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真主党总部空袭

以色列空軍對黎巴嫩真主黨總部的襲擊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2024年真主黨總部空襲

当地时间2024年9月27日,以色列空军空袭黎巴嫩贝鲁特郊区达希耶真主党总部[1][2][3]真主党总书记哈桑·纳斯鲁拉在空袭中被击毙[4][5]。空袭发生时,真主党领导层齐集在总部开会[5]。这次行动由以色列空军第119中队使用F-16I战斗机进行[6],投下超过80枚炸弹[7],包括美制5000磅(2300公斤)的碉堡克星炸弹英语Bunker buster,摧毁据报位于地下的总部。以色列国防军将这次行动代号命名为“新秩序”(希伯来语סדר חדש‎,罗马化:Seder Hadash)。

事实速览 2024年真主党总部空袭, 位置 ...
2024年真主党总部空袭
以色列—真主党冲突以色列—哈马斯战争的外溢效应的一部分
Thumb
一架F-15I空袭达希耶真主党总部后着陆
Thumb
达希耶
达希耶
达希耶在黎巴嫩的位置
位置 黎巴嫩贝鲁特达希耶真主党总部
日期2024年9月27日,​4个月前​(2024-09-27
目标哈桑·纳斯鲁拉以及其他真主党高层成员
类型空袭
武器5000磅(2300公斤)碉堡克星炸弹英语Bunker buster
死亡超过33人(包括哈桑·纳斯鲁拉以及其他真主党高层成员)
受伤超过195人
主谋 以色列空军
关闭

空袭后,纳斯鲁拉的命运尚不明朗[8],而在9月28日,以色列国防军宣布他已经死亡[9][10],这一说法后来得到真主党的确认[11]。空袭造成至少33人死亡,超过195人受伤[12]。真主党南部战线指挥官阿里·加拉奇以及其他高级指挥官在袭击中丧生[5]伊朗报导指出,伊斯兰革命卫队副指挥官兼驻黎巴嫩圣城军指挥官阿巴斯·尼尔福鲁尚也在空袭中被击杀[13]

黎巴嫩总理纳吉布·米卡提谴责这次和此前以色列对黎巴嫩的袭击[14][15]。此次空袭发生在以色列总理本雅明·内塔尼亚胡联合国的演讲之后,他在演讲中再次强调以色列将继续推进对抗真主党的行动[3]。更早在9月,真主党遭遇一系列重大挫折[16][17][18],包括9月17日和18日其手持通讯设备爆炸事件,以及特种部队拉德万部队指挥官易卜拉欣·阿吉尔暗杀英语20 September 2024 Beirut attack[19]。而在7月,另一名真主党高层军事领导人福阿德·舒库尔也在贝鲁特遭到暗杀[20]

背景

在2023年10月7日哈马斯袭击以色列次日,真主党[21]为支援哈马斯而加入战斗[22],向以色列北部城镇及戈兰高地发射火箭[23][24][25][26][27]。自此,真主党与以色列展开跨境军事交火,导致黎巴嫩和以色列大批社区被迫撤离,并对边界地区的建筑和土地造成严重破坏[28][29]。从2023年10月7日到2024年9月20日,共发生10200宗跨境攻击事件,其中以色列发起8300次攻击[30]。以色列超过96000人无家可归[31],黎巴嫩也有大约50万人流离失所[32][33]。截至2024年8月24日,黎巴嫩已确认有564人丧生,其中包括133名平民[34]。双方的交火虽然严重,但尚未升级为全面战争[35]

除真主党和哈马斯外,其他武装组织,包括也门胡塞武装以及在伊拉克叙利亚的什叶派民兵,也对以色列发起攻击,这些组织统称为伊朗主导的“抵抗轴心[36][37][38][39]

