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声是汉语音韵学概念,指中古汉语的四种声调及其演变声调。四声在各汉语变体以及其他借用汉语词汇的语言[a]有不同演变。
四声概念最早由南朝士子周颙、沈约等人提出。据《梁书·沈约传》记载,沈约在《四声谱》中讨论了此问题。梁武帝萧衍问周舍何谓四声,周舍答:“天子圣哲。”分别对应“平上去入”四种声调[来源请求]。
日本遣唐僧人空海《文镜秘府论》(804年)有言:“平声哀而安,上声厉而举,去声清而远,入声直而促。”日本安然《悉昙藏》(990年)卷五则云:“平声直低,有轻有重。上声直昂,有轻无重。去声稍引,无轻无重。入声径止,无内无外。平中怒声,与重无别。上中重音,与去不分。”明朝僧人释真空在《玉钥匙歌诀》提到:“平声平道莫低昂,上声高呼猛烈强,去声分明哀远道,入声短促急收藏。”
今日汉语诸方言的声调是如此重要而有代表性,以至于许多学者坚信声调在上古汉语维持至今。[1]实际上,中古汉语四声均从上古汉语因韵尾辅音脱落演化而来。上声来自脱落的声门塞音韵尾,证据见于汉朝梵汉对音,上声字常用于音译梵语短元音,以及源语言带[q]的借词。声门塞音在某些闽语和客家话方言中仍有保留,以独立的声门塞音音段、元音嘎裂化或去鼻化表现。[2]声门塞音的这种表现和越南语的演化很相似。[3]:86–110去声来自脱落的[-s]韵尾,证据见于借到其他东亚语言的借词,如朝鲜语pis“梳子”是汉语“篦”的借词,借到朝鲜语时仍在词尾带[-s]。入声来自韵尾为清塞音[-p]、[-t]和[-k]的音节。平声字韵尾既无[-s]或声门塞音,也没有[-p]、[-t]或[-k]。[1]
隋朝陆法言著《切韵》,原本久已散佚,仅存敦煌出土的唐人抄本《切韵》原书(传写本)的片断和一些增订本,但根据陆续发现的残本及该书的增订本《广韵》可看出其轮廓。全书按韵目编排,而韵又按声编排,因此一部《切韵》可分为平、上、去、入四部分。再参考现代方言材料,不难得出结论,中古汉语即有这四声;至于具体调值,现已难于确考。近代学者陈寅恪在著作《四声三问》中,认为平、上、去“实依据及摹拟中国当日转读佛经之三声”归纳得来。有学者据梵汉对音推测平声应为中平调,上声为高平调,去声为低平调,入声为促调。
有学者质疑入声应该归类为声调,还是一系列以塞音(p、t、k)收尾的韵母之统称。因为只有这类韵母发入声,相对地,以元音或鼻音收尾的韵母只发平、上、去三声。于是韵书就拿塞音和同部位鼻音相配,组成完备的系统。比如说,寒韵收鼻音韵尾,只有平上去三声(分别为寒、旱、翰),韵书就配以同部位的入声曷韵,使之四声齐全。亦有学者反对使其归类声调,如平上去声为ng对应软颚塞音k;n对应龈塞音t;m对应双唇塞音p,乃完整相对关系。未有需要按纯粹西洋语言学分类,而西洋语言学亦非唯一解释一切语言方法。
四声在方音发展过程经历了巨大化,主要变化包括平分阴阳、全浊上变去、官话失去入声。
四声根据声纽(开头辅音)清浊各分裂为两声,清者为阴;浊者为阳。年代在唐朝的日本《悉昙藏》说:“承和之末,正法师来……声势太奇,四声之中,各有轻重。”可证其时四声已分化。但分化程度在现代各方言程度不一,四声都分阴阳的有大部分粤语、吴语。闽南语厦门话与台湾话是平去入分阴阳,上声不分。客家语梅县话是平入分阴阳,上去不分。官话北京话只有平分阴阳。烟台话全不分阴阳。有些汉语变体,如广州话、平话更根主元音长短等因素将入声进一步细分,于是出现高阴入、低阴入、高阳入、低阳入等声调。
