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比伦五号》(英语:Babylon 5,又译《五号战星》),是美国的太空歌剧电视系列剧,由约瑟夫·麦克·斯特拉日恩斯基和其工作室负责编剧和制作,华纳兄弟电视公司发行。电视试播集《巴比伦五号:The Gathering》于1993年2月22日首播,观看热烈,因此华纳兄弟在五月委托制作影集作为其PTEN电视联播网的节目[1]。影集在1994年1月26日开播,连续五年,共有五季110集,并延伸出小说、漫画、电视电影、短篇小说等媒介补充正史[2]。
巴比伦五号 Babylon 5 | |
---|---|
类型 | 太空歌剧 |
开创 | 约瑟夫·麦克·斯特拉日恩斯基 |
主演 | |
国家/地区 | 美国 |
语言 | 英语 |
季数 | 五季 |
集数 | 110 集,外加六部电视电影 |
每集长度 | 43 分钟 |
作曲 |
|
制作 | |
执行制作 |
|
摄影 |
|
制作公司 |
|
发行公司 |
|
播出信息 | |
首播频道 | |
声音制式 | 杜比环绕 2.0 |
播出日期 | 1993年2月22日 | —1998年11月25日
相关节目 | |
前作 | 巴比伦五号:The Gathering |
续作 | 十字军 |
相关节目 |
|
外部链接 | |
官方网站 |
《巴比伦五号》不论是节目制作、营销和叙事手法都相当创新。在制作方面,斯特拉日恩斯基感觉当时的电视剧有30%的经费都因为规划不周而浪费,他试图建立更负责的生态。他将当时为科幻片主流的实物模型改成全部使用电脑绘图特效,将每集都到不同星球的故事改成全部发生在一座太空站上,大幅降低制作成本。在制作之初,整体的故事走向及五季的故事线就已经构思完毕,并且为了避免演员因意外退场,所有的角色都安排了替换机制,他们在推动故事发展中的功能可以由其他角色替代。除此之外,《巴比伦五号》也是最早使用网络行销的电视剧,制作人斯特拉日恩斯基是最早在互联网上和粉丝互动的名人,直接在Usenet、GEnie和CompuServe等早期的网络论坛上和影迷互动。在万维网成形后,华纳兄弟制作了最早的门户网站并在上面建立了《巴比伦五号》的官方网站,后来移到自己的网络域名;许多影迷则制作了史上第一批粉丝网站收集影集的相关讯息,包括剧照、幕后制作的材料、以及所有斯特拉日恩斯基在前述讨论区的留言,带动娱乐业在版权管理问题上的相关发展。
在叙事方面,《巴比伦五号》每一集发生的事情都可能影响后续发展,有时用许多集来处理某个剧情事件造成的后果[3],这改变了电视系列剧的生态:在当时大多数电视系列剧没有连续的故事线,每一集是非常独立的,角色不会改变[4];要不就是连续剧,没有安排好结局和整体规划。《巴比伦五号》设定为“电视上的长篇小说”,五季分别作为介绍、堆积张力、冲突、高潮、和收尾,每一集相当于一个章节[5],这种安排影响了后来的许多科幻影集。
斯特拉日恩斯基将《巴比伦五号》设定为给成人观赏的科幻影集,没有常时很常见的儿童或可爱机器人角色。故事主要发生在“巴比伦五号”太空居民点上,不同种族的智慧生命在站上互动,有如联合国会议;太空站外的战争与帝国兴衰影响站上的每个人。剧中主要角色是太空站上的一群地球军人和来自其他星球的几位外交官。故事中出现的主题相当广泛,包括极权主义、仇恨、反抗、赎罪、殖民地和母国间的紧张、同性恋、宗教和科学、物质滥用等等,许多主题以前从未出现在其他科幻影集。巴比伦五号得到许多奖项,包括获颁两次雨果奖最佳戏剧、以及艾美奖最佳特效等。
剧情大纲
《巴比伦五号》的故事发生在2257-2262年,在这个时代,地球各国、火星、以及比邻星的殖民地组成了“地球联盟”政府,已经和其他外星文明接触,并且取得超空间技术可以超光速航行;包括人类在内的许多种族都有一部分的人有心灵感应的能力。故事开始之前十年,地球差点在一场星际战争中被明巴利人(Minbari)歼灭,但明巴利人在胜利前夕突然投降。在那之后,为了避免悲剧重演,双方建立了和平往来的管道,人类建造了巴比伦五号太空站用作和平外交和贸易。太空站位在中立区的天苑四恒星系、虚构的行星 Epsilon Ⅲ 和其卫星的第五拉格朗日点[7]。其设计是欧尼尔圆柱体,长8公里,直径0.8-1.6公里。巴比伦五号是巴比伦系列太空站的最后一座,前三座在建造时发生意外而被毁灭,巴比伦四号则在完工后不久神秘消失[8]。
五号站的很大部分是居住区,配合各种族群的生理需求提供不同比例的大气和重力[9]。地球人、注重心灵修为的明巴利人,帝国主义的圣陶利人(Centauri)、不久前才被圣陶利殖民的拿尔人(Narn)、以及先进而神秘的沃隆人(Vorlon)为五个影响力较大的种族,另外数十个较弱的种族组成类似第三世界的“不结盟世界联盟(League of Non-Aligned Worlds)”,包括Drazi、Brakiri、Vree、Markab和pak'ma'ra等。暗地里,古老而神秘的影族(Shadow)正伺机制造混乱。
每季对应剧中一年的时间,每季标题取自该季故事最核心的一集。
巴比伦五号的站长Sinclair是地球-明巴利战争中的英雄,但是一直无法记得他在战场上的最后一天。支持他的明巴利大使 Delenn 背地里是领导明巴利的灰色议会成员,而其他明巴利人大多不信任他。拿尔政权不久前才脱离圣陶利共和国的殖民,圣陶利大使 Mollari 结识了神秘人 Morden,借用他的武力攻击了拿尔。在地球上,排外团体反对地球人和外星人接触,而支持开放的 Santiago 总统被暗杀。
Sinclair被调任为驻明巴利星大使,Sheridan 接替站长一职。他和 Delenn 认为 Santiago 总统是被暗杀,副总统 Clark 接任后慢慢建立起极权政府。年迈的圣陶利皇帝驾崩,Mollari 和 Refa 利用机会安排傀儡 Cartagia 继位。圣陶利借助 Morden 背后的影族,对拿尔开战并重新拿下拿尔人的母星。沃隆大使 Kosh 要求 Sheridan 协助对抗影族。
Sheridan 和 Delenn 秘密组织起对抗影族的势力。Clark 总统宣布戒严时,Sheridan 宣布巴比伦五号站独立,脱离地球政府 。Mollari 查觉 Morden 的危险,试图切断关系但没有成功。Sinclair 透过时光旅行把巴比伦四号站带回一千年前,成为明巴利的传说人物 Valen 对抗影族。由于沃隆人的介入,影族杀了沃隆大使 Kosh。虽然 Kosh 给了警告,Sheridan 执意前往影族的母星找寻失踪的妻子,最后他用太空船上撞击地面的影族人,并引爆船上的核聚变弹头,和敌人同归于尽,银河系各处的影族撤退。
