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民谣(排湾语:pinuitaiwan a na taqaljaqaljan a senay;台罗: Tâi-uân bîn-iâu)是流传在台湾的众多民歌谣,集结许多传统文化与乡土气息的歌谣,是由台湾社会文化、生活内涵、与民族习俗所合成的歌谣。多数的民谣都是经由民间集体创作而成,并经由口语代代相传,因此内容与台湾社会传统有着相当大的关联。由于多数歌谣都是经由口传,所以许多民谣都无从考据作者。
分类
原住民族民谣为由台湾原住民族所流传的民谣,虽然原住民族人口只约占总人口的2%[1],但是原住民族的音乐量占有不小的比例。其中以分布于花莲与台东的阿美族为首。阿美族的民谣最为丰富,音乐旋律与节奏性格明显,较多数人为接受,因此平时最常听到的原住民族民谣便以阿美族民谣为主。
客家民谣亦称为客家山歌,是客家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依照其曲调性质可以分为老山歌、山歌仔、平板调等三类:老山歌与山歌仔是较为粗野的朴拙古调;平板调则为前两者改良之后较为美化的歌调。近年则有客语流行音乐丰富了客家民谣的内涵。
台湾闽南话民谣是在台湾最为风行的民谣,这是因为台湾人口中说台湾闽南话的人占最大比例,因此以台湾闽南话唱的民谣具有最高的可见度,亦被最多人了解传唱,例如褒歌。
台湾歌曲可粗分为传统民谣与创作歌谣。
传统民谣为作者、创作年代、产生缘由都难以加以考据的歌曲,通常带有浓厚的民族或乡土性,这些即是台湾民谣的一部分。创作歌谣则是创作来源资料可考的歌曲,而其下又可以细分为流行歌曲与艺术歌曲:流行歌曲是随着时代的潮流转变,以迎合大众口味的歌曲为主;艺术歌曲则是词曲皆非常讲究艺术上的意境,格局较为严肃的歌曲,不过台湾歌曲的这一部分尚未有系统性的建立。
流行歌曲与艺术歌曲之中更可分为本土风格与非本土风格,而本土风格的歌曲由于纳入了传统民谣的精神,因此亦带有乡土风格,而称之为“创作乡土歌谣”,所以与传统民谣一起称为台湾民俗歌谣,即台湾民谣。有很多老歌,例如《望春风》、《烧肉粽》、《补破网》、《月夜愁》、《秋风夜雨》、《港都夜雨》、《黄昏的故乡》等在二战前后,民众喜欢听而开始流行的歌曲,虽非传统民谣,但是因为歌曲内涵诉说人们当时的心情环境,因此到今天仍受到大众的欢迎,这些流行老歌亦被大众视为台湾民谣的一部分。
从日本歌曲改编的台湾流行歌谣
许多由台湾人翻唱、重唱或再创作的东洋歌曲亦是台湾流行歌谣的一部分,例如《心所爱的人》与《一只小雨伞》、《丢丢铜》等。
注释
参考文献
参阅
相关连结
外部链接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