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金鸡奖是中国大陆电影界的最高奖项,设立于1981年。由中国大陆电影家协会每年组织专家评选,每项可有多于一个获奖者。目的是奖励突出的影片和电影界人员,与百花奖合称中国大陆电影双奖。从2005年起,金鸡奖和百花奖隔年举办,因此亦有合称金鸡百花奖。从2019年起,金鸡奖每年评选一次[1]。
Quick Facts 中国电影金鸡奖 Golden Rooster Awards, 授予对象 ...
Close
有说法将金鸡奖与金马奖、香港电影金像奖并称为华语电影界三大奖或“三金”。[2] 中国电影家协会主席吴贻弓将金鸡奖与百花奖、华表奖并称中国电影“三大奖”;又称金鸡奖是学术奖,百花奖是观众奖,华表奖是政府奖。[3]
- 1981年,金鸡奖设立。其得名来自于毛泽东所指示的中国共产党的文化艺术方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据前者设立百花奖,据后者设立金鸡奖。该年为农历鸡年,及位于安徽怀宁洪镇有文物“金鸡碑”为戏神碑,立于清雍正八年(1730年)或者上到明代,是研究戏剧史的活化石。
- 1982年,增设“最佳剪辑”、“最佳录音”、“最佳道具”、“最佳服装”、“最佳化妆”、“最佳特技”五项技术奖的评选。
- 1990年,增设“最佳导演处女作奖”。
- 2001年,增设“最佳电视电影奖”。
- 2003年,增设“最佳表演新人奖”,但从次年开始未再颁发过。[4]
- 2004年,取消“最佳合拍片奖”,合拍片开始有资格进行“最佳故事片”的角逐。[5] 同年增设“金鸡奖终身成就奖”。[6]
- 2005年,根据中宣部颁布的《全国性文艺新闻出版评奖管理办法》从第25届开始,金鸡奖改为隔年举办,即奇数年进行评选,偶数年颁发大众电影百花奖。[7] 同时从本年开始,将香港、台湾电影人纳入金鸡奖的评选范围。[8]
- 2011年,随着胶片电影和数字电影界限打破,而中小成本电影市场相对较小,从第28届金鸡奖开始,取消“最佳电视电影”奖项,增设“最佳中小成本电影”。[9]
- 2012年3月,全国政协会议上,政协委员、作协副主席张抗抗和电影文学学会会长王兴东再次提案,申请金鸡奖、百花奖、华表奖、飞天奖、金鹰奖几大中国影视国家级大奖设立“最佳改编剧本奖”。中国影协副主席康健民接受采访时表示,中国电影家协会已经提交了增设“最佳改编剧本奖”、恢复“百花奖最佳编剧”等提案。[10]
- 2013年8月28日,第29届金鸡奖提名名单的新闻发布会上,组委会宣布为了更好的推动文学创作,将最佳编剧奖拆分为“最佳原创剧本”与“最佳改编剧本”两项奖。[11]
- 2019年11月19日,第28届金鸡百花电影节在厦门开幕,开幕式上宣布从今年起金鸡奖将每年评选一次,并且2019年起连续五届在福建厦门举办。[12]此举被媒体解读为抵制金马奖所做出改制的安排[13][14]。
第一代“金鸡”奖杯是以“昂首啼鸣”的金鸡雕像为模型进行倒模而成的,重量在2公斤左右,高度为35厘米,为铸铜镀金构造[15]。目前的奖杯是2019年第32届中国电影金鸡奖起启用的第二代“金鸡”奖杯,由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设计,该奖杯加大了金鸡雕像的鸡冠和尾巴的比例,象征着“时代精神是昂扬的、创新的,永远大踏步前进的,也代表中国电影立于世界电影艺术之林”[16]。
More information 类别, 奖项 ...
Close
备注:个人单项奖仅限于故事片(含中小成本故事片)和儿童片。
- 1993年第13届中国电影金鸡奖评委会(主任萧穆)更改了一次选定的机制,改为初评提名、终评评奖的模式[17]。
- 1997年第17届中国电影金鸡奖在北京进行初评,评委会(主任吴贻弓、陆柱国)有感于参评影片质量不一,建议由自行申报制改为选片制,加入初选环节[18],形成了初选入围、初评提名、终评评奖的流程。
- 2017年第31届中国电影金鸡奖评委会投票从之前的无记名投票改为实名制投票。
- 2019年第32届中国电影金鸡奖评委会分为故事片/儿童片、美术片、戏曲片、纪录片4个评委会。
More information 年份, 届数 ...