真主党违反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第1701号决议,该决议规定南黎巴嫩仅能由黎巴嫩武装部队联合国驻黎巴嫩临时部队持有武器。真主党在该地区建立军事设施,将火箭储存在平民区,并挖掘通往以色列的隧道,且阻碍联合国驻黎巴嫩部队的行动[40]。真主党表示,除非以色列停止在加沙的行动[41],否则将继续对以色列发动攻击;而以色列则要求真主党执行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第1701号决议,将其武装撤至利塔尼河以北[42][43]。许多黎巴嫩人反对介入这场冲突,担心国家会重回2006年与以色列交战状态,或陷入与加沙相似的境地,这对于已经疲惫不堪的黎巴嫩来说将是毁灭性的[44][45]。由美国特使阿莫斯·霍克斯坦英语Amos Hochstein法国牵头的外交努力,迄今尚未成功解决这一危机[46][47]

同月,以色列安全内阁新增一项战争目标:确保以色列北部流离失所的居民能够安全回归。这一目标被纳入以色列先前的两大战略目标中:解除哈马斯的武装,并确保哈马斯袭击以色列中被掳的以色列人质能够安全获释[48]

而在9月17日至18日的手持通讯设备爆炸事件中,大量真主党使用的手持设备,包括传呼机对讲机,在一系列精心策划的爆炸中被摧毁[49],造成42人死亡,至少3500人受伤,其中包括大量平民[50][51][52]。真主党匿名成员向路透社透露,这次爆炸使1500名真主党战士失去作战能力,许多人因此失明或失去双手[53]。尽管以色列否认参与此事[54],但路透社等媒体引述以色列匿名消息人士称,此次袭击是由摩萨德与以色列军方策划的[55][56][49]。真主党称这次袭击可能是以色列的“宣战”,随后对以色列北部发射火箭弹[57][58]

自2024年9月23日以来,以色列已对真主党在黎巴嫩的据点发起数百次攻击[59],这次行动代号为“北方箭矢行动英语20 September 2024 Beirut attack”(希伯来语חיצי הצפון‎,罗马化:Chitzei HaTzafun[60])。以色列国防军报告称,以色列空军摧毁1600个真主党据点,摧毁巡航导弹、长短程火箭及攻击无人机[61]。在袭击前,以色列要求黎巴嫩的平民撤离那些用来储存武器或作为指挥中心的建筑物[62][63]

9月25日,美国欧盟发表联合声明,呼吁双方进行为期21天的停火[64],并获得包括澳大利亚加拿大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沙特阿拉伯阿联酋英国卡塔尔等国的支持[65]。美国官员表示内塔尼亚胡已同意这项提议,但第二天内塔尼亚胡却否认参与,并强调:“我们将持续全力打击真主党[66]。”这令美方官员十分不满[67]。内塔尼亚胡随后改口,表示他支持美方的提议目标[67]

哈桑·纳斯鲁拉

Thumb
哈桑·纳斯鲁拉,2019年

哈桑·纳斯鲁拉是这次空袭的目标之一,其曾是阿迈勒运动的政治领袖,但在1982年以色列入侵黎巴嫩初期,他选择退出该运动。他在真主党成立不久后加入,并于1992年被选为真主党总书记[68],带领这个什叶派激进武装组织和政党经历重大变革[69]。纳斯鲁拉时年64岁,已经领导这个由伊朗支持的组织长达三十多年[70]。纳斯鲁拉的从政生涯始于他年轻时期在推罗的学习经历,当时他受教于传教士穆罕默德·加拉维,后来在纳杰夫跟随大阿亚图拉穆罕默德·巴基尔·萨德尔进修[53]。当他的导师阿巴斯·穆萨维遭遇暗杀后,纳斯鲁拉被选为接班人[53]

上任后,他迅速将真主党的目标集中于对抗以色列对黎巴嫩南部的占领。他领导真主党对抗1993年1996年以色列的军事行动英语Operation Grapes of Wrath,而在卡纳大屠杀英语Qana massacre发生后,他在黎巴嫩声望日隆[71]。纳斯鲁拉的领导使真主党成为全球最强大的非国家武装力量[72],其准军事部队的实力甚至超越黎巴嫩武装部队[73][74]。而他的演说中经常充满反以色列反西方的情绪[26]。纳斯鲁拉与伊朗保持密切关系,他的领导极大地塑造真主党的发展[75]

