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冠中(1919年8月29日—2010年6月25日),号荼[1],男,江苏宜兴人,中国画家,艺术教育家,是首位获选法兰西学院艺术院通讯院士的中国籍艺术家[2]。吴冠中毕业于国立艺术专科学校,油画师从方干民[3]和吴大羽,国画师从潘天寿。吴冠中是二十世纪现代中国艺术的代表性人物,终生致力于油画民族化及中国画现代化之探索,独创的“彩墨画”独树一帜,与朱德群和赵无极被誉为“留法三剑客”。
此条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 (2023年8月28日) |
生平
1919年,吴冠中出生在江苏宜兴县闸口乡北渠村。高小毕业后,吴冠中进入无锡师范初中部,成绩优异,几乎每学期都获得江苏省教育厅的清寒学生奖学金。
1934年,吴冠中怀揣著工业救国的理想,考入浙江大学代办的省立工业职业学校电机科。读完第一年后,全国大学和高中一年级生须利用暑假集中军训三个月,吴冠中和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预科的朱德群被编在同一个连。在朱德群的影响下,吴冠中下定决心放弃电机专业转学入艺专。
1936年,吴冠中进入国立艺专,受教于方干民、李超士以及潘天寿等老师。吴冠中同时受到林风眠和吴大羽的等其他老师的影响。[4]
后来,抗日战争开始,国立艺专多次迁校,吴冠中随学校撤离杭州,经诸暨、江西龙虎山、长沙、常德,一直到湖南沅陵,再到昆明。后来越南战局危及昆明,学校又从安江村搬迁四川璧山县。期间,吴冠中因为崇拜潘天寿一度转入中画系,但后来又转回西画系。
1943年,吴冠中毕业,并在毕业后到了到沙坪坝重庆大学建筑系任助教,教素描和水彩。期间,吴冠中认识了朱碧琴,即后来的妻子。
1946年,当时的国民政府教育部选派留学生赴欧美留学,一百数十名留欧、美公费生中有两个留法绘画的名额。吴冠中以全国绘画专业第一名的成绩,取得公费留学法国的资格。同年,与朱碧琴在南京结婚。
1947年夏,吴冠中等几十名留学生搭乘邮轮“海眼”号飘洋过海。同年秋,长子可雨在宜兴出生。
1951年夏,吴冠中回国,不久便遇上了文艺整风运动,他被批成了“资产阶级形式主义堡垒”,从法国学来的人物画更是被批判为“丑化工农兵”,是从资本主义国家留学回来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满身是毒素,也被迫创作连环画、宣传画、年画等。
1953年,任清华大学建筑系任副教授、1956年北京艺术学院成立任油画教研室主任,副教授,1964年调至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任教。
1970年,文化大革命期间被下放到河北农村劳动。1973年,调回北京参加“宾馆画”创作[5][6]。
1978年,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主办《吴冠中作品展》,这是他回国后首次个人作品展。[7]
1979年,被选为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1985年当选全国政协委员,1994年当选为全国政协常务委员。1995年中国油画学会在北京成立,被推选为学会名誉主席。
1991 年,获法国文化部颁授的“艺术与文学勋章”。[7]
2002年,获选为法兰西学院艺术院(Académie des Beaux-Arts de l'Institut de Fance)通讯院士(Correspondant),是法兰西学院成立近二百年来获得通讯院士荣誉的首位亚洲人。(学院永久院士为赵无极与朱德群,朱为首位获院士荣誉的亚洲人)。
2006年12月7日,香港中文大学向吴冠中颁授荣誉文学博士学位。[8]
2010年6月25日23点52分,吴冠中肺癌转移,北京医院逝世,享年91岁。[9]
作品
2016年4月4日,吴冠中的油画作品《周庄》在保利香港2016年春拍《中国及亚洲现当代艺术》专场上以2.36亿港元成交,创造吴冠中本人作品的拍卖纪录的同时也刷新了中国现当代油画的拍卖纪录。[10]
《北国风光》,原为李瑞环收藏后于2009年11月拍卖出2700万元人民币。[11]
《狮子林》,于2019年6月2日中国嘉德北京春拍中以1.43亿元人民币成交。[12]
- 1989年旧金山中华文化基金会举办个展[7]
- 1992年在伦敦大英博物馆举办个展
- 1995年香港艺术馆举办个展
- 1997年台北国立历史博物馆为其举办讲座及个展。
1999年,吴冠中向中国美术馆捐献了10幅作品。
2008年,吴冠中把得意之作《一九七四·长江》捐赠给了故宫博物院。
上海美术馆、浙江省人民政府及他的母校中国美术学院也收到过他捐赠的不少作品。[16]
2008年,他将113幅作品捐献给新加坡美术馆。[17]
吴冠中及其家人曾先后共6次捐赠作品及个人文献予香港艺术馆,现累计捐赠达450多项:
- 1995年,吴冠中捐赠了两帧水墨作品予该馆。
- 2002年,吴冠中再捐出12幅油画、水墨及手稿,其中包括被他称为平生最具代表性的经典之作《双燕》,以及首次公开示范即席创作的《速写维港》。
- 2009年,他第三次捐赠油画及水墨作品共33幅予该馆.