Sheridan 被 Lorien 救回。在影族撤退下,沃隆开始毁灭所有和影族有过接触的种族。Mollari 在拿尔人 G'Kar 的帮助下推翻 Cartagia 皇帝。Sheridan 发现沃隆人和影族这两个古老的种族本来应该负责引导年轻种族,却演变成利用年轻的种族打代理人战争,他说服双方停战,让年轻的种族自行发展。Sheridan 带领明巴利、圣陶利、拿尔和不结盟世界组涨星际联盟,并籍由他们的帮助解放地球,恢复民主政权。
一群有心灵感应能力的人类来到站上寻求庇护,希望 Sheridan 保护他们不要被心感团控制。影族的残党用计在几个种族间挑起冲突,试图拆散星际联盟,迫使 Mollari 成为替他们工作的圣陶利皇帝。Mollari 宣布圣陶利退出星际联盟。二十年后,Sheridan 和朋友们见最后一面,然后和 Lorien 及其他的古老种族一起离开银河系。巴比伦五号退役,被爆破拆卸。
角色
巴比伦五号采群戏安排,并且在五季中有些人物异动:
- 迈克尔·欧黑尔饰Jeffrey Sinclair中校 (第一季;第二、三季客串):巴比伦五号第一任站长,后来调任地球派驻明巴利大使。演员因精神疾病在演完第一季后退出,斯特拉日恩斯基替他保密到二十年后演员过世了才公开此事。[10]
- 布鲁斯·巴克林纳饰John Sheridan上校 (第二至五季):Sinclair离开后的下一任站长,是影族战争中许多预言里的核心人物。
- 克劳蒂雅·克利斯丁饰Susan Ivanova少校(第一至四季;第五季客串):巴比伦五号副站长,后来升至中校。
- Jerry Doyle饰Michael Garibaldi(全五季):巴比伦五号的安全主管。
- 米拉·弗兰饰Delenn(全五季):明巴利大使,本来是明巴利人,在第二季用外星科技变成半明巴利、半人类,原本这个角色还规划成要转换性别,但因当时的变声特效技术还不成熟而作罢。
- Richard Biggs饰Stephen Franklin医生(全五季):巴比伦五号的医学长。
- Andrea Thompson饰Talia Winters(前二季):在站上工作的心感团商业心感员。
- Stephen Furst饰Vir Cotto(全五季):圣陶利大使Londo Mollari的助理。
- 比尔·穆米饰Lennier(全五季):明巴利大使Delenn的助理。
- Tracy Scoggins饰Elizabeth Lochley上校(第五季):Ivanova离开后的巴比伦五号站长。
- Jason Carter饰Marcus Cole(第三、四季):游骑兵成员,对抗影族的密探。
- Caitlin Brown(第一季;第五季客串)和Mary Kay Adams(第二季)饰Na'Toth:拿尔大使G'Kar的助理。
- 罗拔·拉斯勒饰Warren Keffer(第二季):战机的Zeta中队队长。
- Jeff Conaway饰Zack Allan(第二季客串;第三至五季主演):安全士官。
- 派翠西亚·托尔曼饰Lyta Alexander(试播集;第二、三季客串;第四、五季主演):在Talia离开后接手的商业心感员。
- 安德里亚斯·凯特苏拉斯饰G'Kar(全五季):拿尔政权大使。
- Peter Jurasik饰Londo Mollari(全五季):圣陶利共和国大使。
- Wayne Alexander饰Lorien:影族战争中指引Sheridan的神秘外星人。
- Ardwight Chamberlain(配音)Jeffery Willerth(着装)饰Kosh Naranek:沃隆派驻巴比伦五号大使。
- Tim Choate饰Zathras:不明来源的外星人,和巴比伦四号的消失有关。
- Joshua Cox饰David Corwin少尉:巴比伦五号中控制的一名技术人员,后来升中尉。
- David L. Crowley饰Lou Welch:巴比伦五号的一名安全人员。
- Robin Atkin Downes饰Byron:不受心感团控制的心感人类。
- William Forward饰Antono Refa:圣陶利贵族,Mollari大使在宫廷里的合作对象,有自己的野心。
- Robert Foxworth饰William Hague上将:负责所有和巴比伦五号有关的军队事务。
- Denise Gentile饰Lise Hampton:Michael Garibaldi住在火星殖民地时的前女友。
- Melissa Gilbert饰Anna Sheridan:Sheridan上校的妻子。
- Lenore Kasdorf饰ISN新闻台记者。
- Walter Koenig饰Alfred Bester:心感团的高阶人员。
- Wortham Krimmer饰圣陶利皇帝Cartagia。
- Damian London饰摄政王Virini:Cartagia皇帝在位期间的一位圣陶利朝臣。
- Leigh McCloskey饰Thomas:Byran的同僚。
- Marjorie Monaghan饰Tessa Holloran:火星反抗军领导。
- Julia Nickson-Soul饰Catherine Sakai:在民间企业工作的探险家,Sinclair中校的前女友。
- Jim Norton饰Wellington申诉专员:巴比伦五号上类似法官的公务员。
- John Schuck饰年轻的Draal:Delenn的导师和朋友,来自明巴利星,后来成为Epsilon III地底机器的掌管者。
- Louis Turenne饰Theo修士:领导站上的一群罗马公教修士。
- John Vickery饰Neroon:战士种姓的明巴利人,在Delenn变身后接替他在灰色议会的位置。
- Ed Wasser饰Morden:受影族操控的人类特务。
- Efrem Zimbalist, Jr.饰William Edgars:火星企业家。
另外还有许多演员负责了不只一位配角色。有些演员无法负荷外星人的严苛上妆过程,最后制作人找了大约12人固定饰演一些台词不多的外星人,他们做了全身铸模来加快上妆过程。[11]
故事主题
《巴比伦五号》中出现的主题包括许多切合古今社会的议题,许多主题在科幻影集中前所未见,例如探讨人类殖民地和和地球之间的政治和社会紧张关系[12]。《巴比伦五号》也是第一部在剧中描写到(但不刻意强调)同性恋交往和结婚的科幻影集[13][14],影集将性取向视为惯用左手或右手一样稀松平常[15]。剧中也刻画单恋对一些角色造成的痛苦,而且结局有好有坏[16]。
