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外戚亦称外家、戚畹,指东亚古代社会中的君主(中国皇帝、日本天皇、越南君主、朝鲜国王、琉球国王等)的母族、妻族,即君主母亲或妻娘家的人。
此条目没有列出任何参考或来源。 (2016年5月10日) |
此条目论述以部分区域为主,未必有普世通用的观点。 |
战国时期的秦国,秦昭襄王之母宣太后摄政,任用弟弟们穰侯、华阳君及族人向寿等,开中国以外戚干涉朝政之先河。当皇帝年幼时,外戚往往干政擅权,其中尤以汉朝为烈。汉武帝晚年立小儿子刘弗陵做太子,命其母钩弋夫人自尽,就是为防外戚专政。汉哀帝、汉平帝之世,外戚王氏相继把持朝政,酿成王莽代汉的结局。《汉书·外戚传赞》:“夫女宠之兴,由至微而体尊,穷富贵而不以功,此固道家所畏,祸福之宗也。序自汉兴,终于孝平,外戚后庭色宠著闻二十有余人。然其保位,全家者,唯文、景、武帝太后及邛成太后四人而已……其余大者夷灭,小者放流,乌噱!鉴兹行事,亦已备矣。”
中国历代朝政不乏外戚参与朝政的情况,但外戚干政之利弊常因皇权、宦官、士阀之间争权招致历代政权不稳危害社稷安定而为后世批判,有些外戚干政亦会伴随后宫干政情况;明朝虽严令限制外戚干政但仍难以有效遏止宦官擅政;清朝前期则是严格限制外戚与宦官擅政。
日本古代的皇子、皇女常由外祖父抚养,一些外戚因而掌握政治影响力。著名的外戚家族有苏我氏、藤原氏、三轮氏、物部氏、尾张氏、葛城氏、大伴氏、伊势平氏等。
朝鲜王朝时期,坡平尹氏于朝鲜中宗有重大影响力,当时分为以章敬王后兄长尹任为首的大尹派和以文定王后兄长尹元老、尹元衡为首的小尹派,当时熙嫔洪氏之父洪景舟亦有朝廷中有影响力。
安东金氏于朝鲜王朝后期权倾朝野,家族内曾有三位女性成为王妃〈哲仁王后、纯元王后、孝显王后,李氏朝鲜国王正室生时为妃,死后为后〉,并有多人曾出任领议政,称为“势道政治”。同时期的另一家势道政治世家为丰壤赵氏。
骊兴闵氏也同样诞生过多位王妃,朝鲜太宗李芳远娶闵霁之女为妃,即元敬王后,闵霁被封为骊兴府院君,其子闵无咎、闵无疾、闵无悔、闵无恤又在第一次王子之乱立功。高宗之王妃闵兹暎(被追谥为明成皇后)亦出自骊兴闵氏,闵兹暎大量起用闵氏家族成员,如吏曹判书闵长镐、吏曹及兵曹判书闵谦镐、右议政闵圭镐、工曹判书闵致久、礼曹工曹兵曹判书闵致祥等,形成了宫中的闵氏势力。
[编]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