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2024年10月1日,伊朗两度向以色列发射了约200枚弹道导弹[15],是2024年伊朗—以色列冲突中规模最大的一次袭击[16]。伊朗称本次导弹袭击代号为“真实承诺2行动”(波斯语:عملیات وعده صادق ۲)[17][18]。这是伊朗对以色列的第二次直接攻击,第一次是在2024年4月。
伊朗宣称此次行动为“自卫”行为[19][20],目的是报复以色列在德黑兰暗杀哈马斯领袖伊斯梅尔·哈尼亚、真主党总书记哈桑·纳斯鲁拉及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将军阿巴斯·尼尔福鲁尚。虽然此次攻击比2024年4月时更加有效地削弱以色列的防空系统,但似乎并未造成大范围的破坏[21][22][23][24]。以色列表示已成功拦截大部分导弹,并无损其空军作战能力[21][25]。美国海军和约旦方面也分别报告已拦截导弹[26][27]。此次攻击造成2人死亡,一名巴勒斯坦男子被导弹碎片砸死,另一名以色列男子则间接丧生[28][11]。另有4名巴勒斯坦人、2名以色列人及2名约旦人轻伤[29][6][7]。
内盖夫的内瓦提姆空军基地遭受20至32枚导弹袭击,机库和滑行道损坏[4][22][5]。另有导弹击中特拉诺夫空军基地、盖代拉镇一所学校及靠近特拉维夫北部的以色列情报部门摩萨德和8200部队总部周边区域,导致多户住宅及一间餐馆受损[5][30][6][7]。以色列媒体被禁止报导具体的受击地点[31]。分析人士推测,以色列已将内瓦提姆的保护优先度降低[22][5][23],认为“修复受损的机库或跑道的成本远低于使用箭矢反弹道导弹拦截器的开支[15]。”此次空击中,伊朗使用了法塔赫高超音速弹道导弹及城堡破坏者导弹。
以色列总理本雅明·内塔尼亚胡表示,伊朗犯下了一个大错误,而且伊朗将为此付出代价[32],且伊朗的袭击已被挫败[33]。美国承诺将对伊朗采取“严厉措施”,并保证与以色列协调以确保伊朗面临应有的后果[26]。伊朗最高领袖阿里·哈梅内伊表示,伊朗对以色列的军事行动,只是对以色列“最小限度的惩罚”,如果有必要,伊朗将继续这类行动[34]。伊朗当局声称,所攻击的目标是参与以色列—哈马斯战争的相关单位[35]。叙利亚总统巴沙尔·阿萨德表示伊朗的反击是对以色列持续侵略的强有力回应[36]。
背景
10月7日,以色列—哈马斯战争爆发。哈马斯领导的武装组织在袭击中杀害1139名以色列人,而以色列则杀害41000名巴勒斯坦人,其中大部分为妇女和儿童[37]。10月8日,真主党声援巴勒斯坦人参战,并承诺若以色列停止对加沙的攻击,真主党将停止攻击以色列[37]。在战争期间,伊朗多次指责以色列在加沙进行种族灭绝[38][39],并警告若不停止战争罪行,将面临“深远的后果”[40]。
4月1日,以色列飞机空袭位于大马士革的伊朗领事馆[41],导致2名伊朗将军[42]、7名伊斯兰革命卫队官员[41],以及一名叙利亚女子和她的孩子丧生[43]。伊朗于4月13日发动报复攻击,动用了游荡弹药、巡航导弹和弹道导弹打击以色列。这次行动由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领导,并与多个伊朗支持的伊斯兰民兵合作[44]。伊朗共发射约170架无人机、30多枚巡航导弹及超过120枚弹道导弹,攻击目标包括以色列及戈兰高地[note 1]。
