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作家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聂华苓(1925年2月3日—2024年10月21日),美籍华人女作家[4]。生于武汉,湖北应山人,1949年到台湾,同年加入《自由中国》半月刊工作,担任编辑至停刊。1964年赴美国定居,任教于爱荷华大学。因创办国际写作计划,有“世界文学组织之母”美誉[5]。
此条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 (2015年7月6日) |
1925年2月3日(农历正月十一日)[1][6]出生于湖北武汉,父亲聂洗为贵州省平越行政专员,1936年中共红军攻入平越时殉难[7],1937年中国抗日战争全面爆发,聂华苓母亲带全家人到乡下三斗坪避难,先后就读恩施中学与四川长寿国立第十二中学。1944年本保送西南联大,但聂最后选择进入位于国立中央大学经济系,随后转入外文系,1948年毕业,同年以笔名远方发表第一篇创作《变形虫》。
1949年辗转经广州于5月时到台湾[8]:28,透过李中直介绍加入《自由中国》半月刊担任编辑委员与文艺栏主编,期间长达十一年之久。与雷震、殷海光、戴杜衡等人共事,直到1960年《自由中国》停刊。
《自由中国》停刊后,聂华苓应台静农邀请赴国立台湾大学任教,随后又应徐复观之邀请在东海大学兼课任教,与作家余光中共事。1963年于美国驻华领事馆的酒会上,结识应洛克菲勒基金会之邀访台的美国诗人保罗·安格尔,安格尔邀请其赴美访问。
1964年聂华苓赴美定居,任教于爱荷华大学,1971年与安格尔结婚。1974年曾返台会见出狱的雷震,1978年首度以探亲名义返回中国大陆,于南京等地进行专题演讲。1982年曾担任美国纽斯塔国际文学奖评审委员,之后仍继续写作不辍。2009年获颁花踪文学奖,世界华文文学大奖。
2024年10月21日当地时间凌晨两点半,聂华苓于美国艾奥瓦城家中过世,享耆寿99岁[9],翌日文化部部长李远致悼词表达哀思与敬意[10]。
聂华苓和安格尔于1967年创办爱荷华大学“国际写作计划”(国际作家写作室)并担任主任。在美国国务院的帮助下,“国际写作计划”发展成为具有国际声誉及规模的文化机构,已经先后接待了来自世界各地区包括台湾、日本、法国、东德、西德、菲律宾、中国大陆、印度、伊朗、南斯拉夫、罗马尼亚、波兰、土耳其、香港、阿根廷、巴拿马、柬埔寨、韩国、新加坡、利比亚、乌干达等七十来个国家和地区的近千位诗人和作家,为世界和平、文化交流与人类进步做出了贡献,被[谁?]称为“世界文学组织的建筑师”、“世界文学组织之母”。
聂华苓的大女儿王晓薇是在美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的博士,大女婿为德国外交官陆柏赫[13]、曾任德国在台协会创立后第一任处长,二女儿王晓蓝则是职业舞者。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