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本为君子修养的实践活动,又称作修身。后来成为专用于佛教道教的宗教术语,指称其用精神行为的锻炼,藉以悟道的方法,如打坐修禅修忏、念经、念佛行善等等[1][2][3]

一名苦修者在瀑布下修炼自己的定力和耐力

汉语词义

“修行”一词在古时已有,义为君子修养德行,或美好的德行、操行(修是装饰、完美、高长之义)[4],常简称作“修”、“为”、“行”等。如:

  • 君子修德行:
    • 庄子·大宗师》:“彼何人者邪?修行无有,而外其形骸。”
    • 韩非子·问田》:“臣闻服礼辞让,全之术也;修行退智,遂之道也。”
    •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风操》:“又有臧逢世,臧严之子也,笃学修行,不坠门风。”
  • 美好的德行:
    • 吕氏春秋·赞能》:“叔敖游于郢三年,声问不知,修行不闻。”
    • 汉刘向《说苑·善说》:“愿大王选良富家子有修行者以为吏。”

后佛教、道教将“按照教理践行”称为修行、修道等,并逐渐成为“修行”一词的主要词义。

佛教

佛教中的修行梵语caryā,义为行动、行为、实行;或梵语साधन罗马化:sādhanā,义为修习、令成、实现;藏语སྒྲུབ་པ་威利转写sgrub pa;或藏语སྒྲུབ་ཐབས་威利转写sgrub thabs越南语Tu Hành修行;日语:修行しゅぎょう shuugyouすぎょう sugyou韩语:수행修行 suhaeng),是来源于印度沙门思潮中婆罗门教耆那教锡克教等的共同概念;佛教的修行属于“教理行果”四法宝中的“行”,是依照正法而践行的意思[5]

佛教的修行方式以遮蔽五欲、求涅槃道为最终的归属,以行十善道、绝十恶道,和持戒忏悔,为出家在家二众,以及声闻缘觉菩萨三乘,或上座部佛教汉传佛教藏传佛教三大传承的共同基础。在具体的行门上又根据个人的根机而有非常多的选择。例如可以修不净观白骨观去除身见(以此身体为我常有的邪见)、淫欲等;以修出入息为普遍适用的禅修法门;也可以选择净土宗念佛法门,即生得念佛三昧,更可求生极乐净土,得不退转;禅宗还讲见性成佛,所有的修行手段都是为“直指人心(佛性)”为目的;密宗除了密共有的修行法门,还提倡以诵为主要修行法门,如修忏、修福、消魔障的《百字明咒》、《大悲咒》、《楞严咒》等;另还有行头陀苦行法,也是以去除五欲、增加定力为目的。

成就法

梵语sādhanasādhana-mālā另有个意思,可译为“成就法”、“成就法鬘”,见于印度教和佛教密宗。

道教

道教的修行也称为修真修道修炼,是从主要针对身体的修炼发展出的一套实践理论。道教将道家的理论,结合炼丹术数、行善功德等方法,发展出自己的体系;又吸收了佛教的禅定,称为打坐,希求修炼归真,道胎显现,成为真人

西方宗教

西方宗教的修行制度中,类似于汉地的修行方法,如诵经、冥想、正行等,也翻译为修行、修道。

关于修行的理论模型

Thumb
修行的辩证曼陀罗模型

Azanlansh 提出了关于修行的跨文化理论模型Dialectical Mandala Model of Self-cultivation (DMMS),以帮助修行者阐明修行之道,并帮助学者识别修行在不同文化中的复杂含义、背景和进程,尤其是与佛教、道教、儒教相关的文化。 因为想从主客体二分法的角度将修行的传统融入社会科学研究是困难的,因此,DMMS借由华严世界观中主客体相互蕴涵来解决这个问题。 DMMS采用超越二元论和化约论逻辑局限的佛教四句辩证法 (catuṣkoṭi) 来构建修行的辩证曼陀罗模型。 DMMS为修行传统的系统分析提供了一个通用框架,以便未来的学者们的研究可以在其自身文化脉络下进一步开发特定的心理模型。修行的理论模型可以帮助学者在进行关于各种修行的研究时,彼此间有共通的存有论承诺(ontological commitment),从而更全面地去理解各种不同传统中的不同修行面向,以反思自己是否忽略了任何领域。[6]

注解

外部链接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