举广州话为例:坛,《广韵》徒干切,坛、干同为平声,但坛今读阳平(调值11),干今读阴平(调值55)就是分化结果。
全浊音指中古汉语的浊塞音、浊擦音、浊塞擦音。全浊上变去指以这些辅音开头的上声字(如淡、道)转入去声,和次浊上字(如老、脑)声调不同。北部(北方话)和中部方言(湘语、赣语)极少例外,南部方言则很少如此。此一音变据考也在唐朝末年发生。
粤语、闽南语、客语等语言至今完整保留中古汉语的入声系统(闽南语文读系统保留完整的入声,但白读系统部分退化为喉塞音韵尾[ʔ])。但对大多数汉语族来说,塞音韵尾均有不同脱落程度。中古汉语原有的p、t、k三组塞音韵尾在部分闽语和客家语方言归并剩一或两组,有些同时发展出喉塞音韵尾[ʔ]。有些只保留韵尾[ʔ],如吴语、晋语、江淮官话等。有些塞音韵尾完全脱落,入声只作为声调存在,如温州话、湘语、闽北语、闽中语、多数四川岷江话等。
在大部分官话方言,入声甚至已归并至其他调类:如多数西南官话的入声派入阳平,北京官话的入声派入其他三调,称“入派三声”,如“屋、曷、乙、没”均为《切韵》入声韵,但在标准官话则分别作阴平、阳平、上声、去声。
官话各方言入声消失的进程并不一致,但总体来说,是先归并,再变成喉塞音,嗣后喉塞音脱落,最后并入其他调。过程始于唐末宋初期间中原北部(详见燕云十六州),元朝官话已无入声,不过入声未有随南宋灭亡而消失,至今仍在华南地区广泛流传。由于部分原属仄声一员的入声派进平声,所以往后官话各方言的使用者较难判断唐诗宋词中的平仄韵律。
表格数字为五度标记法。
More information 方音, 地区 ...
方音声调对照表
方音 |
地区 |
平声 |
上声 |
去声 |
入声 |
声调数
|
清 |
浊 |
清 |
浊 |
清 |
浊 |
清 |
浊
|
次浊 |
全浊 |
次浊 |
全浊 |
次浊 |
全浊 |
次浊 |
全浊
|
官话
|
北京官话 |
北京 |
阴平
55
|
阳平
35
|
上声
214
|
去声
51
|
阴平
阳平
上声
去声
|
去声 |
阳平 |
4
|
东北官话
|
沈阳
|
阴平
33
|
上声
213
|
去声
41
|
阴阳上去
|
4
|
胶辽官话
|
青岛 |
平声
24
|
上声
213
|
去声
42
|
上声
去声
|
去声 |
3
|
冀鲁官话
|
济南 |
阴平
213[4]
|
阳平
42
|
上声
55
|
去声
21
|
阴平 |
去声 |
阳平 |
4
|
中原官话
|
西安 |
阴平
21
|
阳平
24
|
上声
53
|
去声
44
|
阴平 |
阳平 |
4
|
|
甘肃
(东干语)
|
平声
24
|
上声
51
|
去声
44
|
平声 |
3
|
兰银官话
|
兰州 |
阴平
31
|
阳平
53
|
上声
442
|
去声
13
|
阳平 |
4
|
西南官话 |
成都 |
阴平
45
|
阳平
32
|
上声
52
|
去声
213
|
阳平 |
4
|
乐山 |
阴平
55
|
阳平
21
|
上声
52
|
去声
224
|
入声
3
|
5
|
汉口
|
阴平
55
|
阳平
213
|
上声
42
|
去声
35
|
阳平
|
4
|
江淮官话 |
南京 |
阴平
31
|
阳平
13
|
上声
