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条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 (2019年9月15日) |
五禽戏原名为五禽之戏(见后汉书与三国志文献),但后世多已简称五禽戏,也有别名五禽操、五禽气功、百步汗戏等流传。
关于五禽戏的源流,坊间流传的说法,是模仿五种动物的动作而组成。但由利苍夫人辛追的马王堆汉墓三号坑文物导引图考据之后,可以归纳解释出五禽戏来自先秦所流传的各类导引术,后经中医学经络理论的系统化整合编排而成。其中五种动物的功架名称,乃是为了方便归纳各类导引动作的阴阳五行,以及便于教学口传而编写,非由学习模仿动物的动作而来。
发展现况
五禽戏是中国民间广为流传的、也是流传时间最长(至今大约有1800年)的健身方法之一。1982年6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教育部和当时的国家体委发出通知,把五禽戏等中国传统健身法作为在医学类大学中推广的“保健体育课”的内容之一。2003年国家体育总局把重新编排后的五禽戏等健身法作为“健身气功”的内容向全国推广。
1945年中华民国接管台湾后,五禽戏在台湾的推广,则以师徒相传的方式流传,由张镜影传至郭廷献之后,在台湾开枝散叶,形成一个独立的传承体系。[1]
导引与应用
“导引”是一项以肢体运动为主,配合呼吸吐纳的养生方式,源于上古的舞蹈动作。春秋战国时期,导引术获得长足的发展,出现“熊经”、“鸟伸”等术势。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导引图》的40多种姿势,便是先秦导引术的总结。
五禽戏实为优良导引术的其中一种。现今其他流传较广的导引术例如有易筋经、八段锦等。传统中医学认为导引术有助于调理经络运行,在医学上来说为中国古代预防医学与复健医学的总结运动法。
历史依据
最早记载“五禽戏”的正史是后汉书、以及三国志。其后南北朝陶弘景的《养性延命录》也有提到五禽戏。
后汉书之卷八十二下册——方术列传、以及三国志魏书二十九--方技传,均载明此五禽之戏的源流。
华佗、字元化,沛国谯人也,游学徐土,兼通数经。晓养性之术,年且百岁而犹有壮容,时人以为仙。沛相陈珪举孝廉,太尉黄琬辟,皆不就。
佗语普曰:“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耳,动摇则榖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能生,譬犹户枢,终不朽也,是以古之仙人为导引之事,熊经鸱顾,引挽腰体,动诸关节,以求难老。吾有一术,为五禽之戏,一曰虎,二曰鹿,三曰熊,四曰猿,五曰鸟,亦以除疾,兼利蹄足,以当导引,体有不快,起作一禽之戏,怡然汗出,因以著粉,身体轻便而欲食。”普施行之,年九十余,耳目聪明,齿牙完坚。
注一:熊经,若熊之攀枝自悬也。鸱顾,身不动而回顾也。庄子曰:“吐故纳新,熊经鸟伸,此导引之士,养形之人也。”
注二:佗别传曰:“吴普从佗学,微得其方。魏明帝呼之,使为禽戏,普以年老,手足不能相及,粗以其法语诸医。普今年将九十,耳不聋,目不冥,牙齿完坚,饮食无损。”
注三:华佗所言:“人体欲得劳动...是以古之仙人为导引之事,熊经顾,引挽腰体,动诸关节,以求难老。”足证五禽之戏来自古传之导引术;华佗又言:“吾有一术,为五禽之戏”,此话虽不足以证明五禽之戏为华佗一人独创之发明,但足可证明五禽之戏是华佗所传下的却病益寿功法。
考据自西汉马王堆利苍夫人墓的三号坑出土文物“导引图”的内容,与五禽戏的动作相互印证,得出结论五禽戏并非依据动物型态凭空发明而成,而是收集中国古代先秦各家之导引术,并以中医学经络学原理,将零散的导引动作,精心设计并贯串,成为一套整体导引功法。
五禽戏的动作名称由来
早期的一种说法是,每种动作都是模仿相应的动物动作。每种动作都是左右对称地各做一次,并配合气息调理。
最新的说法是,五禽戏本来就是一连串的类似体操的动作,开始并无名称,只以五种动物的型态加以分门别类,而分别对于人体的五脏五行产生养生的好处。这样的说法便是由于西汉马王堆利苍夫人辛追墓的三号坑出土文物“导引图”的内容,因而得到考据上的支持。
为了教学上的方便,郭廷献先生便以各种动作,以类似某些动物的型态,细部的编上名称。
五禽戏的版本
现流传于世的五禽戏有多种版本。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体育总局于2002年新编一套健身气功五禽戏,是综合民间不同版本五禽戏的归结;各戏各以两种运动姿态表现(虎戏:虎扑、虎举;鹿戏:鹿抵、鹿奔;熊戏;熊晃、熊运;猿戏:猿提、猿摘;鸟戏:鸟伸、鸟飞)。
另一较广为流传版本为巴蜀王礼庭的《五禽图》,其以强调吐纳呼吸运动为主并配合拍气法;如,猿工(功)计十五口气,鹿工(功)计十九口气、虎工(功)计二十口气、熊工(功)计十九口气、鹤工(功)计二十五口气。
台湾所流传的五禽戏,依照后汉书所载,还原其名称为“五禽之戏”主要由张镜影(1900-1979)先生传授,郭廷献(1925-2003?)先生推广。
据说,张镜影先生之五禽之戏于中国抗日战争时习自四川青城山的道士;功架以套路形式迥异于传统上的各种版本。在台湾,以张镜影先生所传五禽之戏为主,鲜见其他形式版本之五禽戏。张镜影曾在台北的古亭国小教授功法,从习者众;从习者当中余钟骥、王华中、胡国藩、邓复甫、郭廷献计五人正式拜入门下。郭廷献先生后创“华佗门宏道院”开始广收门生并推广,自此本套五禽之戏在台湾枝开叶散,并见诸于世;目前“华佗门”由郭廷献先生的徒弟罗清香女士担任总主持。[2]
张镜影先生所传的五禽之戏版本共计八节;分别是,丹凤朝阳、金鸡孵蛋、丹凤朝阳、大鹏展翅、丹凤朝阳、孔雀开屏、喜鹊登枝、丹凤朝阳,原并无功架名称,而是在各戏中以不同组连续的核心动作组成。[3][4]
郭廷献为了推广之需,将原功架改编订成为四字名称,全套版本计八节,分别是,预备功、丹凤朝阳,金鸡孵蛋、大鹏展翅、孔雀开屏、喜鹊登枝、丹凤朝阳,收功。郭廷献新编之五禽之戏与功架名称,共计84式。[5]
参见
外部链接
参考书目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