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大结集,出于南传佛教《岛史》的传说,在第二次结集时代,被上座放逐者、毘舍离的跋耆族恶比丘集合了一万人,进行一次大型结集:

[1]

岛史》称万人结集导致了上座部大众部发生根本分裂,此后佛教也因教义和戒律分歧而产生不同部派,至佛灭满二百年时就约有十八个部派。

律藏记载

尽管现存五部律藏内容不尽相同,但均源自第二次结集所再次诵出的律藏,至于法藏,传承优波离尊者法统的《善见律毘婆沙·跋阇子品第二集法藏》记载了第二次结集法藏:

有些大乘信徒认为《善见律毘婆沙》记载中未提及跋阇子比丘对第二次结集结论和诵出的经律有异议,而第三次结集前僧伽不合是混入的“外道”引起的,而在此前后佛陀弟子本身是一味和合的[5]。不过《善见律毘婆沙》是汉传佛教僧伽跋陀罗自己从上座部佛教翻译的经典并不是上座部佛教僧团认证的经典,上座部佛教巴利三藏和注释有更详细完整的记载。

有些大乘信徒认为戒律作为佛教传承的主要载体,历经多代人的口耳相传和解释,其注释最能体现部派传统。南传佛教现有律注版本在有关佛教历史的记载中,与汉译的古代版本相比,已经变更了部分偈颂和解说来强调自己是“上座部”,不过这些说法缺乏证据。

有些大乘信徒认为南传佛教《岛史》转载并加工了律藏注释的有关记载,称跋阇子比丘反对第二次结集结论并举行了自己的“大结集”,并称佛灭二百多年后的第三次结集前就分裂成了十八部或二十余部,这些对几百年前历史事件的新说法的更确切来源不明。不过实际上第三次结集的《论事》清楚记载上座部佛教之外其它部派的不同教义和错误。

Remove ads

时代背景

斯里兰卡岛上的佛教,最早在阿育王时代传入,原属上座部分别说部,史称赤铜鍱部。在婆罗根跋(或婆多伽弥尼阿跋耶)王时代(公元前44年~前17年),国王在王城之北造了一座著名的无畏山寺,献给他所尊敬的拘比迦罗·摩诃帝须长老。导致无畏山派分立。同时有一部分从印度巴罗罗寺属于跋阇子派的达摩罗支阿阇黎的弟子们来到无畏山居住,无畏山的比丘也接受了他们的学说,所以大寺派便叫无畏山派为达摩罗支派。[6]大寺派与无畏山派始终利用一切可能手段进行着激烈的斗争。

参见

注释与引用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