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应(762年四月—763年七月)是唐肃宗的第四个年号,共计2年。[1] 事实速览 宝应在唐朝和唐肃宗时期的位置。 ... 宝应 762年四月-763年七月 政权 唐朝 君主 唐肃宗李亨 历时 2年 宝应在唐朝和唐肃宗时期的位置。 关闭 宝应元年四月十六日乙丑改元,并恢复寅正。(参看上元)。四月二十日唐代宗即位沿用。 改元 元年——四月十六日,改元宝应元年;十八日,唐肃宗崩;二十日,唐代宗继位。[2][3][4] 宝应二年——七月十一日,改元广德元年。[5][6][7] 典故 唐肃宗上元三年四月十六日(762年5月14日),因女尼姑真如于安宜县境内获八宝,献于唐肃宗,唐肃宗取胜宝应真之意,遂改年号为宝应,同时改县名为宝应县。[8] 大事记 杜佑《通典》载,宝应初,杜环归国。环以怛罗斯之役(751)被俘,十余载游历,乘商舶抵广州。环著有《经行记》,现逸失,独杜佑所引得传,记录阿拔斯王朝及中亚各地域地理风俗文化宗教,属汉文最早记录。 出生 逝世 宝应元年 唐玄宗 唐肃宗 纪年 更多信息 宝应, 元年 ... 宝应 元年 二年 公元 762年 763年 干支 壬寅 癸卯 关闭 同期存在的其他政权年号 中国 显圣(761年-763年):安史之乱—史朝义年号 宝胜(762年-763年):唐朝时期—领袖袁晁之年号 大兴(738年-794年):渤海—渤海文王大钦茂之年号 赞普钟(752年-768年):南诏—领袖阁罗凤之年号 日本 天平宝字(757年-765年):奈良时代—孝谦天皇、淳仁天皇、称德天皇之年号 参看 中国年号索引 文内注释 [1]李崇智,《中国历代年号考》,第102页。 [2]刘昫. 舊唐書本紀第十肅宗. 维基文库.“〔壬寅年建巳月〕乙丑,诏皇太子监国。又曰:‘上天降宝,献自楚州,因以体元,叶乎五纪。其元年宜改为宝应,建巳月为四月,余月并依常数,仍依旧以正月一日为岁首。’” [3]欧阳脩. 新唐書本紀第六肅宗. 维基文库.“〔宝应元年建巳月〕乙丑,皇太子监国。大赦,改元年为宝应元年,复以正月为岁首,建巳月为四月。” [4]司马光. 資治通鑑唐紀三十八. 维基文库.“〔宝应元年建巳月〕甲子,制改元;复以建寅为正月,月数皆如其旧;赦天下。……丁卯,上崩。……己巳,代宗即位。” [5]刘昫. 舊唐書本紀第十一代宗. 维基文库.“〔宝应二年七月〕壬子,御宣政殿宣制,改元曰广德,大赦天下,常赦不原者咸赦除之。” [6]欧阳脩. 新唐書本紀第六代宗. 维基文库.“〔广德元年七月〕壬子,大赦,改元。” [7]司马光. 資治通鑑唐紀三十九. 维基文库.“广德元年秋,七月,壬寅,群臣上尊号曰宝应元圣文武孝皇帝。壬子,赦天下,改元。” [8]后晋·张昭、贾纬等,《旧唐书》(卷40):“肃宗上元三年建巳月,于此县得定国宝十三枚,因改元宝应,仍改安宜为宝应。” 参考文献 松桥达良,《元号はやわかり—東亜歷代建元考》,砂书房,1994年7月,ISBN 4915818276 李崇智,《中国历代年号考》,中华书局,2001年1月 ISBN 7101025129 所功,《年号の歴史―元号制度の史的研究》,雄山阁,1998年3月,ISBN 4639007116 前一年号:上元 唐朝年号762年-763年 下一年号:广德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