在1990年代,纳斯鲁拉在黎巴嫩什叶派社群中广受支持,并在某种程度上赢得阿拉伯和穆斯林世界的好感[76]。然而,他却不受以色列和美国政府的欢迎[77]。特别是真主党在2006年黎巴嫩战争爆发前伏击以色列巡逻队的行动受到当地批评[78]。在叙利亚内战中,真主党选择支持叙利亚总统巴沙尔·阿萨德的政权,这一决定虽然帮助阿萨德留住权力,但却导致真主党的声望在阿拉伯世界中迅速下降,因为阿萨德已成为该区域中的孤立人物[79]。不过,随着2023年10月以色列与真主党的重启战斗,真主党的声望再次攀升[79]

纳斯鲁拉的领导期间,真主党曾因涉嫌参与2005年刺杀黎巴嫩总理拉菲克·哈里里[80]2020年贝鲁特爆炸事故而受到严重指责[80][81]。同时,纳斯鲁拉也不断推动所谓的“抵抗轴心”,这是一个由伊朗支持的民兵网络,其目标是对抗以色列和美国的影响力[25]

1992年10月,以色列曾试图暗杀纳斯鲁拉[77]。2004年5月,黎巴嫩官员表示他们成功阻止一次由以色列策划针对纳斯鲁拉的暗杀行动[82][77]。而在2006年的战争中,以色列也曾针对可能藏匿纳斯鲁拉的建筑进行多次空袭[77]

根据一名美国官员向ABC新闻透露的消息,纳斯鲁拉和几名助手在空袭期间短暂现身于贝鲁特[83]。《纽约时报》报导指出,以色列领导人追踪纳斯鲁拉数月,并空袭前一周选择暗杀行动,因为以色列认为他将很快转移到其他地点[84]

空袭

2024年9月27日,以色列空军对真主党位于贝鲁特达希耶郊区哈雷特赫赖克的中央总部发起一次大规模空袭[85]。根据媒体报导,此次空袭的目标是真主党领袖纳斯鲁拉[5]。此次行动由以军第119“蝙蝠”中队英语119 Squadron (Israel)使用F-16I Sufa战斗机或第69中队英语69 Squadron (Israel)使用F-15I Ra'ams执行[86][75],以色列国防军使用数吨弹药,其中包括2021年美国研发的5000磅(2300公斤)碉堡克星炸弹[87]。两名官员表示,行动期间几分钟内投下80多枚炸弹,但他们没有具体说明炸弹的重量或类型[72]。根据《纽约时报》报导,以色列国防军使用8架装有超过15枚2000磅炸弹英语Mark 84 bomb的飞机,其中包括带有JDAM套件的美制BLU-109硬化穿透炸弹,以轰杀纳斯鲁拉[88]

空袭发生在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在联合国大会演讲后不久,他在演讲中强调以色列将继续对真主党的打击行动[3]以色列总理办公室发布一张照片,声称显示内塔尼亚胡在批准空袭的瞬间,这张照片似乎是在他前往联合国大会发表演讲之前拍摄的。据报导,照片中可以看到内塔尼亚胡与他的军事秘书和参谋长在纽约的酒店内[89]

以色列国防军发言人丹尼尔·哈加里少将表示,此次空袭的目标是位于住宅楼下的真主党总部。真主党旗下的Al-Manar英语Al-Manar电视台报导称,爆炸摧毁四栋建筑,爆炸威力巨大,甚至在距贝鲁特30公里以北的地区也感受到震动。救护车迅速赶往现场,警笛声不断响起[3]。根据黎巴嫩国家新闻社英语National News Agency (Lebanon)的报导,这次袭击形成一道从布尔吉巴拉吉内边界延伸至哈雷特赫赖克的火焰地带[90]。爆炸后的影像显示,空袭地点出现一个巨大的弹坑[91]

