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卡蒂普南(西班牙语:Katipunan),也译作卡迪普南、卡的普南、卡提普南、卡地普南、卡的普兰,是菲律宾一支反西班牙的秘密革命社团,由博尼法西奥(Bonifacio)于1892年创立。此革命社团在1896年于菲律宾奎松市巴林塔瓦克(Balintawak, Quezon City)暴力起义,失败后退守吕宋岛北部地区,并最终于1897年因内部斗争而解散。
简称 | K.K.K. |
---|---|
成立时间 | 1892年7月7日 |
撤销 | 1897年5月10日 |
后继机构 | Tejeros Revolutionary Government[*] |
类型 | 秘密激进组织 |
法律地位 | 解散 |
会员 | 共济会会员、小资产阶级、工人、农民、城市贫民、士兵和知识分子、商人、牧师、下级官员等 |
官方语言 | 他加禄语、当地方言 |
领导人 | 德奥达托·阿雷利亚诺(Deodato Arellano)(1892-1893) 罗曼·巴萨(Román Basa)(1893-1895) 安德烈·滂尼发秀(1895-1897) 埃米利奥·阿奎纳多(1897) |
机关刊物 | 最高委员会 |
标语 | 一切人都是平等的,保卫被压迫者,与压迫者作斗争 |
目标 | 菲律宾脱离西班牙统治而独立 |
自16世纪中叶起,菲律宾已被西班牙殖民统治达三个世纪。1892年6月,菲律宾国父黎刹成立了非暴力反殖民社团菲律宾联盟(La Liga Filipina),但一个月后即被逮捕,并于同月7日被流放到棉兰老岛。当天夜里,菲律宾革命之父博尼法西奥在马尼拉秘密成立以“民族儿女最尊贵的协会”(另译“人民儿女高尚和尊贵的联合会”、“国家之子们最崇高及最受尊敬的协会”)[1],他加禄语:Kagalang-galangang Katipunan ng̃ mg̃á Anak ng̃ Bayan)为名,简称为“卡蒂普南”(Katipunan)或“K.K.K”的革命社团。[2]
卡蒂普南的目标是以武装革命的方式推翻西班牙统治,建立统一、独立的菲律宾。会员多来自共济会,社会身份包括小资产阶级、工人、农民、城市贫民、士兵、知识分子、商人,甚至牧师和下级官员都来宣誓参加。加入卡蒂普南需举行秘密仪式,在仪式上宣誓示忠,而后根据社会地位和政治立场被分为三个等级:同伴、战士、爱国者。领导机关为“最高委员会”,省和镇设“地方委员会”,1895年4月,波尼斯奥被选举为社团最高领导人。[3]
社团起初只允许男性加入,随着艾米里·哈辛托(Emilio Jacinto)的加入以及献策,社团亦允许女性加入,并提出“一切人都是平等的,保卫被压迫者,与压迫者斗争”的口号。哈辛托亦提出了不少进步思想,如“尊重妇女”、“热爱祖国”等,并积极为卡蒂普南制定学说和纲领。这些都被滂尼发秀认同及采纳。[4]
1896年1月计划出版地下刊物,终于3月出版了第一期也是唯一一期《自由报》(他加禄语:Kalayaan,英语:Liberty),该报在吕宋中部一带广泛流传,吸引了众多热血民众入会,到6月社团已坐拥3万会员。[5]
1895年底,社团在武端市圣马特奥镇(San Mateo)的一个山洞里召开会议,决定着手准备武装起义,并提出“菲律宾万岁”的口号。在其后几个月里,收到民众捐款达到20万比索。[6]
1896年5月2日,卡蒂普南在帕西格市(Pasig)举行秘密会议,决定派人去见被流放的黎刹,希望得到黎刹对革命的全力支持,并以营救他为交换条件。然而黎刹不愿意发生流血事件,坚持应采取非暴力的方式,对暴力革命并不支持。同时,滂尼发秀又组织代表团访日,游说日本天皇援供资金及武器,最后成功签订购买10万枝枪械和150门大炮的协定。[7]
1896年8月,卡蒂普南召开“第五届最高委员会议”,决定设立最高委员会主席、国务秘书、陆军部、司法部、财政部,作为起义的领导机构。[8]
同月,一名卡蒂普南成员向自己的妹妹提起起义计划,被曼达卢永孤儿院(Mandaluyong Orphanage)的一名女杂工知晓,该杂工便向西班牙当局告密。当局随即查封了卡蒂普南的秘密印刷厂,四处搜捕社团成员。[9]
起事计划败露后,滂尼发秀在马尼拉北部的巴林塔瓦克召开紧急会议,决定提前开始起义,成立以哈辛托为首的战时临时政府领导战斗,滂尼发秀任总理。8月26日,巴林塔瓦克起义开始,拉开了革命的序幕。[9]
