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荣铁工厂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唐榮鐵工廠map

22°32′42.4″N 120°22′13.2″E

事实速览 唐荣铁工厂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类型 ...
唐荣铁工厂股份有限公司
Tang Eng Iron Works Co., Ltd.
公司类型上柜公司
股票代号柜买中心2035
(2006年7月7日上柜)
统一编号75460005
成立1955年
代表人物董事长:吴丰盛
代理总经理:周明宏
总部 中华民国台湾
高雄市小港区沿海二路4号
产业钢铁工业
产品各种特殊钢及合金钢材制造及加工
营业额新台币130.21亿元(2016年)
息税前利润新台币5.46亿元(2016年)
净利润新台币5.03亿元(2016年)
资产新台币192.54亿元(2016年)
员工人数约600人
实收资本额新台币35亿元(2011年8月)
结算期历年制
主要股东
主要子公司台湾车辆
唐荣车辆科技
网站http://www.tangeng.com.tw/
关闭

唐荣铁工厂是由台湾企业家唐荣在1940年创立的民营企业。1962年改由中华民国政府接管,成为公营企业;2002年将旗下铁路车辆部门及公路车辆部门分出[1]。2006年7月股票上柜,成为带有公营性质的民营企业[2]

简介

民间企业

唐荣铁工厂最初称为唐荣铁工所,以钢铁加工事业起家,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收购日本资本于台湾遗留之炼钢设备并改称现名,于钢铁加工事业多所建树。唐荣集团因扩充事业版图太快,向民间借高利贷,又逢越战危机导致融资困难,事业体遂遭中华民国政府接管。

省营事业

1962年改组为省营事业机构,唐荣之子唐传宗认为,唐荣铁工厂遭收归国有的原因在于唐荣卷入陈诚蒋经国争权的派系纠纷,唐荣走陈诚路线遭政治斗争所致[3]。尔后台湾经济起飞之时,唐荣铁工厂受《产业保护条例》所护持,不察国外同业竞争力之提升,营运绩效江河日下。

国营事业

1999年精省后,唐荣铁工厂改隶经济部,成为国营事业。

2002年,唐荣铁工厂将旗下铁路车辆部门分出,与中国钢铁日本车辆住友商事合资组成台湾车辆继续生产铁路车辆;同年,唐荣铁工厂公路车辆事业部独立为唐荣车辆科技,负责公路车辆。[4]

公营性质民营事业

2006年7月7日,唐荣铁工厂股票上柜释股,重新迈向民营化。[2]

Thumb
1970年代唐荣铁工厂位于高雄市苓雅区成功一路2号之厂区配置,涂色处为台北机械厂实际生产铁道车辆之据点
Thumb
1998年唐荣铁工厂机械厂位于新竹县湖口乡的新丰厂区配置
Thumb
新竹县湖口乡唐荣科技园区大门,右侧的厂房建筑群即为台湾车辆

辖下主要生产单位

民营时期(唐荣父子时期),以1960年为例

工务处-高雄砖厂

高雄砖厂建于日治时代,据“唐荣五十年”记载其建于1917年(日本大正六年),1945年战后由台湾工矿公司接收经营,1957年售予唐荣铁工厂,继续生产红砖

水泥厂

为配合时代及市场需要,于1954年与日本大同混凝土电杆工业株式会社技术合作,兴建水泥制品工场,生产水泥电杆、水及基桩、水泥管等,供应电力、电信、土木、建筑、上/下水道等工程需要。

台北机械厂(台北)

原为日治时代之“台湾燃料机株式会社”,1945年战后由台湾工矿公司接收,成为台湾工矿公司台北机械厂,于1955年奉政府耕者有其田政策开放民营,由台湾省农会联合会承购改称为农业机械厂,发展业务以农业机械为主,后因1957年台湾省农会搬迁至台中,不便管理台北的厂区而无意经营,至1958年由唐荣铁工厂承购改称为唐荣铁工厂股份有限公司台北机械厂,位于台北市八德路四段,专门制造公路车辆车身及装配汽车业务。

公营前期(总公司于高雄时期),以1969年为例

复兴钢铁厂(总公司/旧厂区)

1966年为配合实施分厂计盈制度(辖下各厂相当于一分公司),将原有之炼钢、轧钢、线材等生产单位合并成立钢铁厂,1969年一月中兴钢铁厂建设完成后,钢铁厂部分仍留在老厂区生产单位继续生产,并易名“复兴钢铁厂”,1970年一月并入中兴钢铁厂。

中兴钢铁厂(草衙新厂区)

因唐荣公司原有之钢铁生产设备多设置于日治时期,陈旧逾龄,效率低落,钢铁产量月仅七千公吨左右,且成功一路厂区为城市规划预定道路所割裂,如不彻底改革将无法生存,因此经周密计划后,自1967年八月起开始迁厂,并更新生产设备,新厂位于高雄前镇草衙第二工业区新生地,于1968年十月落成,由当时省主席黄杰将军命名为“中兴钢铁厂”,产量即由月产七千公吨左右增至月产一万五千公吨。1972年受国防部委托代建中兴合金钢厂,生产合金钢及特殊钢材,1978年国防部决定将此合金钢厂并入台湾机械公司。

台北机械厂(台北)