后续

纳斯鲁拉之死

在空袭后,纳斯鲁拉的具体情况尚不明朗,报告可能需要数天才能澄清[13]。以色列方面的评估越来越指向纳斯鲁拉已经在空袭中被击毙[92]。最初,有真主党相关人士向路透社表示,纳斯鲁拉还活着,伊朗塔斯尼姆通讯社也报导称他仍安全[1]。一名伊朗高级武装部队官员向路透社透露,伊朗正试图确认他的情况[1]。一名美国高级情报官员向阿拉伯语天空新闻台表示,如果纳斯鲁拉当时位于或躲藏在建筑内,他几乎无法在空袭中幸存[93]。而以色列国防军则声称在空袭中击杀目标[94]。同日,真主党成员确认纳斯鲁拉离世,终年64岁[11][95]

其他伤亡

以色列袭击的地区是人口密集的区域,主要是民用公寓楼。多栋建筑物在袭击中被夷为平地,现场一片狼藉[96]。以色列国防官员初步估计,袭击造成约300人死亡,包括纳斯鲁拉及其女儿[97]黎巴嫩卫生部英语Ministry of Public Health (Lebanon)报告,截至9月28日,至少有6人死亡,91人受伤,但由于大部分瓦砾尚未被搜索,死亡人数几乎肯定会上升[98]

真主党也证实真主党南部阵线指挥官阿里·卡拉基以及其他高级指挥官在空袭中被击毙[99][100]。伊斯兰革命卫队副司令兼驻黎巴嫩圣城部队司令阿巴斯·尼尔福鲁山和真主党高级情报组成员哈桑·哈利勒·亚辛[101][102][103],也被击毙[13]

接班人

根据不同媒体报导,真主党二号人物哈希姆·萨菲丁被认为将接替纳斯鲁拉出任真主党总书记。萨菲丁是纳斯鲁拉的表弟,和他一样也是教士。据报道指,他在空袭真主党总部中幸存[104]

半岛电视台确认纳伊姆·卡西姆为另一个可能的接班人[105]。至2024年10月29日,卡西姆正式担任真主党总书记[106]

反应

相关国家及组织

真主党及其盟友

真主党在声明中表示将继续与以色列作战。在宣布纳斯鲁拉死亡后,真主党旗下的Al-Manar电视台播放《可兰经》经文[107]。真主党的支持者立即走上街头哀悼他的死讯,并传来枪声[108]。真主党怀疑内部有以色列间谍并展开大规模调查。[109]

什叶派的阿迈勒运动表示纳斯鲁拉的死不会削弱抵抗力量。它称纳斯鲁拉为“烈士”,并誓言将“肩并肩、心连心、臂挽臂”继续对抗以色列[110]。真主党的基督教盟友,黎巴嫩前总统米歇尔·奥恩向纳斯鲁拉的家人表示哀悼,并称“黎巴嫩失去了一位领导国家抵抗的卓越领袖”[111]

 黎巴嫩

黎巴嫩看守政府总理纳吉布·米卡提严厉谴责这次空袭,呼吁黎巴嫩人民“在面对侵略时保持团结”[112]。他宣布全国将进行三天的官方哀悼活动[113]。米卡提表示,官方的哀悼活动将从周一开始,并指示全国的公共建筑降半旗致哀[114]

在贝鲁特,黎巴嫩军方出动坦克驻守加札勒塔桥附近,以防止什叶派和基督教社区之间发生冲突[115]。在城市东部,真主党的政治对手掌握影响力,一些居民对纳斯鲁拉的死讯既感到惊讶又感到欣慰[115]

