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产汽车
日本汽車製造商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日本汽車製造商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35.460883°N 139.6291854°E 日产汽车(日语:日産自動車/にっさんじどうしゃ Nissan jidōsha */?,英语:Nissan Motor;简称日产(NISSAN))是源自日本的跨国汽车制造商,总部位于横滨港未来开发区,日产为日本历史上第一家专制汽车的企业,于1933年成立,是日本第二或三大汽车制造商,销量和营业额与新兴的本田汽车相持中,年产量仅次于丰田汽车[1],也是世界第六大汽车制造商[2]。旗下拥有“日产”(NISSAN)、“英菲尼迪”(INFINITI;主要在日本以外销售)、“达特桑”(DATSUN;1932年至1983年期间使用,2012年在海外重启)等多个品牌。
日产汽车株式会社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NISSAN MOTOR CORPORATION | |
---|---|
Nissan Motor Co., Ltd. | |
商业名称 | 日产、NISSAN |
公司类型 | 上市公司 |
股票代号 | 东证1部:7201 OTCBB:NSANY |
ISIN | JP3672400003 |
法人编号 | 9020001031109 |
成立 | 1933年12月26日 |
创办人 | 桥本增治郎 田健次郎 青山禄朗 竹内明太郎 鲇川义介 |
代表人物 | 内田诚 Ashwani Gupta |
总部 | 日本 〒104-8023 神奈川县横滨市西区高岛1丁目1番1号 |
标语口号 | Innovation that excites 技术日产 人·车·生活 |
业务范围 | 全世界 |
产业 | 汽车制造业、金融服务 |
产品 | 汽车、引擎、叉车、变速箱 |
营业额 | ▼ 7兆8,626亿日元(2020财年) |
息税前利润 | ▼ 4,046亿日元(2020财年) |
净利润 | ▲ 6,712亿日元(2020财年) |
总资产 | 16兆9,767亿日元(2020财年) |
资产净值 | ▲ 4兆4,247亿日元(2020财年) |
所有权者 | 雷诺(15%交叉持股) |
员工人数 | 15万8,851人(2020财年) |
主要部门 | 日产无限 达特桑 Nismo |
母公司 | 雷诺(15%交叉持股) |
主要子公司 | Jatco75% 三菱汽车34% 雷诺(15%交叉持股) |
网站 | ( 日本)www ( 全球)www |
备注 | 本店所在地的登记地址是神奈川县横滨市神奈川区宝町2番地。 |
法国车商雷诺于1999年起成为其母公司后,两家公司在日本政府的干预下组成企业联盟,雷诺-日产联盟合并产量位居世界第四[3]。在2016年三菱汽车爆发造假丑闻后[4],日产收购了三菱汽车34%股权,三菱便纳入了日产与雷诺的企业联盟,更名为雷诺-日产-三菱联盟,使得雷诺成为两家公司的实质控制者。2023年2月,雷诺将其在日产43.3%的投票权股份减少至15%,日产则将其在雷诺的15%无投票权股份转为投票权股份,自此日产脱离了雷诺的控制,两家公司交叉持股15%。
日产汽车拥有诸多独特技术,如结合纯电动驱动和内燃机发电的油电技术e-Power、Super HICAS四轮转向技术等;旗下的VQ系列V6引擎在1995年-2008年间连续入选华德十大最佳汽车引擎[5]。
1911年,日产前身之一“快进社汽车工厂”(日语:快進社自動車工場,英语:Kaishinsha Motorcar Works)成立于东京,三年后第一辆DAT诞生,新车的名字来源于三位公司合伙人姓名罗马拼音字首:
1918年,更名为快进社(Kaishinsha Motorcar Co.);1925年,又更名为“DAT汽车公司”(DAT Motorcar Co.)。
1926年,DAT汽车公司与位于大阪的“实用汽车制造公司”(日语:実用自動車製造株式会社)合并。1932年,在大阪成立了“DAT汽车制造有限公司”(日语:ダット自動車製造株式会社,英语:DAT Automobile Manufacturing Co.,Ltd)。1931年,第一辆“达特桑”(Datsun)—意为“DAT之子”(Son of DAT)。但是因为“son”在日文中的读音有“损”之意,所以改为“sun”。
与日野和五十铃一样,日产也采取了跟欧洲公司合作的策略,选中的是英国奥斯汀汽车。1930年,日产开始生产奥斯汀7系列,尽管授权还存在争议。随后,日产很快推出了基于奥斯汀的一系列车型。即使在1960年代,日产开始生产自主研发的汽车时,它的发动机仍然来自于奥斯汀的设计。
