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西汉元封五年(前106年),设立十三刺史部。其中,兖州刺史部地处今山东省西南部与河南省东北部。但此时的兖州刺史部只是监察区,非真正意义上的行政区。
东汉中平五年(188年)后,州成为正式的一级行政区域。兖州治山阳郡昌邑县(今山东省钜野县东南),领五郡三国:陈留郡、东郡、东平国、任城国、泰山郡、济北国、山阳郡、济阴郡。初平三年(192年),兖州徙治济阴郡鄄城县(今山东省鄄城县北)。后又徙治东郡廪丘县(今山东省郓城县西北)[6]
西晋泰始元年(265年),改山阳郡为高平国。咸宁三年(277年),改东郡为濮阳国。太康十年(289年),复濮阳国为东郡。永康元年(300年),分陈留国置济阳国。建始元年(301年),改东郡为濮阳国[7]。光熙元年(306年),分濮阳郡置东燕国。至永嘉中(307年-313年),兖州领四郡六国:陈留国、济阳郡、濮阳郡、东燕郡、东平国(公国)、任城国、泰山郡、济北国(侯国)、高平国(公国)、济阴国。建兴三年(315年),濮阳、东燕二郡陷于石勒[8]。
东晋永昌元年(322年),陈留、泰山二郡陷于后赵。太宁三年(325年),兖州全境陷于后赵,遂于徐州广陵郡侨置兖州。
后赵时,兖州徙治濮阳郡鄄城县(今山东省鄄城县北)。建武元年(335年),割陈留、东燕二郡置洛州。至此,兖州领七郡:济阳郡、濮阳郡、东平郡、泰山郡、济北郡、高平郡、济阴郡。冉魏永兴二年(351年),兖州大部陷于东晋。
前燕元玺二年(353年),占领后赵司州之阳平郡,置兖州,治馆陶(今河北省馆陶县)。元玺四年(355年),占领东晋兖州之济北郡。光寿元年(357年),阳平郡还属司州,兖州徙治济北郡卢县(今山东省平阴县西)。光寿二年(358年),占领后赵兖州之濮阳郡与东晋兖州之东平、任城、泰山(部分)三郡。光寿三年(359年),占领后赵东燕郡与东晋陈留、济阳、济阴、梁四郡,属兖州。建熙元年(360年),兖州徙治梁郡睢阳县蠡台城(今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西南)。建熙七年(366年),占领东晋高平、鲁、泰山(部分)三郡,属兖州。至此,兖州领十二郡:梁郡、陈留郡、济阳郡、濮阳郡、东燕郡、东平郡、泰山郡、济北郡、高平郡、济阴郡、任城郡、鲁郡。
前秦建元六年(370年),占领前燕兖州,徙治陈留郡小黄县仓垣城(今河南省开封市祥符区北),割梁郡属南兖州,并任城郡入高平郡。建元十五年(379年),兖州徙治高平郡湖陆县(今山东省鱼台县东南)。至此,兖州领十郡:陈留郡、济阳郡、濮阳郡、东燕郡、东平郡、泰山郡、济北郡、高平郡、济阴郡、鲁郡。
东晋太元九年(384年),收复兖州。太元十一年(386年),泰山郡陷于翟魏。太元十二年(387年),陈留、东燕、济阴、高平四郡陷于翟魏;济北郡陷于后燕,改属青州。太元十五年(390年),收复泰山、高平二郡。太元十九年(394年),濮阳、东平、泰山、高平、鲁五郡陷于后燕,改属徐州。
后燕建兴七年(392年),占领翟魏东燕、陈留、济阴、荥阳四郡,置兖豫二州,治东燕郡白马县滑台城(今河南省滑县东)。
东晋隆安二年(398年),占领后燕徐州之鲁、泰山、高平、东平四郡,兖州之陈留、济阴二郡,青州之济北郡,属兖州。
南燕二年(399年),占领东晋兖州之泰山、东平、济北三郡,以泰山郡置兖州,治梁父县(今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东南),以东平、济北二郡置并州。
北魏皇始三年(398年),占领后燕濮阳郡。天兴二年(399年),占领南燕东燕郡,改为东郡。遂以二郡置兖州,治东郡白马县滑台城(今河南省滑县东)。
东晋义熙五年(409年),占领南燕兖州之泰山郡。义熙六年(410年),占领南燕并州之东平、济北二郡,属兖州。义熙十二年(416年),占领后秦兖州之陈留郡与北魏兖州之东郡、濮阳二郡。至此,以兖州旧土置北兖州,仍治滑台城,领九郡:东郡、陈留郡、濮阳郡、鲁郡、泰山郡、高平郡、东平郡、济北郡、济阴郡。