《巴比伦五号》的一大故事主轴是“秩序”和“混乱”的冲突,以及被卡在两者之间的人们。沃隆人和影族这两个古老而强大的种族分别代表这两种意识型态,双方都试图让年轻的种族接受他们的意识型态,并进行代理人战争。沃隆人偏向绝对服从带来的秩序,由“你是谁?”这个问题找出本性,由本性再建立起个人目标[18][19],其目的不是为了找到某一个正确答案,而是拆除所有人为打造的身份,只留下最真实的自己[20]。相对地,影族偏向混乱中的优胜劣败带来的成长[21],由“你要什么?”这个问题带出的欲望和野心来定义人的本性[19],鼓励追求私利的群体间发生冲突[22]。此安排源是受到巴比伦神话的启发,认为宇宙起源于秩序和混乱的冲突,这也是剧名的由来[17]。在故事的高潮处,年轻的种族揭发沃隆人和影族的真相,同时否定双方的意识型态,从而摆拖他们的干涉[19]。
这场战争中“摆脱父母”的意象也再次出现在地球和殖民地之间的内战[17],剧中刻意使用麦卡锡主义和众议院非美活动调查委员会的象征[23],描述独裁者如何以抵抗外敌的名义缩限公民自由逐步走向威权,自认为站在道德制高点的盲从大众以为他们不会让独裁者得势,最后地球联盟转为独裁时人民已无法反抗[24]。
《巴比伦五号》的世界有非常多发生在星际层级的武装冲突。故事开始时,人们仍在收拾一场因为第一次接触的误会而差点造成人类灭亡的战争残局[26],巴比伦五号就是为了防止悲剧重演而建,以推动和平外交为目标,在前两季的片头独白中被称为“和平的最后、最好希望”。拿尔和圣陶利的冲突起初只是小型的领土争端,因为历史上的仇恨以及政客的权力斗争,逐步升级为全面战争,最后动用了大规模毁灭武器,比常代的其他科幻影集更为严肃。借鉴于波湾战争、古巴导弹危机、华约入侵捷克斯洛伐克,斯特拉日恩斯基试图重塑出“全世界都屏息以待”的历史时刻以及“无法相信这事情会走上这一步、绝望地想找到解套”的情绪[27]。至第三季,片头直陈这“和平的最后、最好希望……失败了”,巴比伦五号现在是“最后、最好的胜利希望”,显示虽然和平是个值得赞许的目标,但它也可能是默许敌人犯下可怕的罪行,和平是战胜那些不想要和平的人之后出现的副产物[28]。
影集中另一场大战是影族战争。这场战争中,影族试图挑起各族间的冲突,透过混乱来推动科技和文化的进步;沃隆人则试图建立服从的秩序。前三季的主轴之一就是逐步发现这些事实、并与之对抗[29];地球发展成独裁政府也相当于另一场秩序和混乱的影族战争[30]。影族战争在第四季初结束,因此影集可以接着探讨战后的残局,构成第四、五季的主轴,而不是让胜仗作为结局。追求独立的火星和独裁的地球最后发展为以巴比伦五号为首的殖民地势力和地球间的内战,[12]冲突的起因则取材于纳粹、麦卡锡主义和南斯拉夫解体[23];南斯拉夫解体同时也是明巴利内战的灵感来源之一[31][32]。
战后的发展向美国重建时期借鉴,包括那些引发内战的冲突仍需解决,同时,人们也挣扎着适应这个被战争重塑过的世界,这部分的灵感来源则包括描绘核战后的美国小镇生活的小说《Alas, Babylon》[33]。影集传达的讯息是停战不表示战争结束了,甚至在数百年后的未来,战争又会将人类带向自我毁灭的边缘,显示人类不会改变,顶多只能期望每次可以爬得比以前更高一点,直到某一天可能达到可以指导后辈的高度[34]。
许多地球的当代宗教都仍存在,包括许多主要角色都有宗教信仰。剧中特别着墨的包括罗马公教(包括耶稣会)、犹太教、以及剧中虚构的接触外星人之后才发展出来的“基础教(Foundationism)”[36]。外星人的宗教也相当多元,包括类似酒神节、有超过70个教派的圣陶利宗教[35][37],以及接近泛神论的拿尔和明巴利宗教[38]。在第三季一群熙笃会的修士为了就近向其他种族学习他们宗教中的信仰的神,而移居至巴比伦五号[39][40]
有些集的故事焦点就是宗教,例如在第一季的《The Parliament of Dreams》,巴比伦五号上的各种族向大家展示自己的宗教,而人类的代表选择展示人类宗教的多样性[35],第三季的《Passing Through Gethsemane》则探讨天主教的其中一条信念,以及正义、报仇和原谅的意义[41][42]。也有一些争议性较明显的故事,例如第一季由 David Gerrold 写的《Believers》讲述外星家长因为宗教信仰,宁可让孩子死去也拒绝让他动手术[35]。另外即便是与宗教无关的故事,宗教也可能以不明显的方式出现,例如作为叹词、祝福、或背景人物[43]。
通常当该集故事核心是宗教信念时,会有许多角色持不同观点。在第一季的《Soul Hunter》中,该集的主角认为灵魂会随着肉体死亡,Delenn 认为灵魂会转世,Franklin 医生则主张灵魂不存在。Franklin 在和宗教有关的故事中常有较多戏份,让他的科学理性和宗教立场间产生张力。剧中也有些和佛教相通的理念被观众拿出来分析[44]。虽然斯特拉日恩斯基是无神论者[35],但他认为剧中不同立场的对话允许不同信仰的观众有各自的解读,因此《巴比伦五号》传达的想法不受宗教立场束缚[45]。
物质滥用的影响出现在许多角色上。Garibaldi曾有酒瘾问题,在影集描写的大部分时间中他滴酒不沾,但在第五季中间复发,直到最后一集才恢复控制。Zack Allan曾经使用某种药物,在戒除之后Garibaldi给了他第二次机会。Franklin医生为了应付医务室的工作量和压力而使用兴奋剂,结果上瘾,必须休假养身。在对话中,Ivanova 提到他的父亲在母亲自杀后酒精上瘾,Lochley 的父亲也有酒精问题,而且 Lochley 自己也曾有酒精问题。[46]
制作
斯特拉日恩斯基先前曾参与制作过其他科幻影集,发现它们时常超出预算。他认为这是缺乏长远规划的关系,决心要建立一套更负责的制作方式。他模仿主流电视节目的做法,把故事集中在核心场景,如医院、警察局或律师事务所,而不是像其他科幻影集每一集要都为了新的星球重新搭布景。他想把故事集中在一个太空站上,从而以降低成本。同时,斯特拉日恩斯基也非常喜爱长篇史诗的叙事方式,如基地系列、童年末日、魔戒、沙丘魔堡和银河战士,想要在电视上做出一样大规模的史诗叙事,有外交破局、战争、帝国兴衰等改变星际局势的事件。他思考这两个点子一段时间后,发觉两者可以合并成同一个故事,于是创造出《巴比伦五号》。[47][48]
斯特拉日恩斯基认为当时大多数科幻剧集在“好的电视节目”和“好的科幻故事”之间只能达成其中之一,而他希望《巴比伦五号》能够两者皆是。不像先前的任何电视节目,要能把各别的故事放在更广大的画布上。对科幻影集的影响,则要如霹雳警探(Hill Street Blues)对警察剧的影响,用成人的方式看待主题。他强调他的方法是认真看待科幻、为成人观众打造角色、使用真实的科学、以角色为故事的核心。他抛弃一些科幻影集常见的设定,没有小孩子和可爱的机器人,要的不是乌托邦的未来,而是有贪婪和无家可归;角色会成长、生活和死亡,而不是每天事情结束后又回到原点。斯特拉日恩斯基说马克吐温为一大影响,希望影集能映照出真实世界,用不明显的方式说理。[50][51][52][47]
