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论,人性一词即谓:“人类所具有且异于其他动物的本性”,[1]而以哲学的方式探讨人性即谓人性论。中西历来对于人性论讨论不休,并且观点各异,如西方有四体液说、中国即认为人性可区分作性本善性本恶等等。

生与性的问题

牟宗三认为,依照古传原只有“生”字,“性”字是后期的引申字,故古训应是“性即生也”。[2]

徐复观则认为,“性”字较“生”字后出,但“性”字和“生”字应有密切的关联,因为“若与生字之本义没有区别,则生字亦不会孶乳出性字。生字本义为“象草木生而出土上”,而性的本义应为“人生而即有之欲望”。故此,徐复观认为性的本义大概跟今天所说的本能类同。[3]

中国哲学

先秦儒家

中国最早探讨人性论为孔子,即“性相近,习相远也”。

性善论

孟子则提出了四端心: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从四端心构成了性善论,他认为人皆有不忍人之心。[4]孟子的人性论可区分为“道德天性”跟“非道德天性”。当中的“天性”为天赋、本能。“道德天性”指我们不须别人教导我们如何为善,因为善就是一种本能反应。而“非道德天性”则指感官欲望的本能。[5]

性恶论

荀子则主张性恶论,认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他认为人是好利,需要受教育才会有向善的可能。[6]牟宗三则将其解读为“天生人成”,在荀子以前人们大多说有天道,有人道。如孔孟都说与天合德。而荀子则只言人道以治天。而天却无所谓道,纵有道亦只是自然之道。故此荀子在此意义下的人性是人为,由此得出“其善者伪也”。[7]

秦汉儒家

董仲舒对性的解说为:“性者,天质之朴也”[8]。他把人性分作上、中、下三品,分别为圣人之性、中民之性和斗筲之性,又称作性三品说。[9]圣人之性不教而善,中民之性则待教而善,斗筲之性则教而不善。[10]

宋明儒家

张载把人区分作天命之性气质之性。气质之性则谓人的本性由“气”所赋予,由此形成了刚柔缓急的个性,同时具有贤愚差别的道德品格。[11]天命之性则为由“天”所赋予人的本性,张载认为天命之性是纯善的,是人的道德内在依据。但人性亦可以受其他因素所影响(如气),天命之性可能会受到遮蔽。[12]然而,以上的学说亦受到清初学者颜元的著作《四存编‧存性编》批评。颜元以眼睛作为比喻:不论眼眶、眼睑和眼球都是眼睛的“气质”,能看见东西则是眼睛的“性”。能见物的性质是天赋予的,而眼眶、眼睛、眼球也是天赋予的,不应该区分那个是“天命之性”,那个是“气质之性”。[13]

王阳明认为人之本心自发地知仁义,这个就是人的良知。他提出了良知只是是非之心和好恶,好恶就尽了是非,是非就尽了万事万变。[14]王阳明把孟子四端之心总结成良知,而真诚就是良知的本体,本体就是自体,这就是内在的自性。[15]除此以外,他还把自己的学说总括成四句教: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牟宗三则把王阳明的良知总结为:良知是天理之自然明觉处,如此,则天理虽客观而亦主观;天理是良知之当然而必然处,如此,则良知虽主观而亦客观。[16]

新儒家

牟宗三认为,孟子所说的性善论为“可以为善”,亦“即实有其足可为善之能力”,意谓“良能之才”。牟宗三对“良能之才”亦有详细解说:才字即表示人之足够为善之能力,这解说就是孟子所说的“良能”。可以为善就是人有其足可为善的力量,“才”字就是对这种力量作一呼应,而此力量就是“良能”。而性本就是本有的性能,但性善之性不等如“生之谓性”的性,所以牟宗三所说的“性”不是固有亦不是“生而有”的意思,而是“人之为人之实而纯义理地或超越地来规定”。[2]

西方哲学

四气质说

根据文艺复兴时期的医学,人体分为四种基本体液:血液、黏液、黄胆汁以及黑胆汁,此四种体液主宰了人的气质。当其中一种体液占多就会形成独特的气质。如血液太多会使人爱好血腥、黏液则使人冷淡、黄胆汁则使人易怒、黑胆汁则使人忧郁。此学说起源于古希腊的四体液说[17]

亚当·斯密

西方经济学家亚当·斯密主张人性善,人们天生就会关心别人,且具备同情心与怜悯心。他认为‘无论人们会认为某人怎样自私,这个人的天赋中总是明显地存在着这样一些本性,这些本性使他关心别人的命运,把别人的幸福看成是自己的事情,虽然他除了看到别人幸福而感到高兴以外,一无所得。这种本性就是怜悯或同情,就是当我们看到或逼真地想象到他人的不幸遭遇时所产生的感情。我们常为他人的悲哀而感伤,这是显而易见的事实,不需要用什么实例来证明。这种情感同人性中所有其它的原始感情一样,决不只是品行高尚的人才具备,虽然他们在这方面的感受可能最敏锐。最大的恶棍,极其严重地违犯社会法律的人,也不会全然丧失同情心。’[18]

马基维利

西方政治学家马基维利对于人性持悲观态度,他于《君王论》论述道:“因为关于人类,一般地可以这样说:他们是忘恩负义的、容易变心的,是伪装者、仿冒品,是逃避危难、追逐利益的。”甚至他认为被人畏惧比被人爱戴更安全。[19]

宗教哲学

佛教

佛光山释星云认为,佛教中的人性论除了善、恶之外,还有无记性,无记性则是介于善与不善之间。而对于善恶论的解说,可囊括于四点:无善无恶是人的本性,有善有恶是人的真情;改恶迁善是人的功夫,从恶昧善是人的习气。[20]

圣严法师则认为,佛教的善恶观念没有永恒性,认为善恶行为是受所影响。他认为孟子是偏重了理性价值所以说性善;荀子则着眼于物性的改变所以说性恶,但他们都忽略了事物另一面。从这点来说,佛教既不主张性善、亦不主张性恶。但又不同扬雄所主张的善恶混合论、亦不同公孙子所提出的无善无恶。而是主张受无明烦恼所影响所致。当进入了涅槃后,就再没有善恶可言[21]

参看

参考文本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