以色列表示,这次防御行动代号为“铁盾”[45],成功拦截99%的来袭武器[46][47][48],其中大部分在尚未进入以色列领空时已被拦截[49]。美国、英国、法国和约旦的空军也协助拦截部分导弹[50][51][52]。导弹对内盖夫的内瓦提姆空军基地造成轻微损害,但该基地仍维持运作[53][54][55]。以色列境内,一名儿童因导弹碎片受伤,另有31人在逃往避难所途中受轻伤或因焦虑接受治疗[53][54]。此次袭击被认为是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无人机袭击企图[56][57],伊朗的空袭行动受到联合国、多国领袖及政治分析员的批评,他们警告此举恐将引发全面的地区性战争[58][59][60][61]。
以色列于2024年4月18日对伊朗进行有限的报复性空袭[62]。据报导指,以色列摧毁一处保护纳坦兹核设施的防空雷达站,借此显示以色列有能力对伊朗进行打击,同时避免进一步加剧紧张情势[63]。
2024年7月31日,哈马斯政治领袖伊斯梅尔·哈尼亚在伊朗首都德黑兰疑似被以色列暗杀[64]。伊朗外交部发言人纳赛尔·卡纳尼谴责这一暗杀行动,并表示哈尼亚的“鲜血不会白流”[65]。
2024年9月,真主党与以色列的冲突出现重大升温,该冲突起源于2023年哈马斯于10月7日对以色列的袭击之后,10月8日伊朗支持的真主党袭击以色列。在2024年9月内,真主党遭遇重大挫败,不仅削弱其作战能力[66][67],更导致多名领导人丧生[68][69],其中包括9月17日和18日真主党手持通信设备的爆炸事件,以及9月20日真主党精锐部队拉德万部队指挥官易卜拉欣·阿吉尔的暗杀[70][71]。以色列空军空袭还针对真主党在黎巴嫩南部的军事基地、指挥中心、跑道和武器储藏处[72]。这些挫败在9月27日达到顶峰,当天真主党总书记哈桑·纳斯鲁拉和包括南黎巴嫩指挥官阿里·加拉奇在内的多名高层指挥官,在贝鲁特达希耶郊区的地下总部遭到以色列空袭击杀[73][74][75]。纳斯鲁拉被击毙,对伊朗主导的“抵抗轴心”构成重大打击。该网络由伊朗支持的代理伊斯兰武装组织构成,长期针对以色列及中东地区的西方利益[66]。9月29日,《纽约时报》报导指出,伊朗官员正讨论如何应对纳斯鲁拉之死[76]。
在抵抗轴心与以色列的冲突中,哈马斯指挥结构遭受重创,被迫转入游击战。胡塞运动的补给线被切断,而真主党则蒙受严重损失,损失范围涵盖大部分高层领导、多位中层指挥官及大量伊朗提供的导弹库存。这些发展大幅减少伊朗及其代理势力对以色列构成的威胁,并损害伊朗的整体威慑力[24][77][66][78]。
数天后,2024年10月1日,以色列展开对黎巴嫩南部的地面行动。据以色列国防军所述,此次行动旨在拆除真主党武装及其基础设施,以解除对以色列北部平民社区的威胁[79][80][81]。
空袭
据报导指,在袭击发动的数小时前,伊朗通知阿拉伯国家,然而这次的警告时间显著短于4月时发出的72小时预警[82][83][84]。美国在袭击发生前数小时警告伊朗可能袭击[85],但声明并未接到来自伊朗的直接警告[86]。一位美国官员向路透社表示:“伊朗对以色列的直接军事攻击将给伊朗带来严重后果[87]。”五角大厦匿名官员指出,驻中东的美军在事件中未遭攻击[88]。
以色列国防军报告称,伊朗至少分两波发射约200枚导弹[16][89][90],包括法塔赫系列超高音速导弹[91][92]。与2024年4月的巡航导弹及无人机相比,弹道导弹显著更难以拦截[21]。伊朗的发射地点包括大不里士、卡尚及德黑兰郊区[93]。根据一名伊朗高层官员称,伊朗最高领袖阿亚图拉阿里·哈梅内伊下达对以色列发射导弹的命令,并躲藏在安全地点指挥[94]。伊朗在国家电视上承认发动袭击,并警告这只是“第一波”,但未详述更多内容[95]。一名美国高层官员透露,部分导弹未能发射或未能进入以色列领空[96]。
