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平署,旧址位于北京市西城区南长街南口路西,是清朝中后期朝廷管理宫廷戏曲演出的机构,隶属内务府

历史

升平署的前身是“南府”,清朝乾隆五年(1740年)在南花园(位于今南长街南口)设南府,命太监在这里排戏,隶属内务府管辖。为了区别于西华门内的内务府,故称“南府”。[1]南府的主要任务是搜罗民间艺人,教习艺人子弟及青年太监,以承应宫廷演出。乾隆十六年(1751年),朝廷征苏州艺人进宫当差,住在景山,称为“外学”,归南府节制。原来的习艺太监则被称为“内学”。内学和外学的人数都超过一千人,所唱的是昆腔弋腔道光七年二月(1827年),撤销外学,艺人遣返原籍,十番学被并入中和乐,又增设了档案房,将南府改为升平署,仍然掌管宫廷演出。其统领为“升平署总管”,为七品官。由于撤销外学,所以升平署主要由宫中太监承应演出。咸丰时期,再度招募民间教习和学生进入升平署,并不时让宫外艺人进宫演出,部分演出即由升平署和民间戏班共同承担。同治二年(1863年)除了留下太监承应演出外,升平署外籍学生52人全部革除。光绪九年(1883年)改变了过去的办法,升平署选定外班的京剧演员若干担任“教习”,给银米,不定期召入内廷演出,习称“内廷供奉”。升平署收藏的剧本、道具、戏衣、剧照、档案等,现保存在北京故宫博物院[2][3]

如今中共中央党校北院西南角,尚留有末代升平署总管狄盛宝墓。狄盛宝生于咸丰十一年(1861年),死于民国八年(1919年)。《清升平署志略》载,狄盛宝在同治十年(1871年)入内学,扮生角而出名,后来成为内学总管,最后逊清小朝廷升其为升平署总管,死后追赐正六品顶戴花翎。[4]

清朝宫内演戏的惯例是,先由升平署缮写进呈皇太后、皇帝的“安殿戏单”,其中列明演出的日期、地点、开戏时间、剧目、主要演员。宫廷大戏是宫廷创作并演出的整本大戏,以昆腔演出,对后世的京剧深有影响。知名宫廷大戏剧目共有二、三十种,其中最重要的五种大戏是:

其他剧目主要还有:

  • 《征西异传》(《说唐征西》薛丁山、樊梨花的故事)
  • 《封神天榜》(《封神演义》)
  • 《楚汉春秋》(刘邦项羽的故事)
  • 《盛世鸿图》(五代末期曹彬下江南的故事)
  • 《锋剑春秋》(《后列国志》王翦孙膑的故事)
  • 《兴唐外传》(《说唐秦琼罗成的故事)
  • 《铁旗阵》(杨七郎、杨八郎平南唐的故事)
  • 《阐道除邪》(《混元盒》张天师除五毒的故事)
  • 《如意玉册》(《三遂平妖传》)[2]

建筑

Quick Facts 升平署戏楼, 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
升平署戏楼
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地址东城区南长街南口路西
分类古建筑
时代
编号3-98
认定时间1984年5月24日
Close

升平署旧址位于南长街南口路西。清朝初年,这里是南花园,为宫廷栽培花木盆景之所。后来这里成为南府的所在地,最终成为升平署。[2]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升平署旧址为北京市第六中学和北京市第二十八中学的校舍,后来成为北京市第一六一中学的校舍。旧址大部分房屋已无存,保存较好的只有升平署戏楼院,建筑面积大约200平方米。戏楼院为一组四合院,院内有坐南朝北的戏楼一座,四合院的北房前出轩,作为观看演出之所。1984年,“升平署戏楼”被列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2]2003年,经北京市文物局和西城区人民政府支持,升平署戏楼院进行了大修。[5]

位于大宴乐胡同11号的升平署其他尚存建筑,作为“升平署”被列为西城区普查登记文物[6]

颐和园升平署

参考文献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