212
|
去声
44
|
入声
5
|
5
|
晋语 |
太原 |
平声
11
|
上声
53
|
去声
45
|
阴入
2
|
阳入
54
|
5
|
吴语 |
苏州 |
阴平
44
|
阳平
24
|
阴上
52
|
阳上
31
|
阴去
412
|
阳去 |
阴入
4
|
阳入
23
|
7
|
上海 |
阴平
52
|
阳去
113
|
阴去
334
|
阳去 |
阴去 |
阳去 |
阴入
5
|
5
|
绍兴
|
阴平
51
|
阳平
231
|
阴上
535
|
阳上
113
|
阴去
33
|
阳去
11
|
阴入
45
|
8
|
湘语 |
长沙 |
阴平
33
|
阳平
13
|
上声
41
|
阳去 |
阴去
55
|
阳去
21
|
入声
24
|
6
|
赣语 |
南昌 |
阴平
42
|
阴去 |
阳平
24
|
上声
213
|
阳去 |
阴去
55
|
阳去
21
|
阴入
5
|
阳入
21
|
7
|
客语 |
梅州
惠州
|
阴平
44
|
阳平
11
|
上声
31
|
去声
52
|
阴入
21
|
阳入
4
|
6
|
闽语 |
福州 |
阴平
44
|
阳平
52
|
上声
31
|
阳去 |
阴去
213
|
阳去
242
|
阴入
23
|
阳入
4
|
7
|
厦门
台北
|
阴平
55
|
阳平
24
|
上声
51
|
阳去 |
阴去
21
|
阳去
33
|
阴入
32
|
阳入
5
|
7
|
泉州 |
阴平
33
|
阳平
24
|
阴上
44
|
阳上
22
|
阴去
41
|
阳去
41
|
阴入
5
|
阳入
24
|
8
|
潮州 |
阴平
33
|
阳平
55
|
阴上
53
|
阳上
35
|
阴去
213
|
阳去
11
|
阴入
2
|
阳入
5
|
8
|
粤语 |
广州 |
阴平 55/53 |
阳平
11
|
阴上
35
|
阳上
13
|
阴去
33
|
阳去
22
|
高阴入
5
|
低阴入
3
|
阳入
2
|
9
|
香港
|
阴平
55
|
台山
|
阴平
33
|
阳平
11/22
|
阴上
55
|
阳上
21
|
阴去
33
|
阳去
32
|
高阳入
21
|
低阳入
32
|
10
|
阳江
|
阳平
43
|
上声
21
|
阴去
24
|
阳去
54
|
高阴入
24
|
低阴入
21
|
高阳入
54
|
低阳入
43
|
9
|
平话 |
南宁 |
阴平
41
|
阳平
52
|
阴上
33
|
阳上
24
|
阴去
55
|
阳去
22
|
高阴入
5
|
低阴入
3
|
高阳入
24
|
低阳入
2
|
10
|
壮语
|
阴平 24
|
阳平
31
|
阴上
55
|
阳上
42
|
阴去
35
|
阳去
33
|
短阴入
5
|
长阴入
35
|
阳入
3
|
9
|
越南语
|
河内
|
平声
33
|
玄声
21
|
问声
313
|
跌声
3ʔ5
|
重声
|
锐声
35
|
重声
21ʔ
|
锐声
|
重声
|
6
|
方音
|
地区 |
平声 |
上声 |
去声 |
入声 |
声调数
|
清 |
浊 |
清 |
浊 |
清 |
浊 |
清 |
浊
|
次浊 |
全浊 |
次浊 |
全浊 |
次浊 |
全浊 |
次浊 |
全浊
|
Close
More information 分类, 次级分类 ...