一名以色列平民因袭击引发的压力和焦虑导致心脏病发死亡,另有两名以色列平民受轻伤[97]。多名耶利哥的巴勒斯坦人被火箭碎片击伤[13][98],而一名37岁[99]巴勒斯坦男子萨米·阿萨利在耶利哥被导弹拦截后的碎片击中身亡,事件被闭路电视记录[100][25][28]。
影像显示部分导弹被成功拦截,部分命中目标[6]。以色列国防军表示,在袭击期间,以色列空军的运行能力未受影响,飞机、防空系统和空中交通管制正常运作[7]。导弹或其碎片在特拉维夫、迪莫纳、霍拉、霍德沙龙、贝尔谢巴及里雄莱锡安等地落下[101]。杰宁附近的巴勒斯坦村庄沙努尔也发现了碎片[6]。据以色列公共广播公司和以色列新闻有限公司报导指,位于以色列中部的霍德沙龙遭爆炸影响,约有100户住宅受损[30][102]。一枚导弹落在特拉维夫北部的空地,损坏一家餐厅,另有一枚在盖代拉的哈巴德学校留下大坑[6]。
经CNN地理定位影片显示,大量伊朗火箭击中内瓦提姆空军基地[103][104]。伊朗媒体宣称摧毁数架以色列最先进的飞机,但未提供证据[105]。据信储存以色列核弹的特拉诺夫空军基地也遭到多枚弹道导弹袭击,至少一次引发可能因储存弹药而发生的殉爆[105]。以色列摩萨德总部遭到攻击但未受损害,最近的导弹落在500米外[105]。以色列国防军审查部门在某些情况下禁止媒体公开导弹命中地点及损害程度[31]。《华盛顿邮报》影片分析显示,至少有24枚伊朗导弹突破防空系统,击中或降落在三个情报和军事目标,包括20次直接命中内瓦提姆空军基地及3次袭击特拉诺夫空军基地。专家估计有32枚导弹击中内瓦提姆基地,部分落在停放F35机棚附近,但未造成基地重大损害。行星实验室卫星图像显示一栋建筑被毁、一座混凝土机棚受损及多处弹坑[4][5]。此外,两枚导弹击中特拉维夫附近摩萨德总部区域。《华盛顿邮报》指出此次伊朗袭击的成功度超越4月的攻击[5]。事后卫星图像显示内瓦提姆基地四处命中,其中一颗导弹在南跑道附近的机棚屋顶留下破洞,另一颗导弹击中基地道路。以色列国防军表示,伊朗导弹损坏了空军基地的“办公建筑及其他维修区域”,但无士兵、武器或飞机受损[106]。
伊朗宣称其发射的部分导弹击中加沙内扎里姆走廊的以色列据点,该地区在空袭时哈马斯武装份子正与以色列国防军战斗[107][108]。
以色列国防军报告称拦截了“大量”导弹。五角大厦发言人派崔克·S·赖德确认美国海军驱逐舰发射约十枚拦截导弹。国家安全顾问杰克·沙利文提到其他美国“伙伴”协助阻止此次攻击,但未说明具体是哪个伙伴。约旦则声称其防空系统拦截飞越领空的导弹和无人机[26]。
反应
在袭击发生后,以色列、伊拉克和约旦立即关闭了各自的空域。以军向以色列安全内阁报告,其在耶路撒冷的地堡中紧急召开会议[109][110][111]。
由于空域关闭,各航空公司改变飞行路线[112]。法国航空则展开调查,因为一架由巴黎飞往迪拜的客机在伊朗导弹飞行期间飞越伊拉克空域,且飞行员表示看到导弹[113]。塞浦路斯总统尼科斯·赫里斯托祖利季斯召开国家安全委员会紧急会议,讨论局势发展,并启动“东方”计划,以便将应需求撤离的外国公民从黎巴嫩和以色列撤出[114][115]。[109][110]
