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者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命者梵语जीवIASTjīva),又译寿者,音译耆婆,即命我梵语Jivātman),是印度教耆那教中对于生命个体的概念,经常被翻译为灵魂(英语:Soul[1]。拥有命者,为拥有生命的生物。相对而言,相对而言,没有命者的非生物,例如土,石,桌椅等,为单纯的物质,称为非命Ajiva)。

概论

命者的字根来自梵文动词jīv,意思为呼吸,或是生存,被用来称呼拥有生命的个体[2],在薄伽梵歌奥义书等作品中经常引用这个单字。在吠檀多派中,命者与梵语Ātman)有类似意思,指灵魂,或是自我的意思。

命者是每个生命个体都拥有的内在实体,与生命本质相关[3],是生命的主宰.拥有命者才能拥有生命[4]。在《薄伽梵歌》第二章提到命者,是一种永恒的生命形态:

न जायते म्रियते वा कदाचिन्

नायं भूत्वा भविता वा न भूयः ।

अजो नित्यः शाश्वतोऽयं पुराणो

न हन्यते हन्यमाने शरीरे

命者(灵魂)不生而且永恒,长存而且从最初就存在。它不会因为肉体被杀害而被屠杀。

——薄伽梵歌第2章20节,[2]

在奥义书中,命者被当成是个体的我,又称之为命我(Jivātman),在与外在的大我,梵我(Paramatman),结合后,就可得到真正解脱。

各派见解

耆那教

耆那教认为,所有的生命个体,都拥有命者。拥有命者的个体,即为生物。即使死亡,命者也不会消失,是真正的我[5]

佛教

佛教主张无我Anātman),认为命者非我,反对将命者当成是真实的我。佛教认为,命者是一种Indriya),称为命根梵语Jīvitindriya),是二十二根之一。命根拥有暖、寿、识三个特色,是生命必要的元素。因为命根出现,人因而拥有生命出生,当失去命根,身体就会毁坏消失,进入死亡。因为命根相续不断,所以可以保持生命持续,但一般人因此产生误解。

佛教认为,命者与身体是一体(命即是身),以及命者与身体是不同的(命异身异),这两种观念都是错误的[6]。因为认为五蕴中有,所以产生各种对于我的,这些想都源自于无明,是错误的见解,命我也是其中之一[7]

注释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