斯特拉日恩斯基在《飞龙特攻队》制作完成后,连络了同样参与过《飞龙特攻队》的约翰·科普兰和道格拉斯·内特,给他们看设定集和试播集剧本;两人都喜欢他的点子[53]。他们说服华纳兄弟让他们制作试播集,当时华纳兄弟正要建立新的联播网,在找寻合适的节目。华纳兄弟同意试播集之后仍有所迟疑。据斯特拉日恩斯基的说法,华纳兄弟的担忧有三:美国观众没耐心看长篇叙事、广播网不会照顺序播出,所以节目会很难卖给广播联卖、以及除了《星舰迷航记》之外没有科幻影集可以存活超过三年[54]。斯特拉日恩斯基说明广播网会照顺序播出,因为这样比较方便授权费的记账,然而另两个疑虑斯特拉日恩斯基只能实地向华纳兄弟证明[54]。
110集中有92集由斯特拉日恩斯基亲自完成,包括第三和第四季全部44集,是美国电视史上头一遭[55][56]。其他有贡献剧本的作家包括Peter David、尼尔·盖曼、Kathryn M. Drennan、Lawrence G. DiTillio、D. C. Fontana、和David Gerrold。影集的创意顾问哈兰·艾里森也在两集的剧本中有贡献[57]。这些合作的作家事前得知整体的故事发展方向,并遵守严格的制作流程:剧本在六集前写好,在开始制作后不得更动剧本,如此一来斯特拉日恩斯基确保每一集都能在预算内制作出来[58]。
长达五年的剧本拍摄起来有许多挑战。因为不是每一季都有雇用每一位演员,如果某一幕需要移动,但里面出现的演员没有出现在别集,就必须另外付他一集的薪资[54]。斯特拉日恩斯基也替每位角色都安排好替代机制,如果哪个演员因故无法继续拍摄,他的角色可以在不影响主线剧情的情况下替换[59]。后来有三个角色用到这套机制:站长的角色由 Sinclair 传给 Sheridan,站务主管的角色由 Ivanova 传给 Lochley,心灵感应者的角色由 Winters 传给 Alexander。
斯特拉日恩斯基故意减少了第一季中的主线剧情,让观众先适应,只放了少数几幕较关键的线索。然而这也造成演员不知道角色的完整背景和动机,而不容易饰演。斯特拉日恩斯基不希望演员知道太多,以免他们跳过角色发展的过程,直接抵达目标。例如Mollari在第一季的台词提到他预知会在未来和G'Kar勒死对方,当演员问起这句台词的具体情境时,斯特拉日恩斯基无法多说,这个场景到一直到第三季才出现。[54]
在制作第四季时,播放《巴比伦五号》的PTEN电视联播网被取消,造成第五季命悬一线。 为求让影迷看到完整的故事,斯特拉日恩斯基修改第四、五季的剧本,要是第五季未能续约,也仍能说完故事。他整理出三条需要收尾的剧情线:影族战争、变得独裁的地球、以及一系列由前两者分叉出的支线。在抽除与此三者较无关的独立故事后,他估计共需要27集的空间才能处理好,超出一季的22集。没地方放的多余五集正好巧遇特纳电视网决定资助两部《巴比伦五号》的电视电影。于是他把本来会占据三集时间的地球-明巴利战争独立成《巴比伦五号:In the Beginning》,本来要用来建立下一个系列影集《十字军》的支线独立成《巴比伦五号:A Call to Arms》。其他本来要放在第四季的故事就移到不一定会播出的第五季,或放入《十字军》。要作为全剧结局的《Sleeping in Light》也在第四季拍完。后来确定制作第五季,但第四季仍维持了更改过的紧凑编排,并拍摄了原本安排给第四季的结局,事先拍好的全剧结局则留到第五季最后播放。[60][61]
在美术指导约翰·雅科维利(John Iacovelli)的推荐下,由安·布鲁伊斯·艾凌(Ann Bruice Aling)负责设计戏服,两人先前曾在其他剧作中共事[63]。
布鲁伊斯认为《巴比伦五号》类似融合风格的戏剧(eclectic theatre),有非常多样的设计,较不要求特定的时代、线条、形状或质感[62]。他偏好选用天然的材质,例如拿尔人穿的甲胄使用鸵鸟皮制作;他也融合和叠加非常不同的布料,例如嫘萦、丝和1930或40年代的锦缎(brocade),创造出外星文明的独特风格[64][65]
为了创造出有历史感的戏服,布鲁伊斯密切配合斯特拉日恩斯基,了解各种族的历史文化,是和平或好战、是生活在什么样的气候等等[64]。他也和其他美术部门协调各种族的风格,制作出一套共通的色版[66],例如像明巴利戏服上的蓝色也可能出现在相关的布景和特效中。随着角色发展,布鲁伊斯也咨询斯特拉日恩斯基以及制作人约翰·科普兰,他说这两人意外地比其他制作人和导演更好连络。如此一来各角色的戏服也能配合角色发展,例如随着Mollari大使这个角色变得更深沉,他的紫色外套变成深蓝色并且更贴身,他的马甲也减少亮色和纹路。[62]
一般来说戏服共准备三套,一套平常穿的,一套给替身演员,一套备用。人类平民的衣服大多是直接买成衣,然后做些修改,例如去除外套翻领或是改动勾扣(Hook-and-eye closure)作为未来的流行设计。有些女性固定角色的戏服采高级服装定制,布鲁伊斯称Talia Winters的戏服再紧一吋就会勒死人。下层的穷困居民戏服则漂白、磨损、染色或沾上假血。[64]
许多幕后人员都曾在剧中客串一角,戏服部门也不例外。第四季Zack Allen升为安全主管,在试穿新的制服时,戏服部门的几位裁缝和监督客串了剧中的明巴利裁缝。剧中他向裁缝抱怨衣服不舒服,裁缝故意用针刺他,其实是在开玩笑指旧的戏服。[65]
虽然在试播集中有些外星人使用机器戏偶,但因为戏偶无法表现出真正的情感,而电脑绘图的外星人因为所需算绘资源过高,这些情况只出现在少数几集中,大多数外星人以人型为主。[67][67]
Optic Nerve Studios提供化妆,并且也得到艾美奖[68]。剧中圣陶利人夸张的发型也受到瞩目,后来成为网络迷因并被拿来和一些真人比较[69][70][69]。
《巴比伦五号》是最早放弃实体模型,改用电脑绘图特效的影集之一,主要的原因是预算考量。斯特拉日恩斯基估算《巴比伦五号》拍一集只花65万美元,相较下《银河飞龙》一集要花150万美元[54]。一开始特效是用Amiga系统的Video Toaster,后来改用奔腾、麦金塔和DEC Alpha的系统[71]。有别于当时的其他科幻片,《巴比伦五号》的特效遵循牛顿力学,太空船飞行时可以看出惯性的影响[72]。试播集和前三季的特效由Paul Beigle-Bryant和Ron Thornton共同创办的 Foundation Imaging 工作室制作,其中试播集赢得艾美奖最佳特效。第四季以后在共同执行制作人内特和制作人科普兰的提议下,斯特拉日恩斯基决定改由制片团队自行制作特效,内特成立内特数位公司(Netter Digital),用同样的软件,并雇用了一些Foundation Imaging的前员工[73][74]。
