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阿里山乡

臺灣嘉義縣的山地鄉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阿里山鄉
Remove ads

阿里山乡邹语Psoseongana邵语Arithan/Ari a hundun),旧称“吴凤乡”,位于台湾嘉义县东部,为嘉义县唯一的山地乡。北邻南投县竹山镇,东邻南投县信义乡高雄市桃源区,西邻梅山乡竹崎乡番路乡,南接大埔乡与高雄市那玛夏区,全境面积约428平方公里,是嘉义县面积最大、人口密度最低的行政区,其面积约占全县的五分之一。乡内居民以台湾原住民族邹族为主,地方通行语言为邹语。台湾岛难抵极23.51°N 120.81°E / 23.51; 120.81 (Pole of Inaccessibility of Taiwan))位于阿里山乡,距海约67.4千米(41.9英里),海拔约2,406米(7,894英尺)。[1]

事实速览 阿里山乡Alishan Township 旧称:吴凤乡, 国家 ...
Remove ads
Thumb
乐野位于阿里山乡,邻近石桌
Thumb
傍晚的阿里山山区
Remove ads

历史

阿里山乡旧时一直为邹族原住民之传统领域,分属许多部落,部分部落曾向屏东排湾族纳贡,与布农族时有纷争。乾隆年间,嘉义地区的汉人竹崎梅山一带侵入阿里山,与传统居住的邹族人发生武装冲突,汉人在此时建立了粪箕湖(今名奋起湖)、幼叶林(今名瑞里)等聚落,邹族被迫退往更高的山区居住。日治时期,日本政府为了开采此地的桧木林,自嘉义市兴建了阿里山森林铁路,进入山区大量采伐林木,再经由铁路运往山下,同时也将阿里山开发成为重要的观光景点。

1913年日本当局兴建吴凤庙,由当时的台湾总督佐久间左马太亲自主祭,同时吴凤事迹也编入小学教科书。吴凤遂成为日本统治者“理蕃”的论述基础。1946年,国民政府延续日人政策,将该乡命名为“吴凤乡”,并将吴凤神话编入课本。1987年(民国76年),发生汤英伸事件,学界开始讨论吴凤神话对邹族人的歧视。同年9月9日,邹族人发起游行,要求把吴凤乡更名。1988年(民国77年)12月31日原住民青年拉倒嘉义火车站前的吴凤铜像,1989年(民国78年)3月1日台湾省政府将吴凤乡正名阿里山乡。

Remove ads

地理

地形

水文

气候

阿里山乡每月降雨量超过200毫米以上者,多集中在四月至九月份,而低于100毫米者为十一月至一月,其最低的月份为十一月,仅有66毫米左右。每年平均的年降雨量为3,940.6毫米,其中有20年的年降雨量比平均值低,而有19年的年降雨量比平均值高。进入冬季,降雨量便会越来越少,甚至几乎是零,如在1999年的二月,以及1994年和2004年的十一月等皆是降雨量几乎为零的月份。[2]:210-211在气温方面,常年每月平均温度均低于15℃,整年凉爽;年中气温仍以夏季最高,在六月至八月这三个月份为最高,但只有14℃左右;最低月均温则为一月只有6.5℃。而每年之年均温变化不大,只在10-12℃之间振荡,最高为12℃,最低为10℃。[2]:223

更多信息 阿里山(平均数据1991−2020年,极端数据1933-2021年更新中), 月份 ...
Remove ads

人口

更多信息 年份, 人口 ...

根据嘉义县政府民政处及内政部户政司统计,2024年底阿里山乡户数约1.8千户,人口约5.2千人[3][4],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约12人,是嘉义县人口密度最低的行政区[5]。乡内人口最多与最少的村分别是乐野村与香林村,2024年底两村人口分别为1,135人与121人[3],其中香林村也是嘉义县人口最少的村里[4];人口密度最高与最低的村分别是乐野村与里佳村,2024年底两村人口密度分别为每平方公里42人与4人[6][3]

Remove ads

政治

历任首长

更多信息 任次, 姓名 ...

乡政组织

阿里山乡公所是阿里山乡最高层级的地方行政机关,在中华民国政府架构中为乡自治的行政机关,同时负责执行县政府及中央机关委办事项,阿里山乡的自治监督机关为嘉义县政府。乡长由全体乡民直接选举产生,任期为四年,可连选连任一次。阿里山乡公所并置乡政会议,为乡政最高决策机构,在乡长之下,设有4课3室等7个内部单位及3个附属机关[7]

阿里山乡民代表会是阿里山乡的最高民意机关,代表阿里山乡全体乡民立法和监察乡政。乡民代表由公民直选选出,任期为四年,可连选连任。阿里山乡民代表会共有7位乡民代表,分别为第一选区2席乡民代表、第二选区3席乡民代表、第三选区2席乡民代表,主席、副主席由7位乡民代表互选产生[8]

行政区划

历年所属行政区列表

起讫年份 行政区
1920~1945 台南州嘉义郡番地
1945~1950 台南县嘉义区吴凤乡
1950~1989 嘉义县吴凤乡
1989~ 嘉义县阿里山乡

阿里山乡划分为十二村。阿里山乡公所位于乐野村(原乡治位于邹族最大部落达邦村,为各村联络洽公方便,迁至邻近阿里山公路乐野村)。

1973年9月1日,中山村、秀峰村、香林村、中正村四村调整划分为中山村、香林村、中正村三村[9];由于提炼樟脑的没落及对外交通极度的不便,“白雪村”因户数过少而撤村,将白雪、雪峰等二村合并为雪峰村;而后雪峰村并入中山村[10]

2003年11月,乡公所由达邦村达邦23号之1(现为乡立图书馆)迁至乐野村现址。

北九村:

南三村:

  • 山美村(Saviki/Tanayiku)(邹族为主村落。山美,札札亚,亚玛高雅,小巴亚依,大巴亚依,达娜伊谷
  • 新美村(Sinvi/Nia'hosa)(邹族为主村落。新美,布拉社,余拜班,亚依撒那,尼亚后萨)
  • 茶山村(Cayamavana)(邹族为主村落。茶山,亚米阿那,木瓜寮)
阿里山乡行政区划

Thumb

中山村
来吉村
乐野村
里佳村
山美村
十字村
新美村
茶山村
丰山村
香林村
达邦村
中正村
更多信息 村名, 总人口(2021)[11] ...
Remove ads

经济

文化

饮食与特产

教育

国民中小学

  • 嘉义县立阿里山国民中小学(位于原乐野国小)
    • 国中部(原香林国中迁移)
    • 国小部(原乐野国小改制)

国民小学

实验教育

  • 嘉义县丰山实验教育学校
    • 国中部
    • 国小部

交通

铁路

阿里山森林铁路

公车资讯

  • 国光客运
    • 1835 台北-阿里山
  • 员林客运
    • 6739 日月潭-阿里山
  • 嘉义县公车处
    • 7302 嘉义-奋起湖
    • 7314 嘉义-达邦
    • 7322 嘉义-阿里山(台湾好行阿里山B线)
    • 7329 高铁嘉义站-阿里山(台湾好行阿里山A线)
  • 阿里山乡幸福巴士
    • 幸福阿里山1路 龙美-茶山
    • 幸福阿里山2路 石棹-丰山

公路

旅游

相关条目

注释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