南朝宋永初元年(420年),改侨置的兖州为南兖州,北兖州为兖州。永初三年(422年),兖州陷于北魏。元嘉七年(430年),收复兖州济水以东诸郡。后侨置阳平郡,后省。元嘉十三年(436年),兖州徙治鲁郡邹县邹山(今山东省邹县东南)。元嘉三十年(453年),兖州徙治鲁郡鲁县瑕丘城(今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西北)。此后,瑕丘一直为兖州治所。大明元年(457年),复置阳平郡。至此,兖州领六郡:鲁郡、泰山郡、高平郡、东平郡、济北郡、阳平郡。泰始四年(468年),兖州全境陷于北魏。
北魏泰常七年(422年),占领南朝宋兖州,仍治滑台。泰常八年(423年),割东平、济北二郡置济州。神䴥三年(430年),兖州济水以东陷于南朝宋。至此,兖州领四郡:东郡、陈留郡、濮阳郡、济阴郡。皇兴元年(467年)后,为区别于东兖州,又称兖州为西兖州。太和十一年(487年),割濮阳郡属济州。太和十八年(494年),并陈留郡入东郡,割东郡属司州,割济阴郡属东兖州。
北魏皇兴元年(467年),占领南朝宋兖州大部,改为东兖州,改阳平郡为东阳平郡,以东兖州之济北郡并入济州之济北郡。皇兴二年(468年),占领兖州全境。皇兴三年(469年),分泰山郡置东泰山郡。太和十八年(494年),改东兖州为兖州,割西兖州之济阴郡属兖州。神龟元年(518年),分高平郡复置任城郡。孝昌三年(527年),割济阴郡属西兖州。永安二年(529年),割东泰山郡属北徐州。至此,兖州领六郡:鲁郡、泰山郡、高平郡、任城郡、东平郡、东阳平郡。
北齐天保七年(556年),并鲁、任城二郡为任城郡,泰山、东平、东阳平三郡为东平郡。至此,兖州领三郡:任城郡、东平郡、高平郡。[8]
隋朝开皇三年(583年)废郡,兖州三郡领县直属于州,并岱山县入奉高县。至此,兖州领十二县:鲁、汶阳、邹、乐平、平原(故任城郡所领)、任城、高平(故高平郡所领)、梁父、嬴、博、奉高、须昌(故东平郡所领)。
开皇四年(584年),改鲁县为汶阳县。开皇六年(586年),改奉高县为岱山县。开皇十年(590年),割须昌县属郓州。开皇十三年(593年),分邹、汶阳、平原三县置瑕丘县,瑕丘城由汶阳县移属瑕丘县。开皇十六年(596年),改汶阳县为曲阜县,乐平县为平陆县,平原县为龚丘县,博县为汶阳县;分嬴县置牟城县,汶阳县置泗水县;割汶阳、岱山二县置泰州。至此,兖州领十一县:瑕丘、邹、曲阜、泗水、平陆、龚丘、任城、高平、梁父、嬴、牟城。
大业二年(606年),改兖州为鲁州,并牟城县入嬴县,并高平县入邹县;废泰州为博城县,属鲁州。大业三年(607年),改鲁州为鲁郡。[9]
魏永平元年(617年),改鲁郡为兖州。至此,兖州领十县:瑕丘、邹、曲阜、泗水、平陆、龚丘、任城、梁父、嬴、博城。永平二年(618年),兖州陷于宇文化及之许,复为鲁郡。
唐朝武德二年(619年),占领鲁郡,改为兖州,不久即陷于窦夏,次年又陷于郑。武德四年(621年),再次占领兖州。武德五年(622年),兖州治所瑕丘陷于汉,故置行兖州于郓州,割梁父、嬴、博城三县置东泰州。武德六年(623年),占领瑕丘,兖州隶郓州总管府。至此,兖州领七县:瑕丘、邹、曲阜、泗水、平陆、龚丘、任城。
贞观元年(627年),兖州直隶于河南道;废东泰州为博城县,属兖州;并曲阜县入瑕丘县。贞观八年(634年),复置曲阜县。贞观十四年(640年),置兖州都督府,治兖州。贞观十七年(643年),废戴州,金乡、方与二县改属兖州。乾封元年(666年),改博城县为乾封县。总章元年(668年),复乾封县为博城县。至此,兖州领十县:瑕丘、邹、曲阜、泗水、平陆、龚丘、任城、博城、金乡、方与。
唐朝神龙元年(705年),改博城县为乾封县。天宝元年(742年),改兖州为鲁郡,平陆县为中都县。燕圣武元年(756年),改鲁郡为兖州。自此,兖州隶于北海节度使等使。唐朝至德元载(756年),复为鲁郡。乾元元年(758年),复为兖州。至此,兖州领十一县:瑕丘、邹、曲阜、泗水、中都、龚丘、任城、乾封、莱芜、金乡、方与。