现代汉语四声分布
每个调类以①到⑧标示,后面给出调值。
分类 |
次级分类 |
方言 |
中古汉语声调 |
调类数量
|
꜀阴平꜁阳平}} |
꜂阴上꜃阳上}} |
阴去꜄阳去꜅ |
阴入꜆阳入꜇}}
|
声母
|
清 |
浊 |
清 |
浊 |
清 |
浊 |
清 |
浊
|
次浊 |
全浊 |
次浊 |
全浊 |
全清 |
次清 |
次浊 |
全浊 |
(短) |
(长) |
次浊 |
全浊
|
例字:
|
花
|
人
|
平
|
考
|
马
|
上
|
去
|
票
|
外
|
大
|
北
|
八
|
入
|
白
|
官话 |
北京官话 |
北京话 |
① ˥ 55 |
②[b] ˧˥ 35 |
③ ˨˩˦ 214 |
[5]⑤˥˩ 51 |
(任何)[c] |
⑤ |
② |
4
|
冀鲁官话 |
济南话 |
① ˨˩˧ 213 |
②[b] ˦˨ 42 |
③ ˥ 55 |
⑤ ˨˩ 21 |
① |
⑤ |
② |
4
|
胶辽官话 |
大连话 |
① |
②[b] |
③ |
⑤ |
③ |
⑤ |
② |
4
|
中原官话 |
西安话 |
① ˧˩ 31 |
②[b] ˨˦ 24 |
③ ˦˨ 42 |
⑤ ˥ 55 |
① |
② |
4
|
东干语 |
① ˨˦ 24 |
③ ˥˩ 51 |
⑤ ˦ 44 |
① |
③ |
3
|
兰银官话
|
兰州话 |
① ˧˩ 31 |
②[b] ˥˧ 53 |
③ ˦˦˨ 442 |
⑤ ˩˧ 13 |
② |
4
|
银川话 |
① |
③ |
⑤ |
3
|
西南官话 |
成都话 |
① ˥ 5 |
②[b] ˨˩ 21 |
③ ˦˨ 42 |
⑤ ˨˩˧ 213 |
② |
4
|
岷江片 泸州话 |
① ˥ 5 |
②[b] ˨˩ 21 |
③ ˦˨ 42 |
⑤ ˩˧ 13 |
⑦[d] ˧ 3 |
5
|
江淮官话 |
南京话 |
① ˧˩ 31 |
②[b] ˩˧ 13 |
③ ˨˩˨ 212 |
⑤ ˦ 44 |
⑦[d] ˥ 5 |
5 (4)
|
南通话 |
① 35 |
②[b] 21 |
③ 55 |
⑥ |
⑤ 213 |
⑥ 42 |
⑦[d] 55ʔ |
⑧[d] 42ʔ |
7 (5)
|
晋语 |
并州片 |
太原 |
① ˩ 11 |
③ ˥˧ 53 |
⑤ ˦˥ 45 |
⑦[d] ˨ 2 |
⑧[d] ˥˦ 54 |
5 (3)
|
吴语 |
太湖片 |
上海话 |
① ˥˨ 52 |
⑥[e] |
⑤ |
⑥[e] |
⑤ ˧˧˦ 334 |
⑥[e] ˩˩˧ 113 |
⑦[d] ˥ 5 |
⑧[d][e] ˨˧ 23 |
5 (2)[e]
|
苏州话 |
① ˦ 44 |
②[e] ˨˦ 24 |
③ ˥˨ 52 |
⑥[e] |
⑤ ˦˩˨ 412 |
⑥[e] ˧˩ 31 |
⑦[d] ˦ 4 |
⑧[d][e] ˨˧ 23 |
7 (3)[e]
|
瓯江片 |
温州话 |
① ˦ 44 |
②[e] ˧˩ 31 |
③ʔ/④ʔ[e] ˧˥ 35 |
⑤ ˥˨ 52 |
⑥[e] ˨ 22 |
⑦/⑧[e] ˧˨˧ 323 |
8 (4–6)[e]
|
徽语
|
绩歙片
|
绩溪县
|
① ˧˩ 31
|
② ˦ 44
|
③ ˨˩˧ 213
|
⑤ ˧˥ 35
|
⑥ ˨ 22
|
⑦[d] ˧˨ 32
|
6 (5)
|
湘语 |
新湘语 |
长沙话 |
① ˧ 33 |
② ˩˧ 13 |
③ ˦˩ 41 |
⑥ |
⑤ ˥ 55 |
⑥ ˨˩ 21 |
⑦[d] ˨˦ 24 |
6 (5)
|
赣语 |
昌都片 |
南昌话 |
① ˦˨ 42 |
⑤ |
② ˨˦ 24 |
③ ˨˩˧ 213 |
⑥ |
⑤ ˥ 55 |
③ |
⑥ ˨˩ 21 |
⑦[d] ˥ 5 |
⑧[d] ˨˩ 21 |
7 (5)
|
客家话 |
梅州话 |
梅县 |
① ˦ 44 |
② ˩ 11 |
③ ˧˩ 31 |
⑤ ˥˨ 52 |
⑦[d] ˨˩ 21 |
⑧[d] ˦ 4 |
6 (4)
|
粤语 |
粤海片 |
广州话 |
①a ˥ 55 ~ ①b ˥˧ 53 [f] |
②[b] ˨˩ 21~11 |
③ ˧˥ 35 |
④[g] ˩˧ 13 |
⑤ ˧ 33 |
⑥ ˨ 22 |
⑦a[d] ˥ 5 |
⑦b[d] ˧ 3 |
⑧[d] ˨ 2 |
9~10 (6~7)
|
香港粤语
|
① ˥ 55
|
②[b] ˨˩ 21~11
|
③[h] ˨˥ 25
|
④[g][h] ˨˧ 23
|
⑤ ˧ 33
|
⑥ ˨ 22
|
⑦a[d] ˥ 5
|
⑦b[d] ˧ 3
|
⑧[d] ˨ 2
