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罗差,前两字或写作摩啰嚤啰,后字或作,又称阿差阿叉(两者皆为蔑称、歧视语),是为印度半岛籍贯香港警察人员(差人)的俗称,现时这个词语演变成对印度巴基斯坦裔人士的蔑称[1]

Thumb
1906年于中区警署举行的检阅仪式,印籍及华籍警员一同受阅。

字意

目前摩罗差一词语源上大抵有以下讲法:

1. 源自古代对中东来华的伊斯兰商旅 Morramen 。

2. 假借自古希腊罗马时代至中世纪之词语。当时欧洲人常称呼马格里布一带北非人以及其后攻占欧洲西南部的北非人为摩尔人。中世纪后,葡萄牙人航海至印度,就用葡萄牙语“Mouro”用以称呼当地回民。至今东南亚、南亚各国有部分信回教民族名称是来自“Mouro”一词,例如菲律宾有莫洛人,英文即“Moro/Bangsamoro”。十八、十九世纪英语之“Moors”则用以称呼讲印地—乌尔都语的印度人,所以香港开埠后就将“Mouro”或“Moors”译作“摩罗”。今日香港尚有摩罗街摩罗庙街 ,反映“摩罗”有“印度”、“回教”两种古义[2][3][4]

3. 古时,印度人自称婆罗多,故此广东人译音称谓摩罗,其后香港人普遍以此称呼在香港的印度人;“差”则为“差人”之意思。

4. “阿差”和“摩罗差”两词,源自于Raj这个常见的印度名字。殖民地年代,为数不少的印度人移民香港并投身警察,“当差”“差人”在广东话俚语中是警察或地方政府公务员的意思。[1]亦有另一个说法是,“阿差”这个字是源自印地语乌尔都语中的一个常用词“accha”(印地语:अच्छा,乌尔都语:اکچھا‬)一词,即是“好”的意思。

历史

1862年,英国占领九龙半岛后,香港人口急速澎涨至12万人,港府随即重组差役,实施严明纪律。同年,昆贤出任警察队长,从印度孟买步兵团招募人员转投香港差役服务,申请数目从不或缺。后来这些印度人员被调派至香港,转而投入警队服务,是故印度及巴基斯坦籍贯差役被俗称为摩罗差[5]

执勤情况

后来加入差役的印度人多为从旁遮普及印度西北边境招募的锡克教徒回教徒。为了尽量减少冲突,差役将他们分为两支独立队伍处理,两队警员除了被分开训练外,亦不会被派驻同一单位

1898年,《展拓香港界址专条》签订后,印度籍贯警员在新界治安得宜,广泛受到欢迎。自1930年代起,摩罗差的数量陆续地增加,至1941年8月太平洋战争前,摩罗差人数达814名。[6]

招募终结

1920年代起,差役转为主力于招募山东差,摩罗差的招募逐渐结束[6]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很多印度警员得以复职;可是由于面临印巴分治,差役重新评估从印度招募的措施,并且于1950年解散锡克教徒队伍,招募来自巴基斯坦西部的回教徒则继续至1961年。最后一批的50名巴基斯坦籍贯警员于1961年加入差役,其后巴基斯坦队伍于9年后解散[7]

重新招募

1994年皇家香港警察最后一次进行大规模的海外招聘工作后,随着主权移交,警务处停止海外招聘计划,目前仅余不足200名外籍人员。其后,基于南亚裔人士在香港存有一定居住人数,警务处于2010年重新启动计划,专门吸引在香港土生土长的南亚裔香港市民投身警务处,以方便于应付涉及南亚裔人士的案件及提供相关警察服务。[8]

其他语言中类似的词汇

在英语中,“Paki英语Paki”是对印巴裔人士的贬称。

相关参见

参考注释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