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怀嫔尹氏(韩语:공회빈 윤씨,1553年7月11日—1592年4月14日),本贯茂松尹氏,是朝鲜王朝第十三代国王明宗与仁顺王后沈氏独子——顺怀世子李暊的王世子嫔。
恭怀嫔是追赠左议政尹玉与贞敬夫人尹氏的第二个女儿,母亲是明宗母文定王后尹氏的族人。她在1561年九岁时受封为王世子嫔,许配给王世子李暊,徽号德嫔;1563年丧偶后,德嫔尹氏仍在宫中生活,寡居近三十年。1592年在昌庆宫通明殿过世,享年四十岁,谥号恭怀;由于过世时正逢壬辰倭乱,她的遗骸未能正式安葬就在战乱中失踪,因此朝鲜王室建立神主与她的丈夫合葬,并享受王室祭祀。
生平
恭怀嫔尹氏诞生于明宗八年(1553年)六月初一日,是护军尹玉与夫人坡平尹氏的次女[3][4]:37。她的姐姐嫁给世宗孙女吉安县主的曾孙具思说,哥哥尹百顺娶太宗次子孝宁大君后裔李贱伊[5][6]。妹妹嫁给中宗朝左议政李荇的曾孙李安性,李安性也是河东府院君郑麟趾、世宗孙女(桂阳君嫡二女)的后裔[7][8];尹氏另外有一个异母(庶出)弟弟尹百祥,《敦宁谱牒》记载的名字是“百连”[9][10]。
尹氏的父系家族茂松尹氏中,天祖父尹忠辅官至高丽知安城郡事,高丽灭亡后辞官、拒绝接受朝鲜王朝征召;朝鲜王朝开国君主李成桂尊重他忠于前朝,赐号“骊居士”[11]。尹氏高祖父、尹忠辅之子尹弥坚后来中举,为世宗八年(1426年)文科同进士出身,官至司谏院正言[12];尹氏曾祖父、尹弥坚之子尹澂官至宁远郡守[13]。尹氏的祖母出自东莱郑氏,曾祖父郑而汉于端宗年间官至平安道观察使[14]、母亲出自旧安东金氏郡事公派[15][16]。
尹氏的母系家族坡平尹氏是王室外戚,明宗的高祖母贞熹王后、祖母贞显王后、前母章敬王后、生母文定王后都来自这个家族[17];借由她的外祖父尹奉宗,尹氏是朝鲜半岛孔氏家族与另一家外戚骊兴闵氏的后代[18][19]。尹氏外祖母出自旧安东金氏翼元公派,父亲金季𫍯娶了世宗曾孙女、世宗第三子安平大君的孙女,姑母明嫔金氏是成宗后宫[20][21]。
明宗十四年(1559年)十月廿二日,明宗下令开始王世子嫔拣择,从公卿、士大夫家族七岁至十一岁的女孩中,为儿子世子李暊挑选适婚对象[22]。明宗的舅父、权臣尹元衡以联姻作为继续掌权的手段,积极推荐姻亲黄大任的长女昌原黄氏[23][24];他隐瞒黄氏有慢性病、谎报八字,使她成功入选[25][26]。明宗十六年(1561年)三月,王室婚礼程序中倒数第二个仪式请期已经完成[27];然而黄氏腹痛反复发作,几个月都不见好转。明宗认为不可以把病人许配给世子、也没有将她改嫁给其他人,在同年五月将黄氏降为世子妾室、封号良娣,下令重选世子嫔;不久,良娣黄氏夭折[23][28]。
明宗十六年(1561年)七月廿一日,尹氏通过王世子嫔拣择,成为最终确定的人选[29];同年十月廿一日正式册封为世子嫔,徽号德嫔[30][31]。德嫔的父亲尹玉获得重用,明宗十七年(1562年)出任工曹参判,但是他的名声并不好。当时仁顺王后舅父李梁权势薰天,尹玉也遭指控贪污不断;曾有儒生上书,称尹玉接受富商表亲郑熙的贿赂、原本打算让郑熙成为德嫔的“乳父”,不过因为德嫔反对而没有成事[32][33]。明宗十八年(1563年)九月二十日,德嫔成婚不到两年,丈夫世子李暊在景福宫夭折,得年十三岁;明宗为其追谥顺怀世子,并移居昌庆宫[2][3][34]。由于德嫔年仅十一岁就成了寡妇、也未曾生育,仁顺王后下令她可以继续住在宫内[31][35];明宗二十二年(1567年)四月,她带着德嫔一起祭祀已故的文定王后尹氏[36]。同年六月明宗于景福宫昇遐,由侄儿宣祖继承王位[34][37];仁顺王后获徽号“懿圣王大妃”,垂帘听政[38]。有传言说,文定王后、尹元衡姐弟坚持把中宗陵寝迁走,然而新陵位置不好,导致王室灾祸不断[39][40]。
宣祖二年(1569年),宣祖迎娶王妃朴氏,是为懿仁王后[41];此后王室成员有所谓“四殿”的尊称,其中三位是两位王大妃(仁宗妃仁圣王后朴氏、明宗妃仁顺王后沈氏)与懿仁王后,另外一位除了可以指国王宣祖之外,也可以指德嫔尹氏[42][43]。据载德嫔颇有学识,曾教导后宫妃嫔,同时不许娘家亲属进宫[31];她经常以佛教仪式为王室祈求冥福,即使当时的朝鲜推行崇儒排佛政策,宣祖怜悯寡嫂就没有阻止[44][45]。宣祖七年(1574年),沈大妃与宣祖、德嫔从景福宫移御昌德宫[46]。翌年(1575年)正月初二日四更一点,沈大妃在昌庆宫通明殿过世[47];两年后的宣祖十年十一月二十九日(1578年1月6日),朴大妃在景福宫交泰殿过世[48][49]。宣祖早年尚未确定王世子人选,东宫所在的昌庆宫一直由德嫔长住[35][50]。