上元元年(760年),割莱芜县属淄州。宝应元年(762年),改方与县为鱼台县。贞元四年(788年),莱芜县还属兖州。贞元十四年(798年),割中都县属郓州。元和十四年(819年),中都县还属兖州。至此,兖州领十一县:瑕丘、邹、曲阜、泗水、中都、龚丘、任城、乾封、莱芜、金乡、鱼台。元和十五年(820年)后,兖州为兖海节度使、泰宁军节度使等使治所。[10]
后唐同光二年(924年)前后,割金乡、鱼台二县属单州。后周广顺二年(952年),罢泰宁军节度使,降兖州为防御州,割任城、中都二县属济州。显德元年(954年),升莱芜监为广利军。显德六年(959年),废广利军为莱芜监。至此,兖州领七县:瑕丘、乾封、泗水、龚丘、曲阜、莱芜、邹。[11]
北宋建隆元年(960年),复兖州为节度州[12]。开宝元年(968年),置京东路,兖州隶之。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改乾封县为奉符县。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改曲阜县为仙源县。熙宁五年(1072年),并邹县入仙源县。熙宁七年(1074年),分京东路为两路,兖州隶京东西路。元丰七年(1084年),复置邹县。大观四年(1110年),改瑕丘县为瑕县,龚丘县为龚县。至此,兖州领七县一监:瑕、奉符、泗水、龚、仙源、莱芜、邹、莱芜监。政和八年(1118年),升兖州为袭庆府。[13]
金朝天会六年(1128年),占领袭庆府。天会八年(1130年),赐予刘齐。天会十五年(1137年)废齐后占领袭庆府,降为兖州,仍为节度州,隶山东西路,并以泰安军为泰宁军节度使支郡。至此,兖州领四县:嵫阳(旧名瑕)、曲阜(旧名仙源)、泗水、龚。大定十九年(1179年),改节镇泰宁军为泰定军,仍治兖州。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改龚县为宁阳县。至此,兖州领四县:嵫阳、曲阜、泗水、宁阳。[14]
大蒙古国成吉思汗十五年(1220年),占领兖州,降为普通州,隶济州。蒙哥汗二年(1252年),升兖州为节度州,隶东平路。至元二年(1265年),并泗水县入曲阜县,宁阳县入嵫阳县。至元三年(1266年),复置泗水县。至元五年(1268年),复降兖州为普通州,隶济州。至元八年(1271年),升济州为济宁府,兖州仍隶之。至元十六年(1279年),升济宁府为济宁路,兖州仍隶之。大德元年(1297年),复置宁阳县。至此,兖州仍领四县:嵫阳、曲阜、泗水、宁阳。[15]
吴元年(1367年),占领济宁路,改为济宁府,兖州仍隶之。明朝洪武元年(1368年),省兖州附郭嵫阳县入州。至此,兖州领三县:曲阜、泗水、宁阳。洪武十八年(1385年),济宁府徙治兖州,改为兖州府,遂废兖州。[16]
兖州辖县(583年—1385年) | |
---|---|
583年 | 高平县、任城县、鲁县、汶阳县、邹县、平原县、乐平县、博平县、奉高县、梁父县、须昌县、嬴县(废除岱山县) |
584年 | 高平县、任城县、鲁县(改为汶阳县)、邹县、平原县、乐平县、博平县、奉高县、梁父县、须昌县、嬴县(废除汶阳县) |
586年 | 高平县、任城县、汶阳县、邹县、平原县、乐平县、博平县、奉高县(改为岱山县)、梁父县、须昌县、嬴县 |
593年 | 高平县、任城县、汶阳县、邹县、平原县、乐平县、博平县、岱山县、梁父县、须昌县、嬴县(增瑕丘县为州治) |
596年 | 瑕丘县、高平县、任城县、汶阳县(改为曲阜县)、邹县、平原县(改为龚丘县)、乐平县(改为平陆县)、梁父县、嬴县(须昌县改属郓州,博平县、岱山县改属泰州,增设泗水县、牟城县) |
606年 | 瑕丘县、任城县、曲阜县、邹县、龚丘县、平陆县、梁父县、嬴县、泗水县(废除高平县、牟城县,博城县来属) |
