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龙亚目(学名:Ceratopsia;意为“有角的面孔”)是群植食性、喙状嘴恐龙,生存于白垩纪的北美洲与亚洲。牠们的祖先出现于侏罗纪晚期。已知最早的角龙类是隐龙,生存于1亿6120万到1亿5570万年前[1]。角龙类在白垩纪-第三纪灭绝事件灭绝,约6550万年前[1]。
角龙亚目 | |
---|---|
位于美国国立自然历史博物馆的三角龙骨架 | |
科学分类 | |
界: | 动物界 Animalia |
门: |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
纲: | 蜥形纲 Sauropsida |
总目: | 恐龙总目 Dinosauria |
目: | †鸟臀目 Ornithischia |
演化支: | †颌齿类 Genasauria |
演化支: | †新鸟臀类 Neornithischia |
演化支: | †盾齿类 Clypeodonta |
演化支: | †角足龙类 Cerapoda |
演化支: | †头饰龙类 Marginocephalia |
亚目: | †角龙亚目 Ceratopsia Marsh,1890 |
演化支 | |
|
早期物种是小型、二足恐龙,例如鹦鹉嘴龙。较晚期的物种,包括角龙科的尖角龙与三角龙,演化为非常大的四足恐龙,脸部发展出延长的角状物,以及颈部头盾。头盾可能用来保护容易受伤的颈部被掠食动物攻击,也可能作为展示物、调节体温、大型颈部与咀嚼肌肉附着用、或者是综合以上几点。角龙类在体型上的变化从1米到9米,体重的变化从23公斤到5.4吨。
三角龙是目前最著名的角龙类。传统上,角龙亚目的属以“-ceratops”作为结尾,但并非全部都是。角龙属是最早被命名的属之一,该属现在被认为是疑名,因为角龙属没有可在其他角龙类上发现的显著特征[2]。
生理结构
角龙亚目的头颅骨是相当容易辨认的特征。角龙亚目恐龙的上颌前端是喙骨(Rostral bone),喙骨不存在于动物界的其他动物上。喙骨与前齿骨一起形成类似鹦鹉的喙状嘴,前齿骨形成所有鸟臀目恐龙的下颌前端。眼睛下面的颧骨往两侧倾斜、突出,使得头颅骨从上方看呈三角形。较晚的角龙类恐龙里,头颅顶部的顶骨、方轭骨往后延伸,形成颈部头盾,而使得三角形外表更为明显[3][4]。
研究历史
在1872年,由美国地质学家Ferdinand Vandeveer Hayden率领的美国领土地质与地理调查团,前往美国西部进行大规模调查。其中一名地质学家,Fielding Bradford Meek在怀俄明州东南部的一处山丘,发现数个大型骨头。他通知著名古动物学家爱德华·德林克·科普,科普在当地挖出一个部分身体骨骼。科普发现这是一个恐龙化石,虽然缺乏头颅骨,但明显不同于当时已知恐龙。科普将这个化石命名为奇迹龙(Agathaumas)。这是第一个经过科学研究的角龙类化石[5]。
分类学
角龙亚目是由奥塞内尔·查利斯·马什(Othniel Charles Marsh)在1890年所建立,用来包含有特定特征的恐龙,例如:角状物、喙骨、两排牙齿、愈合的颈部脊椎骨、以及往前指的骨盆。马什认为角龙类有足够特点,可在鸟臀目内建立自己的亚目[6]。Ceratopsia在希腊文里,"keras"意为角,"opsis"意为面孔。在1960年代,有人提出Ceratopsia在语法上是不正确的,应该是Ceratopia[7]。然而,后者在科学文献中很少见,大部分科学家还是使用Ceratopsia。国际动物命名法委员会并不对超科以上的分类单元名称有要求、规定,因此不需更改。
根据马什的分类法,角龙类早期经常而被视为鸟臀目里的一个亚目。角龙类后来又常被改分类为下目[8],现在的研究普遍持续使用角龙亚目的早期分类等级[9]。
- 角龙亚目 Ceratopsia
- 白峰龙属 Albalophosaurus(日本)
- 微肿头龙属 Micropachycephalosaurus(中国山东)
- 狭盘龙属 Stenopelix(德国)
- 隐龙属 Yinlong(中国新疆)
- 朝阳龙科 Chaoyangsauridae
- 鹦鹉嘴龙科 Psittacosauridae(中国和蒙古)
