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的定义随时代变化。自东汉有记载以来至1911年特指农历年之前一天。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孙中山宣布政府由农历改元公历,除夕和元旦的时间定义改为公历12月31日和1月1日,[1]不久部分民间的除夕亦改指公历12月31日。[2]除夕指公历12月31日的用法在中国大陆延续到至少1960年代末。[3][4][5][6][7]1990年代起中国大陆的除夕通常特指农历除夕,但报刊[8]和学界[9]仍有混指公历12月31日的情况。12月31日的倒数活动冠称“除夕”较著名有1979年-2000年代江苏省各佛寺的的“除夕听钟声”[10](2000年代起仅有苏州寒山寺保留除夕钟声指12月31日的用法)[11]、12月31日的香港除夕倒数。
农历新年除夕 |
农历除夕——2025年1月28日 |
距今还有19天 |
以当地时间计算 |
如发现倒数时间不准确,请点击此处刷新 |
除夕(各地称呼) | |||||||||||||||||||||||||||
汉语名称 | |||||||||||||||||||||||||||
---|---|---|---|---|---|---|---|---|---|---|---|---|---|---|---|---|---|---|---|---|---|---|---|---|---|---|---|
繁体字 | 除夕·年夜·除夜·歲除·大年三十 | ||||||||||||||||||||||||||
简化字 | 除夕·年夜 ·除夜·岁除·大年三十 | ||||||||||||||||||||||||||
| |||||||||||||||||||||||||||
闽语名称(闽南、闽东) | |||||||||||||||||||||||||||
繁体字 | 廿九暝·三十暝·過年暝·年暝·過年暗·年兜暗·歲尾 | ||||||||||||||||||||||||||
简化字 | 廿九暝·三十暝·过年暝·年暝·过年暗·年兜暗·岁尾 | ||||||||||||||||||||||||||
| |||||||||||||||||||||||||||
越南语名称 | |||||||||||||||||||||||||||
国语字 | Đêm trừ tịch | ||||||||||||||||||||||||||
儒字 | 節除夕 | ||||||||||||||||||||||||||
韩语名称 | |||||||||||||||||||||||||||
谚文 | 제석/제야/대회일 | ||||||||||||||||||||||||||
汉字 | 除夕/除夜/大晦日 | ||||||||||||||||||||||||||
| |||||||||||||||||||||||||||
日语名称 | |||||||||||||||||||||||||||
汉字 | 除夜 / 大晦日 / 大晦 /大年 | ||||||||||||||||||||||||||
|
起源
农历新年前一天被赋予意义,自东汉起记载较多。农历十二月谓腊月,腊月除夕又称“腊除夕”或“腊除”。“除”字并不解作“去除”(疫病),应解作“易”,正如北宋沈括《梦溪笔谈》训诂:“除拜官职,谓‘除其旧籍’,不然也。‘除’犹‘易’也,以新易旧曰‘除’,如新旧岁之交谓之‘岁除’。《易》‘除戎器,戒不虞’。以新易弊,所以备不虞也。‘阶’谓之除者,自下而上,亦更易之义。”[12]常被引用为除夕的早期记载有:
- 东汉应劭《风俗通义》:“县官常以腊除夕,饰桃人,垂苇茭,画虎于门,皆追效于前事,冀以卫凶也。”
- 东汉高诱《吕氏春秋注》:“前岁一日,击鼓驱疫疠之鬼,谓之逐除,亦曰傩”。[13](除夕驱疫祭典称“傩”)。
- 西晋周处(236-297)《风土记》:“蜀之风俗,晚岁相与馈问,谓之馈岁。酒食相邀为别岁。至除夕,达旦不眠,谓之守岁。除夜祭其先,竣事长幼聚饮,祝颂而散,谓之分岁。”[12]
农历除夕又称年夜、年三十、过年前夕、大晦日等。
中国古代除了有历史文献记载,在民间亦有关于除夕的民间故事。
上古时期有个怪兽名曰“夕”,每年腊月三十便扰乱村庄。后农民向灶王请求后便上天求见玉帝,玉帝便派“年”前来驱魔。而“夕”亦有缺点为惧怕红色和响声,而“年”则使用红绸对付“夕”。后来人们也将烧红的竹杆所发出的噼啪作响联合“年”一同战胜了夕,因此那一天也就称之为“除夕”。正月初一为了纪念“年”打败“夕”的事迹,因此正月初一也就是“年”(别称为“春节”)[14]。
习俗
此条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 (2021年2月11日) |
除夕与清、盂、九三节也是中华传统节日里祭祖的四大节庆,家家祭祖。除了拜祭祖先之外,吃年夜饭,放鞭炮等为一般常见的习俗。传统上,在大年夜当天的中下午要在门边贴上新的春联。
年夜饭,又作团年饭,因为正值冬天,北方人常常在饭桌中间设置火锅,因此也称围炉,北方人年夜饭的菜色中常包括水饺、鱼、年糕、长年菜等。因为水饺状似金元宝,有富贵之意;鱼这道菜不能吃完,因为在汉语中“鱼”和“余”同音,有“年年有余”的吉祥意思;年糕则有“年年高升”之意;吃长年菜则有长寿的意涵。华南则多有鸡、烧肉、发菜、蚝豉等,因为“发菜蚝豉”与“发财好市”谐音。近几年来因社会型态转变,有的家庭不再自己准备年夜饭,而是订购外卖年菜或举家改到饭店、餐馆吃年夜饭。
江南的典型年夜饭必有鱼,丰盛汤锅。年夜饭之后,长辈会发压岁钱给晚辈,因为是用红色的信封袋(红包袋装),故又称红包,中国古代也有用红线将一百个铜钱串成一串外形类似稻穗,表示长命百岁。其中一个说法是岁与“穗”同音,在一些庙宇,会有不少信众等待上“头香”,插上新年庙宇香炉的第一炷香,据说代表吉利与神明一年的护佑。除夕时,人们会一家团聚,并有守岁的习俗。
- 送神:通常这天所送的是“灶君”、还有在人间的众神,回天庭述职,所准备祭品较丰富,有茶果牲礼,后送“灶君”。