影集还在前制作业时,工作室就预见了高清电视将成为新的标准,开始找寻能让当时的4:3格式转换到成下一代宽萤幕电视的方法。在参观华纳兄弟、看到他们拍的一集《露易丝与克拉克》怎么拉开水平空白间隙后,制作人约翰·科普兰说服华纳兄弟让《巴比伦五号》用Super 35拍摄出16:9格式的35毫米胶片,他的归划是让影集过带(telecine)成标准画质电视的4:3播出,但同时也留有16:9的负片胶卷[75][76]。
然而在发行宽萤幕版本时,华纳兄弟遗忘了他们的宽萤幕胶卷;他们拿PAL格式转换成NTSC格式,而不是重新过带[78]。这造成叠影、且转换成DVD时使用逐行扫描,使宽萤幕版本的视觉效果不理想[79][80]。更糟的是,当初为了省钱,那些用电脑特效制作、或是同时有实景和特效的场景,都没有做成宽萤幕。这造成这些场景要做成宽萤幕时,必须裁去顶底再放大,使得画质明显变差[75][81]。其中那些同时有实景和特效的场景最糟,在拍摄完后已经先过带成4:3来制作特效,带有底片颗粒,之后又再裁切放大成宽萤幕,造成画面上充满噪声[82]。
替试播集配乐的 Stewart Copeland 无法参与制作影集,因此找来了克里斯多弗·法兰克(Christopher Franke)接手,五年的影集全部由他编曲和写谱[84]。
起初法兰克担心替电视系列剧配乐会因为重复性高而变得很无聊,但《巴比伦五号》不断发展的角色和剧情让他有机会持续发展新的方向。制作人给他很大的自由创作空间,法兰克替所有音乐配置乐器和混音,评论家认为他的配乐给影集增添了一层独特的神秘感,让《巴比伦五号》和其他科幻影集之间有明显的区格。[85][86][87]
法兰克的家和录音室在同一橦楼,所以他会先参加讨论会议,然后配新的影集配上平均一集25分钟的音乐。他通常用电子琴和Cubase编曲,有时搭配数位绘图板和光笔,先编出主弦律,再加上气氛音乐和转场。接着他用合适的取样尝试混音,决定哪些用音轨要用电子乐,哪些要用乐器原音,结合乐器的自然原音和合成器的广大音域和精密控制作出富有实验性的音乐。谱写完毕后,他把曲谱寄到柏林,由 4~24 位不等的音乐家演奏乐器并录音。这些连络和传送档案需要用到六条光纤电话线。录好的曲子传回洛杉矶后再由他编辑混音。[85][87]
在1995到2001年间,法兰克以自己的Sonic Images唱片公司出版了 24 张影集配乐专辑和三张电影配乐专辑,曲目完全如同在剧中出现的编排。另外还有三张重新编曲和混音过的精选专辑。2007年的DVD电影《巴比伦五号: The Lost Tales》的配乐则是由Varèse Sarabande唱片公司发行。
试播集《巴比伦五号: The Gathering》在1993年2月22日首播,收视率良好,联播的尼尔森收视率达到9.7[88]。正剧从1994年1月26日播至1998年11月25日[89],华纳兄弟将节目放入新创立的“黄金时段娱乐网”(PTEN)上联播,这个情况相当特殊,因为其他联播内容大多是由华纳兄弟制作,造成斯特拉日恩斯基的公司和华纳兄弟出现一些摩擦[54]。一开始收视率不差,但之后开始下滑,前四季的收视率算是中下[90],但《巴比伦五号》在一些大型广告商喜欢的观众族群中收视率较高,并且由于是在片厂内拍摄,在制作开销上每集约节省了30万美金[88],因而得以保持获利[91]。第五季移到有线电视的特纳电视网上,收视率比先前低第1.0个百分点。
在英国,影集每周在Channel 4播出,中途没有隔周休息,因此每季的最后四、五集会比美国更早播出[92]。《巴比伦五号》是Channel 4上收视率较佳的美国节目之一[93],欣赏指数很高,第四季的《Endgame》一集甚至超过第一名的黄金时段肥皂剧[94]。
斯特拉日恩斯基表示,PTEN只要求节目对广播网来说能够获利;虽然前四季确实有达到此目标,但账面上它一直亏损。斯特拉日恩斯基在2019的估算是影集亏损了三千万美元,而他个人从来没有从《巴比伦五号》赚到钱[54]。整个影集110集的制作成本大约是九千万美元[95]。
在1998年播毕后,此影集有许多电视台重播,也被引进其他国家。例如台湾的台视影集曾在1996年和1999年播出前两季[96]。
2021年,线上串流服务HBO Max在其平台上播放了数位修复版本的影集,是史上最高清的播放版本,并吸引了许多新的观众。[97]
1995年华纳家庭影片(Warner Home Video)开始透过旗下的Beyong Vision在英国发行《巴比伦五号》的录像带。一开始是用PAL格式的影带,长宽比和电视相同为4:3。发行到第二季时,录像带中包括字幕和杜比环绕音响。1997年起Columbia House开放邮购NTSC格式的录像带,1999年发行重新包装过的收藏板一箱三卷套装,此时原本的试播集已经重新剪辑成特纳电视网的特别版。到2000年以前华纳兄弟也发行电影和全季套装。
1998~1999年 Image Entertainment 发行了《巴比伦五号》激光影碟。用的是双面12吋先锋光碟,每片有两集,比例为4:3,有杜比环绕音响和字幕。从两部特纳电视网的电影《巴比伦五号:In the Beginning》和重新剪辑的试播集开始,接下来六个月陆继发行了第一季和第五季;第二季和第四季发行到一半时停止,因为说要发行DVD的谣言造成销量不佳。[98]
在2001年华纳家庭影片开始发行《巴比伦五号》的DVD,首先发行的是一组两部电影,《In The Beginning》以及重新剪辑的特纳电视网特别版的试播集《The Gathering》。2002年四月,两部片又独立发行第二区的DVD,不过有些地方卖的是原版的《The Gathering》。
2002年10月开始贩售一季六光碟的DVD套装,里面包括简介各集的小册,光碟可以选择英语、德语或法语,字幕有许多语言选择。影象是重新由播放母带转换,使用变形的宽萤幕格式,以及数位修复和重新混音的杜比数位5.1声道。各季的第一片光碟包括斯特拉日恩斯基对该季的讲解,第六片则包括幕后花絮,访问幕后制作人员、提供架空世界的资讯、以及NG片段。各季的其中三集会由斯特拉日恩斯基、该集导演、或是主要演员讲评。之后陆续发行了一些重新包装的DVD,包括不同DVD区域码、略微改动的封面图、以及不同的包装盒结构。
灵感来源
《巴比伦五号》的角色和故事灵感汲取自许多文化、历史、政治和宗教来源。斯特拉日恩斯基说他不想要完整重制出任何时代历史或先前的创作,但确实让许多来源影响他的作品,就如同古老的英雄旅程叙事传统[99][100]。
