丸成为当主。然而,在随后的长禄三年到四年(1460-1461年)间,远江发生了今川范将叛乱,这使得关东情势依然动荡不安,进一步促成了这一决策的背景。

此外,据《大乘院寺社杂事记》宽正二年八月二日条记载,朝仓孝景甲斐敏光(常治之子)也涉及其中[8]。(注:义政在事前召见了孝景和敏光,将此决定(即让义廉继承家督)告知二人。据说,义政还将七个领地赐予孝景,并对今后越前守护代的安排进行了一些指示或交代。这表明义政对孝景和敏光的支持,希望他们在未来的政治事务中发挥作用[1]:5-6[9]。)

然而,尽管义廉继承了斯波家家督,但在宽正二年(1461年)十月,远江再次爆发叛乱,这场叛乱直至次年(1462年)在幕府的介入下才得以平息。紧接着,在关东,幕府方的扇谷上杉氏当主上杉持朝与义镜间发生了政治斗争,持朝的重臣三浦时高千叶实胤太田道真等人因此隐退。义政认为事态严重,于是决定剥夺义镜的权力。加上在宽正四年(1463年)十一月,义政为生母日野重子举行百日供养法会(重子于该年八月逝世),施行大赦之故,斯波义敏和松王丸父子从而获得赦免。这都让身为养子当主的义廉处境变得更加艰难[10][11][12]

失势与复权

如上所述,义廉继承家督是幕府关东政策的一部分,然而由于义镜的失势,使得立义廉为斯波氏当主的意义几乎消失,为此义政开始考虑让义敏复职。

另一方面,被剥夺越前守护职且寄身于周防大内氏的义敏,也在这段时间多次向将军家请求赦免并希望能够回到京都。宽正四年(1463年)十一月,幕府一度决定让义敏回京,但最后未能实现(《杂事记》同年十一月十九日条)。到了宽正六年(1465年)十一月,义敏的赦免问题再次被提出,然因甲斐氏朝仓氏的强烈反对而被阻止(《私要钞》同年十一月二十日条)。在这些关于义敏赦免与回京活动的背后,主要是由义政宠臣、幕府政所执事伊势贞亲(他与义敏有姻亲关系)以及义敏之子松王丸所入寺的相国寺季琼真蘂等人所推动。最终,义敏的强烈愿望与贞亲、真蘂等人的努力终于获得回报,义敏于同年十二月实现回京,并从九州博多上洛,并在年末拜谒义政(《杂事记》同年十二月晦日条)。翌年文正元年(1466年)七月廿三日,义廉遭到罢免,斯波家的家督之位也重新回到义敏手中[13]

对此,支持义廉的四职山名氏一色氏以及土岐氏等守护们,还有甲斐氏、朝仓氏等斯波氏家臣们表现出了强烈的反抗(同年七月廿三日、廿五日条)。因洛内的土仓和酒屋中有许多是伊势贞亲麾下的人,朝仓氏以及打算将女儿嫁给义廉的山名宗全军队,便对其进行了袭击和骚扰。然而,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义敏的复职活动还是稳步推进。八月廿五日,义敏获得将军家颁发的越前、尾张、远江三国的领土,并与父亲持种及弟弟竹王一同出仕幕府(《私要钞》同年八月廿六日条)。如是,义敏再度被任命为守护,这也导致洛内局势变得十分紧张,战争传闻四起[14]

义敏重返政界仅十多天后的文正元年(1466年)九月六日,义敏父子、伊势贞亲父子以及季琼真蕊等八人,在京都骤然失势(《杂事记》同年九月七日条、《私要钞》同年九月七日条)。事件起因于反贞亲派的山名势力,对义视的失势以及义敏复职等一系列由贞亲等人所策划的阴谋感到愤怒,遂暗中策划推翻贞亲派并起兵反抗。然而,计划却被及时察觉,从而导致了这一突如其来的变故。这场文正政变在一天内便宣告结束,山名、朝仓等军势得知贞亲派逃跑后,再次袭击洛内的土仓和酒屋,进行掠夺和杀戮。这也成为各地土一揆爆发的导火线[15]

贞亲与义敏一度逃亡至近江,随后似乎又退至远江。幕府下令各地在他们的藏匿地点将其处决,且将伊势氏一派从幕府中驱逐(《私要钞》同年九月十一日条)。此一处置系受到山名宗全权势压力的结果。文正政变后,宗全的影响力大增,并于九月十四日与义廉一起出仕幕府(同年九月十六日条)[16]。同时,宗全与义廉在畠山氏家督继承问题上选择支持畠山义就。在义就军事力量的支持下,义廉于文正二年(1467年)一月八日将当时的管领畠山政长赶下台,自己继任为管领[17]

在宗全势力急剧增强之际,也让三管领之一的细川胜元感到强烈的危机感。胜元在幕府继任将军问题上,企图调解义政与义视之间的对立,并支持两者。然而,义政的夫人日野富子对此表示反对,且与其子义尚一同投向山名派[18]。随着足利将军家内部的分裂,斯波氏也分为义敏派和义廉派,畠山氏也分为政长派和义就派,前者支持细川方,后者则支持山名方。最终,诸大名也各自选择支持细川方或山名方,双方阵营逐渐形成,也为即将来临的应仁之乱拉开帷幕[1]:8-9[5]:43-44