1969年时任唐荣公司董事长吴嵩庆先生衡酌台北市区域扩展情形,预判八德路厂址再经若干年后势必演变成商业区,认为与其日后被迫迁厂,不如早日行动有利,时任唐荣公司总经理鲍亦荣拟妥方案提付董事会决议二点:1. 出售台北市杭州南路土地所得全部价款,专作觅购新厂土地之用。2. 新厂土地应有十万坪,并以靠近新竹以北铁公路纵贯线为原则。

台北机械厂筹办人员依此原则觅得两处候选土地,一是桃园杨梅西南端邻近长安地区之土地,另一是新竹湖口凤山村,经唐荣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等人勘查评估后,决定以湖口凤山村望高楼段的土地作为台北机械厂新厂用地,并协同新竹县政府建议省政府和经济部将其周围百万坪土地开发为新竹工业区。

此时期台北机械厂的铁路车辆生产据点均为利用高雄总公司的旧厂区进行,在新厂兴建初期约1974年左右率先搬入并继续生产铁路车辆,其他位在台北的单位也于1978年搬入,至此台北机械厂完全迁移至新竹湖口。

铸机厂

创建于1960年,当时分设铸造、机械二工场,以提供钢铁厂、台北机械厂及外部公民营单位所需铸件为主,曾试制铁路转向架,期望和台北机械厂铁路车辆业务相结合,可惜未试制成功,后来1985年时因营运状况欠佳,奉省政府指示执行整顿方案,将该厂裁撤并入中兴钢铁厂。

砖厂

砖厂原本仅生产红砖,1965年时开始以克难方式研究利用红砖生产设备及循环窑制造耐火砖供钢铁厂使用,至1967年进而研制炉壁、炉盖、取锅等各种高级耐火砖,成效优异,于1980年更名为耐火材料厂,1985年奉省政府指示执行整顿方案,精简组织,将耐火材料厂缩编为耐火材料工场并入不锈钢厂,继续生产耐火材料。

营建厂

原为唐荣铁工厂内的修缮单位,以维护厂内土木建筑为主,唐荣铁工厂公营化改组后,经过2年时间经营与整顿,于1966年申请升级并经内政部核准为甲级营造厂,1985年唐荣铁工厂为挽救营运危机,大力执行整顿方案,将独立营运的营建厂改制为营建部,变成直属总公司的组织,2002年裁撤。

运输处

虽为唐荣铁工厂底下的二级单位,但独立计算盈亏,主要任务是服务各厂,将各厂所需原料送入,并送出各厂产品,为拓展营运争取盈余及本身绩效,亦对外承揽运输业务,服务对象有中钢公司、台肥公司、台糖公司、台电公司、烟酒公卖局等,旗下的保养修护工场具备车辆修护、钣金、冷作、引擎、电气、喷漆等各项设施,能进行一至五级的保养修护,能完全自主保养、修护自身所有车辆,2002年裁撤。

公营后期,以1985年为例(1986年总公司迁至新竹湖口)

钢铁厂

1985年铸机厂并入中兴钢铁厂后,中兴钢铁厂更名为“钢铁厂”,1997年停止生产,2002年结束营业并裁撤。

不锈钢厂

鉴于1970年代十大建设中的大炼钢厂(即中钢公司),部分产品与钢铁厂雷同,为顾及未来发展及国内高级钢材日增之需要,因此筹建不锈钢厂,1978年成立筹备处,至1984年七月建厂完成,1985年因应耐火材料厂的并入,将原本不锈钢厂下的耐火材料整备工场改名为“耐火材料工场”。2002年以后不锈钢厂为唐荣铁工厂下唯一的生产单位。

机械厂

1985年台北机械厂更名为“机械厂”,并撤销电动车工场及水泥制品工场,2000年下旬为因应唐荣铁工厂民营化作业机械厂将被裁撤,将尚有经营价值的铁道车辆工场、公路车辆工场分出改为铁路车辆事业部及公路车辆事业部并直属总公司,2002年机械厂结束营业并裁撤。

再次民营化时期(总公司再迁回高雄)

不锈钢厂

产品

唐荣车辆科技(前唐荣铁工厂公路车辆事业部)

台湾汽车客运公司(今国光客运
  • 奔驰OH1625底盘公路车之车体(已报废)
  • 日野LCM8SA底盘公路车之车体(已报废)
  • 大宇BH120底盘公路车之车体(已报废)
台北市公共汽车管理处(今大都会客运
  • 万国3000RE底盘市公车之车体(已报废)
  • 万国IH-FC-1650底盘市公车之车体(已报废)
欣欣客运
  • 日野ERK2JML底盘公路车之车体(部分)
  • 五十铃LT134L底盘市公车之车体(部分)
三重客运
  • 五十铃LT134PRK底盘市公车之车体(部分)
桃园客运
新竹客运
中坜客运
嘉义客运
丰原客运
高雄客运
府城客运
日统客运
四方客运
兴南客运
台西客运
汎航通运

台湾车辆(前唐荣铁工厂铁路车辆事业部)

台湾铁路管理局
行政院农业委员会林务局阿里山林业铁路及文化资产管理处

第六代 柴油机车(DL-47~DL-51)

台北捷运公司
  • 371型(日车/唐荣组装)(301~338-397~399、401~466)
  • 381型(515~548)

转投资

参见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