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投线,俗称浴汤线,是台湾铁路管理局(原台湾总督府交通局铁道部)淡水线的废止支线,自北投车站分歧[1]。该条铁路是为了将旅客运往北投温泉区而建,可说是台湾最早纯为了观光而建的铁道[2][3][4]。目前和淡水线一样,经过改建成为台北捷运的线路,即新北投支线。本线仅有北投站及新北投站两站,长约1.2公里。该条支线于台湾日治时期便开始运营,后随淡水线一同停驶[5]。
沿革
北投温泉的历史可追溯到清光绪廿年(1894年)德国商人奥里(Ouely)于北投兴建温泉俱乐部,后来日治时期平田源吾来此于明治廿九年(1896年)开设台湾第一间温泉旅馆“天狗庵”,带动了北投温泉区的开发[2][3]。而在明治卅七年(1904年)大日本帝国陆军在北投温泉区兴建了陆军疗养院,隔年的日俄战争中即有不少伤兵被送来这里疗养,据说疗效奇佳[2][3]。之后在明治四十年(1907年),台湾妇人慈善会取得泷汤温泉附近约6000坪的大日本帝国海军用地,并出资改善浴场品质,并向海军请愿,修筑了一条从北投通往温泉区(新北投)的道路(过去温泉区虽然发展快速,但因淡水线北投车站仍有段距离,且温泉区附近多为海军用地,不能任意开发使用,故交通不便)[2]。后来在大正二年(1913年)时,台北厅厅长井村大吉曾耗资5万6千圆改建公共浴场(今北投温泉博物馆)[2]。
而到了大正五年(1916年),在台湾总督府交通局铁道部运输课课长村上彰一的努力下,兴建了载运旅客前往温泉区的新北投支线,为一条完全以观光为兴建目的的线路[4]。不过村上彰一于该线路筑成当年便在日本去世,未能见到新北投线通车;而为了纪念其贡献,当时的民政长官兼铁道部长下村宏遂为他立了“村上彰一翁碑”(现存于北投普济寺)[2]。而也因为该条线路的“新北投驿”,所以才有“新北投”这个名称的出现[2]。
新北投线自大正五年(1916年)4月1日开始运营之后,促进了温泉区的发展,极盛时期曾有35家温泉旅馆(1935年时[2])。且为了因应旅客的增加,昭和十二年(1937年)时还扩建了新北投驿。但后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昭和廿年(1945年),新北投线因战备需求而将铁轨拆掉转作他用(据说是被插在淡水海边以妨碍盟军登陆[2]),直到战后的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8月才复旧完成[5][4][3]。
目前新北投支线沿线还留有几个阻绝栅栏[4];而本线原有之终端式设计新北投车站,捷运新北投支线兴建时原欲拆除,后来台北市政府象征性用新台币一元卖给台湾民俗村保存[6]。地方曾一度发起“新北投车站风华重现”运动、“新北投车站回娘家”募款运动,希望能将新北投车站搬回北投。经过多年协调,台湾民俗村产权人日荣资产管理公司决定无偿把车站捐给台北市,而后台北市文化局开始后续工作,计划在2016年前让车站在北投重组完成[6]。2013年8月8日,台北市政府的工作小组进入台湾民俗村进行建筑测绘、构建编号等工作,之后便将拆解运回北投重组[7]。
轶事
车站一览
相关条目
参考来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