尹玉曾以顺怀世子婚礼的名义,勾结商人侵吞湖南、岭南七百多人上缴的谷物,前后向户曹换得将近六百同棉布(一“同”为五十匹布[51]),作为王室婚礼纳征中的聘礼,受害者纷纷求偿。此事在宣祖十三年(1580年)东窗事发,宣祖将尹玉罢职;不过由于明宗允许把这批布料用在世子婚礼上,即使将尹玉抄家也无法补偿,宣祖就没有叫他物归原主[52][53]。宣祖十七年(1584年)二月廿八日,尹玉在家过世,享寿七十四岁;他的夫人、德嫔的母亲比他早十二年过世,朝廷追赠尹玉夫妇为右议政、贞敬夫人[54]。
过世
宣祖二十五年(1592年)三月初三日,德嫔尹氏在昌庆宫通明殿过世,享年四十岁[3][55]。同年四月,朝廷追谥尹氏为恭怀嫔,册封文为同副承旨黄暹所作[50][56]:
王若曰:
天釐女士,既配元良,国有典常,庸锡美谥。亶出公议,岂是私恩?咨尔嫔尹氏,东禁定祥,巨室有子。礼义卒度,咸称肃雝之仪;居养虽移,益著谦顺之德。贡诚孝于两殿,推仁慈于一宫;惨少海之遽倾,托长信而永慕。祝代某于大渐,身执爨于平时。奇衅荐臻,顾哲行而何报?慈闱永闭,享丰供而益伤。哭卅年之未亡,医二竖之蔑效;懿质纵闭于泉夜,徽音尚昭于日星。载掦遗芬,式示后裔。
今遣某官某,授竹册赠谥曰恭怀。於戏!如在髣髴,不昧贞明。宝册炜煌,共竹帛而垂耀;嘉范敷贲,弥亿万其增光。
“ |
孝敬由天赋,柔嘉著女贞;春宫笙鹤远,祀事藻𬞟清。 中馈身忘贵,终丧礼出诚;忧伤半世病,凶闻一宵惊。 |
” |
就在同月,丰臣秀吉派兵入侵朝鲜,是为壬辰倭乱。宣祖来不及正式安葬恭怀嫔,逃离汉城府抵达高阳郡碧蹄馆,才下令临时葬在宫殿后院;汉城居民洗劫昌庆宫的陪葬品,于是恭怀嫔梓宫被移进含春苑以策安全[50]。不久昌庆宫失火,梓宫太重尚未掩埋,负责官员四散逃离[31][58]。翌年(1593年),宣祖回到汉城,恭怀嫔梓宫不知去向;他考虑为恭怀嫔办招魂仪式,但是大臣反对[55][59][60]。有宫女说王宫失火未免会延烧,尹氏生前是虔诚的佛教徒,茶毗(火葬)正好符合她的遗愿[45][61]。之后尹百祥等人奉命去找恭怀嫔遗骸,结果挖出的骨骸经鉴定不是人骨,从此她的遗骸下落不明[50][62]。
身后
即使恭怀嫔丧柩不知去向,礼曹认为不能荒废祭祀;宣祖二十七年(1594年)后,每年在四名日(正月初一、寒食、端午、中秋)与恭怀嫔忌辰,在顺怀世子墓举行官方祭祀[63]。顺怀世子墓又称“顺怀墓”,位于高阳郡德宗(懿敬世子)敬陵左冈亥坐巳向,编制两位守卫官守墓[64][65]。宣祖三十四年(1601年),宣祖在汉城北部顺化坊建立“顺怀庙”,追号“永庆殿”,祭祀顺怀世子夫妇[66][67]。宣祖三十六年(1603年),宣祖下令建立顺怀世子与恭怀嫔的神主[68];丙子胡乱中,这对神主在江华岛遗失,在仁祖十五年(1637年)重新建立[55][69][70]。肃宗四年(1678年),由于明宗已经祧迁出宗庙,顺怀世子夫妇的神主合葬顺怀墓,此后官方祭祀只保留寒食祭[71][72]。而原有的忌辰祭,由奉恩寺和尚继续主持,一直维持到正祖时期[73]。
目前,每年在恭怀嫔、顺怀世子的公历忌日(4月14日、10月6日),顺昌园都有祭祀仪式,由大韩民国政府文化财厅、王室宗亲会全州李氏大同宗约院举办[76][77]。
庆尚北道闻庆市凤岩寺收藏一尊十六世纪的木质阿弥陀如来坐像,高约半米,在壬辰倭乱前的宣祖十九年(1586年)左右制成;此佛像推定属于王室、应为恭怀嫔尹氏所有,是朝鲜王朝前期佛教雕塑的重要文物。2012年2月22日,这尊佛像登录为第1748号大韩民国宝物“闻庆凤岩寺木造阿弥陀如来坐像并腹藏遗物”[78]。
家族
先祖 | ||||||||||||||||||||||||||||||||||||||||||||||||||||||||||||||||||||||||||||||||||||||||||||||||||||||||||||||||||||||||||||||||||||||||||||||||||||||||||||||||||||||||||||||||||||||||||||||||||||||||||||||||||||||||||||||||||||||||||||||||||||||||||||||||||||||||||||||||||||||||||||||||||||||||||||||||||||||||||||||||||||||||||||||||||||||||||||||||||||||||||||||||||||||||||||||||||||||||||||||||||||||||||||||||||||||||||||||||||||||||||||||||||||||||||||||||||||||||||||||||||||||||||||||||||||||||||||||||||
