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枕黄鹂学名Oriolus chinensis)又名黄鹂仓庚(也作鸧鹒仓鹒),俗称黄莺黄鸟金衣公子,是属于雀形目黄鹂科的中型鸟类,分布于季风亚洲,包含俄罗斯西伯利亚鸭绿江黑龙江流域、中国东北华南一带、朝鲜半岛台湾菲律宾中南半岛印度西高止山脉东北地区孟加拉斯里兰卡西南部、巽他群岛部分岛屿以及安达曼-尼科巴群岛,分布范围约2,110万平方公里[2]

Quick Facts 黑枕黄鹂, 保护状况 ...
黑枕黄鹂
Thumb
巽他亚种(O. c. maculatus),摄于新加坡
科学分类 编辑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鸟纲 Aves
目: 雀形目 Passeriformes
科: 黄鹂科 Oriolidae
属: 黄鹂属 Oriolus
种:
黑枕黄鹂 O. chinensis
二名法
Oriolus chinensis
Linnaeus, 1766
Close

亚种

作为分布广泛的鸟类,黑枕黄鹂有许多的亚种,其中许多亚种曾为独立的物种,由于各亚种虹膜颜色个体差异较大,且会受到光线、观察角度、及摄影器材之影响而有差异,因此较不适合做为分辨亚种的依据。[3][4]

本种黄鹂的演化史相当地复杂,里头可能有更多的复合种组群。[5]其中diffusus亚种跟分布重叠的金黄鹂Oriolus oriolus)印度金黄鹂Oriolus kundoo)相近,有很密切的关系,形成了很大的演化支系。[6][7]

目前已辨认有二十个亚种:[4]

  • O. c. diffusus - Sharpe, 1877: 原为独立物种,分布于东亚东北亚
  • O. c. andamanensis - Beavan, 1867: 原为独立物种,分布于安达曼群岛,其翅膀颜色是全黑的。
  • O. c. macrourus - Blyth, 1846: 原为独立物种,分布于尼科巴群岛,颈背有一条很宽的条带,头顶呈黄色,翅膀颜色全黑,羽毛有一些黄色斑点。[8]
  • O. c. maculatus - Vieillot, 1817: 原为独立物种,分布于马来群岛印尼
  • O. c. mundus - Richmond, 1903: 原为独立物种, 分布于锡默卢岛尼亚斯岛
  • O. c. sipora - Chasen & Kloss, 1926: 分布于西普拉岛
  • O. c. richmondi - Oberholser, 1912: 分布于西比路岛
  • O. c. lamprochryseus - Oberholser, 1917: 分布于马萨伦布群岛
  • O. c. insularis - Vorderman, 1893: 原为独立物种,分布于萨普迪群岛英语Sapudi Islands
  • O. c. melanisticus - Meyer, AB & Wiglesworth, 1894: 原为独立物种,分布于塔劳群岛
  • O. c. sangirensis - Meyer, AB & Wiglesworth, 1898: 分布于桑义赫群岛
  • O. c. formosus - Cabanis, 1872: 原为独立物种,锡奥岛
  • O. c. celebensis - (Walden, 1872): 原为独立物种,分布于苏拉威西岛及附近的岛屿
  • O. c. frontalis - Wallace, 1863: 原为独立物种,分布邦盖群岛苏拉群岛
  • O. c. stresemanni - Neumann, 1939: 分布于珀伦岛
  • O. c. boneratensis - Meyer, AB & Wiglesworth, 1896: 原为独立物种,分布于塞拉亚岛
  • O. c. broderipi - Bonaparte, 1850: 原为独立物种,分布于小巽他群岛
  • O. c. chinensis - Linnaeus, 1766: 分布于菲律宾北部、南部及其卫星群岛
  • O. c. yamamurae - Kuroda Sr, 1927: 分布于菲律宾中部和南部
  • O. c. suluensis - Sharpe, 1877: 分布于菲律宾南西部的苏禄群岛

特征

本种黑枕黄鹂的体羽大部分呈金黄色,两翅及尾呈黑色,在头部通过眼有一条宽阔的黑纹,嘴呈粉红色,脚呈铅色,雄鸟全身大致呈鲜亮的黄色,两翅及尾羽有黑色斑纹,其嘴呈红色,过眼线为粗大的黑色,延伸至头后方呈环状;幼鸟下面有条纹,其羽色鲜黄亮眼。体长为23~28cm。[9]