在“菲律宾万岁”和“不战胜毋宁死”的口号声中,多数由未经过军事训练的群众组成的起义军使用旧式步枪、大刀、长矛、木棍、石块与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西班牙殖民军作战。西班牙当局火烧眉毛,急电马德里求援,并逮捕了黎刹,于12月底又将他处决。革命的火焰很快蔓延到吕宋岛及棉兰老岛,在卡蒂普南的号召下,吕宋、棉兰老和苏禄等地相继爆发武装起义。[10]
甲米地的大地主和保守派埃米利奥·阿奎纳多响应号召,于8月31日在甲米地发动起义,击败了西班牙正规军,迅速占领了甲米地全境。9月,起义军击溃西班牙阿吉雷(Aguirre)军,11月击溃总督拉蒙·布兰科(Ramón Blanco)增援军。受鼓舞的起义军加强攻势,几乎占领吕宋岛全境,并包围了马尼拉。12月13日,卡米洛·波拉维夏(Camilo Polavieja)换下布兰科上任代理总督,他率领西班牙派来的大批增援军及在菲律宾征集的“忠诚志愿军”共3.6万人,集中攻打甲米地,再分散进攻各地起义军。1897年2月,西班牙军队分三路攻打甲米地,起义军歼敌千余人,击退了敌军进攻,但也被迫撤退至吕宋岛北部。[11]
在革命进行中时,之前因甲米地战争而名声大噪的保守派埃米利奥·阿奎纳多就与滂尼发秀发生严重矛盾。阿奎纳多的支持者是甲米地卡维特镇的“马格达洛委员会”(Magdalo),而总部设在诺维莱塔的“马格迪万委员会”(Magdiwang)则拥护滂尼发秀。
阿奎纳多于1896年10月31日发布《自由、平等、博爱》文告,提出将在“解放地区”成立临时革命政府,只字不提卡蒂普南,公开对抗卡蒂普南的章程纲领。12月,滂尼发秀将卡蒂普南总部迁往甲米地,阿奎纳多虽然也前往甲米地,但拒不服从卡蒂普南命令,造成甲米地两个革命组织对立的局面。后在西班牙的强劲攻势下,卡蒂普南于1897年2月退往北吕宋。[12]
1897年3月22日,“马格达洛委员会”和“马格迪万委员会”在特赫洛斯大会(Tejeros Convention)上发生严重分歧,会上阿奎纳多及“马格达洛委员会”一派决议解散卡蒂普南,成立革命政府,阿奎纳多当选为第一任总统,马里亚诺·特里亚斯(Mariano Trías)当选为副总统。然而波尼斯奥拒不承认大会的决定,也不承认革命政府,宣称要带领卡蒂普南继续革命。[13]
于1897年5月10日,阿奎纳多一派逮捕了波尼斯奥,并以“反政府罪”将其处决。卡蒂普南社团因此正式解体。然而,革命尚未结束。阿奎纳多革命政府继续领导革命进行,并于1898年6月12日宣布在解放区成立“边那巴多共和国”(Republic of Biak-na-Bato)。但仅仅在一个月后的12月14日,阿奎纳多就与西班牙殖民政府议和,签订《边那巴多条约》(又译“破石洞条约”,Pact of Biak-na-Bato),并解散革命政府。[14]
尽管阿奎纳多政府解散,阿奎纳多流亡香港,但《破石洞条约》中条款双方都没有认真执行,各地仍在进行武装反抗。早年加入卡蒂普南而晋升准将的马卡布洛斯将军仍然继续领导革命,收复了菲律宾中部地区。[8]
1898年4月,美西战争爆发,马卡布洛斯则在吕宋中部建立革命政府,而阿奎纳多也试图趁着美西战争卷土重来,在香港设立“爱国委员会”,5月又在美军的保护下回到菲律宾,领导对西战争。5月底,革命军收复了甲米地全省。卡蒂普南旧部在各地陆续重建。6月12日,马卡布洛斯在甲米地发布《独立宣言》,宣告菲律宾独立,将建立共和国。至1898年8月,除了马尼拉等少数地区,革命军几乎攻占菲律宾全境。1899年1月马卡布洛斯颁布《马洛洛宪法》(“马洛洛”也译为“马洛洛斯”),建立全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史称菲律宾第一共和国或马洛洛共和国,阿奎纳多重新当选为菲律宾总统,阿波里纳里奥·马比尼(Apolinario Mabini)任内阁总理,卡蒂普南的起义军及各地的革命军改名为菲律宾共和军。[15]
1899年初,西班牙总督与美军密约,将马尼拉“让渡”给美国,美军遂入驻马尼拉,阻挠菲律宾共和军收复马尼拉。2月4日,美军突然进攻马尼拉市郊的菲军,翌日菲律宾第一共和国向美国宣战,美菲战争爆发,马卡布洛斯效忠的菲律宾共和国政权同时陷入美西战争和美菲战争中。12月10日,美西战争结束,战胜国美国攫取了菲律宾统治权。1901年3月21日,菲律宾全境落入美军手中,阿奎纳多被俘投降,卡蒂普南及共和国再度覆灭。[16]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