2020年年度评选后金鸡奖的评选概况
年份
|
届数
|
报名
|
初选
|
初评/终评
|
2024
|
37
|
251部
|
|
21部故事片/儿童片获得提名
|
2023
|
36
|
179部
(故事片/儿童片138部)
|
故事片/儿童片34部
|
15位故事片评委(主任奚美娟)、15位其他类评委;
24部故事片/儿童片获得提名;其中11部获奖。
|
2022
|
35
|
168部
(故事片/儿童片114部)
|
故事片/儿童片37部
|
15位故事片评委(主任任仲伦)、15位其他类评委;
28部故事片/儿童片获得提名;其中10部获奖。
|
2021
|
34
|
185部
(故事片/儿童片130部)
|
故事片/儿童片34部
|
15位故事片评委(主任明振江)、15位其他类评委;
24部故事片/儿童片获得提名;其中13部获奖。
|
2020
|
33
|
155部
(故事片/儿童片117部)
|
故事片/儿童片41部
|
17位故事片评委(主任尹力)、15位其他类评委;
24部故事片/儿童片获得提名;其中10部获奖。
|
Close
More information 年份, 届数 ...
Close
备注:导演处女作奖设立于1989年,此处一并列出1989年之前颁发的特别奖之青年导演奖。
奖项 |
获奖名单
|
第一届1981年
|
最佳故事片 |
《巴山夜雨》、《天云山传奇》
|
最佳纪录片 |
《刘少奇同志永垂不朽》
|
最佳科教片 |
《生命与蛋白质——人工合成胰岛素》
|
最佳动画片 |
《三个和尚》
|
最佳编剧 |
叶楠(《巴山夜雨》)
|
最佳男主角 |
(空缺)
|
最佳女主角 |
张瑜(《庐山恋》、《巴山夜雨》)
|
最佳男女配角 |
石灵、欧阳儒秋、茅为惠、林彬、仲星火、卢青(《巴山夜雨》)
|
最佳摄影 |
许琦(《天云山传奇》)
|
最佳美术 |
陈绍勉(《天云山传奇》)
|
最佳美术 |
丁辰(《天云山传奇》)
|
最佳音乐 |
高田(《巴山夜雨》)
|
特别 |
向隽殊(《苗苗》)
|
奖项 |
获奖名单
|
第三届1983年
|
最佳故事片 |
《人到中年》、《骆驼祥子》
|
最佳科教片 |
《昆虫世界-身体构造与功能》
|
最佳动画片 |
《鹿铃》
|
最佳导演 |
吴贻弓(《城南旧事》)
|
最佳女主角 |
潘虹(《人到中年》)、斯琴高娃(《骆驼祥子》)
|
最佳男配角 |
牛犇(《牧马人》)
|
最佳女配角 |
郑振瑶(《城南旧事》)
|
最佳摄影 |
魏铎(《逆光》)
|
最佳美术 |
俞翼如(《骆驼祥子》)
|
最佳音乐 |
吕其明(《城南旧事》)
|
最佳剪辑 |
周鼎文(《牧马人》)
|
最佳道具 |
邓成玉(《骆驼祥子》)
|
最佳烟火 |
于泽、王全荣、邱必奎(《风雨下钟山》)
|
最佳特技 |
李再春、门玉凤、朱革、藤春飞、张尔瓒、邢培修、金燕茜(《孔雀公主》)
|
最佳化妆 |
颜碧君、许建新、李遵训(《风雨下钟山》)
|
特别 |
《一盘没有下完的棋》、《茶馆》、《泉水叮咚》
|
奖项 |
获奖名单
|
第四届1984年
|
最佳故事片 |
《乡音》
|
最佳纪录片 |
《我们看到的日本》
|
最佳科教片 |
《灰喜鹊》
|
最佳动画片 |
《鹬蚌相争》
|
最佳导演 |
汤晓丹(《廖仲恺》)
|
最佳男主角 |
董行佶(《廖仲恺》)、杨在葆(《血,总是热的》)
|
最佳女主角 |
龚雪(《大桥下面》)
|
最佳男配角 |
于是之(《秋瑾》)
|
最佳女配角 |
宋晓英(《十六号病房》)
|
最佳摄影 |
杨光远(《再生之地》)
|
最佳美术 |
王兴文(《李冰》上、下集)
|
最佳录音 |
史平一(《再生之地》)
|
最佳道具 |
徐国梁(《秋瑾》)
|
最佳特技 |
董振声、才汝质、雒廷富、陶世恭、纪景春、王大雨(《火焰山》)
|
最佳服装 |
费兰馨、朱凤堂、李琴(《再生之地》)
|
最佳化妆 |
王玢瑞、纪伟华(《李冰》)
|
特别 |
《毛泽东》、《四渡赤水》、《不该发生的故事》、《候补队员》
|
特别 |
陈立洲(《路》)
|
奖项 |
获奖名单
|
第五届1985年
|
最佳故事片 |
《红衣少女》
|
最佳纪录片 |
《零的突破》
|
最佳科教片 |
《广开节能之路》
|
最佳科教片 |
