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和硕特旗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新和硕特旗蒙古语Шинэ хошуудын засгийн хошуу),清代蒙古名。随土尔扈特东归的一部分和硕特人游牧于哈弼察克(一称哈布塔克、哈密察克,哈弼察克河为布尔根河支流),这部分和硕特人专称“新和硕特”。

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和硕特台吉巴雅尔拉湖族人蒙衮(蒙滚)率属众归清,授一等台吉,归属新土尔扈特右翼旗(沙喇扣肯贝子旗),以新和硕特部置一佐领,驻地在今蒙古国巴彦乌列盖省布尔根县西北。次年,蒙衮死。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部落因不堪忍受沙喇扣肯虐待,移至与杜尔伯特相近的哈弼察克游牧。牧地东起扎哈沁,南、西皆与新土尔扈特相接,北连阿尔泰乌梁海

嘉庆元年(1796年),给札萨克印,自为一,不食,不设盟,直辖于科布多参赞大臣,统于乌里雅苏台定边左副将军。嘉庆四年(1799年),蒙衮之子布延希克被授为札萨克一等台吉,并与新土尔扈特(青塞特奇勒图盟)两旗一同游牧。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改属阿尔泰办事大臣。1912年该地被外蒙古军队占领,新和硕特因在阿尔泰山分水岭东侧,此后一直被蒙古统治。1914年中华民国北京政府名义上将其划归阿尔泰区域。1919年北洋军占领外蒙古的同年,改隶新疆省阿山道。1921年地入蒙古国,1931年后原辖境划入现科布多省布尔干县境内。

参考文献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