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力障碍(英语:intellectual disability),世卫组织称智力发育障碍(disorders of intellectual development)[1],俗称“智障”“弱智”,旧称精神发育迟滞(mental retardation)[2],是指在一般的金钱管理、阅读识字、计算、日常生活等需要使用智力思考的行为,是指资质、能力迟缓的表现,大多都为印象或比较下才可得到的结果。
智力障碍的成因分为先天和后天两种。先天的智力障碍可能是由于染色体异常;而后天的成因则可能是脑部受到损伤(例如:车祸),或是受到外在事物的刺激(例如:不客观的评价也可能导致智力障碍)[来源请求]。
法律上的定义
此条目论述以部分区域为主,未必有普世通用的观点。 |
根据2007年(民国96年)7月11日修正的《身心障碍者权益保障法》,智力障碍是属于身心障碍的其中一种类别[3]。其认定的标准在《身心障碍及资赋优异鉴定标准》中有所规定,必须是智能发展比同年龄之人相较明显迟缓,或在日常生活、学校生活的适应上有严重困难,才会被认定为智力障碍,但必要时还是须经由所在地区的卫生主管机关(例如:卫生局)邀集医生、临床心理人员、社工人员、特殊教育等人员等进行鉴定。也可由当事人或其代理人自行申请鉴定[4]。检测时会使用一些公认的标准或工具来进行,例如标准化智力测验,通常幼儿或儿童的测验结果分数若低于70,并且在日常与学校生活有严重适应困难,就是有可能是出现智力障碍的征兆。鉴定后确认者在法律中受到就业、医疗、教育等的补助和保护。
台湾的鉴定基准是参照美国智能不足协会AAMR的定义,简言之,智力障碍(MR)必须同时符合以下几个条件:
- 标准化智力测验(例如:魏氏儿童智力测验)分数低于70。
- 在日常生活或是学校生活有严重适应困难。
- 必须发生在18岁以前(意即:正常来说,不会有智力正常的成年人突然变成智力障碍者,除非在后天发生意外令脑部受损)。
现时香港一般是根据智商程度作出以下分类:[5]
- 类别智商程度
- 轻度50-69
- 中度25-49
- 严重25以下
分类
此章节论述以部分区域为主,未必有普世通用的观点。 |
此条目论述以部分区域为主,未必有普世通用的观点。 |
依据台湾的《身心障碍者权益保障法》,智力障碍可以分为以下四类:
- 轻度智力障碍者
- 智商介于该智力测验的平均值以下两个标准差到三个标准差(含)之间,
- 成年后心理年龄介于9岁至未满12岁之间(最高到小学5-6年级的心智年龄),
- 在经过特殊教育与训练之下,可以自理部分生活,
- 以及可以从事半技术性或简单技术性工作。
- 中度智力障碍者
- 智商介于该智力测验的平均值以下三个标准差至四个标准差(含)之间,
- 成年后心理年龄介于六岁至未满九岁之间(最高到小学中低年级的心智年龄),
- 在他人监护指导下仅可部分自理简单生活,
- 在他人庇护下可从事非技术性的工作(例如在庇护工厂工作),缺乏独立自谋生活能力。
- 重度智力障碍者
- 智商介于该智力测验的平均值以下四个标准差至五个标准差(含)之间,
- 成年后心理年龄大多在三岁以上至未满六岁之间(最高到小一或是幼稚园大班的心智年龄),
- 无法独立自我照顾,亦无自谋生活能力,须赖人长期养护。
- 极重度智力障碍者
- 智商未达该智力测验的平均值以下五个标准差,
- 成年后心理年龄未满三岁(心智年龄完全是婴儿阶段),
- 无自我照顾能力,亦无自谋生活能力,须赖人长期养护。
基本上,有许多人的智商(智力商数,IQ)都在80-120的范围内。但是由于不同的智力测验种类、方式,最重度智力障碍者的存在比率会出现误差,是目前的问题。
在教育的分类上,也有认为轻度智力障碍的学生是属于“有机会进行教育”的、中度的学生则为“有机会进行训练”。但是这种对障碍较严重之人的先入为主的教育分类观念,等于是剥夺了智力障碍者的各种发展可能性。
