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甲戏闽南语Ko-kah-hì),又叫“戈甲戏”、“九角戏”、“九甲戏”、“交加戏”,以闽南语为媒介语进行表演,是福建主要剧种之一,最初起源于合兴戏发源于福建泉州,流行于闽南地区,台湾和东南亚华裔闽南人聚居之地。

事实速览 高甲戏, 申报地区或单位 ...
高甲戏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Thumb
申报地区或单位福建省泉州市
分类传统戏剧
编号项目IV-48
登录2006年
关闭
事实速览 闽南语名称?, 全汉 ...
高甲戏
闽南语名称?
全汉 高甲戲 / 九角戲
汉罗 高甲戲 / 九角戲
全罗 Ko-kah-hì / Káu-kak-hì
关闭

历史沿革

高甲戏前身是“宋江戏”。据老艺人陈坪称,听其师傅代代相传说:“明末清初,闽南沿海农、渔村庄,每逢迎神赛会喜庆节日,村民们有装扮梁山好汉游行于村里的,间或就地作简短表演。由此出现儿童演出宋江故事,时称为‘宋江仔’”。清道光年间以后,由成年人扮演的戏班,群众称为“宋江戏”。

南安岭兜村的“宋江戏”艺人与漳州来的竹马戏艺人及一名归国华侨合办一戏班,班名“三合兴”。它突破专演宋江故事的局限,演出半文半武戏曲,剧目有《郭子仪拜寿》、《困河东》、《斩黄袍》、《逼宫》等。合兴戏出现后,受到群众热烈欢迎,戏班也增多了。

“合兴戏”在发展过程中,“宋江戏”仍然存在,两者除了剧目可以互演外,基本表演身段也互相吸收。当时有规定,进合兴戏的艺人,必须能演“桶内戏”(即宋江戏的定型剧目)才能入合兴班演“桶外戏”(即合兴戏的幕表戏),二戏逐渐融合,至清末,宋江戏与合兴戏统称高甲戏。

至于高甲戏的称谓,据传是因为演出时搭高台,穿战甲,拿戈枪,故观众叫做“戈甲戏”(“戈”与“高”闽南语音同);另有一说法是因为戏班到海外演出,侨胞称家乡来的戏是高等甲等戏,戏班回来就自称为“高甲戏”;还有一说,是高甲戏有九个角色故称“九角戏”。闽南本地民众则称之为“大班”、“土班”。

1930年代,高甲戏班大量至东南亚华裔聚居区演出;抗日战争爆发后,到海外演出的高甲戏班先后回国。

1940年代,高甲戏发展很快,在晋江、南安、惠安、同安、安溪、永春、德化地区就有四百个戏班,年年都有戏班到菲律宾、新加坡、印尼等国演出。各班竞技激烈,先后涌现出“十大虎班”:“前五虎”为“福庆成”、“旧大福”、“福胜兴”、“福金升”、“金秀春”;“后五虎”为“新秀春”、“大祥春”、“金成兴”、“新大福”、“福联兴”。最好的称“龙班”,即“金莲升”,故有“一龙破五虎”之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高甲戏得到振兴与发展。1950年,泉州市曾分期分批集中高甲戏艺人学习。“泉州市高甲戏剧团”便是在“戏改”中,通过从五个民间职业剧团――“新秀春班”、“三合和班”、“福庆成班”、“新连升班”、“通华兴班”,抽调最优秀数十人演员而组成的,由于与艺人长期合作,高甲戏从此开始由草台艺术转入剧场艺术,同年,泉州市成立戏剧改革委员会。

1951年,抽调各戏班名演员组成“泉州大众剧社”(1957年改为泉州市高甲戏剧团)。演员有董义芳、吴远宋、许仰川、萧迪𬞟、林秀来、蔡秀英等40多人。此后,相继组成晋江民间高甲剧团、厦门金莲升高甲剧团、惠安高甲剧团、南安高甲剧团、永春高甲剧团、德化高甲剧团、安溪高甲剧团、同安高甲剧团、大田高甲剧团等。从此,高甲戏一改演幕表戏的习惯,开始进入新剧目与编演现代戏的新时期。

文革时期,高甲戏《连升三级》首先遭到冲击,被当作“大毒草”在报刊上公开点名批判。作者王冬青被揪斗,关进“牛棚”。剧团被迫解散,大批名老艺人和文艺工作者下放农村。改革开放后,闽南各地的高甲戏剧团相继恢复并进入振兴时期。[1]

