吓人箱(jack-in-the-box)又称吓人小丑盒、惊喜箱、盒子里的杰克,是一种外观上由一个带曲柄的盒子组成的儿童玩具。[1] 当曲柄转动时,玩具中的八音盒机构会播放旋律。在曲柄转动达一定次数后(例如在旋律结束时),盖子会突然打开弹出一个人物,通常是小丑或弄臣。有些吓人箱会在曲柄还在转动时随机打开,所带来的惊跳反应的效果更好。许多吓人箱会使用“砰去追黄鼠狼”这首音乐,当旋律演奏到“pop”这个词的时候打开。2005年,吓人箱被正式选入美国国家玩具名人堂,[2]并展出了该玩具的所有版本。
起源
有个理论认为吓人箱起源自14世纪的英国教长约翰·肖恩爵士[3] ,他经常被描绘成拿着一只装有魔鬼的长筒靴。根据民间传说,他曾为了保卫白金汉郡的北马斯顿村,将魔鬼扔进一只长筒靴。吓人箱在法语中被称为“ diable en boîte”(字面意思是“盒子里的魔鬼”)。约翰·佛克塞在其1563年初版的著作《殉教者之书》中,首次在文献中使用了“jack-in-the-box”一词。他在这本书中用这个词来侮辱一名江湖骗子,这名骗子会欺骗零售商贩,将空盒子卖给他们,而不是卖给他们实际购买的东西。 [4]
历史
第一个吓人箱是在16世纪早期由一名叫克劳斯的德国钟匠制造的。克劳斯制作了一个带有金属边缘和一个手柄的木箱,摇动手柄后会弹出一只生气勃勃的魔鬼或“杰克”,这是制作给当地一位王子的五岁生日礼物。其他贵族看到这个玩具后,也纷纷要求为他们的小孩制作吓人箱。[5][6]
在18世纪早期,玩具机械装置得到改进,使得吓人箱更普及于所有儿童,而不仅仅限于王室成员。[6]
原型
吓人箱最初以木材制作,随着新技术的发展,也可以用印刷厚纸板来制作。[7]吓人箱在1930年代左右,变成了一种锡制的发条玩具。此外,锡盒上开始印有儿歌中的意象,并会演奏相应的曲调。[8] 经长年累月的演变,吓人箱内已有小丑以外的角色,如小熊维尼、帽子里的猫、三只小猪、小猫、狗、好奇猴乔治、圣诞老人、长颈鹿等等。 [9]
经销商
第一家负责吓人箱销售的公司名为Joy Toy,是一家非常小的公司,自1935年起经销,持续了20年,该公司位于意大利和荷兰。自此以后,费雪牌、Chad Valley、美泰和多美都在吓人箱分销上扮演了重要角色 [5][9]
在流行文化中
数个世纪以来,漫画家一直使用吓人箱作为描述和取笑政客的一种方式。[6]美国速食公司盒子里的杰克在1950年代初期开始将这个玩具和这句惯用语当作他们的吉祥物。[10]
一部1945年的迪士尼动画片《看钟人》播出唐老鸭在玩一个吓人箱。他试图将它关上,却一直失败,还使唐老鸭沿着桌子滑出,又让他的头撞上正要吃的肉馅饼。最后,他用木槌敲打钉住吓人箱,却只见杰克冲破了地板,唐老鸭奋力把其拉出来,最后却被困进箱子内。唐老鸭与杰克在箱内搏斗直到逃出来,却与玩具互换了服装,衬衫和帽子被偷走,而唐老鸭却戴着杰克的帽子和手风琴小丑的戏服。[11]
由库尔特·布西克原作,亚历克斯·罗斯作画的系列漫画天星之城(Astro City),作品内有名叫“Jack-In-The-Box”的风趣治安维持者,他依仗着玩具主题的小工具,也使用典型的小丑图案。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