负责伊朗战略事务的副总统穆罕默德·贾瓦德·扎里夫表示,伊朗有权对以色列在伊朗领土上的袭击自卫,并指责西方国家助长“以色列在加沙的种族灭绝”,默许“以色列对伊朗、巴勒斯坦、黎巴嫩、叙利亚、也门及区域内其他国家的侵略”[116]。伊朗外交部长进一步指出,此次导弹袭击仅针对“负责种族灭绝的军事及安全设施”[35]。
据伊斯兰革命卫队表示,伊朗警告称若以色列报复,将遭遇“毁灭性打击”[117]。据报导指,哈梅内伊在空袭时处于安全地点[118]。伊朗声称,其90%的导弹击中目标,但以色列军方对此表示异议,声称“大量” 导弹已被拦截[25]。
伊朗官方媒体宣称,袭击中摧毁多达20架F-35战机,且内瓦提姆空军基地遭到严重损坏[119]。
伊朗在导弹袭击后暂停所有伊玛目霍梅尼国际机场的航班[120]。
在德黑兰及其他城市,群众挥舞著真主党、伊朗、巴勒斯坦及黎巴嫩的旗帜,手持哈桑·纳斯鲁拉的肖像,庆祝此次袭击[121]。
哈梅内伊在10月4日于德黑兰莫萨拉大清真寺主持星期五祈祷时,称此次袭击是对以色列“惊人罪行”的 “最低惩罚”[122]。10月6日,哈梅内伊授予伊斯兰革命卫队航空航天部队司令阿米尔·阿里·哈吉扎德将军征服勋章 ,以表彰其袭击行动[123]。
财政部长贝扎雷·斯莫特里奇评论当前局势,表示:“就像加沙、真主党和黎巴嫩一样,伊朗将会懊悔这一刻[124]。”
总理内塔尼亚胡则表示,伊朗犯下“重大错误”,以色列将在中东的任何地方攻击其敌人[125][126]。在袭击期间,以色列安全内阁在耶路撒冷的地堡中召开会议[104]。
国防军参谋长赫齐·哈莱维表示:“我们将根据政治梯队的指导,选择何时追讨代价,并证明我们精确而令人惊讶的攻击能力[125]。”
前总理纳夫塔利·贝内特呼吁对伊朗核计划采取行动[127]。一名匿名的以色列高级安全官员呼吁对伊朗领导层采取强硬措施[128]。
国家安全顾问杰克·沙利文新闻简报中表示:“此次袭击将会带来严重后果,我们将与以色列合作确保这一点[26]。”
国务院发言人马修·米勒呼吁“世界各国必须共同谴责这次袭击”。他补充道:“此次事件与伊朗的主权无关,而是因为伊朗多年来设立的恐怖组织正在削弱,这些组织曾试图削弱并攻击以色列。如果过去几天在黎巴嫩或叙利亚有伊朗官员被杀,原因在于他们与恐怖领导者会晤[26]。”
副总统贺锦丽批评伊朗的导弹袭击为“鲁莽而大胆”,指出这凸显伊朗作为“不稳定和危险力量”的角色。她表示:“伊朗不仅威胁以色列,也对在该地区的美国人员和利益,甚至是受伊朗支持的恐怖代理人影响无辜平民导致构成风险。”她强调,美国“绝不会犹豫采取必要行动,以保护美国部队和利益”,并“将继续与盟友合作,打击伊朗的侵略行为并追究其责任[26]。”
参议员林赛·格雷厄姆呼吁将伊朗的导弹袭击视为“转折点”,并敦促拜登政府与以色列协调对伊朗的“压倒性回应”,称这是“自由世界对伊朗的关键时刻”。参议员马可·鲁比奥则表示,规模巨大的报复行动“肯定会发生”[129]。
哈马斯对伊朗革命卫队的袭击表示祝贺,称其对“我们被占领的广大区域”的攻击是“对占领者持续罪行的回应,并为我们民族的英雄烈士报仇;烈士伊斯梅尔·哈尼亚、烈士哈桑·纳斯鲁拉和烈士阿巴斯·尼尔福鲁尚的血[130]。”
- 阿根廷:政府谴责针对以色列的“危险且不合理的”攻击,重申以色列有“合法自卫的权利”[131]。
- 澳大利亚:总理安东尼·阿尔巴尼斯谴责袭击,称其为“危险的升级行为”[132]。
-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表示,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对侵犯黎巴嫩主权和安全的行为,并反对“任何可能加剧地区冲突和紧张的行动”。外交部还指出,未能在黎巴嫩和加沙实现“全面持久的”停火是紧张加剧的“根本原因”[133]。
