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朗索瓦·拉吕埃勒(法语:François Laruelle,1937年8月22日—2024年10月28日[7])是一名法国哲学家,曾任职于国际哲学学院(法语:Collège international de philosophie)和巴黎楠泰尔大学。拉吕埃勒毕业于巴黎高等师范学院,自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写作,目前已出版约20本作品。他因非哲学理论而闻名。
弗朗索瓦·拉吕埃勒 François Laruelle | |
---|---|
出生 | 法国孚日省沙沃洛 | 1937年8月22日
逝世 | 2024年10月28日 | (87岁)
母校 | 巴黎高等师范学院 |
机构 | 巴黎第十大学 |
时代 | 当代哲学 |
地区 | 西方哲学 |
学派 | 欧陆哲学 非哲学 |
主要领域 | 本体论 |
著名思想 | Principle of Sufficient Philosophy,[1] the philosophical decision,[2] the Real, the One, vision-in-one,[3] cloning the Real[3] |
影响于
|
职业生涯
拉吕埃尔将他的作品分为五个阶段:哲学I(1971-1981 年)、哲学II(1981-1995 年)、哲学III(1995-2002 年)、哲学 IV(2002-2008 年)和哲学V(2008 年至今)。
在哲学 I中,拉吕埃勒试图颠覆尼采、海德格尔、德勒兹和德里达的概念。在这一阶段,拉吕埃勒超验地对待哲学的倾向开始显现。在哲学 II中,拉吕埃勒开始系统地发展一种超验地对待哲学的方法。从哲学III开始,拉吕埃尔声称自己开始做非哲学的工作。
引用文献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