|
9 (6)
|
石岐话
|
① ˥ 55
|
② ˥˩ 51
|
③ ˩˧ 13
|
⑤ ˨ 22
|
⑦a[d] ˥ 5
|
⑧[d] ˨ 2
|
6 (4)
|
四邑片 |
台山话 |
① ˧ 33 |
②[b]? ˩ 11 |
③ ˥ 55 |
④[b]? ˨˩ 21 |
① |
⑥ ˧˨ 32 |
⑦a[d] ˥ 5 |
⑦b[d] ˧ 3 |
⑧[d] ˨˩ 21 |
8 (5)
|
勾漏片 |
博白话 |
① ˦ 44 |
②[b]? ˨˧ 23 |
③ ˧ 33 |
④[b]? ˦˥ 45 |
⑤ ˧˨ 32 |
⑥ ˨˩ 21 |
⑦a[d] ˥˦ 54 |
⑦b[d] ˩ 1 |
⑧a[d] ˦ 4 (长) |
⑧b[d] ˧˨ 32 (短) |
10 (6)
|
平话 |
北部 |
南宁话 |
① ˥˨ 52 |
②[b]? ˨˩ 21 |
③ ˦ 44 |
④[b]? ˨˦ 24 |
⑤ ˥ 55 |
⑥ ˨ 22 |
⑦[d] ˦ 4 |
⑧a[d] ˨˦ 24 |
⑧b[d] ˨ 2 |
9 (6)
|
闽语 |
闽北语 |
建瓯话 |
① ˥˦ 54 |
⑤ |
③ ˨˩ 21 |
⑤ ˨ 22 |
⑥ ˦ 44 |
⑦[d] ˨˦ 24 |
⑧[d] ˦˨ 42 |
6 (4)
|
闽东语 |
福州话 |
① ˥ 55 |
② ˥˧ 53 |
③ ˧ 33 |
⑤ ˨˩˧ 213 |
⑥ ˨˦˨ 242 |
⑦[d] ˨˦ 24 |
⑧[d] ˥ 5 |
7 (5)
|
闽南语 |
厦门话 |
① ˥ 55 |
② ˧˥ 35 |
③ ˥˧ 53 |
③/⑥[i] |
⑤ ˨˩ 21 |
⑥ ˧ 33 |
⑦[d] ˩ 1 |
⑧[d] ˥ 5 |
7 (5)
|
泉州话 |
① ˧ 33 |
② ˨˦ 24 |
③ ˥ 55 |
③/④[i] |
④ ˨ 22 |
⑤[j] ˦˩ 41 |
⑥[j] ˦˩ 41 |
⑦[d] ˥ 5 |
⑧[d] ˨˦ 24 |
8 (6)
|
潮州话 |
① ˧ 33 |
② ˥ 55 |
③ ˥˨ 52 |
④ ˧˥ 35 |
⑤ ˨˩˧ 213 |
⑥ ˩ 11
|
④/⑥[k] |
⑦[d] ˨ 2 |
⑧[d] ˦ 4 |
8 (6)
|
汉越音[11]:305–314[12]
|
北部
|
河内[13]
|
① ˦ 44
|
② ˧˨ 32
|
③ ˧˩˨ 312
|
④ ˧˨˥ 325
|
④/⑥
|
⑤ ˧˦ 34
|
⑥ ˨ 22
|
⑦ ˦˥ 45
|
⑧ ˨˩ 21
|
8 (6)
|
中部
|
顺化[14]
|
① ˥˦˥ 545
|
② ˦˩ 41
|
③ ˧˨ 32
|
③/⑥
|
⑤ ˨˩˦ 214
|
⑥ ˧˩ 31
|
⑦ ˦˧˥ 435
|
⑧ ˧˩ 31
|
7 (5)
|
南部
|
西贡[15]:70–77
|
① ˦ 44
|
② ˧˩ 31
|
③ ˨˩˦ 214
|
③/⑥
|
⑤ ˧˥ 35
|
⑥ ˨˩˨ 212
|
⑦ ˦˥ 45
|
⑧ ˨˩ 21
|
7 (5)
|
分类 |
次级分类 |
方言 |
清 |
次浊 |
全浊 |
清 |
次浊 |
全浊 |
全清 |
次清 |
次浊 |
次浊 |
(短) |
(长) |
次浊 |
全浊 |
调类数量
|
浊 |
浊 |
清 |
浊 |
清 |
浊
|
声母
|
꜀阴平꜁阳平 |
꜂阴上꜃阳上 |
阴去꜄阳去꜅ |
阴入꜆阳入꜇
|
中古汉语调类
|
Close
不规则变化,由首都的方言接触发生。白读倾向于阴平和阴上,文读倾向于阳平和去声。文读的表现主要出于协韵。[6]
入声因音节末尾的塞音出现。(温州话是例外:入声脱尾,调值自成一调。)
吴语和老湘语中,阳调只出现在全浊声母字中,因此阴阳调的区分实际上并不具备音位的功能。温州话中,上声近乎以喉塞音标明。
A lexical tone change. High Level becomes High Falling when the character isn't used as a concrete noun.
此处,浊音白读变送气,文读变不送气,声调变为阳上。
部分研究显示,一些年轻母语者将香港粤语的两种上声交错使用,说明合流正在发生,[7][8]:211–225但这实际上比较罕见。
漳州话和厦门话中,阳上文读并入阴上,白读并入阳去。[9]泉州话中,次浊音被分析为阳声,中古汉语上声在这里分化。文读中与阴上合流,白读中反而并入阳上。[9]
潮州话中,部分次浊去声并入阳上而不是阳去。[10]