《细胞重建》
|
最佳动画片 |
《火童》
|
最佳戏剧片 |
《五女拜寿》
|
最佳编剧 |
李存葆(《高山下的花环》)
|
最佳导演 |
凌子风(《边城》)
|
最佳男主角 |
吕晓禾(《高山下的花环》)
|
最佳女主角 |
李羚(《黄山来的姑娘》)
|
最佳男配角 |
何伟(《高山下的花环》)
|
最佳女配角 |
王玉梅(《谭嗣同》)
|
最佳摄影 |
张艺谋(《黄土地》)
|
最佳美术 |
张之楚(《雅马哈鱼档》)
|
最佳音乐 |
许友夫(《人生》)
|
最佳录音 |
冯德耀(《雷雨》)
|
最佳录音 |
苗振宇(《雷雨》)
|
最佳剪辑 |
周鼎文(《高山下的花环》)
|
奖项 |
获奖名单
|
第六届1986年
|
最佳故事片 |
《野山》
|
最佳纪录片 |
《抗日烽火》
|
最佳纪录片 |
《手》
|
最佳科教片 |
《崛起的第三金属-钛》
|
最佳动画片 |
《金猴降妖》
|
最佳编剧 |
万方、曹禺(《日出》)
|
最佳导演 |
颜学恕(《野山》)
|
最佳男主角 |
刘子枫(《黑炮事件》)
|
最佳女主角 |
岳红(《野山》)
|
最佳男配角 |
辛明(《野山》)
|
最佳女配角 |
王馥荔(《日出》)
|
最佳摄影 |
郑康振、赵晓时(《绝响》)
|
最佳美术 |
张景文、彭俊(《绝响》)
|
最佳录音 |
李岚华(《野山》)
|
特别奖 |
《咱们的退伍兵》、《迷人的乐队》、王苹(《中国革命之歌》)
|
奖项 |
获奖名单
|
第七届1987年
|
最佳故事片 |
《孙中山》(上、下)、《芙蓉镇》
|
最佳纪录片 |
《一瞬与十年》
|
最佳动画片 |
《超级肥皂》
|
最佳编剧 |
田军利、费林军(《血战台儿庄》)
|
最佳导演 |
丁荫楠(《孙中山》)
|
最佳男主角 |
刘文治(《孙中山》)
|
最佳女主角 |
刘晓庆(《芙蓉镇》)
|
最佳女配角 |
徐宁(《芙蓉镇》)
|
最佳女配角 |
丁嘉莉(《山林中头一个女人》)
|
最佳摄影 |
侯咏、王亨里(《孙中山》)
|
最佳美术 |
闵宗泗(《孙中山》)
|
最佳美术 |
金绮芬(《芙蓉镇》)
|
最佳音乐 |
施万春(《孙中山》)
|
最佳录音 |
来启箴、吴凌(《山林中头一个女人》)
|
最佳剪辑 |
冯惠琳(《孙中山》)
|
最佳剪辑 |
严秀英、周夏娟(《孙中山》)
|
奖项 |
获奖名单
|
第八届1988年
|
最佳故事片 |
《老井》、《红高粱》
|
最佳科教片 |
《轰击原子核的大炮--粒子加速器》
|
最佳编剧 |
宋国勋、李子羽、黄蜀芹(《人鬼情》)
|
最佳导演 |
吴天明(《老井》)
|
最佳男主角 |
张艺谋(《老井》)
|
最佳女主角 |
潘虹(《井》)
|
最佳男配角 |
李保田(《人鬼情》)
|
最佳女配角 |
吕丽萍(《老井》)
|
最佳摄影 |
顾长卫(《红高粱》、《孩子王》)
|
最佳美术 |
陈绍华(《孩子王》)
|
最佳音乐 |
赵季平(《红高粱》)
|
最佳录音 |
顾长宁(《红高粱》)
|
最佳剪辑 |
汪大儒(《山雀儿》)
|
奖项 |
获奖名单
|
第九届1989年
|
最佳纪录片 |
《蛇口奏鸣曲》
|
最佳科教片 |
《增长的代价——人口与经济》
|
最佳动画片 |
《山水情》
|
最佳儿童片 |
《多梦时节》
|
最佳导演 |
吴子牛(《晚钟》、《欢乐英雄》、《阴阳界》
|
最佳男主角 |
陶泽如(《晚钟》、《欢乐英雄》)、谢园(《棋王》、《大喘气》)
|
最佳女主角 |
徐守莉(《欢乐英雄》、《阴阳界》)
|
最佳男配角 |
孙敏(《晚钟》)
|
最佳摄影 |
侯咏(《晚钟》)
|
最佳美术 |
邵瑞刚、扈洪元(《村路带我回家》)
|
最佳剪辑 |
钟芙蓉(《疯狂的代价》)
|
奖项 |
获奖名单
|
第十届1990年
|
最佳故事片 |
《开国大典》(上、下集)
|
最佳纪录片 |
《情系巴山》
|
最佳科教片 |
《脑海》
|
最佳儿童片 |
《豆蔻年华》、《普莱维梯彻公司》
|
最佳编剧 |
张天民、张笑天、刘星、郭晨(《开国大典》)
|
最佳导演 |
李前宽、肖桂云(《开国大典》)、谢铁骊、赵元(《红楼梦》第一、二部)
|
最佳导演处女作 |
《童年在瑞金》
|
最佳男主角 |
卢奇(《百色起义》)
|
最佳男配角 |
