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尊,又称为三圣,是东亚佛教道教民间信仰的神佛造像术语。三尊形式最早起源于印度,是呈现神佛造像的一种方式,以中尊为主,左右二尊胁侍,表彰中尊之功德、协助教化众生[1][2][3][4]

Thumb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馆藏1565年朝鲜释迦三尊画像卷轴

“尊”是佛教、道教对神佛尊敬的量词,日本神道对神的量词称为“柱”。

佛教三尊像

胁侍可以是菩萨声闻明王天人、童子等,常见组合如下:[2]

道教三尊像

早期道教文化中并没有崇拜神像的需求,所以道教的造像要晚于佛教。现存最古老的道教造像,制成于南北朝的北魏时期。陶弘景在茅山建筑佛、道二堂,交互进行礼敬,但佛堂之中安置有尊佛,道堂之中没有;所以陶弘景模仿佛教造像,在道堂中制作天尊神像,并在左右伴有二位真人,从而在道堂中放置三尊像。[17]

印度教三尊像

印度教也有类似的三尊形式:

造像

Thumb
日本奈良县法隆寺金堂释迦三尊像

三尊形式的主要造像有:

  1. 三尊立像
  2. 三尊坐像
  3. 中尊坐像,胁侍立像
  4. 中尊坐像,胁侍跪坐

如果三尊佛像共享一光背,则称之为“一光三尊”,其光背通常为舟形(船后光)或莲瓣形。此形式发源于中国北魏时期,已知最早的案例为刘宋元嘉二十八年(451年)完成的金铜佛像[18]。流传至日本后,以推古天皇三十一年(623年)完成、法隆寺金堂供奉之释迦三尊像日语法隆寺金堂釈迦三尊像最为著名,[2][19][20]镰仓时代(1192年-1333年)起亦流行制作善光寺式阿弥陀三尊日语善光寺式阿弥陀三尊,至今尚存200尊以上。[21]

另见

参考资料

参考书目

外部链接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