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珉中(1923年—2019年6月15日),字从易,晚号南郭琴叟,男,汉族,北京人,中国古琴理论家、文物鉴定员,北京故宫博物院研究员,曾任北京古琴研究会副会长,[1]是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琴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3]

事实速览 郑珉中, 传统音乐 ...
郑珉中
传统音乐
国籍 中华人民共和国
出生1923年
逝世2019年6月15日(2019岁—06—15)(95—96岁)
职业古琴理论家、文物鉴定员
亲属溥雪斋(岳父)
音乐类型中国传统音乐
演奏乐器古琴
代表作品《蠡测偶录集》
《故宫古琴》
《铭刻与雕塑》
《玺印》
《文玩》
相关团体北平琴学社
北京古琴研究会
中国博物馆协会
中国书法家协会
关闭
Thumb
郑珉中(左二)和溥雪斋(左起)、王迪许健(右一)等人在北京古琴研究会四合院里听汪孟舒弹琴

生平

郑珉中于民国十二年(1923年)生于北京,祖籍为福州闽侯,寄籍为四川华阳。青少年时期在家中接受私塾教育,曾临习汉魏碑帖,一度向林彦博汪霭士学习中国画。

古琴起初师从诸城派王杏东;后随九嶷派李浴星学习〈良宵引〉、〈归去来辞〉、〈平沙落雁〉、〈流水〉等曲。[2][4]1940年由李浴星介绍给管平湖做弟子,[5]管平湖要求其三个月不弹琴,只听管平湖弹琴和上课,之后依口传心授之法习琴约四年,共二十多曲。[4]1947年开始师从溥雪斋学习画山水、兰花。解放前曾加入溥雪斋张伯驹王世襄等人组织的“北平琴学社”。[6]后为北京古琴研究会成员,[7]曾参与1981年的音乐会,[8]1985年成为副会长。[6]

郑珉中除了弹琴,也跟随管平湖学习鉴定和修复古琴,曾修复一床溥雪斋借来的明末“幽涧泉”,溥雪斋、查阜西、管平湖都曾用此琴录音,可惜此琴现今下落不明。[4]亦曾在管平湖的指导下修复汪孟舒的唐琴春雷[9]

1946年秋前往故宫博物院随王世襄和朱家潜进行中国古代艺术品的陈列、研究工作。1952年后负责院文物陈列和陶瓷馆、绘画馆的建馆陈列工作。1953年、1961年将自己收藏的瓷器57件及印押20件捐给了故宫。[2]1953年陈列部主任唐兰给了他一点意见,从此专心于故宫业务,很少练琴。[6]曾担任故宫博物馆陈列组、绘画组等的组长,为故宫陈列布局的设计人之一。[10]

1970年代开始钻研古琴鉴定,并提出使用“标准器”鉴定的方法,写出第一篇关于唐琴鉴定的文章〈论唐琴的特点及其真伪问题〉,后来因此成为古琴鉴定的权威。[6]1983年由陈列部调至研究室,开始书写大量鉴定古琴、书画和古的论文。[11]由于鉴定古琴及古代艺术品的经验丰富,常有慕名而来者。曾与王世襄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至台湾举办古琴展。[12][13]

常参加古琴雅集、演出等相关活动。例如:第二、三次“全国古琴打谱经验座谈会”(1983、1985);1994年的“中国古琴名琴名曲国际鉴赏会”;两度至台湾演出,弹奏〈良宵引〉、〈归去来辞〉等曲。[12]

溥雪斋为其岳父。[6]

艺术风格

右手坚实有力,左手吟猱绰注稳健遒劲。[4]其弹奏的〈良宵引〉、〈平沙落雁〉、〈流水〉、〈秋塞吟〉、〈岳阳三醉〉等曲人称“管平湖琴韵犹存”。[12][14]

社会兼职

曾任北京古琴研究会的副会长,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中国博物馆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荣誉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

著作

  • 《故宫古琴》(郑珉中主编,故宫博物院编,北京市:紫禁城出版,2006)
  • 《铭刻与雕塑》(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郑珉中、胡国强主编,上海市:上海科学技术,2008)
  • 《玺印》(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郑珉中主编,上海市:上海科学技术,2008)
  • 《文玩》(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郑珉中主编,上海市:上海科学技术,2009)
  • 《故宫古琴图典》(郑珉中主编,故宫博物院编,北京市:紫禁城出版,2010)
  • 《蠡测偶录集:古琴研究及其他》(郑珉中著,北京市:紫禁城出版,2010)

录音

更多信息 曲目, 收录专辑 ...
曲目 收录专辑 发行日期 发行公司 备注
〈秋塞吟〉 《中国古琴名家名曲1:秋鸿》 1994 风潮音乐 1994年4月2日至3日录制于北京“中国古琴名琴名曲国际鉴赏会”
关闭

参考文献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