1933年12月26日,和被简称为“日产”的“日本产业公司”(Nippon Sangyo/Japan Industry Co.,Ltd.)合并。1934年6月1日,鲇川义介创立了“日产汽车有限公司”。1944年至1949年间,公司暂时更名为“日产重工业公司”(Nissan Heavy Industries Corp.)。
二战期间,日产是日本军方重要的军车供应商,生产的型号包括Nissan 80 Truck、Nissan 180 Truck、Model 97 Nissan Staff Car、Nissan 70。[来源请求]
1957年,台湾的裕隆汽车与日产签定技术合作协定。
1964年,日产进入大中华市场,开始出口至香港。1966年,日产与王子汽车合并,从而获得其旗下的“天际线”(Skyline,港译“士佳丽”)和“光荣”(Gloria)两个车型。1980年代末,日产又在美国市场引进了一个新的豪华品牌—“无限”(Infiniti)。
世界遭遇能源危机苏醒后,日产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出口商,并在墨西哥和澳大利亚设立了工厂。1980年代早期,日产在美国田纳西州拉瑟福县的士麦那(Smyrna)建立了装配厂,随后又在田纳西州戴克德(Decherd)建立了一个发动机厂,最近还在密西西比州坎顿建立了第二家装配厂。1980年代中期,在英国森德兰建立了一家工厂,作为日产汽车制造(英国)公司的辅助。日产同时还在南非比勒陀利亚拥有汽车组装厂。1980年代,日产在澳大利亚的分公司财政困难,因此结束在澳洲的生产。
2003年,日产在台湾的技术合作伙伴裕隆汽车改组,将生产制造与销售分割为两公司,生产的部分为“裕隆汽车制造”,销售的部分与日产合资成立“裕隆日产汽车”。
2006年10月19日,日产汽车宣布,在全球范围内召回问题车,包括2004年8月至2006年7月之间生产的X-Trail和Murano运动型多功能车,以及Maxima轿车。原因是一些汽车的点火装置与引擎启动装置的连接杆过长,导致汽车有时不能正常发动。在个别时候,上述缺陷可能导致在汽车点火装置关闭的情况下,发动机会在驾驶者转动方向盘时启动[6]。
日产汽车的总部原位于东京银座,但于2009年8月7日迁移至横滨港未来21的“横滨全球总部”大楼(2007年春季动工、2009年8月2日竣工)。北美日产也亦已于2008年将其总部从加利福尼亚州加迪纳(Gardena)迁至田纳西州富兰克林(Franklin)。
日产汽车公司发表的最新统计报告说,该公司在2010年度的汽车全球销量比2009年度大增了21.5%,达到408万588辆,相隔五年超越本田汽车公司,占据日本汽车界的第二大交椅,第一大依然为丰田汽车公司。同时,日产汽车公司在中国市场的销量已经超越美国。日产汽车公司称,日产汽车年销售量首次超过400万辆,主要得益于世界经济的复苏和中国与美国市场销售量的增加。
2010年,日产汽车在中国市场的销售量激增了35.5%,达到102万3,638辆,首次实现了“中国市场超百万辆”的目标。美国市场的销售量增加了18.0%,为90万8,570辆。中国市场也是首次成为日产汽车在海外的最大市场。日本国内市场的销售量增加了7.7%,为64万5,320辆。欧洲市场的销售量增加了13.0%,为55万4,924辆。
2013年,日产再度发表“达特桑”品牌,引进于印度、印尼、俄罗斯与南非等开发中市场,推出低价车款以与中国大陆的汽车品牌竞争[7]。
2016年,日产斥资22亿美元收购三菱汽车34%股权,成为三菱汽车最大的股东。
2017年,经NHK报道,该公司爆发不当的品质检查已经进行了至少20年,后由日本经济新闻报道日本国土交通省对日产进行检查,该公司在10月19日才宣布,将暂停日本国内的汽车生产至少两个星期,来解决品质检查不当的问题。自从爆发丑闻以来,日产在过去三年来已经回收120万辆日产汽车,估计这次事件将让日产损失大约900万美元[8][9]。
2020年,受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以及日韩贸易战所带来的抵制日货运动影响,日产汽车于韩国销售持续低迷,最终日产汽车宣布于8月正式退出韩国市场。
1990年代,由于日本泡沫经济的崩溃,以及日产自1980年代起为凸显日产技术实力而开始的“901运动”以失败告终,加上同期日产高层的种种错误决策和销量问题,截至1998年,日产拖欠的债务就达到了2兆日元,深陷破产边缘。
法国雷诺汽车提出收购日产请求,由于日本政府的强烈反对及雷诺汽车董事会对日产汽车财务赤字的担忧,最后经过双方考虑以“联盟合作”的方式达成共识。
1999年3月27日,雷诺收购日产百分之36.8%的股权,正式成立雷诺-日产联盟(RENAULT-NISSAN Alliance)。
