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伊斯兰教在中国的教徒以境内少数民族为主轴,因历史上信奉此教的民族被中国人称为“回族”,伊斯兰教也被称为回教。在公元7世纪即已有阿拉伯穆斯林侨居中国,以此算来伊斯兰教出现在中国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伊斯兰教在中国的传播始于元代,在明代开始本土化。在700年的时间里,伊斯兰教已是中国的传统宗教之一,伊斯兰文化也已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2021年中国官方发布的资料中,中国有约2500万穆斯林,其中约一半生活在新疆[1]。
此条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 (2012年2月1日) |
伊斯兰教的入华路线有两条,一条是自西亚、北非、东非,经海上丝绸之路,从东南传入;另一条是自西亚、中亚,经陆上丝绸之路,从西北传入。
唐朝时不少城市都有信奉伊斯兰教的阿拉伯人和波斯人侨居,他们在广州、泉州、杭州、扬州等地修建了中国最早的一批伊斯兰教的礼拜寺,并且经营了穆斯林的公共墓地。这些人唐宋时期被叫做“蕃客”,这一时期中国的伊斯兰教信仰还仅仅局限在蕃客当中(也包括土生蕃客)。
公元651年,穆罕默德归真后不足二十年,阿拉伯帝国的第三任哈里发奥斯曼派遣穆罕默德的舅父赛义德·本·阿比·瓦卡斯作为使节出使中国,受到唐高宗接见,[2]并允许在广州建立清真寺[来源请求]。
中国历史文献中对伊斯兰教最早的纪录是唐朝人杜环所著的《经行记》。他于玄宗天宝十载到代宗宝应元年(751-762)旅居阿拉伯国家(唐代称为大食)12年,回国后在他的书中对大食人的宗教信仰做了简要的叙述,将伊斯兰教称作“大食法”,穆罕默德称为“摩诃末”。宋人赵汝适在《诸蕃志》里说的“大食教度”,与大食法是一个意思,都指的是大食人信仰的宗教。但唐宋时期的中国人对伊斯兰教还是相当陌生的,在文献记载里往往以敬事“鬼”、“神”,礼“佛”、拜“天”(见岳珂《桯史》、赵汝适《诸蕃志》、郑所南《心史》)去形容蕃客们念经、礼拜等伊斯兰教的宗教活动。宋朝人也称之为“麻霞勿”。
元朝时有大量信奉伊斯兰教的突厥人、波斯人、阿拉伯人被蒙古人迁移到中国,他们是元代“色目人”的主体,在元朝的社会地位仅次于蒙古人,也是官员和军队中蒙古人以外的主要组成部分,他们在元代文献中被叫做“回回”。关于回回这个名称,最早见于北宋沈括的《梦溪笔谈》。他说的“回族”,实际上指的是居住在安西一带唐时称作“回鹘”的人。回族和回鹘音近,可能是后者的音转、大众语或者俗写。南宋时有人提到等“回族”,在含义上除了包括唐时人所说的回鹘外,也泛指敦煌以西的许多民族。在元代文献里,回纥和回鹘指当时的畏兀儿,回族则是指来自中亚和西亚的信仰伊斯兰教的突厥人、波斯人和阿拉伯人。元代文献也因此把回回人的信仰称作回族法(见《元史·世祖本纪》),或称作回族户体例(见《元典章·户部》)。同时,也把礼拜寺叫做回回寺,把伊斯兰教教长叫做回族掌教、回族大师。与此同时,那些久居东南沿海的蕃客和土生蕃客们,也被称作回族蕃客,成为回族人的一部分。明代仍习惯地沿袭这种称呼,把伊斯兰教称作回族教门、回族教,后又被简称为回教。
明朝政府对外来穆斯林采用同化政策。朱元璋推行民族同化政策,蒙古人、色目人同族不得自相嫁娶的诏令,洪武六年闰十一月颁定《大明律》时,将此诏收入其中,强行推行。与此同时,朱元璋又下诏“复衣冠如唐制”,对蒙古、色目等少数民族的“辫发椎髻、胡服、胡语、胡姓一切禁止”。在这种政策下,留居中国的回族人,逐渐和汉人融合,以汉话为母语,改为汉姓,不少清真寺亦貌似中国建筑,但这些族群依然保留着伊斯兰信仰,后来,由于大量的回族人在中国经过与汉族以及蒙古族长期的姻亲交往,相互融合,逐渐形成今日的回族前身。
清朝对于不同民族和宗教采取“分而治之”的政策。康熙四十八年赐进士出身通议大夫兵部侍郎鹿佑为《天方典礼》序文中称:“其微言妙义,切实渊深;天机人事,节目井然。……夫然后知清真一教,不偏不倚,直与中国圣人之教理同道合,而非异端曲说所可同语者矣。”礼部侍郎徐元正读完《天方性理》亦称:“言性理恰与吾儒合;其言先天后天,大世界小世界之源流次第,皆发前人所未发,而微言妙意视吾儒为详,……则是书之作也,虽以阐发天方,实以光大吾儒。”
虽然清朝有不少士人开始研究伊斯兰教,翻译古兰经。但当时清朝政府对于伊斯兰教采取较为压制的态度。1862年至1877年间陕西、甘肃、青海等地发生大规模回族穆斯林的武装反叛和对汉民等非穆斯林族群的屠杀,清廷担忧回民反叛势力颠覆其统治,于是进行强力镇压,最终平定了西北一带的回民叛乱,招安了回民反叛势力。清末,清朝西北一带的陕西省和甘肃省(包括今天的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区,青海省部分地区)发生了同治陕甘回变,共导致了至少两千万平民丧生(见同治陕甘回变)。同时,清朝西北一带的回疆也发生叛乱,清廷恐怕沙俄会趁机将势力渗入中国回疆,派左宗棠平乱,最终正式建立新疆省。