孙飞虎(《开国大典》)
|
最佳女配角 |
林默予(《红楼梦》)
|
最佳摄影 |
李晨声(《哦,香雪》)、赵俊宏(《庭院深深》)(上、下集)
|
最佳美术 |
杨占家、陈翼云(《红楼梦》)
|
最佳音乐 |
杨矛(《庭院深深》)
|
最佳录音 |
冯德耀(《庭院深深》)
|
最佳剪辑 |
吴方海(《开国大典》)
|
最佳服装 |
夏亚一、丁梅先、姜锦明、赵茹华、张璇、洪军、刘惠萍(《红楼梦》)
|
奖项 |
获奖名单
|
第十一届1991年
|
最佳故事片 |
《焦裕禄》
|
最佳纪录片 |
《周恩来》(上、下集)
|
最佳科教片 |
《花》
|
最佳动画片 |
《雁阵》
|
最佳儿童片 |
《我的九月》
|
最佳导演处女作 |
古榕(《老店》)
|
最佳男主角 |
李雪健(《焦裕禄》)
|
最佳女主角 |
奚美娟(《假女真情》)
|
最佳摄影 |
伊·呼和乌拉(《骑士风云》)
|
最佳美术 |
钱运选(《双旗镇刀客》)
|
最佳录音 |
李家进(《老店》)
|
最佳剪辑 |
王志华(《骑士风云》)
|
最佳道具 |
高建华、孙国明、王书堂(《大城市1990》)
|
特别 |
冯小宁(《战争子午线》)
|
特别 |
冯小宁(《大气层消失》)
|
特别 |
《大城市1990》
|
奖项 |
获奖名单
|
第十二届1992年
|
最佳故事片 |
《大决战》
|
最佳纪录片 |
《我们走过的日子》
|
最佳科教片 |
《低温核供热堆》
|
最佳科教片 |
《企鹅大帝》
|
最佳儿童片 |
《烛光里的微笑》
|
最佳编剧 |
汪天云、黄亚洲(《开天辟地》(上、下集)
|
最佳导演 |
《大决战》导演组
|
最佳导演 |
孙周(《心香》)
|
最佳男主角 |
王铁成(《周恩来》)(上、下集)
|
最佳女主角 |
宋晓英(《烛光里的微笑》)
|
最佳女配角 |
丁嘉莉(《过年》)
|
最佳摄影 |
姚力(《心香》)
|
最佳美术 |
《大决战》
|
最佳音乐 |
金复载(《风雨故园》、《清凉寺的钟声》)
|
最佳录音 |
邓清华、冯径生、陆洪(《心香》)
|
最佳剪辑 |
《大决战》
|
最佳道具 |
《大决战》
|
最佳烟火 |
《大决战》
|
最佳化妆 |
颜碧君、王希钟(《周恩来》)
|
特别 |
《周恩来》、《开天辟地》
|
奖项 |
获奖名单
|
第十三届1993年
|
最佳故事片 |
《秋菊打官司》
|
最佳纪录片 |
《天界》
|
最佳科教片 |
《昼夜节律》
|
最佳动画片 |
靳喜武(《杨贵妃》)
|
最佳儿童片 |
《三毛从军记》
|
最佳编剧 |
王兴东(《蒋筑英》)
|
最佳导演 |
夏钢(《大撒把》)
|
最佳男主角 |
葛优(《大撒把》)
|
最佳女主角 |
巩俐(《秋菊打官司》)
|
最佳男配角 |
魏宗万(《三毛从军记》)
|
最佳女配角 |
张力维(《人之初》)
|
最佳摄影 |
李晨声(《离婚》)
|
最佳录音 |
詹新(《阙里人家》)
|
最佳剪辑 |
张晓东(《站直啰,别趴下》)
|
最佳服装 |
李建群(《杨贵妃》)
|
最佳化妆 |
殷丽华、沈东生(《三毛从军记》)
|
最佳化妆 |
杨允铭(《离婚》)
|
特别 |
漠风
|
奖项 |
获奖名单
|
第十四届1994年
|
最佳故事片 |
《凤凰琴》
|
最佳纪录片 |
《水中影》
|
最佳科教片 |
《第十三片绿叶》
|
最佳动画片 |
《鹿女》
|
最佳编剧 |
桔生、刘醒龙、卜炎贵(《凤凰琴》)
|
最佳导演 |
何平(《炮打双灯》)
|
最佳男主角 |
李保田(《凤凰琴》)
|
最佳女主角 |
潘虹(《股疯》)
|
最佳男配角 |
方子哥(《无人喝彩》)
|
最佳摄影 |
格日图(《东归英雄传》)
|
最佳美术 |
钱运选(《炮打双灯》)、吕志昌、杨保成(《重庆谈判》)
|
最佳音乐 |
曹·道尔基(《东归英雄传》)
|
最佳录音 |
李伯江(《云南故事》)
|
最佳剪辑 |
徐栋、钱丽丽(《都市情话》)
|
特别 |
《东归英雄传》
|
特别 |
《早春一吻》
|
奖项 |
获奖名单
|
第十五届1995年
|
最佳故事片 |
《被告山杠爷》、《没有原告的杀人事件》
|
最佳纪录片 |
《往事歌谣》
|
最佳科教片 |
《果实蝇》
|
最佳动画片 |
《白色的蛋》
|