622年 | 瑕丘县、任城县、曲阜县、邹县、龚丘县、平陆县、泗水县(梁父县、嬴县、博城县改属东泰州) |
627年 | 瑕丘县、任城县、邹县、龚丘县、平陆县、泗水县(废除曲阜县,博城县来属) |
634年 | 瑕丘县、任城县、邹县、龚丘县、平陆县、泗水县、博城县(增设曲阜县) |
643年 | 瑕丘县、曲阜县、任城县、邹县、龚丘县、平陆县、泗水县、博城县(金乡县、方与县来属) |
666年 | 瑕丘县、曲阜县、任城县、邹县、龚丘县、平陆县、泗水县、博城县(改为乾封县)、金乡县、方与县 |
668年 | 瑕丘县、曲阜县、任城县、邹县、龚丘县、平陆县、泗水县、乾封县(改为博城县)、金乡县、方与县 |
704年 | 瑕丘县、曲阜县、任城县、邹县、龚丘县、平陆县、泗水县、博城县、金乡县、方与县(增设莱芜县) |
705年 | 瑕丘县、曲阜县、任城县、邹县、龚丘县、平陆县、泗水县、博城县(改为乾封县)、金乡县、方与县、莱芜县 |
742年 | 瑕丘县、曲阜县、任城县、邹县、龚丘县、平陆县(改为中都县)、泗水县、乾封县、金乡县、方与县、莱芜县 |
760年 | 瑕丘县、曲阜县、任城县、邹县、龚丘县、平陆县、泗水县、乾封县、金乡县、方与县(莱芜县改属淄州) |
762年 | 瑕丘县、曲阜县、任城县、邹县、龚丘县、中都县、泗水县、乾封县、金乡县、方与县(改为鱼台县) |
788年 | 瑕丘县、曲阜县、任城县、邹县、龚丘县、中都县、泗水县、乾封县、金乡县、鱼台县(莱芜县来属) |
798年 | 瑕丘县、曲阜县、任城县、邹县、龚丘县、泗水县、乾封县、金乡县、鱼台县、莱芜县(中都县改属郓州) |
819年 | 瑕丘县、曲阜县、任城县、邹县、龚丘县、泗水县、乾封县、金乡县(废除莱芜县,鱼台县改属徐州) |
820年 | 瑕丘县、曲阜县、任城县、邹县、龚丘县、泗水县、乾封县、金乡县(鱼台县来属) |
827年 | 瑕丘县、曲阜县、任城县、邹县、龚丘县、泗水县、乾封县、金乡县、鱼台县(增设莱芜县) |
839年 | 瑕丘县、曲阜县、任城县、邹县、龚丘县、泗水县、乾封县、金乡县、鱼台县、莱芜县(中都县来属) |
924年 | 瑕丘县、曲阜县、任城县、邹县、龚丘县、泗水县、乾封县、莱芜县、中都县(金乡县、鱼台县改属单州) |
952年 | 瑕丘县、曲阜县、邹县、龚丘县、泗水县、乾封县、莱芜县(任城县、中都县改属济州) |
954年 | 瑕丘县、曲阜县、邹县、龚丘县、泗水县、乾封县、莱芜县(增设广利军) |
959年 | 瑕丘县、曲阜县、邹县、龚丘县、泗水县、乾封县、莱芜县、广利军(改为莱芜监) |
1008年 | 瑕丘县、曲阜县、邹县、龚丘县、泗水县、乾封县(改为奉符县)、莱芜县、莱芜监 |
1012年 | 瑕丘县、曲阜县(改为仙源县)、邹县、龚丘县、泗水县、奉符县、莱芜县、莱芜监 |
1072年 | 瑕丘县、仙源县、龚丘县、泗水县、奉符县、莱芜县、莱芜监(废除邹县) |
1084年 | 瑕丘县、仙源县、龚丘县、泗水县、奉符县、莱芜县、莱芜监(增设邹县) |
1110年 | 瑕丘县(改为瑕县)、仙源县、邹县、龚丘县(改为龚县)、泗水县、奉符县、莱芜县、莱芜监 |
1129年 | 瑕县(改为嵫阳县)、仙源县(改为曲阜县)、邹县、龚县、泗水县、奉符县、莱芜县、莱芜监 |
1131年 | 嵫阳县、曲阜县、龚县、泗水县(奉符县、莱芜县、莱芜监改设泰安军,邹县改属滕阳军) |
1189年 | 嵫阳县、曲阜县、龚县(改为宁阳县)、泗水县 |
1265年 | 嵫阳县、曲阜县、泗水县(废除宁阳县) |
1297年 | 嵫阳县、曲阜县、泗水县(增设宁阳县) |
1368年 | 嵫阳县(废除州的附郭县)、曲阜县、宁阳县、泗水县 |
1369年 | 曲阜县、宁阳县、泗水县(邹县来属) |
1385年 | 曲阜县、宁阳县、泗水县、邹县(改济宁府为兖州府,兖州属县并入) |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