---|---|---|---|---|---|---|---|---|---|---|---|---|---|---|---|---|---|---|---|---|---|---|---|---|---|---|---|---|---|---|---|---|---|---|---|---|---|---|---|---|---|---|---|---|---|---|---|---|---|---|---|---|---|---|---|---|---|---|---|---|---|---|---|---|---|---|---|---|---|---|---|---|---|---|---|---|---|---|---|---|---|---|---|---|---|---|---|---|---|---|---|---|---|---|---|---|---|---|---|---|---|---|---|---|---|---|---|---|---|---|---|---|---|---|---|---|---|---|---|---|---|---|---|---|---|---|---|---|---|---|---|---|---|---|---|---|---|---|---|---|---|---|---|---|---|---|---|---|---|---|---|---|---|---|---|---|---|---|---|---|---|---|---|---|---|---|---|---|---|---|---|---|---|---|---|---|---|---|---|---|---|---|---|---|---|---|---|---|---|---|---|---|---|---|---|---|---|---|---|---|---|---|---|---|---|---|---|---|---|---|---|---|---|---|---|---|---|---|---|---|---|---|---|---|---|---|---|---|---|---|---|---|---|---|---|---|---|---|---|---|---|---|---|---|---|---|---|---|---|---|---|---|---|---|---|---|---|---|---|---|---|---|---|---|---|---|---|---|---|---|---|---|---|---|---|---|---|---|---|---|---|---|---|---|---|---|---|---|---|---|---|---|---|---|---|---|---|---|---|---|---|---|---|---|---|---|---|---|---|---|---|---|---|---|---|---|---|---|---|---|---|---|---|---|---|---|---|---|---|---|---|---|---|---|---|---|---|---|---|---|---|---|---|---|---|---|---|---|---|---|---|---|---|---|---|---|---|---|---|---|---|---|---|---|---|---|---|---|---|---|---|---|---|---|---|---|---|---|---|---|---|---|---|---|---|---|---|---|---|---|---|---|---|---|---|---|---|---|---|---|---|---|---|---|---|---|---|---|---|---|---|---|---|---|---|---|---|---|---|---|---|---|---|---|---|---|---|---|---|---|---|---|---|---|---|---|---|---|---|---|---|---|---|---|---|---|---|---|---|---|---|---|---|---|---|---|---|---|---|---|---|---|---|---|---|---|---|---|---|---|---|---|---|---|---|---|---|---|---|---|---|---|---|---|---|---|---|---|---|---|---|---|---|---|---|---|---|---|---|---|---|---|---|---|---|---|---|---|---|---|---|---|---|---|