Sagart, Laurent. The origin of Chinese tones (PDF). Proceedings of the Symposium/Cross-Linguistic Studies of Tonal Phenomena/Tonogenesis, Typology and Related Topics. Institute for the Study of Languages and Cultures of Asia and Africa, Tokyo University of Foreign Studies. [1 December 2014].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6-09-23).
Branner, David (1999). Problems in Comparative Chinese Dialectology: The Classification of Miin and Hakka. De Gruyter Mouton
Mei, Tsu-Lin. Tones and Prosody in Middle Chinese and The Origin of The Rising Tone. 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1970, 30. JSTOR 2718766. doi:10.2307/2718766.
关于济南话的音值,详见:钱曾怡 山东大学文学院. 谈谈音类和音值问题. [2017-07-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7-28).
David Branner, A Neutral Transcription System for Teaching Medieval Chinese, T ̔ang Studies 17 (1999), pp. 36, 45.
Perception of the merging tones in Hong Kong Cantonese: preliminary data on monosyllables - Semantic Scholar. S2CID 5953337 (美国英语).
闽南语的声调系统, The Tonal System of Min Nan; accessed 24 January 2012.
Nguyễn Tài, Cẩn. Nguồn gốc và quá trình hình thành cách đọc Hán Việt [The origin and formation of Sino-Vietnamese pronunciation]. Hà Nội: Đại học Quốc gia Hà Nội. 2000.
Kirby, James P. Vietnamese (Hanoi Vietnamese). Journal of the International Phonetic Association. 2011, 41/3.
Huỳnh Công, Tín. Tiếng Sài Gòn [The Saigon dialect]. Cần Thơ: Chính Trị Quốc Gia - Sự Thật. 2013.
- 《中国大百科全书》语言文字卷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0年10月,光盘1.1版
- 《二十六史·梁书》 北京银冠电子出版有限公司,电子版
- 俞敏 《俞敏语言学论文集》 商务印书馆,1999年5月
- 《现代汉语》增订本 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代汉语教研室 编,2012年8月
- Branner, David Prager (ed.). The Chinese Rime Tables: Linguistic Philosophy and Historical-Comparative Phonology. Studies in the Theory and History of Linguistic Science, Series IV: Current Issues in Linguistic Theory; 271.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2006. ISBN 90-272-47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