- 边缘(极为轻度):智商约在70-85之间。通常不会被认定为智力障碍者,但是也因此无法接受支援,所以他们在日常生活和在学校学习时相当辛苦。
- 轻度:智商约在50-70之间。理论上约8成的智力障碍者被归于此类。通常本人不会认为自己是智力障碍者,能在周围环境都不会特别注意到其障碍下的情形过着社会生活,因此接受检测而认定的障碍者比真实存在的数量要少。大多数是由于生理上的病因造成,但大部分的健康状态其实都相当不错。
- 中度:智商约在35-50之间。
- 重度:智商约在20-35之间。大部分会伴随并发症状出现。
- 极重度:智商在20以下。大部分会伴随并发症状出现。通常是躺卧不起的情形,但是身体的运动机能却没有问题,会有过动的行为问题。
日本在鉴定智障时,有时会依据相关研究者大岛一良设计的大岛分类来判断。下图是大岛分类表中不同障碍类型的分布,请留意有时候会因个人的不同而造成结果差异。
倾向与征兆
- 幼儿期
- 无法顺利和同年龄的幼儿沟通或相处交流,许多场合有说话迟缓的情形。若是先天的染色体异常引起,通常能够在早期发现。
- 学龄期(6 - 15岁)
- 判断力和记忆力出现问题,一般的学习出现困难。无法顺利进行规则较复杂的游戏或活动。在这个时期才显露出症状可能是由于压力、或其他后天障碍造成。此外,即使顺利从中等教育升学,也有可能存在这类型的问题。但美国曾有唐氏综合症的18岁青年考上大学的案例[6][7]。
- 成年期(18岁以上)
- 在一般职场上的就业门槛较高,但如果本人的能力可与环境配合就不会有问题。若在一般职场上有就业或工作的困难,也有许多在相关的障碍者保护团体开设的庇护工作场所。此外,可能难以对日常事物(例如高额的契约签约)做出判断、时常会做出错误的判断,也容易被恶意欺骗。
幼儿时期可能仅表现出轻微的征兆(IQ 60-70),很容易忽略,可能直到就学阶段才会被诊断出来。即使发现孩童在学业成绩上表现异常的差,但是也必须经过更进一步的判断以确认是否为智力障碍,也有可能是学习障碍或单纯的行为问题。当长大成人时,许多轻度智力障碍者已能独立生活,他们在其他人眼中可能仅是“较缓慢”而不会被认为是“智力障碍”。
还有其他更多征兆。例如幼儿可能难以学会坐直、爬行、或是比其他儿童学会走路的时间迟缓许多、需要比一般更长的时间学会说话。此外成人和儿童也可能出现以下征兆:
- 言语表达有困难
- 变得难以记住事物
- 难以了解社会规则
- 难以了解事物的因果关系
- 无法解决简单的问题
- 逻辑思考时有所困难
历史与社会上的现状
早在19世纪就已确定有重度智力障碍者的事实,但是,轻度的精神障碍者往往被被当成一般人,在没有支援的情形下过着一般的社会生活。此外近代由于学校教育制度的普及,是依据年龄来作为学年分类的基准,因此无法跟上一般程度的儿童之存在变得明显。这样的学童渐渐被分为两种类型:因为懒惰或对学校功课没有兴趣而成绩差的学生、虽然已经努力但成绩还是很差的学生。1905年,法国“People First”团体的阿尔费德·比奈(Alfred Binet)发表了世界最早的智力检查方式(智力测验),此后,智力障碍的儿童都会经过严密的诊断,并分成不同的轻重程度。比奈死后,经过许多心理学家改良,现在智商已经成为判定智力障碍的标准之一。
纳粹的身心障碍者政策、社会福利国家瑞典避孕手术的发现,许多国家社会对智力障碍者的压迫,让许多类似“People First”的身心障碍者权利运动高涨。
在1980年(民国69年)以前,台湾对包括智力障碍在内的身心障碍者之政策较不关注,也缺乏相关的法案和社会福利措施,政府对此的态度也并不积极。由于当时社会对智力障碍的不了解,往往采取隔离、隐匿、甚至迷信的态度对待智力障碍者,剥夺他们的受教权,也在自由、就业等方面常常受到歧视。
