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盗龙(属名:Megaraptor,意为“巨大的盗贼”)又名大猛龙,是兽脚亚目大盗龙类的一属肉食性恐龙,生存于白垩纪晚期土仑阶至科尼亚克阶,化石发现于阿根廷巴塔哥尼亚的波特佐罗组。最早被误认为是类似驰龙科的巨型虚骨龙类,其后被归类至异特龙超科的新猎龙科,但近期的研究较支持将大盗龙归类在基础暴龙超科或基础虚骨龙类。模式种兼唯一种是槊爪大盗龙(Megaraptor namunhuaiquii)。
发现
大盗龙化石在1996年首次发现,并由费尔南多·诺瓦斯于1998年叙述,一开始被描述成一种大型、可能属于驰龙科的肉食性恐龙。因为初始材料(正模标本)只包含单一根指爪,长约30公分,外形与驰龙科的镰刀状趾爪非常相似,其余遗骸则十分零碎而难以鉴定(但确认是同一个体)。[2]后来发现了一个大盗龙的完整前肢,显示这个巨大趾爪其实是来自手部,更准确得说是第一手指的指爪。属名取自古希腊语megas(巨大的)和拉丁语raptor(盗贼,通常用于命名驰龙科物种);种名namunhuaiquii取自马普切语namun(脚)和huaiqui(长矛),反映了叙述者对化石的错误鉴别。遗骸来自阿根廷内乌肯省巴雷莱斯湖北岸内乌肯群的波特佐罗组。第二具标本MUCPv-341包含前部颈椎、肩胛骨、鸟喙骨、尺骨、桡骨、一只完整的手、耻骨、两个尾椎及一个脉弓、还有第四跖骨。[3]
叙述
大盗龙是种身长约8至9米的大型兽脚类,身体结构健壮,最明显的特征是手部镰刀状、长42公分的第一指爪。[4][5]2010年葛瑞格利·保罗估计大盗龙身长8米及重1吨。[6]
分类
大盗龙的手部与其他基础坚尾龙类有相当的不同,所以起初并不确定大盗龙属于异特龙科、鲨齿龙科、棘龙超科亦或是其他类群。[3]
2001年日本的福井盗龙、2008年及2009年陆续发表的巴塔哥尼亚的气腔龙、齿河盗龙、以及澳洲的南方猎龙,都被认为是大盗龙的近亲,并可能都具有同样的大指爪,牠们更多样性的化石有助于厘清大盗龙的分类关系。这些物种共同组成大盗龙类演化支,相关研究指出大盗龙是一类高度进阶、身躯轻盈的异特龙超科,与新猎龙科、鲨齿龙类有关连,借由类似虚骨龙类的趋同演化幸存至白垩纪的晚期。[7]
近期的研究则倾向支持大盗龙及其近亲是基础虚骨龙类或暴龙超科而非异特龙类。[8][1][9]一份青少年大盗龙的头骨标本与基础暴龙超科的相似性支持此一理论。[10]而新的瓜里丘龙的发现,则质疑大盗龙类与暴龙超科的关联性,并提出属于另一支基础虚骨龙类或异特龙超科成为并系群的理论。[11]
值得注意的是,当棘龙科的重爪龙首次被发现并公布时,因为牠们手部的巨大指爪,也曾被误认为是驰龙科恐龙。新猎龙科的吉兰泰龙,也曾经因为大型指爪,而一度被归类于棘龙科。
以下大盗龙类演化树取自Porfiri等人(2014):[12]
大盗龙类 Megaraptora |
| ||||||||||||||||||||||||
参考来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