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日本天皇逊位后称太上天皇,简称上皇,相当于中国历史上的太上皇。而出家(在日本或称“入道”)为僧的上皇则称太上法皇,简称法皇。在奈良时代和平安时代的日本,佛教十分兴盛,多位天皇心仪佛法,故退位后出家为僧,类似于大理国(今中国云南)的多位国王(如保定帝段正明、宣仁帝段正严等)。
第一位出家的日本太上天皇是平安时代的圣武上皇,但当时并没有称他为“法皇”。有记载的第一位被称为“法皇”的出家上皇是宇多上皇,但他被称为“宇多法皇”后不久就停止使用“太上天皇”的尊号[1]。虽然法皇在本质上就是上皇,但在法律程序上,被称为“法皇”者未必就享有上皇的尊号,而享有上皇尊号者也可以被称为“法皇”,如被尊为“后高仓院太上天皇”的守贞亲王,他也被称为法皇。所以,相对于具有尊号意义的“太上天皇”,“太上法皇”只是一种通称,不需要经过册封。
在院政时代,上皇和法皇都是院厅的开设者和领导者,可以简称他们为“院”,他们的地位高于在位的天皇,而且掌握实际大权,被称为“治天之君”。相对于上皇的全称“某院太上天皇”,法皇的全称是“某院太上法皇”[2](“某”是上皇或法皇所在院厅的名字,即院号,也被作为谥号)。如后鸟羽法皇的全称是“后鸟羽院太上法皇”,不过当称某法皇为“某院”时,“太上法皇”四字常常省略。明治维新后废除了院号,一般只称“某太上法皇”,简称“某法皇”。
大多数法皇不问政事,只潜心研究修行佛学,念佛打坐,再加上后来摄关和幕府先后掌权,院政形同虚设。但也有部分法皇利用院政之便试图掌控国家实际权力,与摄关和幕府相抗衡,其中最著名的例子是源平合战中的后白河法皇,他周旋于源氏和平家之间,平家败亡后更挑拨源赖朝与源义经兄弟,力图从中渔利,恢复日本皇室的权力,结果失败,被后来开创镰仓幕府的征夷大将军源赖朝评价为“日本国第一大天狗”[3]。
法皇一般都曾担任过天皇,只有守贞亲王一人例外,他是后堀河天皇的亲生父亲,未做过天皇,儿子即位后尊他为太上天皇,而此时他已经出家为僧,所以也被称为“法皇”。此外日本皇室曾追赠室町幕府第三代征夷大将军足利义满为“鹿苑院太上天皇”,又因义满生前已经出家,按惯例自然获得“鹿苑院太上法皇”的封号,但幕府方面推辞不受。
法皇列表
日本历史上有记载的法皇一共有22位。
法皇及院号 | 退位时间 | 出家时间 |
---|---|---|
宇多院太上法皇 | 897年 | 899年 |
朱雀院太上法皇 | 952年 | 952年 |
花山院太上法皇 | 986年 | 986年 |
白河院太上法皇 | 1087年 | 1096年 |
鸟羽院太上法皇 | 1123年 | 1142年 |
后白河院太上法皇 | 1158年 | 1169年 |
后鸟羽院太上法皇 | 1198年 | 1221年 |
后高仓院太上法皇 | 1221年[4] | 1212年[5] |
后嵯峨院太上法皇 | 1246年 | 未知[6] |
后深草院太上法皇 | 1259年 | 1290年 |
龟山院太上法皇 | 1274年 | 1289年 |
后宇多院太上法皇 | 1287年 | 1307年 |
伏见院太上法皇 | 1298年 | 未知[7] |
后伏见院太上法皇 | 1301年 | 1333年 |
花园院太上法皇 | 1318年 | 1335年 |
光严院太上法皇 | 1333年 | 未知[8] |
光明院太上法皇 | 1348年 | 1355年 |
后龟山院太上法皇 | 1392年 | 1397年 |
后小松院太上法皇 | 1412年 | 1431年 |
后花园院太上法皇 | 1464年 | 1467年 |
后水尾院太上法皇 | 1629年 | 未知[9] |
灵元院太上法皇 | 1687年 | 1713年 |
注释
参考资料
参见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