最佳编剧 |
毕必成、范元(《被告山杠爷》、《没有原告的杀人事件》)
|
最佳导演 |
黄建新、杨亚洲(《背靠背,脸对脸》)
|
最佳男主角 |
李仁堂(《被告山杠爷》、《没有原告的杀人事件》)
|
最佳女主角 |
艾丽娅(《二嫫》)
|
最佳女配角 |
剧雪(《永失我爱》)
|
最佳摄影 |
鲍肖然(《南中国1994》)
|
最佳美术 |
杨钢(《征服者》)
|
最佳音乐 |
常宏宇(《征服者》)
|
最佳剪辑 |
孙惠民(《绝境蓬生》)
|
特别 |
张建亚(《绝境蓬生》)
|
奖项 |
获奖名单
|
第十六届1996年
|
最佳故事片 |
《红樱桃》
|
最佳纪录片 |
《男与女》
|
最佳科教片 |
《种子正传》
|
最佳动画片 |
《自古英雄出少年》
|
最佳导演 |
吴天明(《变脸》)
|
最佳男主角 |
高明(《孔繁森》)
|
最佳女主角 |
宋春丽(《九香》)
|
最佳男配角 |
赵军(《吴二哥请神》)
|
最佳女配角 |
郑卫莉(《吴二哥请神》)
|
最佳摄影 |
肖风(《人约黄昏》)
|
最佳美术 |
《人约黄昏》
|
最佳音乐 |
赵季平(《孔繁森》)
|
最佳录音 |
李岚华(《红樱桃》)
|
最佳剪辑 |
张建华(《悲情布鲁克》)
|
奖项 |
获奖名单
|
第十七届1997年
|
最佳故事片 |
《鸦片战争》
|
最佳纪录片 |
《山梁》
|
最佳科教片 |
《介入疗法》
|
最佳动画片 |
《百鸟衣》
|
最佳儿童片 |
《我也有爸爸》
|
最佳合拍故事片 |
《宋氏三姐妹》
|
最佳剧本 |
王兴东(《离开雷锋的日子》)
|
最佳导演 |
韦廉(《大转折》)
|
最佳导演处女作 |
周波(《捕狼人生》)、芦苇(《西夏路迢迢》)
|
最佳男主角 |
刘佩琦(《离开雷锋的日子》)
|
最佳女主角 |
于慧(《喜莲》)
|
最佳男配角 |
林连昆(《鸦片战争》)、孙淳(《缉毒英雄》)
|
最佳女配角 |
马晓晴(《我也有爸爸》)
|
最佳摄影 |
候咏(《鸦片战争》)
|
最佳美术 |
孙永印、崔登高、张飙(《大转折》)
|
最佳音乐 |
金复载(《红河谷》)
|
最佳录音 |
王学义、来启箴(《鸦片战争》)
|
最佳剪辑 |
冯四海(《红河谷》)
|
最佳道具 |
张先春(《鸦片战争》)
|
最佳烟火 |
于泽、魏新才、邱必奎、王其军、杨奎(《大转折》)
|
特别 |
(《埋伏》)
|
奖项 |
获奖名单
|
第十八届1998年
|
最佳故事片 |
《安居》
|
最佳纪录片 |
《周恩来外交风云》
|
最佳科教片 |
《基因与转基因动物》
|
最佳动画片 |
《蝶双飞》
|
最佳儿童片 |
《花季.雨季》
|
最佳合拍故事片 |
(《半生缘》
|
外国影片最佳译制 |
(《泰坦尼克号》
|
最佳剧本 |
陆柱国(《大进军——席卷大西南》)
|
最佳导演 |
胡炳榴(《安居》)
|
最佳导演 |
塞夫麦丽丝(《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
最佳导演处女作 |
张扬(《爱情麻辣烫》)
|
最佳男主角 |
冯巩(《没事偷着乐》)
|
最佳女主角 |
陶虹(《黑眼睛》)
|
最佳男配角 |
葛存壮(《周恩来——伟大的朋友》)
|
最佳女配角 |
白雪云(《安居》)
|
最佳摄影 |
穆德远(《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
最佳美术 |
陈耀功(《长征》)
|
最佳音乐 |
章绍同(《相爱在西双版纳》)
|
最佳录音 |
章文(《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
最佳剪辑 |
程珑(《红色恋人》)
|
最佳服装 |
茹美琪(《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
特别 |
《大进军——席卷大西南》
|
特别 |
潘予(《安居》)
|
奖项 |
获奖名单
|
第十九届1999年
|
最佳故事片 |
《那山、那人、那狗》
|
最佳纪录片 |
《共和国主席刘少奇》
|
最佳科教片 |
《征服病毒病》
|
最佳动画片 |
《宝莲灯》
|
最佳儿童片 |
《草房子》
|