- 新角龙下目 Neoceratopsia
- 黎明角龙属 Auroraceratops(中国甘肃)
- 太阳角龙属 Helioceratops[10](中国吉林)
- 朝鲜角龙属 Koreaceratops[11](南韩)
- 湖角龙属 Kulceratops(乌兹别克斯坦)
- 辽宁角龙属 Liaoceratops (中国辽宁)
- 微角龙属 Microceratus(蒙古)
- 镶嵌角龙属 Mosaiceratops(中国中部)
- 阎王角龙属 Yamaceratops(蒙古)
- 古角龙科 Archaeoceratopsidae(中国甘肃)
- 冠饰角龙小目 Coronosauria
亚洲角龙、湖角龙、微角龙、图兰角龙等数个化石不完全的亚洲物种,目前不确定是否为有效属。南半球有几个可能是角龙类的恐龙:澳洲的巧合角龙仅发现尺骨、阿根廷的南角龙仅发现一个缺乏牙齿的下颌(已经遗失)[12]。生存于白垩纪晚期比利时的刃齿龙,可能是角龙类恐龙的新角龙类,较接近角龙超科,而离原角龙科较远[13]。此外,瑞典的坎潘阶地层也发现疑似纤角龙科的化石[14]。
现在的古生物学家对于角龙亚目的分科系统有整体上的共识,但在个别项目上有些差异。自从2000年以来,已知有数个关于基础角龙亚目的亲缘分支分类法研究。没有一个列表与以上列表完全相同,许多研究间的差异仍未解决。
在以演化支为基础的种系发生学里,角龙亚目经常被定义为:在头饰龙类之中,所有亲缘关系与三角龙接近,而离厚头龙较远的所有物种[15]。在这定义之下,目前已知最基础的角龙亚目恐龙是隐龙,与朝阳龙一起生存于晚侏罗纪,以及生存于早白垩纪的鹦鹉嘴龙科,这些基础角龙类都生存于中国北部与蒙古。这些物种已经有喙骨、喇叭状颧骨等特征,显示应该还有更早的角龙亚目恐龙还没被挖掘、发现。
新角龙类演化支包括所有较鹦鹉嘴龙科更衍化的角龙亚目恐龙。冠饰角龙类现在包括所有较黎明角龙更衍化的角龙亚目恐龙。冠饰角龙类首先发展出头盾,而颈部脊椎骨的前几个固定住以支撑逐渐增重的头部。在冠饰角龙类之中,通常有三个演化支被承认,但不同科学研究的范围不一样,有些恐龙并不列于三个演化支之中。第一群为原角龙科,包含原角龙与其近亲,全都发现于亚洲。第二群为纤角龙科,包含大部分生存于北美洲,与纤角龙亲缘关系接近的物种。第三群为角龙超科,包括祖尼角龙与近亲角龙科。角龙科包含三角龙,以及所有大型北美洲角龙亚目恐龙,角龙科可进一部分为尖角龙亚科、角龙亚科(也名为开角龙亚科)。
徐星/马克维奇/金纳利版本的种系发生学:
北京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徐星,与纽约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的前工作人员彼得·马克维奇(Peter Makovicky)以及其他人,在2002年对于辽宁角龙的叙述中,公布了一个亲缘分支分类法研究[16]。这个研究非常类似马克维奇在2001年公布的研究[17]。马克维奇现在于芝加哥菲尔德自然历史博物馆工作,他将这研究收进他2002博士论文。徐星与其他同事在2006年将隐龙加进这个研究中[18]。
蒙大拿州波兹曼市落矶山博物馆的前研究人员布兰达·金纳利(Brenda Chinnery),在2005叙述了倾角龙,并公布了一个新种系发生学[19]。在2006年,马克维奇与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的马克·诺瑞尔(Mark Norell)将金纳利的研究采纳于他们的研究中,并加入阎王角龙,但并未加入隐龙[20]。
以下演化树是结合徐星、马克维奇、金纳利等人的研究,以及他们同僚的最近研究:
角龙亚目 |
| |||||||||||||||||||||||||||||||||||||||||||||||||||||||||||||||||||||||||||||||||||||||
朝阳龙被发现位在比鹦鹉嘴龙科更基础的位置,虽然金纳利的最初研究认为牠们属于新角龙类。原角龙科被认为是角龙科的姐妹分类单元。在这些研究中,化石破碎的亚洲角龙因为缺乏资料,而被认为有不同的位置,例如基础新角龙类的一属,或是纤角龙科的一属。