举例来说,许多集的标题化用自莎士比亚的名句[101][102],并且至少有一位角色曾直接从莎士比亚的《李尔王》引经据典[103]。剧中多处引用亚瑟王传说的典故,例如一艘取名为“王者之剑”的船,第三季《A Late Delivery from Avalon》中一位角色自称是亚瑟王,拿着一把他宣称是王者之剑的剑在站上闯荡;斯特拉日恩斯基也点出地球-明巴利战争的起因类似《亚瑟之死》其中的一个场景,两军紧张对峙,因为无意间的小动作被误会而开战[104]。
对心灵感应这一科幻概念有许多贡献的作家阿尔弗雷德·贝斯特成为剧中一名心感警察的角色名字,他的作品也影响了剧中对心感团的描写[105]。
除了虚构作品,古代和当代历史也是重要的参考。圣陶利共和国很大部分参考了罗马帝国[106],自认为是神的圣陶利皇帝 Cartagia 故意影射古罗马皇帝的卡利古拉(Caligula)[107],他被刺杀后继任的是Mollari,之后是Vir,两人都不被看好,就如卡利古拉被刺杀之后继任的克劳狄一世也同样令人意外[108]。剧中 Cartagia 还开玩笑说他将一人砍头,治好的他的咳嗽,这个情节取自罗拔·格雷夫斯的历史小说《我,克劳迪亚斯》中对卡利古拉的描绘[109]。
在近代史方面,在《In the Shadow of Z'ha'dum》中 Sheridan 面对道德难题时,说了丘吉尔在面对考文垂大轰炸的故事,思索他为了长远的战事规划,不利用已知的情报来救人时,背后的心境。另一个典故是剧中 Santiago 总统被刺后,副总统 Clark 宣誓就职的场景刻意模仿了肯尼迪遇刺后,林登·詹森在空军一号上宣誓就职的场景[110]。
虽然斯特拉日恩斯基是无神论者,巴比伦五号多处提到基督教。许多集的标题取自基督教典故,例如《Passing Through Gethsemane》、《A Voice in the Wilderness》和《And the Rock Cried Out, No Hiding Place》。剧中也使用过几次基督教圣歌,并且在常设角色中包括一群居住在巴比伦五号的天主教修士。
网络使用
巴比伦五号是最早使用网络行销的剧作之一。剧中巴比伦五号的座标“Grid Epsilon 470/18/22”源自讨论版的网络位址,GEnie的第470页、第18号分类、第22主题。[111][112]
斯特拉日恩斯基是最早用网络和影迷互动的知名艺术家,早在万维网还没发明的1980年代就开始使用网络讨论版[113]。最晚在1991年,离试播集上映仍有不止一年时,他就开始在网络上放出消息吸引注意[114][115]。当时互联网还没有发展出门户网站、部落格或社群网站,他用Usenet的 rec.arts.sf.tv.babylon5.moderated 新闻组、GEnie以及CompuServe和影迷互动,分享写作和拍摄过程,以及故事的意义,并在不爆雷的前提下回答或提示影迷对未来剧情的猜测是否正确[116][117]。他用 Usenet 与影迷互动到 2007 年[118]。在试播集被认可后,斯特拉日恩斯基在网络上请影迷推荐新的配乐作曲家,影迷推荐的Christopher Franke后来被雇用[119]。在看到影迷 John E. Hudgens 剪辑的音乐影片后,斯特拉日恩斯基雇用他剪辑一系列八部影片作为广告用途,斯特拉日恩斯基常用这些影片向人介绍影集,包括说服特纳电视网投资制作第五季时也用了其中一部影片[120]。另外,影迷还发明了ASCII符号组合<*>
,外观类似剧中的跳跃门,作为认出其他影迷的信号。这个符号还被做成别针[121][122]。剧中提及的一种化学物质“量子-40”名称由影迷投稿选出[123],被选中的影迷的名字也成为剧中一名配角的名字。[116]
游戏公司 Sound Source Interactive 做了《巴比伦五号》主题的游戏,并和官方合作办了一场抽奖,大奖是可以在影集中饰演一位外星人[124]。
不过,透过网络和影迷互动也曾造成麻烦。曾有影迷在GEnie上发表了一个故事点子,正好和一年前已经写好的一集剧本雷同,为了避免法律争议,斯特拉日恩斯基被迫让那名影迷签署法律文件保证不会控告抄袭,该集剧本的拍摄被迫延后。此事件之后斯特拉日恩斯基要求所有影迷不得向他提点子,GEnie讨论版也分出了有管理的区块 ,过滤掉所有的故事点子。[125][116][126]
《巴比伦五号》也引发出许多影迷网站,最早出现的包括“Lurker 的《巴比伦五号》指南”,被华盛顿邮报报导,斯特拉日恩斯基在第五季的 DVD 评论中提及,其最初的网域 Hyperion 成为剧中一艘船的名字[117][123]。节目的版权持有人有时还会提供消息给该网站[126]。华纳兄弟鼓励影迷网站使用剧照和图片,最后建立了一个叫AcmeCity的个人首页社群,影迷可以自由地使用官方提供的资源制作影迷网页而不用担心侵权。
1994年,华纳兄弟的执行长Jim Moloshok分发了电子交换卡片来替影集打广告[127]。在1995年,华纳兄弟建立了最早的门户网站Pathfinder.com,并在上面建立《巴比伦五号》的官方网站。之后他们并雇用影迷Troy Rutter接管网站,将网站移到独立的域名,并监管AOL上的“B5关键字”[128]。
反响
许多人称赞《巴比伦五号》的深度和复杂度,有别于当代电视节目缺少长期发展、故事通常在一集内解决、偶尔两集[129]。评论家对品质和写作的褒贬不一,指出剧中同时有动人的独白,做作不实的对话[130][131]。评语中最一致的观点是影集不止只是各集的相加;虽然评论家对编剧、导演、演员表现以及特效都有不同的看法,但评论家称赞故事在各集逐步发展的稳定性,超越每一集的单独内容。特别是和现代影集比较时,许多回顾即使批评了剧中几乎每一处,仍称赞影集整体叙事的一致性、以及它对电视系列剧中使用连续故事的贡献。[131][132][133][134][135]
《巴比伦五号》获得许多奖项,包括连续两年的雨果奖最佳戏剧表现[136][137],并且至今仍时常出现在各种科幻作品的问卷调查中名列前茅[138][139][140]。TV Guide在2004年和2007年分别将之列为第13和第16名最佳邪典影集[141][142]。
- 1993年黄金时段艾美奖最佳特殊视觉效果个人成就 (试播集《The Gathering》)[143]
- 1994年艾美奖最佳影集发型个人成就(第一季第五集《The Parliament of Dreams》)[143]
- 1996年雨果奖最佳戏剧表现(第二季第九集《The Coming of Shadows》)[136]