中华民国时期,孙中山提出五族共和,军阀马家军(马步芳及其家族)在西北地方为第一大军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文革期间,伊斯兰教和其它宗教同样受到巨大的灾劫。不少清真寺都被红卫兵破坏[3]。1975年,在云南爆发了回族武装反叛事件,遭当局镇压。后被称为沙甸事件。1978年之后,中国政府放宽了对伊斯兰教的管制,现时中国的伊斯兰教稍微有复兴的趋势,在各大城市有不少清真寺以及回族人聚居,而聚居在新疆、甘肃、宁夏等地的维吾尔、塔塔尔等族大部分都信奉伊斯兰教。
2020年10月12日,中共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发布“伊斯兰教朝觐事务管理办法”,规定除中国伊斯兰教协会以外,任何人不得组织朝觐活动。该办法于2020年12月1日起开始实施[4]。
因中国伊斯兰教历史悠久,穆斯林散布全国,而主要聚居区则在中国西北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以及甘肃、青海和中国西南的云南。中国官方2021年发布的资料指出,中国的穆斯林有约2500万人,其中有约一半生活在新疆[1]。
据中国官方2018年发布的资料,中国的穆斯林人口达2000多万人[5],2019年官方称达2300万人[6],2019年外媒则估计其总数在2200万至2300万人之间[7]。主要由基本全民信仰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组成。
这十个民族中,回族通用汉语;维吾尔族、哈萨克族,乌孜别克族,塔塔尔族,柯尔克孜族,撒拉族使用突厥语;塔吉克族使用伊朗语;东乡族和保安族使用不同的蒙古语。
中国的其他民族中也有少数人信奉伊斯兰教,如汉族穆斯林、满族穆斯林、蒙古回族(蒙古族穆斯林、托茂人)、藏族穆斯林(卡力岗人)、白族穆斯林(白回)、傣族穆斯林(帕西傣)等。
伊斯兰教分逊尼派和什叶派两大宗派。塔吉克族信奉什叶派的伊斯玛仪派,莎车县一小部分维吾尔族信奉什叶派派的十二伊玛目派。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乌孜别克族(乌兹别克族),塔塔尔族,柯尔克孜族,撒拉族,东乡族,保安族信奉逊尼派。而中国的伊斯兰教中,旧教为格底目,后有一些新教派陆续传入,如伊赫瓦尼,赛莱菲耶。中国的伊斯兰教派也包含一些苏菲派别,如虎夫耶与哲合忍耶、尕德忍耶、库布忍耶合称四大门宦[8]。
伊斯兰教对中国的科技、哲学、艺术、建筑和饮食等都带来不少影响。
中国不少城市都有清真菜的餐店,专门售卖符合教规的食物(Halal),较为人熟悉的是兰州牛肉面、牛肉米粉、绿豆粉等由汉族餐食在食材上做了改动的菜式。
中国有不少清真寺,如西安大清真寺的门柱上刻有对联,外貌似方块字,但其实是由阿拉伯文组成。国内现在亦有一些书法家,以中国书法的风格写阿拉伯字,如米广江先生。
中国穆斯林有习武之俗,许多清真寺还设立习武场,有的阿訇本身就文武双全,除了讲经上课外,还自任武术教练,帮助、指导满拉习武。有谚语说“南京到北京,查拳来自教门中”。穆斯林武术种类很多,历史上曾经被称为“昆仑派”或“教门拳”。
民间流行的查拳、回族十八肘、教门弹腿、汤瓶七式拳、八极拳、八门拳、心意六合拳、保定快跤、白猿通臂拳、通备拳、马家拳、护手拳、穆斯林八卦太极拳、双刀、大刀、阿里剑、伸缩剑、古兰剑、燕尾剑、鱼尾剑、河州棍、马家枪、沙家枪、环子锤等,均属穆斯林的武术。其中回族十八肘、教门弹腿、查拳等曾作为国术列入民国时期军事训练项目中。 除此之外,维吾尔族有一种接近中亚风格的武术[来源请求]。
在最近二十年,中国有部分清真寺及公立学校提供伊斯兰相关的教育,亦有一部分学生在海外的伊斯兰大学升学。
中国伊斯兰教由中国伊斯兰教协会管理,在1953年于北京成立,由十个民族的代表组成。
中国的伊斯兰教主要是逊尼派。比较特别的是,在中国有女性的伊玛目。每年都有不少中国的伊斯兰教徒前往圣城麦加朝觐,2007年大约有10,700中国伊斯兰教徒前往麦加朝觐,与其他东亚国家或地区相比较,中国有一定数量的穆斯林。[来源请求]
2022年8月31日,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巴切莱特发布《人权高专办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权关切问题的评估》,指称中国以反击恐怖主义和极端主义为名严重侵犯新疆维吾尔族和穆斯林的人权[9]。报告中称在新疆发现一系列人权受到不当限制的情况,并引用受害者的话证实酷刑和不人道待遇广泛存在,伊玛目阿西姆神庙等圣地被毁[10]。
2023年5月27日,云南省玉溪市通海县纳古回族自治乡政府派人强行改建纳家营清真寺,引起当地伊斯兰教徒不满,进而与警员发生冲突[11]。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