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侵红火蚁学名Solenopsis invicta,英名:Red Imported Fire Ant,常简写为RIFA),简称红火蚁,为农业及医学害虫,源自于南美洲巴拉那河流域(包括巴西巴拉圭与阿根廷)。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物种存续委员会的入侵物种专家小组(ISSG)将入侵红火蚁列为世界百大外来入侵种[2]澳洲国家生物安全委员会亦将其列为七大入侵蚂蚁之一[3][4]

Quick Facts 入侵红火蚁, 科学分类 ...
入侵红火蚁
Thumb
入侵红火蚁的工蚁
科学分类 编辑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节肢动物门 Arthropoda
纲: 昆虫纲 Insecta
目: 膜翅目 Hymenoptera
科: 蚁科 Formicidae
属: 火蚁属 Solenopsis
种组 残暴火蚁种团 saevissima
种:
入侵红火蚁 S. invicta
二名法
Solenopsis invicta
Buren, 1972
Thumb
入侵红火蚁在全球已被确认的纪录地点(截至2013年),其中南美洲为入侵红火蚁的原生地区
异名[1]
  • Solenopsis saevissima wagneri Santschi, 1916
Close

语源学

红火蚁种小名invicta源自于拉丁文,意思是“无敌的”、“未被征服的”[5][6][7]。属名Solenopsis来自古希腊语,意思是“脸”或“容貌”[8][9]。之所以叫做“火蚁”是因为人类被它螫伤之后会有火烧般的痛感[10][11]

生物学

Thumb
一只工蚁的面部特写

入侵红火蚁的工蚁体型长度约为2.4~6.0 mm。无内骨骼,具外骨骼。透过外骨骼上的气门进行呼吸,吸入的空气通过其体内许多微小的管道到达体内各处。牠们的躯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拥有三对足及一对触角。一如其他蚁种,牠们的工蚁和兵蚁全为没有生育能力的雌蚁,蚁后负责产卵。入侵红火蚁不能在极为寒冷的环境下生存,在摄氏零下17度的环境下便会死亡。在攻击人类时,牠们会以大颚抓住并固定目标,然后以腹部末端的螫针注入毒液。每只火蚁可持续螫刺目标多次。

Thumb
农田上的红火蚁土丘

巢穴密集度可达每英亩200个[12]。在冬季,它们会把巢穴搬到道路或人类的建筑面部面部里过冬[13][14]。其生存海拔一般在5至145米(16至476英尺)之间[15]。其蚁丘约10—60厘米(3.9—23.6英寸)高,46厘米(18英寸)宽,没有很明显的入口[13][16],呈南北向的椭圆形,保证可晒到早晚的太阳[17]。蚁巢内,工蚁会反復将蛹移到温度较高的地区以利孵化[18]。蚁道深度可达6英尺(1.8米),蚁巢内群体数量可达10至50万。

分布

Thumb
入侵红火蚁的自然分布区

入侵红火蚁原产于南美洲[19][20],但并不是所有南美洲国家都有它的踪迹,尤其是南美洲东西两侧很少有出现入侵红火蚁[21]

入侵区域

入侵红火蚁对环境的适应性很强[13][22]。最常见于潮湿地区,如河边、湖边等,但在农田、沙漠、草原上也可以生存[13][23][24]。一些人类的建筑也可能被其侵蚀[14],公园等都市地区也有其踪迹[14][15]

入侵历史

Thumb
全球分布区

红火蚁在1930年代传入美国南方,1930年代相继自阿拉巴马州摩比尔港入侵东南部,1975~1984年间入侵波多黎各,1998年入侵南加州。于2001年透过货柜运输培养土、种苗、草皮和园艺产品等途径从美国跨越太平洋蔓延至澳洲(首先发现在昆士兰州布里斯班渔人岛英语Fisherman_Island_(Queensland)港口)、新西兰日本琉球;于2003年入侵台湾桃园嘉义(嘉义于2017年8月宣布扑灭)[25][26],2004~2005年间陆续在中国广东省(9月首先在吴川市发现)、香港澳门(2005年初)发现[27],尔后迅速扩散至2013~2014年为止。