 伊朗

Thumb
伊朗官员悼念纳斯鲁拉之死

在空袭后,《纽约时报》报导称,伊朗最高领袖阿里·哈梅内伊在官邸紧急召开伊朗最高国家安全委员会会议[116]。据《路透社》消息来源透露,哈梅内伊已被转移到安全地点,并加强防护措施[117]

9月28日,以色列国防军宣布成功击毙纳斯鲁拉后,哈梅内伊发表声明,呼吁穆斯林世界支持真主党和黎巴嫩人民,并要求大家“用所有能够运用的资源与黎巴嫩人民和勇敢的真主党并肩作战,帮助他们对抗这个...邪恶政权”。伊朗国家媒体报导称,哈梅内伊强调“该地区的未来将由抵抗力量决定,而真主党将是这支力量的中坚”[118]。他宣布伊朗全国进行五天的哀悼活动[119]伊朗总统马苏德·佩泽希齐扬则指出,这次袭击只会“巩固抵抗力量”,国际社会也不会对这次“恐怖行动”视而不见[120]。一些伊朗民众在城市中心集会,进行传统的什叶派哀悼仪式,并挥舞著真主党的旗帜,高唱悲歌[121]

9月29日,《纽约时报》报导,伊朗政府内部对如何回应纳斯鲁拉之死存在分歧。在一次高层会议上,保守派代表赛义德·贾利利提议立即对以色列进行报复,以展现威慑力量。然而,总统佩泽希齐扬警告,不应轻易落入以色列设下的陷阱,可能引发更大范围的战争。其他温和派成员则提醒,考虑到伊朗经济困难,攻击以色列可能会使该国基础设施遭受毁灭性打击[122]

2024年10月伊朗空袭以色列,伊朗称对以色列对真主党总部的空袭是伊朗回击以色列的原因之一[123]

伊朗政府开始彻查内部可能存在的以色列内奸,官方陆续逮捕数名可疑份子。[124]

 以色列

以色列国防军参谋长赫齐·哈莱维强调,“我们的手段并不只限于此”,他补充说,“威胁以色列公民的人——无论他们在北部、南部,甚至更远的地方,我们都能找到他们”[107]。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在空袭后立即从美国返回国内[125],据称他是在纽约批准此次行动,当时他正在联合国发表讲话。他随后表示,“消灭纳斯鲁拉是实现我们目标的必要条件,包括确保北部居民安全返回家园,并长期改变区域内的势力平衡”[113]

其他国家

  •  法国外交部发言称,他们已联系黎巴嫩当局,试图避免这次空袭带来更大的局势动荡[127]
  •  德国:外交部长安娜莱娜·贝尔伯克对袭击表示关切,认为此次行动“极具风险”,并可能“导致整个黎巴嫩局势不稳定”。她补充说,这“并不符合以色列的安全利益”[128]
  •  俄罗斯外交部谴责以色列的行动,警告此举可能会进一步加剧黎巴嫩和中东地区的暴力,并呼吁各方立即停止敌对行动[132]。外交部长谢尔盖·拉夫罗夫表示,俄方对以色列的空袭深感担忧[133]
  •  南非外交部谴责这次“非法暗杀行动”,并表达对黎巴嫩政府的声援[134]
  •  土耳其:外交部长哈坎·菲丹表示,纳斯鲁拉是黎巴嫩和整个中东地区的关键人物,其去世难以填补[138]
  •  美国国防部长劳埃德·奥斯汀向以色列国防部长约阿夫·加兰特保证美国将竭力阻止伊朗扩大冲突,并重申了“美国全力支持以色列保卫自己及其人民免受伊朗支持的恐怖组织侵害的权利”[104]众议院领导层,包括议长迈克·约翰逊、多数党领袖史蒂夫·斯卡利斯和会议主席埃莉斯·斯蒂芬尼克发表联合声明,称“哈桑·纳斯鲁拉的血腥统治、压迫和恐怖主义已经结束,世界因他的消失而变得更加美好[104]。”美国总统祖·拜登称,“纳斯鲁拉之死是正义的裁决,针对他所害的无数受害者,包括数千名美国人、以色列人和黎巴嫩平民。美国完全支持以色列的自卫权,以对抗真主党、哈马斯、胡塞武装和其他任何伊朗支持的恐怖组织。”他还透露,已指示美国国防部加强美军在中东的部署,以威慑进一步的侵略行为,同时通过外交手段缓解加沙和黎巴嫩的冲突[139][140]美国副总统贺锦丽则称纳斯鲁拉是“手上沾满美国人鲜血的恐怖分子”[141]

