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尔都语(乌尔都语:اُردُو)是属于印欧语系印度-伊朗语族的印度-雅利安语支。从使用人数来看,乌尔都语大约排名世界第20名,是巴基斯坦的国语,也是印度的24种规定语言之一。如果从宏观角度来看,乌尔都语可看成是印度斯坦语的一部分,所有印度斯坦语言构成世界上第四大的语言。在1200年到1800年,南亚在德里苏丹国和蒙兀儿帝国的统治下,乌尔都语受到波斯语、突厥语、库尔德语和阿拉伯语的影响。乌尔都文有37或38个字母。
使用者与其地理分布
乌尔都语母语使用者大约有6-8千万人,其中5千2百万在印度(2001年),占当时该国人口的6%;1千3百万在巴基斯坦(2008年),占该国人口的8%;另有散布在世界各地的母语者。
在巴基斯坦的城市中,乌尔都语在大多数人中能通用,其中包括卡拉奇、伊斯兰堡、拉合尔、拉瓦品地、白沙瓦、奎达、海得拉巴、古吉兰瓦拉、费萨拉巴德、木尔坦和苏库尔。乌尔都语是巴基斯坦所有省份的官方语言,尽管该国有93%的人口不以它为母语。在同时使用英语和乌尔都语的学校中,直至高中前,乌尔都语是强迫性学习的语言。这样就使数以百万计以旁遮普语、信德语、普什图语、克什米尔语、俾路支语、西莱基语、布拉灰语等为母语的使用者的人,都能使用乌尔都语,乌尔都语也成为了巴基斯坦国家团结的象征,并成为巴基斯坦的主要交际语。它混合了巴基斯坦不同地区的词汇;同样,巴基斯坦不同地区的语言也受到乌尔都语的词汇影响。5百万来自不同民族(如普什图族、塔吉克族、乌兹别克族、哈扎拉族、土库曼族等)的阿富汗难民,在巴基斯坦居住了超过25年以后,都能操流利乌尔都语。这样可推论出,使用乌尔都语的中心,已由印度的德里和勒克瑙,转而到巴基斯坦的卡拉奇和拉合尔。
而在印度,乌尔都语在北方邦、克什米尔、德里、班加罗尔、海得拉巴、孟买和中部其他地区使用。一些印度学校以乌尔都语作为第一语言,并有其课程和考试。在印度的伊斯兰学校同时教授阿拉伯语和乌尔都语。一些报章如Daily Salar、Paasban,在班加罗尔等城市发行。
乌尔都语亦有在阿富汗的市区使用。而在南亚以外,亦有为数甚多的劳工,在波斯湾国家和沙特阿拉伯的主要城市中使用。在英国、美国、加拿大、挪威和澳大利亚的大城市,也有乌尔都语移民和他们的后裔在使用此语言。
在香港,由于南亚裔人士众多,不少的国际学校都有专门开设乌尔都语的课程。时任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梁振英于2016年度“行政长官施政报告”,更鼓励香港本地高中生选修一带一路国家的语言,其中包括乌尔都语,以协助一带一路国家发展[2]。
有较多人使用乌尔都语作为母语的国家:
乌尔都语是巴基斯坦的国语和官方语言(英语也是巴基斯坦的官方语言)。虽然英语在精英的圈子内使用,旁遮普语也有大量的母语使用者,乌尔都语作为交际语被广泛使用。乌尔都语也是印度、印度控制的查谟和克什米尔和泰伦加纳邦的附加官方语言。虽然政府学校和大多数邦份着重使用标准印地语,但在勒克瑙和海得拉巴的大学,乌尔都语有被使用,并被看成是种有威望的语言。
分类及相关语言
乌尔都语属于印雅语支,也是印欧语系的一个分支。 类似的方言分布在从旁遮普到南亚孟加拉的广大地区。 这些语言具有相似的语法结构和大部分相同的词汇。 旁遮普语与乌尔都语非常相似:如果用梵文字母书写,说旁遮普语的人理解乌尔都语并不难。 但是旁遮普语的口语发音与乌尔都语有很大不同。 最接近乌尔都语的是印地语。
方言
乌尔都语在印度有四种官方认可的方言, Dakhini、Pinjari、Rekhta和Modern Vernacular Urdu。
Modern Vernacular Urdu是目前最被广泛传播及使用的一种方言,并且在:德里、勒克瑙(Lucknow)、卡拉奇(Karachi)和拉合尔(Lahore)等地区使用。
Dakhini(也被称为Dakani、Deccani、Desia或Mirgan)在印度的马哈拉施特拉邦(Maharashtra)及其四周海得拉巴(Hyderabad)使用。这种方言所使用的阿拉伯语及波斯语借词较标准乌尔都语少。
另一个非官方名称是拉合尔方言的“Lahori”,但由于不再使用它,人们对其知之甚少
语法
乌尔都语的名词分阳性和阴性。不过,有一些字词的语法性分类比较特别,通常是从英语来的新字词,它们并无性别。 乌尔都语的名词还有分单数和众数。
例子
中文 | 乌尔都语 | 发音 | 备注 |
---|---|---|---|
你好/您好 | السلام علیکم | assalāmu ‘alaikum | اداب [aˈdaːb] 通常用于尊敬对方的场合 و علیکم السلام [ˈwaɭikum ˈaʔsaɭam] 是正确的回应,此问候直接借用阿拉伯语 |
您好 | اداب عرض ہے | ādāb arz hai | 直译“向您问候” 非常正式的世俗问候。 |
再见 | خدا حافظ | khuda hāfiz | Khuda是波斯语的神, 而Hafiz是源自阿拉伯语的hifz,意义为“保护” 所以这句话可被理解为“愿神守护于你”之意 普遍通用于穆斯林与非穆斯林 |
是/对 | ہاں | hāⁿ | 非正式 |
是/对 | جی | jī | 正式 |
不是/不对 | نا | nā | 非正式 |
不是/不对 | نہیں | nahīⁿ, jī nahīⁿ | 正式 |
请 | مہربانی | meharbānī | |
谢谢 | شکریہ | shukrīā | |
请进来 | تشریف لائیے | tashrīf laīe | 直译“惠携” |
请坐下来 | تشریف رکھیئے | tashrīf rakhīe | 直译“惠置” |
我很高兴跟你见面 | اپ سے مل کر خوشی ہوی | āp se mil kar khushī hūyī | |
您说不说英语? | کیا اپ انگریزی بولتے ہیں؟ | kya āp angrezī bolte haiⁿ? | |
我不能说乌尔都语。 | میں اردو نہیں بولتا | maiⁿ urdū nahīⁿ boltā/boltī | boltā为男性使用,boltī为女性使用 |
我的名字是⋯ | میرا نام ۔۔۔ ہے | merā nām ... hai | |
拉合尔在哪个方向? | لاہور کس طرف ہے؟ | lāhaur kis taraf hai? | |
孟买在哪儿? | ممبئی کہاں ہے؟ | mumbaī kahāⁿ hai? | |
乌尔都语是个好语言。 | اردو اچھی زبان ہے | urdū achhī zabān hai |
参考文献
延伸阅读
参阅
外部链接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