- 古巴:外交部在声明中表示,哈瓦那对中东局势深表关注,称“犹太复国主义政权已经危害地区的稳定与安全”[134]。
- 欧洲联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级代表何塞普·博雷利谴责袭击,表示欧盟致力于保护以色列的安全[135]。
- 芬兰:外交部长埃莉娜·瓦尔托宁谴责袭击,并呼吁双方保持最大克制[136][137]。
- 法国:总统埃马纽埃尔·马克龙强烈谴责袭击,表示法国军队“致力于以色列的安全”,并动员中东的军事力量应对“伊朗威胁”[138]。
- 德国:总理奥拉夫·朔尔茨强烈谴责袭击,认为“伊朗可能引发全区动荡”[139]。外交部长安娜莱娜·贝尔伯克以“最严厉的措辞”谴责此次攻击,呼吁立即停火。她指出,伊朗“正在将地区推向更深的危机”[99]。
- 匈牙利:总理奥班·维克多谴责袭击,并为“以色列人民的安全”祈祷[140]。
- 意大利:总理乔治亚·梅洛尼谴责袭击,对局势深表关注,呼吁各地区行动者负责以避免进一步升级[141]。
- 日本:首相石破茂谴责袭击,称其“不可接受”,并呼吁通过其他手段降温[142]。
- 荷兰:荷兰外交部长卡斯帕·维尔德坎普谴责袭击,并在电话会谈中敦促伊朗外交部长阿巴斯·阿拉格齐不要进一步袭击,强调降温至关重要[143]。
-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朝鲜中央通讯社发表支持袭击的文章,称这是“保护国家安全利益的正当行动,同时也是对犹太复国主义政权暗杀巴勒斯坦和黎巴嫩抵抗领袖及伊朗指挥官的报复”[144]。
- 俄罗斯:总统特使亚历山大·拉夫伦季耶夫在与伊朗最高国家安全委员会秘书阿里·阿克巴尔·艾哈迈迪安会议中表示:“希望伊朗的回应能唤醒以色列。”外交部发言人玛丽亚·扎哈罗娃在Telegram表示:“美国应对中东紧张局势升级负责,总统祖·拜登的中东政策彻底失败[145]。”
- 塞尔维亚:塞尔维亚外交部长马尔科·杜里奇谴责袭击,表示“塞尔维亚与犹太人民站在一起”[146]。
- 韩国:总统尹锡悦于10月2日召开紧急会议,并下令即派军用运输机撤侨。还讨论如何将对经济和能源供应的影响降至最低[147]。
- 西班牙:首相佩德罗·桑切斯谴责袭击,呼吁“停止暴力螺旋”,并再次呼吁在加沙和黎巴嫩实现停火[148]。
- 叙利亚:总统巴沙尔·阿萨德表示,此次袭击是给以色列的“一课”[149]。
- 土耳其:总统雷杰普·塔伊普·埃尔多安说:“如同希特勒在巨大镜中看到自己后停下来,内塔尼亚胡也会停下来[150]。”
- 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谴责“中东冲突扩大”,尽管未具体提到伊朗[99]。以色列外交部长伊斯雷尔·卡茨宣布,因古特雷斯未谴责伊朗导弹袭击,将禁止其入境[151]。在联合国安理会紧急会议上,古特雷斯正式谴责袭击,特别提到伊朗[152][153]。
- 英国:首相施纪贤谴责伊朗对以色列的“侵略”,称英国支持以色列并承认其“自卫权”[154]。国防部长贺理安确认英军在袭击期间“参与以色列的防卫”[155]。
- 委内瑞拉:委内瑞拉外交部长伊万·吉尔称伊朗的行动基于《联合国宪章》第51条,并指出“伊朗的导弹回应是对以色列罪行的回应”[156]。