最佳编剧 |
曹文轩(《草房子》)
|
最佳导演 |
张艺谋(《一个都不能少》)
|
最佳导演处女作 |
金琛(《网络时代的爱情》)
|
最佳男主角 |
滕汝俊(《那山那人那狗》)
|
最佳女主角 |
宁静(《黄河绝恋》)
|
最佳男配角 |
杜源(《草房子》)
|
最佳女配角 |
袁泉(《春天的狂想》)
|
最佳摄影 |
赵非(《荆轲刺秦王》)
|
最佳美术 |
屠居华、林琦(《荆轲刺秦王》)
|
最佳音乐 |
李戈(《黄河绝恋》)
|
最佳录音 |
陶经(《荆轲刺秦王》)
|
最佳剪辑 |
杜媛、刘小琴(《网络时代的爱情》)
|
最佳道具 |
朱明、易振洲(《荆轲刺秦王》)
|
最佳烟火 |
尹星云、白存平、岑大松、申起进(《铁血大动脉》)
|
最佳特技美术 |
冯小宁(《黄河绝恋》)
|
最佳置景 |
侯福兴、沈忠培(《上海纪事》)
|
最佳化妆 |
夏小玫、张帮宠、尹潇潇(《国歌》)
|
奖项 |
获奖名单
|
第二十届2000年
|
最佳故事片 |
《生死抉择》
|
最佳故事片 |
《我的父亲母亲》
|
最佳故事片 |
《横空出世》
|
最佳科教片 |
《宇宙与人》
|
最佳合拍故事片 |
《西洋镜》
|
最佳剧本 |
贺子壮、宋继高(《生死抉择》)
|
最佳导演 |
张艺谋(《我的父亲母亲》)
|
最佳导演 |
陈国星(《横空出世》)
|
最佳男主角 |
陈道明(《我的1919》)
|
最佳女主角 |
巩俐(《漂亮妈妈》)
|
最佳男配角 |
雷明(《生死抉择》)
|
最佳女配角 |
陈谨(《横空出世》)
|
最佳摄影 |
张黎(《横空出世》)
|
最佳摄影 |
池小宁(《横空出世》)
|
最佳摄影 |
侯咏(《我的父亲母亲》)
|
最佳美术 |
林潮翔(《横空出世》)
|
最佳美术 |
曹久平(《我的父亲母亲》)
|
最佳音乐 |
张千一(《横空出世》)
|
最佳录音 |
郑春雨(《横空出世》)
|
最佳故事片特别 |
(《紧急迫降》)
|
最佳导演特别 |
路学长(《非常夏日》)
|
最佳剧本特别 |
扎西达娃、谢飞(《益西卓玛》)
|
最佳女主角特别 |
丹增卓嘎(《益西卓玛》)
|
奖项 |
获奖名单
|
第二十一届2001年
|
最佳故事片 |
《毛泽东在1925》
|
最佳纪录片 |
《东方巨响——两弹一星实录》
|
最佳戏曲片 |
《生死泪》
|
最佳编剧 |
王晓棠、王宸(《芬芳誓言》)
|
最佳导演 |
霍建起(《蓝色爱情》)
|
最佳导演处女作 |
齐星(《押解的故事》)
|
最佳男主角 |
戈治均(《押解的故事》)
|
最佳女主角 |
宋春丽(《相伴永远》)
|
最佳男配角 |
傅彪(《押解的故事》)
|
最佳女配角 |
彭玉(《月圆今宵》)
|
最佳摄影 |
蔡抒南、崔新萍(《血性山谷》)
|
最佳摄影 |
冯小宁(《紫日》)
|
最佳美术 |
屠居华(《相伴永远》)
|
最佳音乐 |
叶小刚(《刮痧》)
|
最佳录音 |
冯德耀(《刘天华》)
|
最佳电视电影 |
《王勃之死》、《上车,走吧》
|
奖项 |
获奖名单
|
第二十二届2002年
|
最佳故事片 |
《美丽的大脚》、《冲出亚马逊》
|
最佳女主角 |
陶红(《生活秀》)、倪萍(《美丽的大脚》)
|
最佳男主角 |
宁才(《天上草原》)
|
最佳导演 |
杨亚洲(《美丽的大脚》)、陈凯歌(《和你在一起》)
|
最佳编剧 |
思芜(《生活秀》)
|
最佳男配角 |
王志文(《和你在一起》)
|
最佳女配角 |
袁泉(《美丽的大脚》)
|
最佳美术 |
全荣哲(《冲出亚马逊》)
|
最佳摄影 |
董亚春(《冲出亚马逊》)
|
最佳录音 |
吕家进(《小城之春》)
|
最佳音乐 |
三宝(《天上草原》)
|
奖项 |
获奖名单
|
第二十三届2003年
|
最佳故事片 |
《暖》、《惊涛骇浪》
|
最佳女主角 |
余男(《惊蛰》)
|
最佳男主角 |
夏雨(《警察有约》)
|
最佳导演 |
张艺谋(《英雄》)
|
最佳编剧 |
秋实(《暖》)
|
最佳男配角 |
赵君(《看车人的七月》)
|
最佳女配角 |
徐静蕾(《我的美丽乡愁》)
|
最佳美术 |
霍廷霄、易振洲(《英雄》)
|
最佳摄影 |
穆德远、董亚春、姜力军、陈远良(《惊涛骇浪》)
|
最佳录音 |
陶经(《英雄》)