习性

黑枕黄鹂是一种树栖性鸟类,常成对穿梭于绿树丛间,飞行力强并常呈波浪状,通常单独或成对出现于树林上层活动,其嘴粗厚有力,牠的主食是昆虫,也吃些果实、种子等植物性食物,它们较喜爱吃异色山黄麻Trema orientale)和榕属植物的果实,也是会捕食对农林有损的害虫的益鸟。黑枕黄鹂的巢筑在大树的枝梢间,状似摇篮,一窝可产卵4-5枚,雏鸟叫声响亮,在树下能听到巢内雏鸟的叫声。雏鸟生长较快,孵出一个多月后即能随亲鸟逐渐向南迁移。黑枕黄鹂的歌声犹如流水般的婉转动听,富有音韵,略似笛音“iwee wee wee-leeow”。[10][11]

黑枕黄鹂于4月(尼科巴群岛的族群于1-3月[12])开始筑巢,并置于树的交叉处,4-5月孵蛋,并在6-8月带领离巢之亚成鸟在巢区周边活动,9月之后离巢之亚成鸟则会离开繁殖区扩散至远处。一对黑枕黄鹂在一个繁殖季内约可繁殖2次,持续约17周。黑枕黄鹂的巢通常由母鸟独自筑巢,筑巢平均需耗约3-4天,筑巢完成后会在3-4天内下3-4颗蛋,在18-21天之后所有蛋孵化完毕,再照顾雏鸟约14-16天,雏鸟离巢后雌鸟会再待两周,随后即会进行下一次繁殖,蛋的外观呈鲑鱼红和较深的红色斑点。这些鸟巢常会在大卷尾附近筑建,间接形成竞争。

安达曼群岛尼科巴群岛的亚种的叫声较其他族群有截然不同的叫声,后者的会转调控制叫声。[13]

鸟巢会在进行下一次繁殖后弃置,麻雀红嘴黑鹎有时会用这些弃置的鸟巢筑巢。[14]

分布

黑枕黄鹂是一种候鸟,夏天飞到中国东北部、东西伯利亚朝鲜半岛日本越南北部等地繁殖,冬季广泛南迁印度泰国斯里兰卡马来半岛等地越冬,最主要分布在印度东北部和半岛区域,也有一些会到孟加拉,在尼科巴群岛安达曼群岛的族群为留鸟[15][16]

diffusus亚种较不常迁徒于印度南部许多地方也罕见地迁徒于斯里兰卡,反倒是来自东南亚的亚种较常出现,它们顶多在西高止山脉出现。[17][18]新加坡,1880年代时本种相当地罕见,相信它们是在1920年代由饲养者在此建立了大批的族群,使本种数量于该国大增,如今在新加坡黑枕黄鹂相当地普遍,并且常在园地出现。[19]

黑枕黄鹂常出现于森林、园地和次生林,隐蔽性较强。[9]

在台湾黑枕黄鹂出现于海拔分布0至800米的平地至丘陵阔叶林、次生林,过去是平地及浅山树林地带普遍的留鸟,但现在大部分地区已绝迹,目前分布于玉山国家公园、垦丁国家公园、金门国家公园及东沙环礁国家公园等地区,高雄为群聚比例最高的地方。[20][21]

保育

黑枕黄鹂在东南亚和东北亚为常见的鸟类,但在台湾的处境生存艰难,全台一度只剩200多只黑枕黄鹂鸟,2004年在台湾列为第二级珍贵稀有生物,2008年从第二级珍贵稀有生物改列第一级的濒临绝种生物,经过十年保护,2018年回复至第二级。除了天然因素外,也受到人为因素威胁、如猎捕、树木修剪、环境开发等,黑枕黄鹂族群数量因此锐减。

近年来黑枕黄鹂保育有成,族群数已有回升现象。随着都会地区公园的树木长大及环境改善,成了适合黑枕黄鹂栖息的空间,此外森林公园绿地的串连也让黑枕黄鹂族群扩散,使牠们的繁殖环境增加,甚至原本几乎没有出现的高雄都会区也能看到其身影,其他地方如嘉义近年来也开始有通报出现。[22][23][24][25]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