- 2010年,吴冠中临终前捐出了5幅作品予香港艺术馆。
- 2014年,香港艺术馆获吴冠中家人捐赠25幅画作。[18]
- 2018年,香港艺术馆获吴冠中家人第六次捐赠画作及个人文献。直至当时,吴氏本人及其家人对香港艺术馆的捐赠已累积达450多项,连同艺术馆早期购入的两幅画作及私人收藏家的捐赠,香港艺术馆成为拥有吴冠中作品最多及最丰富的艺术机构。[19]
2024年3月,香港艺术馆获吴冠中儿子吴可雨无偿捐赠一亿港元,设“吴冠中艺术赞助”专项基金,支持推广吴冠中及中国近现代艺术相关的作品。[20]
评价
- 陈丹青在一篇回忆吴冠中的散文里曾这样描述吴冠中:“及后渐渐看到过去的资料和影像,才知道吴先生上台全是民国左翼青年的讲演遗风,慷慨激昂,不容分说,仿佛正在民族危亡抗战动员之际。新世纪初那次访他,他已八十出头,家居清谈,仍然神色刚正,用词肯定,确信自己的每一句话,迹近论辩的模样。他的面相本来清癯而决然,说到快意处,总有斩钉截铁之势,像是生了气似的。”[21]
- 莫言曾说道:“吴冠中先生说他平生最崇拜三个人,一个是鲁迅,一个是梵高,一个是他太太。鲁迅给他思想,梵高给他艺术的革命性,他夫人保证了他的后勤。他说“一百个齐白石比不上一个鲁迅”,实际上是艺术家的极端之言,为了强调美术家也应该具有思想的重要性。有个性的艺术家会下很多断语,千万不要一再地抠字眼,他就是表达一种强烈的情绪,因此才把话说得绝对,语不惊人死不休!如果吴先生不是这么说,人们能记住吗?比如吴先生说:“画家也要读文学啊!文学很重要啊!”说完,大家就忘了。他一说“一百个齐白石比不上一个鲁迅”,全都记住了。他还说“笔墨等于零”,也是为了强调,他怎么不知道笔墨不等于零呢?这是一句极端的话,不能拿字眼来抠,因为伟大的美术作品同样是不可比拟的。”[22]
- 王承昊在《传统之根——试论赵无极、 朱德群、 吴冠中的中国艺术精神》一文中写到:“赵无极、朱德群、吴冠中......先后进入杭州国立艺专学习时,正值学校的鼎盛时期。校长林风眠以蔡元培“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宗旨广纳贤才,这里既有像潘天寿这样传统功力深厚的国画大师,也有像吴大羽、方干民这样深通西方现代绘画艺理的著名画家,这使得他们在校的学习能在一个容纳中西、开阔视野的学术环境下,吸收中西文化的精髓......林风眠、潘天寿、吴大羽、方干民等艺术教育的形式与思想更深深影响了当时的朱德群、 赵无极、吴冠中。探寻西方艺术之源成为三人共同的梦想。”[23]
- 刘钺在《左杭州、右巴黎—西湖画派六人集论》一书中将林风眠、吴大羽、方干民、赵无极、朱德群和吴冠中六人作为一个画派—“西湖画派”。[24]
相关条目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