|
最佳音乐 |
章绍同(《台湾往事》)
|
导演处女作 |
徐静蕾(《我和爸爸》)、乌兰塔娜(《暖春》)
|
最佳纪录片 |
《钢琴梦》
|
最佳动画片 |
《回想》
|
最佳电视电影片 |
《马世清离婚》
|
最佳特技 |
孟浩、刘言韬、冯旭因(《惊涛骇浪》)
|
表演新人 |
李敏(《婼玛的十七岁》
|
最佳置景 |
姜述义、杨印华(《惊涛骇浪》)
|
最佳化装 |
徐广瑞(《邓小平》)
|
特别 |
李丁(《家有轿车》)
|
故事片特别 |
《邓小平》
|
奖项 |
获奖名单
|
第二十四届2004年
|
最佳故事片 |
《美丽上海》
|
最佳男主角 |
刘烨(《美人草》)
|
最佳女主角 |
郑振瑶、章子怡
|
最佳男配角 |
冯远征(《美丽上海》)
|
最佳导演 |
彭小莲(《美丽上海》)
|
最佳编剧 |
赵冬苓(《上学路上》)
|
最佳导演处女作 |
方刚亮(《上学路上》)
|
最佳摄影 |
梁明(《两个人的芭蕾》)
|
奖项 |
获奖名单
|
第二十五届2005年
|
最佳故事片 |
《太行山上》、《可可西里》
|
最佳电视电影片 |
《我们》
|
最佳导演 |
马俪文(《我们俩》)
|
最佳男主角 |
成龙(《新警察故事》)
|
最佳女主角 |
金雅琴(我们俩》)
|
最佳男配角 |
唐国强(《张思德》)
|
最佳女配角 |
黄梅莹(《孔雀》)
|
最佳纪录片 |
《走近毛泽东》
|
最佳动画片 |
《梁山伯与祝英台》
|
最佳编剧 |
刘恒(《张思德》)
|
导演处女作 |
万玛才旦(《静静的喇嘛石》)
|
最佳摄影 |
李屏宾(《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
最佳音乐 |
叶小纲(《太行山上》)
|
最佳录音 |
张磊、李安磊(《太行山上》)
|
最佳美术 |
曹久平(《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
终身成就 |
谢铁骊、谢晋
|
奖项 |
获奖名单
|
第二十六届2007年
|
最佳故事片 |
《云水谣》
|
最佳导演 |
戚健《天狗》、尹力《云水谣》
|
最佳男主角 |
富大龙《天狗》
|
最佳女主角 |
刘嘉玲《好奇害死猫》 、 颜丙燕《爱情的牙齿》
|
最佳男配角 |
王霙《我的长征》
|
最佳女配角 |
小香玉《鸡犬不宁》
|
最佳编剧 |
唐灏、张思涛、张弛、胡坤《东京审判》
|
最佳摄影 |
曾念平《门》
|
最佳录音 |
郑春雨《云水谣》
|
最佳美术 |
易振洲《墨攻》
|
最佳音乐 |
舒楠《香巴拉信使》
|
最佳导演处女作奖 |
安澜《夜袭》
|
最佳纪录片 |
《又见梅兰芳》
|
最佳科教片 |
《圆明园》
|
最佳美术片 |
《勇士》
|
最佳数字电影 |
《棋王和他的儿子》
|
最佳儿童片 |
《魔法小葫芦》
|
终身成就奖 |
陆柱国、张瑞芳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特别文化贡献奖 |
柳城
|
评委会特别荣誉奖 |
《我的长征》
|
奖项 |
获奖名单
|
第二十七届2009年
|
最佳故事片 |
《集结号》 《梅兰芳》
|
最佳导演 |
冯小刚 《集结号》
|
最佳男主角 |
吴刚 《铁人》
|
最佳女主角 |
周迅《李米的猜想》 蒋雯丽《立春》
|
最佳编剧 |
江海洋、谷白、宗福先 《高考1977》
|
最佳男配角 |
王学圻《梅兰芳》
|
最佳女配角 |
岳红《走着瞧》
|
最佳导演处女作 |
李大为《走着瞧》
|
最佳摄影 |
吕乐 《集结号》
|
最佳美术 |
芦月林 余麦多 《铁人》
|
最佳录音 |
王乐文 李安磊 安韶峰《八月一日》
|
最佳音乐 |
王黎光 《集结号》
|
最佳纪录片 |
《决战太原》
|
最佳科教片 |
《月球探秘》
|
最佳儿童片 |
《走路上学》
|
最佳美术片 |
《马兰花》
|
最佳数字电影 |
《走四方》
|
最佳戏曲片 |
《廉吏于成龙》
|
评委会特别奖 |
故事片特别奖《八月一日》
|
编剧特别奖 |
程晓玲《清水的故事》
|
终身成就奖 |
秦怡、于蓝
|
奖项 |
获奖名单
|
第二十八届2011年
|
最佳故事片 |
《飞天》