广东省大部分、广西壮族自治区中部至东南部、福建省南部及西南部、海南省北部已成为普遍发生区域,2016年11月在福建省(厦门市翔安区大嶝岛等)、2017年8月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芒市)等都有发现红火蚁的踪迹。

2017年中旬开始于日本尼崎市神户港名古屋港、大阪南港等12个都府县发现踪迹,之后韩国釜山港、台湾高雄港开始遭受入侵;2018年韩国仁川港釜山港京畿道平泽港、日本大阪港更多港口遭受入侵,2019年日本东京湾的青海码头、韩国仁川港以及2020年的日本横滨港皆陆续沦陷。

威胁

入侵红火蚁除对土栖性动物造成伤害,破坏土壤微栖地外,在危害严重的地区常造成蚯蚓被捕食殆尽,导致许多当地蚂蚁种类灭绝[28][29]。一些科学家认为这些蚂蚁的灭绝其实是人类反復挖掘、耕耘土地的结果,入侵红火蚁反而因适应这种环境而存活[30][31];其亦取食农作物的种子、果实、幼芽、嫩茎与根系,影响农作物发育与收成造成经济极大损失。公共设施或电器相关的设备如电表、变电箱等也遭到入侵红火蚁的危害,造成电线短路或设施故障。一些体质敏感的人则会因入侵红火蚁的毒液中的水溶性毒蛋白,而产生过敏性反应,严重者甚至会引发过敏性休克而造成死亡[32]

咬伤处理

人类被咬伤后,伤口附近会有极强烈的灼热和痛痒的感觉,少部分体质过敏者有晕眩昏迷的现象而须送医急救,一般伤者可就医后服用抗过敏药剂及涂抹药膏治疗。伤口初期会形成白色脓包,而后脓包体积扩大变成半透明水泡,水泡勿弄破以免引发感染,约十余天后水泡会逐渐干涸脱落[33]

防治对策

Thumb
挖开的蚁巢

目前防治红火蚁的方法有下列六项[34]

  • 杀虫剂:灌注蚁丘可快速降低表面火蚁族群,但由于蚁巢结构分散,蚁后于较深处并受到妥善保护,因此火蚁族群终将恢复原有规模。
  • 饵剂:在以蚁丘为中心半径1到10米半径附近“均匀施用”,主要成分为火蚁喜爱之食物,吸引工蚁将药剂搬回蚁巢,并利用火蚁交哺的习性扩散药剂。视药剂种类分为毒杀型、生长调节剂型二种,有效毒杀到巢穴内的蚁后及幼虫或影响其几丁质分泌机制,使其无法成虫。因药剂种类及浓度低的特性,为大面积火蚁广泛发生地区及农地防治的最佳方法;但是必须注意其有效期限,投药温度最好在地表温度21到38度(火蚁出来觅食的活跃期)且土壤干燥的时候,不然会造成饵剂的腐坏,无法引诱觅食。依据台湾长期的防治经验,防治次数为每年超过4次为佳。
  • 引进天敌:目前有两类生物防治方法被认为具有效控制入侵红火蚁族群密度的潜力,为来自南美洲红火蚁原生地的小芽苞真菌和寄生蚤蝇。小芽苞真菌会借由受感染的工蚁,利用交哺作用感染给蚁后,产卵量降低,而导致蚁巢衰弱。蚤蝇会使真菌在入侵红火蚁体内(头、胸部之间)繁殖,而杀死被传染的蚁。
  • 液态氮:是有效而又不会污染环境的方法,液态氮灌进蚁巢后,所有巢内的火蚁会瞬间被冻死,但该方法的成本较高。
  • 高温蒸气:是把热气直接灌入蚁巢里,可以直接把红火蚁烫死,灌入后离蚁丘中心灌注点25公分处温度须达80 ℃,可适用在纯有机作物生长栽培地区。
  • 漂白水:利用漂白水浇在红火蚁上或冲灌蚁巢3~5次,但红火蚁需要数分钟才会死亡。建议擦拭住家地板等人类活动区域,利用漂白水含等会使昆虫产生忌避性,以避免危害。

相关条目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