美国以色列公共事务委员会向其支持者发送短信,要求其联系其代表,以支持以色列对抗伊朗[157]。
伊朗对以色列的导弹袭击暴露出伊朗社会内部的深层裂痕[158]。在德黑兰,一小群民众聚集庆祝导弹袭击,部分人手持真主党总书记哈桑·纳斯鲁拉的海报,挥舞旗帜并高喊反以色列、反美口号。伊朗国营电视台播放庆祝音乐。尽管现场充满欢庆气氛,但也有人担忧以色列与美国可能的报复,害怕冲突升级成更大规模的战争[159]。
线上讨论显示,并非所有人都支持这次袭击,许多人担忧可能爆发战争,并担心其对日常生活的影响[158]。这次袭击引发了对经济不稳定的恐惧,尤其是在传言以色列可能通过攻击伊朗的重要石油基础设施来报复的情况下[158]。这一传闻引发加油站恐慌,出现人们排队抢购燃料的现象[158]。此事件也削弱了对外交进展的期望,尤其是在新任伊朗总统马苏德·佩泽希齐扬上任后,曾一度带来的地区缓和紧张局势的乐观氛围[158]。
这次导弹袭击突显伊朗民族主义者和那些担心进一步冲突、经济恶化以及国内改革运动受压的民众之间的分歧。一些伊朗人呼吁政权变革,视之为解决方案;另一些则强调解决国家未来的过程应该避免外国干涉,担心外部介入会导致更大的混乱[158]。
在加沙地带的贾巴利亚和其他地区,巴勒斯坦人庆祝此次袭击,约旦河西岸地区也燃放烟火表达支持[121]。据报导指,一名18岁的巴勒斯坦人在图勒凯尔姆难民营庆祝时因意外走火而丧命[160]。
分析
《大西洋》撰稿人阿拉什·阿齐齐认为,伊朗的导弹袭击是最高领袖哈梅内伊为挽救政府声誉而做出的举措。阿齐齐指出:“德黑兰的形象正迅速下滑,哈梅内伊似乎下定决心强化其反以色列的形象。”他进一步解释说,这一升级对伊朗来说是一个“惊险时刻”,该国长期以来支持反对以色列与西方利益的民兵组织,但避免直接冲突。阿齐齐认为这种策略无法长久,因为伊朗的军事力量明显不及以色列,而其深受经济困境的民众也不认同该政权的反以色列态度。此外,伊朗薄弱的防空系统更使其处于脆弱境地[162]。
欧洲新闻台报导称,一些观察人士将此次导弹袭击视为一次昂贵的、精心策划的表演,意在影响公众情绪。报导还指出,袭击的时间和广泛分布引发人们对其是否为刻意塑造舆论的猜测[163]。
《华尔街日报》指出,导弹袭击“意味着伊朗可能面临着对其军事或民用设施的毁灭性打击,这将使其卷入与更强大敌人的升级漩涡中[21]。”《纽约时报》报导说,伊朗发动袭击后,“以色列似乎准备比以往更强硬、更公开地直接打击伊朗[96]。”博思与巴扎智库首席执行官埃斯凡迪亚尔·巴特曼盖利奇对《华尔街日报》表示,伊朗缺乏进行长期冲突的工业能力,无法依赖俄罗斯提供补给,因为俄罗斯需要其导弹用于乌克兰战争。他指出,若以色列进行大规模报复,承受打击而不是加剧紧张局势将符合伊朗的利益[21]。
战争研究所指出,此次袭击可能旨在通过大量使用弹道导弹饱和以色列的防空系统,而非较为缓慢的巡航导弹。导弹的高昂成本意味着这次袭击不大可能仅仅是为了作秀[164][165]。
《经济学人》报导指出,这次袭击似乎是为了“通过数量优势压制以色列的导弹防御系统”,但“几乎完全失败”,因为“大部分导弹在空中被拦截并摧毁。少数躲过了防线,但几乎未造成任何伤亡。”该报导进一步指出,以色列可能会采取“规模更大”的报复行动,可能针对伊朗的领导人、关键基础设施或油田,以进一步压迫伊朗已濒危的经济。报导还指出,以色列或会袭击伊朗的核设施,因为此地被怀疑用于核武器研发[24]。
参见
注释
参考文献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