|
最佳纪录片 |
《天赐》
|
最佳科教片 |
《变暖的地球》
|
最佳美术片 |
《兔侠传奇》
|
最佳戏曲片 |
《响九霄》
|
最佳中小成本故事片 |
《老寨》
|
最佳儿童片 |
《守护童年》
|
最佳编剧 |
程晓玲(《岁岁清明》)
|
最佳导演 |
陈力(《爱在廊桥》)
|
导演处女作奖 |
路阳(《盲人电影院》)
|
最佳男主角 |
孙淳(《秋喜》)
|
最佳女主角 |
娜仁花(《额吉》)
|
最佳男配角 |
徐才根(《团圆》)
|
最佳女配角 |
国歌(《惊沙》)
|
最佳摄影 |
孙明(《秋之白华》)
|
最佳录音 |
王丹戎(《建国大业》)
|
最佳美术 |
霍廷霄(《唐山大地震》)
|
最佳音乐 |
王黎光(《唐山大地震》)
|
评委会特别影人奖 |
朱旭(《我们天上见》)
|
评委会特别影片奖 |
《钢的琴》
|
终身成就奖 |
向隽姝(配音艺术家)、傅正义(剪辑大师)
|
奖项 |
获奖名单
|
第二十九届2013年
|
最佳故事片 |
《中国合伙人》《周恩来的四个昼夜》
|
最佳导演 |
陈可辛《中国合伙人》
|
评委会特别奖 |
《一九四二》、吴天明
|
最佳男主角 |
张国立《一九四二》、黄晓明(《中国合伙人》
|
最佳女主角 |
宋佳《萧红》
|
最佳男配角 |
王庆祥《一代宗师》
|
最佳女配角 |
王珞丹《搜索》
|
最佳导演处女作 |
赵薇《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
|
最佳纪录片 |
《冰血长津湖》
|
组委会奖 |
《忠诚与背叛》
|
最佳原创剧本 |
黄宏、王金明《倾城》
|
最佳改编剧本 |
刘震云《1942》
|
终身成就奖 |
于敏、刘学尧
|
最佳科教片 |
《气候变化与粮食安全》
|
最佳美术片 |
《终极大冒险》
|
最佳戏曲片 |
《兰梅记》《红楼梦》(旧版新版)
|
最佳中小成本故事片 |
《万箭穿心》
|
最佳儿童片 |
《我的影子在奔跑》
|
最佳摄影 |
吕乐《1942》
|
最佳录音 |
吴江《1942》
|
最佳美术 |
张叔平、邱伟明(《一代宗师》)
|
最佳音乐 |
章绍同(《周恩来的四个昼夜》)
|
奖项 |
获奖名单
|
第三十二届2019年
|
最佳故事片奖 |
《流浪地球》
|
最佳导演奖 |
林超贤(《红海行动》)
|
最佳男主角 |
王景春(《地久天长》)
|
最佳女主角 |
咏梅(《地久天长》)
|
最佳男配角 |
王志飞(《古田军号》)
|
最佳女配角 |
吴玉芳(《送我上青云》)
|
最佳编剧奖 |
阿美、王小帅(《地久天长》)
|
最佳纪录片奖 |
《奋斗时代》
|
最佳科教片奖 |
《绿色长城》
|
最佳导演处女作奖 |
文牧野《我不是药神》
|
最佳中小成本故事片 |
《红花绿叶》
|
最佳儿童片奖 |
《小狗奶瓶》
|
最佳戏曲片奖 |
《挑山女人》
|
最佳美术片奖 |
《风语咒》
|
最佳录音奖 |
王丹戎、祝岩峰、刘旭(《流浪地球》)
|
最佳摄影奖 |
曹郁《妖猫传》
|
最佳美术奖 |
屠楠、陆苇《妖猫传》
|
最佳音乐奖 |
居文沛《古田军号》
|
最佳剪辑奖 |
朱利赟《进京城》
|
奖项 |
获奖名单
|
第三十三届2020年
|
最佳故事片奖 |
《夺冠》
|
评委会特别奖 |
《我和我的祖国》
|
最佳导演奖 |
王瑞《白云之下》
|
最佳男主角 |
黄晓明《烈火英雄》
|
最佳女主角 |
周冬雨《少年的你》
|
最佳男配角 |
印小天《烈火英雄》
|
最佳女配角 |
袁泉《中国机长》
|
最佳编剧奖 |
张冀《夺冠》(原创)
|
最佳纪录片/科教片 |
《掬水月在手》
|
最佳导演处女作奖 |
申奥《受益人》
|
最佳中小成本故事片 |
《我的喜马拉雅》
|
最佳儿童片奖 |
《点点星光》
|
最佳戏曲片奖 |
《贞观盛世》
|
最佳美术片奖 |
《哪吒之魔童降世》
|
最佳录音奖 |
吴江《只有芸知道》
|
最佳摄影奖 |
赵晓时《夺冠》
|
最佳美术奖 |
宋军、东智良、郭钟山《解放·终局营救》
|
最佳音乐奖 |
(空缺)
|
最佳剪辑奖 |
张一博《少年的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