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士坦丁堡普世牧首区(希腊语:Οἰκουμενικὸν Πατριαρχεῖον Κωνσταντινουπόλεως, Oikoumenikòn Patriarcheîon Konstantinoupóleos, 国际音标:[ikumenikˈon patriarˈxion konstantinuˈpoleos])也称新罗马牧首区(土耳其语:Rum Ortodoks Patrikhanesi),是东正教自主教会之一,最高领袖为君士坦丁堡普世牧首,现任牧首为巴尔多禄茂一世[1]。
因君士坦丁堡作为东罗马帝国首都的历史地位,以及因君士坦丁堡教会是大多数现代东正教教会的发源教会,君士坦丁普世堡牧首在东正教中有特殊的荣誉地位,在世界东正教教长中享有“同侪之首”(primus inter pares)的地位,被视为东正教基督徒的代表和精神领袖[2]。
历史
君士坦丁堡普世牧首区前身拜占庭主教区相传是由使徒安得烈创立[3]。330年君士坦丁大帝把罗马帝国首都从罗马迁至拜占庭,将该地改为君士坦丁堡,君士坦丁堡主教区升格为大主教区[3]。
381年第一次君士坦丁堡公会议,鉴于君士坦丁堡“现在是新罗马”,承认君士坦丁堡主教与罗马主教权力平等[3]。451年卡尔西登会议重新肯定君士坦丁堡主教的领导地位,并将巴尔干半岛和小亚细亚大片地区划归他的管辖[3]。在6世纪,君士坦丁堡主教的头衔正式改为“君士坦丁堡新罗马大主教,普世牧首”[3]。
7世纪以来,由于穆斯林国家的扩张,被征服的主教辖区的东方牧首纷纷逃亡君士坦丁堡,加强了普世牧首的权力[3]。在很长时期中,他们的继任人选都照例要由普世牧首决定[3]。
拜占庭正教从君士坦丁堡传到东欧大片地区,包括保加利亚、塞尔维亚、罗马尼亚和俄罗斯[3]。君士坦丁堡牧首作为东方基督教教会的首脑,成为了罗马主教对基督教世界普世性主张的挑战[3]。1054 年,东方的正教会与西方教会正式分裂[3]。直至1964年,普世牧首和天主教教宗才再次拥抱[3],但两个教会依然在教义上有所区别[4]。
第四次十字军东征时,因十字军于1204年攻陷君士坦丁堡,普世牧首从1206年移位尼西亚,直至1261年米海尔八世从拉丁帝国夺回君士坦丁堡[3]。
1453年君士坦丁堡为奥斯曼帝国攻下,成为其首都,穆罕默德二世承认普世牧首真纳迪乌斯二世为奥斯曼帝国东正教臣民(米利特)的宗教、政治领袖[3]。但此后普世牧首的领袖地位渐渐衰落[3]。
1593年,牧首耶利米亚斯二世宣布莫斯科教区为自立教区[3]。此后,希腊(1833年)、罗马尼亚(1865年)、塞尔维亚(1879年)、保加利亚(1870年)和阿尔巴尼亚(1937年)国家教会,依次成为自立教区[3]。
1922年,小亚细亚和色雷斯的约150万希腊、东正教居民,在希腊土耳其人口互换中被驱逐至希腊[3]。因此,小亚细亚的基督徒所剩无几,受君士坦丁堡管辖的教区数量也进一步减少[3]。因时任君士坦丁堡牧首(Meletius IV)在希腊土耳其战争中的反土耳其态度,以及土耳其共和国的世俗化运动(包括废除哈里发制度)[5],土耳其曾试图驱逐牧首,唯在希腊及西方国家的反对下作罢[6],只限制其政治权力,只保留宗教领域内的权力[7]。
现状
目前,君士坦丁堡牧首和君士坦丁堡会议所管辖的地理范围在土耳其仅有君士坦丁堡总主教区连同迦克敦、代雷柯伊、阿达拉以及格克切岛和博兹贾岛等4个近郊教区[8]。在希腊,名义上归君士坦丁堡牧首管辖的有圣山隐修区、帕特莫斯岛上的福音圣约翰隐修院、北部几个教区,佐泽卡尼索斯群岛4个教区以及克里特岛上一个自主教会[8]。
欧洲、美洲、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希腊正教总主教区、都主教区以及芬兰自主教会都接受君士坦丁牧首的领导[8]。君士坦丁牧首在亚洲及大洋洲有多个都主教区,分别为香港及东南亚都主教区、韩国及北亚都主教区、新西兰及大洋洲都主教区、新加坡及南亚都主教区。
参考资料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