- 1997年雨果奖最佳戏剧表现(第三季第十集《Severed Dreams》)[137]
- 1998年土星奖最佳联播或有线电视系列剧[144]
- 1994年太空边界基金会“未来愿景”奖
- 1996年太空边界基金会“未来愿景”奖
- 1997年美国电影协会(American Cinema Foundation)合众为一奖(E Pluribus Unum Award)[145]
- 1995年艾美奖最佳影集化妆个人成就(第二季第12集《Acts of Sacrifice》)[143]
- 1995年艾美奖最佳影集发型个人成就(第二季第三集《The Geometry of Shadows》)
- 1995年艾美奖最佳影集摄影个人成就(第二季第三集《The Geometry Of Shadows》)
- 1996年艾美奖最佳影集摄影
- 1997年艾美奖最佳影集化妆(第四季第三集《The Summoning》)
- 1998年艾美奖最佳影集化妆(电视电影《In the Beginning》)
《巴比伦五号》开启了在电视节目中使用电脑特效的新时代[146]。《巴比伦五号》是较早由实物模型转换至电脑特效的影集之一,这给了影集更大的叙事自由。虽然在当时倍受赞赏,但因为预算和数位转换的问题,这些场景以现代的观点相当粗劣[130][147]。
据斯特拉日恩斯基的说法,现在流行于各大电视剧的多年叙事线是《巴比伦五号》留下的影响[148],包括Ronald D. Moore的《太空堡垒卡拉狄加》和达蒙·林德洛夫的《Lost档案》都用了《巴比伦五号》的五年叙事结构作为蓝图[54]。《巴比伦五号》也是第一部以16:9格式拍摄的电视剧,并用了5.1声道混音[148]。
《巴比伦五号》也延伸出许多周边作品,包括电影、漫画、小说、游戏等等(见下节)。许多作品中也提及此作品或致敬,例如《生活大爆炸》中身为星舰迷的谢尔顿·库珀曾多次表示他不喜欢《巴比伦五号》。
斯特拉日恩斯基表示,同一时期制作了《星际旅行:深空九号》的派拉蒙电视(Paramount Television)最晚在1989年已经知道他的构想[149];斯特拉日恩斯基当时试图把《巴比伦五号》卖给派拉蒙,让主管看过他的剧本设定集、试播集剧本、概念艺术等等[150][151]。派拉蒙当时拒绝出资制作《巴比伦五号》,但就在华纳兄弟宣布制作《巴比伦五号》之后两个月,他们宣布制作《星际旅行:深空九号》。
有别于先前的《星舰迷航记》系列影集,《星际旅行:深空九号》是发生在太空站上,而且剧情中也有许多和《巴比伦五号》类似的主题,包括变形人、刚独立的种族和殖民者、强大的古老种族、预言和宗教氛围。斯特拉日恩斯基说他确信《星际旅行:深空九号》的制作人瑞克·博曼和麦克·派勒并没有看过他的资料,但他怀疑派拉蒙的高层利用他的资料来指挥《星际旅行:深空九号》的发展[152][153][154]。斯特拉日恩斯基和华纳并未向派拉蒙提告,有些人因此认为抄袭的指控不实,斯特拉日恩斯基的说法是他认为这对两个影集都不利[154]。不过据《巴比伦五号》的演员之一派翠西亚·托尔曼在2017年的说法,当初其实有提告,并在庭外和解[155]。
延伸和改作
1994~2001年间出了许多漫画和小说,以及游戏。有别于其他系列作品,《巴比伦五号》的许多延伸作品有官方认可为正典,许多故事源自斯特拉日恩斯基的笔记[156][157]。
- 《巴比伦五号:The Gathering》:首播于1993年2月22日的电视电影,影集的试播集。
- 《巴比伦五号:In the Beginning》:首播于1998年1月4日的电视电影。
- 《巴比伦五号:Thirdspace》:首播于1998年7月19日的电视电影。
- 《巴比伦五号:The River of Souls》:首播于1998年11月8日的电视电影。
- 《巴比伦五号:A Call to Arms》:首播于1999年1月3日的电视电影,设立了《十字军》的场景和角色。
- 《The Legend of the Rangers: To Live and Die in Starlight》:首播于2002年1月19日的电视电影,由Sci-Fi频道出资,作为新系列的试播集,但后来未能制作成影集[160]。
- 《巴比伦五号:The Lost Tales》:发行于2007年7月31日的直出DVD电影,包含两个小故事。原本有计划出一系列的电影,但因为华纳兄弟不愿意提高预算,斯特拉日恩斯基决定不再制作。
1994年12月到1995年10月,DC漫画开始每月发行《巴比伦五号》漫画,共出了11期,这些故事都有斯特拉日恩斯基的背书,视为正典[161][162],斯特拉日恩斯基对每一期的内容都有直接或间接贡献[163][164]。有些漫画中的事件后来在影集中被提及[165]。故事后来这系列参与的作家包括斯特拉日恩斯基、Mark Moretti、Timothy DeHaas、David Gerrold,并且出了三本平装本:Titan Books发行的《Babylon 5》和《Shadows Past and Present》以及DC漫画发行的《The Price of Peace》。
除此之外,1998年2~4月斯特拉日恩斯基在DC漫画连载了以下三期《In Valen's Name》系列漫画,同名的平装本由 Titan Books 发行于同年12月。
斯特拉日恩斯基另外还写了一份垃圾桶格式的漫画,作为百思买贩售的《Babylon 5: The Lost Tales》DVD光碟的夹带赠品。
在1995~1997年间,Dell Publishing开始出版了九部《巴比伦五号》的小说。他们名义上有斯特拉日恩斯基认可,但前面几本较偏离正典,第七本被称为90%是正典,第9本完全是正典[166]。作家包括约翰·沃尔霍特、Lois Tilton、Jim Mortimore、Neal Barrett, Jr.、S.M. Stirling、Jeanne Cavelos、Al Sarrantonio、Kathryn M. Drennan 。
1997年Del Rey向华纳兄弟买下了出版权,出了三系列三部曲直接由斯特拉日恩斯基安排剧情,并将特纳电视网的三部电视电影(《Babylon 5: In the Beginning》、《Babylon 5: Thirdspace》、《Babylon 5: A Call to Arms》)改编为小说。这些书全部视为正史[167]:
- 心感团三部曲,1998~1999年由Gregory Keyes撰写,分别为《Dark Genesis – The Birth of the Psi Corps》、《Deadly Relations - Bester Ascendant》、《Final Reckoning – The Fate of Bester》,三者的精装本为《The Psi Corps Trilogy》