马克维奇最近的研究,包含当时在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等待公布的宣化角龙,牠们是生存于晚侏罗纪中国的角龙亚目恐龙。在个研究中,湖角龙与图兰角龙被认为是疑名。马克维奇认为喇嘛角龙、巨嘴龙、以及扁角龙都是弱角龙的次同物异名,而贝恩角龙是原角龙的异名。
尤海鲁/达德森版的种系发生学:
北京中国地质科学院的尤海鲁,是徐星与马克维奇在2002年研究的共同作者,但在2003年尤海鲁与宾州大学的彼得·达德森(Peter Dodson)公布了并一个研究[21]并在2004年再度公布[3]。尤海鲁与其他三位作者,包括达德森,公布了新属黎明角龙,并将这新恐龙加入牠们的种系发生学[22]。
角龙亚目 |
| ||||||||||||||||||||||||||||||||||||||||||||||||||||||
与前一版研究相比,尤海鲁与达德森发现朝阳龙是最基础的新角龙类,比鹦鹉嘴龙更衍化,而纤角龙科是角龙科的姐妹分类单元,而非原角龙科。这个研究包含黎明角龙,但与徐星、马克维奇的版本缺少7个项目,所以无法将两个研究清楚比较。徐星与董枝明在2003年叙述了巨嘴龙,但巨嘴龙到目前还没有被包含于他的演化树内[23]。
古生物学
角龙亚目似乎起源于亚洲,因为所有早期成员都发现于亚洲。在北美洲的阿尔比阶(1亿1200万年前到1亿年前)地层发现了包括牙齿在内的破碎化石,似乎属于新角龙类,显示角龙亚目恐龙在中白垩纪时横越现在的白令海峡抵达北美洲[24]。几乎所有纤角龙科恐龙都来自北美洲,但乌丹角龙可能代表独自返回亚洲的案例。角龙科以及最近亲祖尼角龙并不在亚洲或任何大陆发现,似乎是北美洲西部的特有种[3][19]。然而,如果南角龙与巧合角龙的确属于角龙亚目,将会重大地影响这个假设。
传统的观念认为,角龙超科起源于北美洲。在2009年,新发现于乌兹别克的角龙类化石,被鉴定为图兰角龙,属于角龙科。图兰角龙是唯一生存于亚洲的角龙科恐龙,这可能代表角龙科起源自亚洲,也可能是图兰角龙自北美洲迁徙至亚洲[25]。
不像几乎所有的其他恐龙生物群,角龙亚目的头颅骨是最常保存下来的部分,而许多物种仅发现头颅骨。角龙亚目每个种之间,甚至种之内,有很大的变化性。已从鹦鹉嘴龙与原角龙了解牠们从胚胎到成年体的完整成长阶段,有助于了解这些种的个体成长变化[26][27]。已在原角龙与数个角龙类恐龙上发现显著的两性异形变化[3][4][28]。
鹦鹉嘴龙与原角龙发现于不同的蒙古沉积层,牠们是这些沉积层中最普遍的恐龙[3]。三角龙化石发现于美国西部的晚白垩纪地层中,是这些地层中数量排名第5或第6的大型恐龙生物群[29]。这些证据显示有些角龙亚目恐龙是牠们所处环境的优势植食性恐龙。
角龙亚目的某些种,尤其是尖角龙与其近亲,似乎是群居动物。这可从发现由许多不同年龄个体化石组成的尸骨层得到证明[4]。如同现代的候鸟,牠们可能在对于所处环境有独特的影响,以及成为掠食者的主要食物来源之一。
角龙类恐龙常被认为是植食性恐龙,少数科学家在网络发表文章,推测至少部分角龙类是杂食性恐龙,例如戴恩·奈许(Darren Naish)、马克·维顿(Mark Witton)[30][31]。
大部分的角龙类被重建为前肢微往外侧弯曲、而后肢直立的步态,显示牠们无法快速移动。但在2000年,保罗·赛里诺(Paul Sereno)与佩尔·克里斯坦森(Per Christiansen)提出部分角龙类的前肢直立,而且大型物种的移动速度可能跟犀牛一样快,最高可达时速56公里[32]。
近年有科学家提出原角龙的大型眼睛,显示牠们是夜行性动物[33]。在2011年,科学家比较恐龙、现代鸟类与爬行动物的巩膜环大小,提出原角龙、鹦鹉嘴龙可能属于无定时活跃性的动物,觅食、移动行为跟白天黑夜没有正相关,只休息短暂时间[34]。
在2001年,布鲁斯·罗斯柴尔德(Bruce Rothschild)等人发表一份兽脚类恐龙的压力性骨折研究。他们也发现角龙类化石有经常性动作导致的骨折迹象[35]。另外,一个角龙类化石的肩带部位,则被发现骨膜炎迹象[36]。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