1983年(民国72年)“中华民国启智协会”成立,这也是第一个以联系各智力障碍相关机构为目的组织,让各地的相关资源能够分享、整合,提供了一个交流的组织平台。也促成智力障碍者权力运动的发展。隔年(1984年)5月,超过500名的智力障碍或肢体障碍者的家长前往教育部抗议,相望政府与社会能正视这个议题。
1990年正式修正通过了《残障福利法》,身心障碍者的教育、就业、医疗等方面有了法律的正式保护与协助。
智力障碍者在犯罪事件中可能是加害者或受害者。但有时因为其精神状态,即使不是加害者也会被当成犯罪者,或是作为被害者、证人所提供的证词不被信赖。也有由于本人并不了解什么样的行为算是犯罪行为,因而被利用教唆而犯罪。对智力障碍来说,如果成为了受害者,报案检举等手续通常很难懂,支援也不易取得,这样的实际案例相当多。此外因为无法为自己辩护,造成误判而被冤枉的情形也有许多。
智力障碍者因为不具有一般正常人的智能,所以很难使用谈话形式的心理治疗,大多采取如早期介入策略、前事控制策略、行为治疗策略[9]、后果处理策略、生态环境改变策略、环境支持策略等行为治疗、心理动力模式、药物治疗模式、心理教育模式、人本模式、认知行为模式、游戏治疗、多重形式行为模式等处理策略[10],以及艺术治疗[11]等方式,有关智力障碍者的心理治疗文献较少,目前尚未看到系统性的研究。
两岸四地对智障人士的称呼
电视及电影中的智障人士
成因
染色体异常造成的唐氏症候群、低机能自闭症等先天疾病,出生氧气不足(缺氧)造成、待产期间胎儿脑部因为事故受到压迫、生产后婴儿发高烧、染上疾病,以及由于意外事故造成的智力障碍。
脑性痳痹和癫痫等的脑部障碍,常与心脏病等内部疾病一起并发,也有许多身体不健康造成脑部问题的案例。若是因为染色体异常造成的,大多属于中度或重度智力障碍,通常也较容易从外表的特征分辨。
唐氏症候群、胎儿酒精症候群、X染色体易裂症是三种最常见的先天成因。此外医学界也陆续发现了更多不同的成因,常见的有:
- 基因造成的问题。有时是由于来自父母的基因组合时发生错误所造成,或是其他原因。基因造成的情况包括以及唐氏症候群、X染色体易裂症以及苯酮尿症(PKU)。
- 在怀孕期间发生的问题。智力障碍可能因为胎儿在母亲体内未发育完全造成,例如可能是胎儿的细胞分裂方式的问题。此外饮酒的孕妇(参见胎儿酒精症候群)、或在怀孕期间受到如德国麻疹等疾病的传染都可能造成智力障碍。
- 生产时的问题。如果婴儿在分娩和生产时发生缺氧等问题,可能会由于脑部的损害造成发展障碍。
- 健康问题。百日咳、痳疹、脑膜炎等疾病都可能造成智力障碍。此外营养不良、没有得到妥善的医疗照顾、或是暴露在铅或汞等有毒物质的环境下都可能造成智能不足。
- 碘的缺乏在发展中区域常常是造成新生儿智力障碍的主因,许多发展中区域都有碘不足引起的疾病。
医学上并没有特别会造成智商降低的疾病,通常是智能商数(IQ)测验结果较低(70-75之间)。生理上的原因通常是来自有智力障碍的亲人之遗传,也有虽然没有智力障碍的家族成员,但是IQ指数较低的遗传因子(基因)偶然结合而生下有智力障碍的孩童。通常不会与其他病症一起产生、健康状况也大多相当良好。大部分的智力障碍者都是这种类型,多数都是轻度、中度的智力障碍,或称“单纯性精神迟缓”。
可能是由于抚养者的虐待、很少与人沟通对话,也就是因为成长环境造成智力障碍。这类型的原因有可能经由复健来恢复智能。相关的名词为“情绪障碍”(也有自闭症被归类在情绪障碍的范围内,但现代的医学考虑认定自闭症应为先天的疾病,请特别注意)。此外,在离岛、船上或高山地区等外在刺激较少之环境成长的儿童,有许多IQ(智商)较低的情形。IQ测验有许多对受到文明感染的人较有利的问题,例如○或△这类抽像的图像问题。因此对于没有都市生活经验的先住民会有较不利的结果。这样的结果也曾被误用在美国排挤有色移民人种的情形。
参考来源
外部链接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