- 圣陶利三部曲,1999~2000年由Peter David撰写,分别为《The Long Night of Centauri Prime》、《Armies of Light and Dark》、《Out of the Darkness》,三者的精装本为《Babylon 5: Legions of Fire》
- 科技魔法师三部曲,2001年由Jeanne Cavelos撰写,分别为《 Casting Shadows》、《Summoning Light》、《Invoking Darkness》,三者的精装本为《Babylon 5: The Passing of the Techno-Mages》,另有独立前传《Babylon 5: The Shadow Within》
有六篇短篇小说于1999~2000年间发表:包括在惊奇故事杂志上,斯特拉日恩斯基发表的《The Shadow of His Thoughts》、《Genius Loci》和《Space, Time, and the Incurable Romantic》,以及在巴比伦五号官方杂志上斯特拉日恩斯基的《Hidden Agendas》、Fiona Avery的《True Seeker》以及J. Gregory Keyes的《The Nautilus Coil》。
游戏公司Chameleon Eclectic和Mongoose Publishing在发行桌上游戏时也一起出了一些小说。
1997年11月Chameleon Eclectic Entertainment出版了《巴比伦五号》的角色扮演游戏[168]在2003年,Mongoose Publishing印了另一版角色扮演游戏[169]。
1997年 Component Game Systems 公司为他们的游戏系统发行了《巴比伦五号》版本。这是个复杂的政治军事游戏,有许多另外贩售的扩充包和组件,每个玩家只需买自己部分的组件,代表的是《巴比伦五号》世界中的某个政治实体。玩家将各自的组件放在一起后进行游戏,游戏时间约五小时。Component Game Systems在1999年关闭,只发行了《巴比伦五号》五年故事中前两年的相关组件。
1998年Agents Gaming发行了战争游戏《Babylon 5 Wars》。这个游戏是和斯特拉日恩斯基密切合作下制作,大多数内容被视为正史[170]。该公司之后又发行了《Babylon: 5 Fleet Action》更专注于大归模太空战。2004年Mongoose Publishing雇用了Agents Gaming的员工后,发行了《Babylon 5: A Call to Arms》,游戏类似《Babylon 5 Wars》,但是规则更简单,游戏时间较短。
Precedence Entertainment在1997~2000年间发行了《巴比伦五号》的交换卡片游戏。这是2~4人进行的游戏,玩家适演各种族的外交代表,之后的扩充增加可选角色和玩家人数。这个游戏在2000年因为失去华纳兄弟的授权而停止发行。
市场上没有官方授权的《巴比伦五号》电玩游戏。1998年雪乐山曾经开发一款《巴比伦五号》的游戏,名为《Into the Fire》,但在1999年游戏离发行只有几个月时,雪乐山因为公司重组,取消了该计划[171]。游戏原本安排让玩家扮演战机驾驶,可以升官、指挥战队,请来法兰克为游戏配乐,并请了主要演员演出游戏中的一些影片。
有一些爱好者自行制作了非商业用的游戏。根据FreeSpace2源代码计划做出的《The Babylon Project》在发布的两周内有超过十万人次下载[172][173][174][175],其他游戏有射击游戏《Babylon 5: I've Found Her》和其前传[176][177]、以及2020年仍在开发中的网页游戏《Fiery Void》[178]。此外还有许多游戏有非官方的《巴比伦五号》游戏模组,包括《万舰齐发》、《万舰齐发2》、或是《X³:地球人冲突》等游戏[179]。
参考书目
- Bacon-Smith, Camille. Science Fiction Culture. Philadelphia: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 1999: 87–89. ISBN 978-0812215304.
- Gwenllian-Jones, Sara. Roberta E. Pearson , 编. Cult Television 1st.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2004: 45–59. ISBN 978-0816638314.
- Henry Jenkins; Tara McPherson; Jane Shattuc (编). Hop on Pop: The Politics and Pleasures of Popular Culture Geral. Durham, North Carolina-: Duke University Press. 2003: 209–226. ISBN 978-0822327370.
- Lancaster, Kurt. Interacting with Babylon 5: Fan Performance in a Media Universe. Austin, Texas: University of Texas Press. 2001. ISBN 978-0292747227.
- J.H. Bowman (编). British Librarianship and Information Work 2001–2005 New. Abingdon-on-Thames: Routledge. 2016: 76. ISBN 978-0754647782.
- Karen Hellekson; Kristina Busse (编). Fan Fiction and Fan Communities in the Age of the Internet: New Essays. Jefferson, North Carolina: McFarland & Company. 2006: 40. ISBN 978-0786426409.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