雷诺—日产联盟成立后的结构由雷诺持有日产43.4%的普通股股权,日产持有百分之15%无投票权股的方式所构成,建立雷诺-日产联盟战略性管理公司(RNBV)。在会计实质上,日产为雷诺集团旗下子公司,且雷诺集团掌握日产最终决策权。
社长由雷诺方的CEO出任,日产的社长出任副社长,两家公司仍独立拥有各自的总部,对于对方的经营活动不予干涉;但是RNBV仍将力求在尊重各自公司的特点和企业文化的基础上负责制定联盟战略、指导两家公司在全球的共同业务活动,比如共用生产平台、分享技术与联合采购零部件,扩大产能降低成本,现时双方销往亚洲地区的车型许多是在基于技术互补的情况下推出。雷诺选择与日产合作最根本的目的在于急需借助日产在亚洲、北美和澳洲的影响力打开这三大市场,但目前此些市场仍由日产占优,雷诺只是在亚洲获得部分成功;北美及澳洲需在共同合作的基础上努力,这也是前公司会长兼社长卡洛斯·戈恩的首要目标。
在卡洛斯·戈恩的“日产复兴计划”(Nissan Revival Plan,缩写成NRP)推动下,日产的业绩表现强力反弹,盈利创造了历史记录,旗下的日产(NISSAN)和英菲尼迪(INFINITI)品牌都戏剧性地获得重生,上述现象被主流经济学家称为历史上最成功的公司复兴案例之一。
2002年,公司又在“日产复兴计划”的基础上推出了“日产180计划”。一年后日产拖欠的2兆日元债务全部偿还完毕。 戈恩因此被日本人视为日本低迷经济中的英雄,他和日产的复兴故事还出现在日本漫画和流行文化中,如今日产横滨总部外同时悬挂法国国旗和日本国旗。 2010年4月7日,雷诺-日产(Renault-Nissan Alliance)与戴姆勒合组全球第三大汽车联盟,交叉持股3.1%,戴姆勒将发给对方共3,290万股,占总股权比率3.1%,总值高达11.7亿欧元(16亿美元),由雷诺、日产平分,戴姆勒则同时获得雷诺新股与日产现股各3.1%。 日产于2016年成为三菱汽车最大的股东,组织亦更名为雷诺-日产-三菱联盟。 2023年2月,雷诺将其在日产43.3%的投票权股份减少至15%,日产则将其在雷诺的15%无投票权股份转为投票权股份,自此日产脱离了雷诺的控制,两家公司交叉持股15%。
姓名 | 任期 | 备注 | |
---|---|---|---|
初代 | 鲇川义介 | 1933年12月-1939年5月 | 1967年2月13日逝世 |
第2代 | 村上正辅 | 1939年5月-1942年2月 | |
第3代 | 浅原源七 | 1942年3月-1944年9月 | |
第4代 | 工藤治人 | 1944年9月-1945年6月 | 1963年10月逝世 |
第5代 | 村山威士 | 1945年6月-1945年10月 | |
第6代 | 山本惣治 | 1945年10月-1947年5月 | |
第7代 | 箕浦多一 | 1947年5月-1951年10月 | |
第8代 | 浅原源七 | 1951年10月-1957年11月 | 第二次担任社长,1970年8月23日逝世 |
第9代 | 川又克二 | 1957年11月-1973年11月 | 原顾问,1986年3月29日逝世 |
第10代 | 岩越忠恕 | 1973年11月-1977年6月 | 1981年3月19日逝世 |
第11代 | 石原俊 | 1977年6月-1985年6月 | 2003年12月31日逝世 |
第12代 | 久米丰 | 1985年6月-1992年6月 | 2014年9月10日逝世 |
第13代 | 辻义文 | 1992年6月-1996年6月 | 2007年2月11日逝世 |
第14代 | 塙义一 | 1996年6月-2000年6月 | 原顾问名誉会长,2015年12月18日逝世 |
第15代 | 卡洛斯·戈恩 | 2000年6月-2017年3月 | 前会长、三菱汽车前会长、兼任雷诺汽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
第16代 | 西川广人 | 2017年4月-2019年9月 | 代表董事兼CEO、日本汽车工业协会会长 |
代行 | 山内康裕 | 2019年9月-2019年12月 | |
第17代 | 内田诚 | 2019年12月- | 前高级副总裁及东风有限总裁 |
早期日产的车型最初主要在日本市场发行,自1950年代开始出口海外市场,1985年,日产成立NISMO部门,负责赛车和设计日产高性能车型,1989年,日产推出豪华品牌英菲尼迪。
1994年-1999年间,日产曾推出TuKa移动电话服务,后在1999年被出售给KDDI。日产还拥有日产船舶公司,与丸红共同生产船用发动机和其它船用设备。
以下为日产现在发行的车型,中文名以中国大陆地区翻译版本为准。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