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研究者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田中耕一(日语:田中 耕一/たなか こういち Tanaka Kōichi ?,1959年8月3日—),是一名日本化学、工程学家,任职于京都岛津制作所。日本学士院会员、文化勋章表彰、文化功劳者。
2002年,田中因为“开发生物大分子的同定与构造解析手法[1]”,与库尔特·维特里希及约翰·贝内特·芬恩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2][3][4]。他获奖时仅有学士学位,为历来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中仅见的特例。
田中耕一于1959年8月3日出生于日本富山市,因为生母26天后不幸过世,后来他由叔父夫妇领养,田中直到大学一年级才获知此事。就读东北大学工学院电气工程学科二年级时,田中因必修的德文不及格而留级一年。
1983年4月1日进入岛津制作所就职,1992年外派到岛津制作所英国分公司担任研究员一年,1995年5月与相亲认识的裕子结为连理,1997年再次外派到岛津制作所英国分公司,担任研究员五年之久。
以往对大分子诸如蛋白质进行质谱分析时,分析物必须通过激光照射以电离和汽化。但大分子受到强烈激光脉冲的直接照射后,会导致分析物裂解成微小的碎片,出现结构损失。1985年2月,田中发现过使用甘油中的超细金属粉末作为基质的混合物,就可以将分析物电离而不失去其结构。他的工作在1985年被提交专利申请,专利内容于1987年5月在京都召开的日本质谱学会年会上公布,被称为软激光脱附法(Soft Laser Desorption,简称SLD)[5]。
田中因此获得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后,一些科学家认为德国的米夏埃尔·卡拉斯、弗伦茨·希伦坎普不应被排除在外[6][7],这是因为他们在1985年首次报导了一种使用小型有机化合物作为基质的、灵敏度更高的方法,他们称之为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法(MALDI)[8]。 然而,虽然MALDI开发于SLD之前,但在田中的报告之前,MALDI并未用于电离蛋白质。
日本时间2002年10月9日晚间,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田中耕一在内的3人获得诺贝尔化学奖。接获英语电话通知获奖时,田中正在公司加班。他从“Nobel”、“Congratulation”这些单词推测自己可能获得“一个海外的小奖”,身旁的同事则认为是整人节目的手法(ドッキリ)。另一方面,日本文部科学省与大众传媒皆无所适从,因为默默无名的田中并非学者,也没有博士学位。前两年的诺贝尔化学奖得主野依良治与白川英树互相联络后,也都不清楚“田中是谁”[9]。
获奖后,田中因若干“特征”引起举世关注,自此职业生涯发生巨大变化[注 1]。尽管田中拒绝大幅升职,他仍于同年11月1日获得岛津制作所部长待遇。翌年1月担任岛津制作所“田中耕一记念质量分析研究所”所长(破例的“执行役员待遇”头衔,享有董事待遇)。母校东北大学特别修改条例,为他颁发名誉博士学位。
2004年4月,担任大学的客座教授,包括爱媛大学无细胞生命科学工学研究中心、筑波大学先端学际领域研究中心、京都大学国际融合创造中心、东北大学大学院工学研究科。同年6月应邀访问台湾。2008年3月从京都大学客座教授退任。2009年6月担任东京大学医科学研究所客座教授(疾患蛋白质组学实验室顾问)。
东日本大震灾发生后,田中接受日本政府的委任,于2011年11月担任东京电力福岛核电厂事故调查委员会的委员一职。
2015年3月1日,诺贝尔奖得主座谈(Nobel Week Dialogue)首次移师海外,在日本东京举行。在7名与会的诺贝尔奖得主当中包括2名日本人--京都大学的山中伸弥教授(2012年医学奖)与名古屋大学的天野浩教授(2014年物理学奖)[12]。此外,岛津制作所的田中耕一(2002年化学奖)出席了最后一轮座谈[13]。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