台湾高甲戏

Thumb
高甲戏《兴汉图》,由彰化员林生新乐高甲剧团演出

台湾的高甲戏约是在清中叶时由中国大陆传入,早期与七子戏合称为“南管戏”。时至今日,高甲戏班多转为歌仔戏剧团;到1990年代时,全台只剩彰化员林“生新乐”一团能演出高甲戏[2][3][4]2008年,位在彰化县伸港乡的泉州社区开始向外界争取资源在当地校园推广延续高甲戏文化[5]。彰化县埔盐乡西湖村的“锦成阁高甲团”,除了列入彰化县“无形资产”当中的“传统艺术”,也是目前台湾登录为文化资产的244件传统艺术类中唯一的高甲音乐团 ;另职业剧团目前仅存“南管新锦珠剧团”[6][7],并获登录为新北市传统艺术戏曲“九甲戏”(交加戏)保存团体[8]

台湾高甲戏的特征是以南管音乐为底,并吸收部分的北管音乐,念白则由泉州话改成台湾话通行腔。此外由于受到台湾小戏与上海及福州京班影响,使得内容多变庞杂,故而在民间有“南腔北调”、“南北交加”的称呼[9]

剧目

高甲戏有六百多种传统剧目,包括《大闹花府》、《困河东》、《斩黄袍》、《林文生告御状》、《管甫送》、《杏元思钗》、《孟姜女》、《番婆弄》、《唐二别》及连台本戏《三国》、《岳传》等,来源多样化,大部分是从提线木偶戏梨园戏徽戏弋阳腔京剧吸收过来的。新编的优秀剧目有《连升三级》、《真假王岫》、《大闹花府》、《笋江波》和《许仙谢医》等。

表演特征

音乐

高甲戏的音乐曲牌以泉州南音为主,兼收傀儡调和民间小调,具有浓郁的闽南地方韵味。

乐器

器乐分为文乐和武乐。文乐以唢呐(大吹)为主,配以品箫洞箫三弦二弦,后来又加入琵琶扬琴二胡中胡小提琴大提琴。武乐有北鼓小鼓通鼓、铎板、大小、大小,特别是响盏和小叫,是丑旦戏或轻松场面不可缺少的打击乐。

角色行当

高甲戏行当的划分与其他中国传统戏剧大体相同,有生、旦、丑、净、贴、外、末、北(净)、杂等,尤其擅长丑角表演。仅丑行分类就有几十种之多。其表演特点活泼、轻快,舞蹈性强,节奏明朗,夸张性大,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浪漫主义色彩。

传承保护

Thumb
高甲戏剧团于外台演出

在中国传统戏曲中独树一帜的高甲戏是闽南地方文化的典型代表, 随着时代的变迁,科技迅速发展,如今高甲戏的观众的人越来越少。石狮市高甲实验剧团团长林世忠表示每年都有招收新演员,但没什么人报名。生活水平提升后,都不让小孩学做戏[10]

传承人物

  • 福建省泉州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欧阳燕清、姚道成、陈娟娟、苏燕玉、吕忠文、颜佩琼、曾文杰、赖宗卯 [11]
  • 福建省厦门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吴晶晶、林英梨、陈炳聪、纪亚福 [12]

保护措施

活跃于闽南地区大小乡镇的泉州市高甲戏剧团、厦门市金莲陞高甲剧团、晋江市高甲戏剧团和安溪县高甲戏剧团、惠安高甲戏剧团、永春高甲戏剧团等,都是肩负高甲戏传承和发展重任的重要基地,近年来也陆续成立传习中心。泉州艺术学校和厦门艺术学校,以及近年崛起的民办的翔安吕塘戏校,是培养高甲戏后备人才的重要园地,多年来为公立高甲戏剧团和民间职业剧团输送了大量年轻后辈。此外,还有众多的高甲戏民间职业剧团,它们活跃于城乡,继续将高甲戏这门闽南本地戏曲传承下去,并且融入到民众的生活之中。[13]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泉州市高甲戏传承中心(泉州市高甲戏剧团、泉州市打城戏传承中心、泉州市打城戏传习所)、厦门市金莲陞高甲剧团获得“高甲戏”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参考来源

延伸阅读

外部链接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