应仁之乱及其后的义廉

应仁元年(1467年)一月十八日,义就与政长在京都北部激烈交战(御灵合战)。政长败北后隐匿起来,宗全派掌握了实权,但胜元派也开始反击,在五月进攻义敏等宗全派的领地。随后,双方各自召集大军来到京都,并于同月廿六日在京都市街爆发了上京之战(应仁之乱的开端)[19]

应仁二年(1468年)七月,义廉因擅自与古河公方足利成氏达成和解,而遭义政剥夺了管领职及三国守护职,但在宗全领导的西军中仍保有地位,并继续作为西军的主力参与各地的战斗[20]。然而,在文明三年(1471年)五月,其主要家臣之一的朝仓孝景投向东军[21],后来甲斐敏光也于文明七年(1475年)二月归顺东军[22][23],义廉因此陷入孤立。

文明七年(1475年)十一月,义廉前往尾张[24]。依靠尾张守护代织田敏广的支持,义廉一度将东军的义敏父子以及织田敏定等势力暂时驱逐出尾张。然而,随着义敏与义宽父子势力的回升,在文明十年(1478年)九月,敏定取代遭撤换的敏广成为新任尾张守护代。随后敏定接到幕府“凶徒退治”的命令,便开始率军攻击义廉。最终,被幕府视为“凶徒”的义廉与敏广,丧失了在尾张所有的支持势力[25]

此后,义廉的行踪不明。不过,根据《杂事记》延德三年六月三十日条之内容,在斯波氏の系図中有写到“渋川殿—义廉—某越前”,这表示义廉在延德三年(1491年)已经去世,因此没有具体提到他的居所[26]。另一方面,有记载显示义廉之子被朝仓孝景收养,并前往越前国,这段记录出现在《杂事记》的文明十三年十一月四日条[27],这个孩子可能就是系図中提到的“某”。此子自称荣栋,并在延德二年(1490年)与连歌师正广在一乘谷会面,这段会面记录出现在正广的句集《松下记》中。据说荣栋经由朝仓氏景(孝景之子)之推举,改名为义俊,并继承了将军家分支的鞍谷公方,成为名义上的越前国主[1]:9-18;23[5]:44-49[28]。然而,佐藤圭认为,荣栋和斯波义俊之间存在年代上的矛盾,因此他主张应该重新检讨义俊是否与实际存在的荣栋是同一人物,并且应该考虑义俊的真实性问题[29]

官职及位阶等履历

日期为旧历

  • 宽正二年(1461年)八月二日,继承家督,并担任越前、尾张、远江三国的守护。十月十六日,任治部大辅。
  • 文正元年(1466年)七月廿三日,遭罢免。九月十四日,再次继承家督,恢复越前、尾张、远江三国守护职位。
  • 文正二年(1467年)一月八日,成为室町幕府管领。同年三月五日改元,应仁元年五月,转任左兵卫佐。
  • 应仁二年(1468年)七月十日,管领更替,失去越前、尾张、远江守护职。但在西军内仍担任管领及三州守护。

参考文献

  • 水藤真‘朝仓义景’吉川弘文馆〈人物丛书〉、1981年。
  • 浜松市役所 编集 ‘浜松市史 一’、浜松市役所、1968年3月。
  • 小泉义博“斯波氏三代考”‘一乘谷史学’6号、1974年。/所収:木下聡 编‘管领斯波氏’戒光祥出版〈シリーズ・室町幕府の研究 第一巻〉、2015年。ISBN 978-4-86403-146-2
  • 松原信之‘越前 朝仓一族’(新装版)新人物往来社、2006年。
  • 松原信之‘越前朝仓氏の研究’吉川弘文馆、2008年。ISBN 978-4-642-02876-9
  • 谷口克広‘尾张・织田一族’新人物往来社、2008年。
  • 松岛周一‘延徳三・四年の织田敏定と细川政元-‘朝仓家记’所収文书を通して见る十五世纪末の幕府政治と尾张’、2011年。
  • 松岛周一‘応仁の乱前后の斯波家と尾张守护代―织田敏広から织田敏定へ―’、2022年。
  • 福井県 编‘福井県史 通史编2 中世’福井県、1994年。
  • 石田晴男‘応仁・文明の乱’吉川弘文馆〈戦争の日本史9〉、2008年。ISBN 978-4-642-06319-7
  • 渡边大门‘戦国诞生 中世日本が终焉するとき’〈讲谈社现代新书〉2011年。
  • 小川信‘山名宗全と细川胜元’新人物往来社、1994年。
  • 竹村纮一‘越前朝仓氏の兴亡录’横浜历史研究会、2018年。
  • 吴座勇一‘应仁之乱:催生日本战国时代的大乱’康昊译 远足文化、2020年。

出处

相关条目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