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一种人畜共患病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腺鼠疫,又称淋巴腺鼠疫,是三种鼠疫之一,是由鼠疫杆菌(Yersinia pestis)所致的传染病。鼠疫通常先在鼠类或其他啮齿类动物中流行,然后再通过鼠、跳蚤叮咬传给人;当发展成肺炎性鼠疫时,亦可以在人同人之间传播。接触此菌3至7天后会出现类似于流感的症状,包括发热、头痛、呕吐。细菌侵入皮肤处周围的淋巴结肿大疼痛[2],有时甚至会爆开。
腺鼠疫一般通过跳蚤经过小动物传播,也可以通过接触受感染的动物体液传播。[5]感染腺鼠疫时,细菌通过皮肤进入身体,经由淋巴管内到达淋巴结,导致其肿大。如果在肿大的淋巴结或血液中找到鼠疫杆菌,则认为已受感染。
预防鼠疫一般通过公共健保方式完成,例如避免在流行地区处理动物尸体。2013年,全球共有750例腺鼠疫记录在案,由此造成126例死亡。此病最常见于非洲。[1]
一般认为腺鼠疫是十四世纪黑死病(第二次鼠疫大流行)的原因,也是第三次鼠疫大流行的病因。[6] 前者大约造成7500万-2亿人死亡,相当于当时欧洲人口的25%—60%,后者大约造成1000万-1500万人死亡。[7][8] 黑死病导致人口大量下降,于是劳动力不足、工资上升,一些历史学家将此次黑死病视为欧洲经济发展的一个转折点。[9]
链霉素、庆大霉素、多西环素等多种抗生素都可有效治疗腺鼠疫。[3][4]感染后未治疗者的死亡率约为40%-60%,受治疗则约为1%-15%。
19世纪末,第三次鼠疫大流行期间,犹太裔的法国微生物学家沃尔德玛·哈夫金发明了人类首剂鼠疫疫苗,并在印度实行了大规模接种,此后拯救了成千上万人的生命。[10][11][12]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