冈林教会
位於臺灣臺南市左鎮區的教會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位於臺灣臺南市左鎮區的教會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台湾基督长老教会冈林教会(白话字:Kong-á-nâ Káu-hoe)位于台湾台南市左镇区,教堂于1867-1871年间设立,是马雅各来台湾传教时,受其影响而兴建。2014年,因建物老旧,牧师刘哲民夫妇发起募款,筹得四千余万重建五楼高的棕色礼拜堂[1],大门以旧称冈仔林教会的白话字题字。
成立时间 | 1867-1871年间 |
---|---|
创始人 | 李顺义 |
类型 | 教堂 |
地址 |
|
坐标 | 23°00′38″N 120°25′01″E |
网站 | 冈林教会 |
1865年,英国长老会差会传教士马雅各前往台湾府城传道医病,但因使用来自西方的奎宁、白内障与切除肾结石等手术,遭到汉人医生仇视、民众排挤,被迫撤离。后听闻必麒麟欲前往岗仔林,他认为单纯的台湾原住民更容易接受福音,决定一同前往。到达岗仔林后,马雅各替在地人治好诸多疾病,广受在地人爱戴[2]。随后在地家族李姓捐出土地,建造礼拜堂,促成最早的冈林教会[3]。
关于冈林教会的最早设堂时间,因为年代久远,史料版本众多,大多落在1867-1871年间。李姓后人李嘉嵩于自传《一百年来》写道,1867年曾祖父李顺义奉献地皮与建筑物,但是当时应该还没有正式设为教堂,仅作为信仰交流之用。常须长途跋涉到旗后去礼拜。到了1870年十二月,马雅各致函向母会报告时,写道有两位冈林的兄妹信徒在木栅受洗。当时礼拜日,会有30位信徒前往木栅参加礼拜。若1867年已在冈仔林设堂[2],那1871年信徒就不太可能还要前往木栅做礼拜,可见两者文献互有冲突。1871年的九月,另一名传教士德马太(Matthew Dickson)则在报告里明确提到冈仔林教会[4]。
开垦左镇的有两大在地家族,一称为属汉人的左镇简,二为属西拉雅平埔族人的冈林李。李姓祖先多位曾任台湾清治时期武官,乾隆末年,李氏第三代李文贵率领族人至冈仔林开垦[5]。1865年,马雅各来台传教,受过荷兰人统治的平埔族人李家,相比汉人更易亲近西方宗教。[2]李氏第六代李顺义捐地造堂,方便更多传道师前来宣讲,多位后人也曾服务于冈林教会。地方相传李姓族人善于口才与唱歌,女性能用圆润的音质唱赞美歌,且长老能用平埔族语吟唱圣诗[3]。
冈林教会历经五次重建。第四次重建于1965年完成,建筑体以有咸分的菜寮溪砂石为建材[6]。1991年,为了给予主日学儿童适当的教育场所,拆除旧牧师馆,改建教育馆[2]。而第五次重建是2014年。2006年建筑体出现钢筋外露锈蚀、水泥退化剥落,且礼拜堂屋顶疑似轻微下陷,遂开始计划重建[6]。因为建筑与装潢经费需要四千四百多万元,考量当地信徒无法负担,2011年,1989年就任的牧师刘哲民发起募款,他与妻子杨如民至全台各教会奔走筹措。2014年,完成五楼高的棕色礼拜堂与一栋可以服务骑乘自行车之人的厕所[7]。
近代冈林教会是一间每周约有近百人稳定在聚会的教会,常见活动有主日礼拜、祈祷会、献声队、女宣团契、青少年团契与主日学与爱餐。[8]此外,教会赋予社区功能,招募在地大学生,免费提供附近国小、国中学生课辅,学生以左镇国小、左镇国中为主[9]。左镇区公所也与冈林教会、澄山教会、左镇教会签订支援协定,发生灾难时可做为避难收容处[10]。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