|
- 祖父:尹思翼(1478年-1563年),字彦礼,尹澂与竹山朴氏第四子。官至工曹判书,谥恭胡[79][80][4]:35。
- 祖母:贞敬夫人东莱郑氏,郑世杰与安东金氏的女儿[15][16]。
- 外祖父:尹奉宗,字子重[84];父亲尹𥖝为贞显王后再从侄,母亲昌原孔氏为孔孝老(孔子六十二世孙)与骊兴闵氏(元敬王后堂叔闵轼第五女)的女儿[17][18][19]。
- 外祖母:安东金氏,金季𫍯第三女[21]。母亲(或者继母)李无心为安平大君孙女[20];1453年癸酉靖难后,李无心与母亲南五台连坐,被赐给功臣权㧛[85][86]。
- 母:贞敬夫人坡平尹氏,尹奉宗长女。
- 大姐:茂松尹氏(1539年-1571年),无子女[5][87]:56。
- 姐夫:具思说(1539年-1571年),具准与和顺崔氏次子,本贯绫城具氏;永膺大君嫡女吉安县主曾孙,追赠左议政,无后[5][88]。
- 同母兄:尹百顺(1552年-?),字德源、号石岭,官至涟川县监,过继堂侄尹莘生为嗣子[4]:35。
- 嫂嫂:李贱伊,本贯全州李氏,孝宁大君玄孙李钦礼与彦阳金氏第四女[6];受封淑人,育有三女。
- 三妹:贞敬夫人茂松尹氏(1555年-1637年),育有一子二女[7][80][92]。
- 妹婿:李安性(1554年-1613年),字养伯,本贯德水李氏,李涉与河东郑氏(高祖父河东府院君郑麟趾,曾祖父郑敬祖、曾祖母是桂阳君嫡二女[8][92])之子;中宗朝左议政李荇曾孙。官至安奇道察访,追赠左赞成[7][80]。另与妾室有庶出子女一男二女[92] 。
- 外甥:李植(1584年-1647年),字汝固、号泽堂,官至大提学、礼曹判书,著有《泽堂集》[93]。
- 外甥媳妇:贞敬夫人青松沈氏,沈㤿(仁顺王后侄孙)与具敬婉(仁献王后大姐)之女,有三子三女[5][94][95]:366。
- 甥孙:李冕夏(1619年-1648年),字伯周、号白谷,李植长子,有一子二女;仁祖二十年(1642年)文科状元,官至弘文馆修撰,追赠副提学[96][97]。
- 甥孙:李绅夏(1623年-1690年),字仲周、号老堂,李植次子,有三子二女。官至礼曹礼宾寺正,肃宗朝左议政李畲为其次子[98]。
- 甥孙:李端夏(1625年-1689年),字季周、号畏斋,李植第三子;仁祖二十年(1642年)文科进士,肃宗朝官至左议政[99]。
- 甥孙女:淑人德水李氏(1605年-1654年),李植长女,与郑鉁育有三子四女[100]。
- 甥孙女婿:郑鉁,李植大女婿。本贯草溪郑氏,郑基崇与广州李氏(光海君领议政李德馨之女[101])长子[7][102]。
- 甥孙女:淑人德水李氏(?-1639年),李植次女,安光郁元配夫人,育有四子[103][104]。
- 甥孙女婿:安光郁(1610年-1663年),字希文、号东坞,李植二女婿。本贯顺兴安氏,安珦后裔[103][105];安千健与青松沈氏(仁顺王后再从侄沈詻第三女)之子,仁祖八年(1630年)文科进士[106][95]:284-290。
- 甥孙女:淑人德水李氏(1616年-1673年),与赵备育有二子六女[107]。
- 甥孙女婿:赵备(1616年-1659年),字士求、号丛桂窝,李植三女婿。本贯汉阳赵氏,赵缵韩与幸州奇氏(宣祖、光海君左议政奇自献再从妹[108][109])次子,仁祖十三年(1635年)文科进士[110][111][112]。
- 外甥女婿:具仁至(1583年-1620年),字惟圣,李安性大女婿,有二子二女。本贯绫城具氏,具寭与丰川任氏之子、仁献王后堂侄,宣祖三十六年(1603年)进士[113][87]:61-68。
- 外甥女婿:权𪟝(1596年-?),字汝能,李安性二女婿,有一子。本贯安东权氏,权近十世孙,权若与韩山李氏长子、伯父权吉嗣子,1965年火葬[114]。
- 庶弟:尹百祥(?-1621年),字祥之,尹玉庶子。因异母姐成为世子嫔,官至内需寺别坐、司饔院奉事;育有二子尹镒、尹鉴以及一名女儿[10]。后裔迁居京畿道杨平郡青云面葛云里[79][4]:36。
- 姨母:坡平尹氏,尹奉宗次女,无子女。
- 姨丈:李亿祥,定宗第十子德泉君玄孙,有一庶子李轩[116]。
- 母:贞敬夫人坡平尹氏,尹奉宗长女。
参考来源
参见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