武装组织

  • 哈马斯和也门胡塞武装发表声明,对纳斯鲁拉之死表示哀悼[115][142][143]。胡塞武装领导人阿卜杜勒·马利克·胡塞表示,纳斯鲁拉遭空袭身亡是以色列犯下的一项重大罪行[144]。而从也门发射的一枚弹道导弹被以色列的火箭防御系统成功拦截[145]

评论

经济学人》指出,“纳斯鲁拉的死亡将以一年前无法想像的方式改变黎巴嫩及其地区。”该报称,“接任者将面临真主党四十年历史中最危险的时刻。不仅是以色列在两个月内几乎消灭了其整个军事领导层,抹去积累经验。该组织还在黎巴嫩公众面前显得羞辱,这些公众早已对真主党在政治上的强硬统治感到不满[25] 。”

《纽约时报》的法尔纳兹·法西希写道,纳斯鲁拉的暗杀消除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内圈中的一个关键人物,因为伊朗花了四十年时间将真主党发展为对抗以色列的防御前线[122]。法西希说,随着时间的推移,伊朗启动一个更广泛的激进组织网络,包括真主党,以在多个战线上对抗以色列,旨在制造地区混乱,并向美国和以色列施压,迫使他们与哈马斯谈判停火[122]

华尔街日报》报导说,以色列对真主党的袭击,标志着重大情报渗透,并以纳斯鲁拉的死亡告终,突显该组织对以色列韧性和伊朗力量的误判。根据他们的分析,“回顾过去,这是哈桑·纳斯鲁拉犯下两个战略错误的结果:严重低估他的敌人以色列,并高估他的赞助人伊朗及其在地区内盟友激进组织的能力[146]。”

卫报》表示,这次暗杀“不可避免地将注意力集中在两个问题上:以色列长期的暗杀政策是否有效,以及哈桑·纳斯鲁拉和其他高级真主党指挥官的死亡对该组织意味着什么。”并指出,1992年真主党总书记阿巴斯·穆萨维被杀后,纳斯鲁拉继任,并且“可能需要数月时间才能看到暗杀真主党领导人的行动对该组织造成的任何重大影响[147]。”

华盛顿邮报》评论指,纳斯鲁拉的死亡“让黎巴嫩震惊……真主党可能难以填补的空缺,并使其与以色列的战斗走上不确定且可能更暴力的道路[113]。”《每日电讯报》指出,这次暗杀“可能永远削弱真主党,削弱伊朗的影响力,甚至可能重塑整个中东。”并补充说,以色列最近对真主党的打击“显示以色列对这个显然已被渗透到各个层级的运动并不缺乏准确的情报。”该报还观察到,“现在,随着其领袖的消失,真主党可能面临缓慢但终将衰退的局面。随着其曾经强大的声誉缩小,伊朗的声誉也可能随之缩小,因为伊朗创建、培育、资助、武装和训练了真主党[148]。”

观察者网说,空袭发生之后不少华人反映手机在使用谷歌地图时出现问题,定位错误显示在约旦。根据观察者网评论员王世怡的分析,“以色列可能使用了GPS干扰手段,阻止纳斯鲁拉通过卫星信号收到预警信息”。此外,该评论还说,过去一年来黎巴嫩频繁收到以色列的电子干扰和错误的GPS定位信息,“甚至明明是机场的地方却被显示为一座山”[149]

参见

参考文献

参考书目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