- 蒸糕(炊粿):通常十二月廿五日、廿六日开始蒸过年的糕点,传统口味有甜、咸,有以下几种:甜粿(甜年糕)、发粿(发糕)、菜头粿(萝卜糕)、芋粿、包仔粿,甚至是红龟粿等
- 辞岁:除夕当日午后,各家张灯结彩,每家备牲醴、菜碗、粿类祭祀神明与祖先。还有饭上插春花,称为“春饭”,春和“剩”谐音,表示“富裕”,另外加一碗“长年菜”。
- 贴春联:春联又称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等,春联相传是由桃符演变而来,而桃符则是用桃木板在上面画上门神的图案,后来则用纸画门神,也有贴上吉祥图案的年画。在贴春联的同时,一些人家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及福符门钱。春联是一种结合文学与书法的民间艺术,常见:“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 、“春风春雨春常在,宜室宜家宜放怀”。
- 贴年画:通常在中国大陆地区较盛行,浓黑重彩的年画给千家万户平添了许多兴旺欢乐的喜庆气氛。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反映了人民朴素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他们对未来的希望。
- 贴窗花:在华人民间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
- 挂灯笼:华人的灯笼又统称为灯彩。起源于二千年前的西汉时期,每年的除夕前后,人们都挂起象征团圆意义的红灯笼,来营造一种喜庆的氛围。
- 围炉(年夜饭):祭祀神灵之后,一家大小围坐一桌,吃年夜饭,称为“围炉”。鱼圆、肉圆和虾圆取意三元及第,鱼取意年年有余。
- 压岁钱:围炉之后,就是长辈分压岁钱,早年是将炉周所摊的制钱或另用红线穿的铜钱一百个(长命百岁)作为压岁钱,希望小孩多福长寿,现多以红包装钞票取代。
- 守岁:“守长寿岁”之意,分过压岁钱后,一家人围坐炉边,欢谈达旦,称做守岁。
越南语称为“交承”Giao Thừa 意思是“交旧承新”,越南人相信灶君在年廿三送神日回天庭,把各家的情况禀告玉帝后,会在大年夜回来,因此他们会准备露天的供桌,放上各种祭品迎接灶君[15]。
日本在明治维新之后改用格里历,但他们是将原有农历年(旧正月)的习俗提前至西历元旦,所以现在日本的除夕(大晦日)是格里历12月31日。日本人称除夕为“大晦日”,当天他们会一家团聚,由江户时代开始,日本人会在除夕吃象征长寿的荞麦面,称为“年越荞麦”(年越し蕎麦),有些地区的习俗则是吃年越寿司,并且有守岁、迎年神的习俗。长辈们也会发压岁钱,日本人称之为“御年玉”(お年玉,即“压岁钱”)。有些人会聚集在庙宇参拜。当接近12时,寺庙的住持会敲响大钟108下,而第108下会于凌晨的0时整敲下,此习俗称为“除夜之钟”(除夜の鐘)。而紧接着的元旦深夜及清晨直至白天,会有不少人到寺庙或神社参拜,称为“初诣”,每年日本的铁道公司还需加开初诣班车应付初诣的需求[16]。
贺岁歌曲
此章节论述以部分区域为主,未必有普世通用的观点。 (2021年2月11日) |
除夕合家欢是一首关于除夕的贺岁歌曲,该歌曲描述了除夕合家团圆的场景。最早创作于1995年,原唱者为台湾女歌手龙飘飘。
年三十晚真呀真热闹,
一家团聚有说又有笑,
年夜饭,味道好。辞岁酒,呱呱叫。人人乐陶陶,
新的一年来到。
我们信心高,
弟弟妹妹哥哥姐姐。
还有咱们的小宝宝,
举起杯,磕过头。干杯,
祝愿我们老一辈越活越年少。
年三十晚喜气冲云霄,
一家团聚欢笑又歌唱。
捞瓜子,进财宝。
吃个橘,百病消。
大家福星高,
新的一年来到。
大家信心高,
弟弟妹妹哥哥姐姐。
还有咱们的小宝宝,
举起杯,磕过头。干杯,
祝愿我们新一代青春无限好。
公众假期
- 中国大陆:根据2007年颁布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除夕为春节假期的一部分,根据2013年12月11日《国务院关于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从法律意义上将除夕从法定节假日中移除。[17]同时公布《关于2014年部分节假日安排的通知》指出2014年除夕不放假。[18]2014年12月16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2015年部分节假日安排的通知》。其中,2015年春节假期为2015年2月18日(农历除夕)至24日(农历正月初六)放假调休,[19]这也意味着,除夕根据民意再次“隐性”恢复为法定节假日,但并没有通过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将除夕正式列为法定节假日。之后2016年至2023年期间,春节假期均包括除夕。直至2023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2024年部分节假日安排的通知》取消了2024年的除夕放假[20],再度引发中国大陆网民的不满,亦引发“除夕”的谐音有“除习”之意的阴谋论[21][22]。但在次年公布的《关于2025年部分节假日安排的通知》中,除夕假期再度恢复[23],同时《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亦将除夕再次修改为法定节假日[24]。
- 香港和澳门:如果正月首三日中任何一日碰巧是星期日,农历除夕会被纳入公众假期,但有时会在年初四补假一天,如2017年年初二为星期日,则香港在年初四星期二补假一天;2018年年初三为星期日,香港也在年初四星期一补假一天。
图集
参见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