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复建中的建福宫花园,自北向南拍摄。右侧是静怡轩,远处绿顶建筑是建福宫的惠风亭,左侧黄琉璃瓦顶建筑是重华宫西侧的重华宫厨房院落(即原乾西五所之三所)第二进院的西厢房。
2005年复建中的建福宫花园堆料场地,自西向东拍摄。左侧为重华宫厨房院落最后面一座正房,右侧为该院落第二进院的正房
2005年复建中的建福宫花园堆料场地,自西向东拍摄。左侧为重华宫厨房院落最后面一座正房,右侧为该院落第二进院的正房
重华宫所在区域,原来属于明朝乾西五所。清朝乾隆年间,对乾西五所进行了改建,将二所改建为重华宫,一所改建为漱芳斋,三所改建为重华宫的厨房,四所、五所则拆毁改建建福宫及建福宫花园。[2]
重华宫原来是明朝乾西五所之二所。乾隆帝弘历当皇子时,起初居住在毓庆宫,雍正五年(1727年)成婚之后移居乾西二所,雍正十一年(1733年)被封为“和硕宝亲王”,住地获赐名“乐善堂”。弘历登基后,此处作为肇祥之地升格为宫,称“重华宫”。[1]
“重华”一名出自《书·舜典》孔颖达疏:“此舜能继尧,重其文德之光华”。大学士张廷玉、鄂尔泰拟此宫名“重华”,意在歌颂乾隆帝有舜之德,继位名正言顺,可使国家获得尧舜之治。[1]
乾隆八年(1743年)起,每年新正召集内廷大学士、翰林等人到重华宫赐茶宴联句。乾隆帝通常另作律诗一、二首,命人刻匾悬挂在崇敬殿内檐,到乾隆六十年(1795年)时已经挂满了崇敬殿四周。后来,嘉庆帝将重华宫茶宴联句作为祖宗家法,在每年正月初二至初十期间举办。道光年间仍然时有举办,到咸丰以后才终止。[1]
重华宫沿用过去乾西二所的三进院落的格局。主要建筑有:[1]
- 重华门[1]
- 崇敬殿:位于重华门内,为前院正殿。崇敬殿原为乾隆帝当和硕宝亲王时的居所,乾隆五年(1740年)扩建。[3]面阔五间,进深三间,黄琉璃瓦歇山顶,前檐正中接抱厦三间,是改建后添加。明间开门,古钱纹棂花槅扇门四扇,其他是槛窗。
- 乐善堂:为崇敬殿的明间及东、西次间。崇敬殿内明间正中悬挂弘历当和硕宝亲王时亲笔题写的匾额“乐善堂”。[1]两侧楹联为乾隆帝自拟、大臣张廷玉敬书的“圣训光昭敬诚常自勖,天伦敦叙忠孝在躬行”。殿内正中的台上设宝座,宝座后为三扇屏风,两侧为宫扇、香几、香筒等等,香几上承太平有象、甪端各一对。该陈设为乾隆帝登基后御临重华宫时所用。[3]
- 东暖阁:为崇敬殿的东梢间。内供佛像。东暖阁内悬挂康熙帝题的“意叶心香”匾,楹联“莲花贝叶因心见,忍草禅枝到处生”。[4]
- 西暖阁:为崇敬殿的西梢间。内供佛像。西暖阁内悬挂乾隆帝题的“吉云持地”匾,楹联“满字一如心得月,梵言半偈舌生莲”。 [4]
- 重华宫:位于崇敬殿以北,为中院正殿。面阔五间,进深一间,黄琉璃瓦硬山顶,明间开门,其他都是槛窗,前接抱厦3间。重华宫内明间与东次间、西次间都用紫檀雕花槅扇分隔,槅扇雕刻十分精美,为紫禁城内檐装修的精品,东次间槅扇在光绪十七年(1891年)拆除,改成子孙万代葫芦落地罩。[1]重华宫前外檐上悬挂“重华宫”陡匾。[5]
- 重华宫西梢间
- 重华宫西次间:西次间是乾隆帝赐群臣茶宴、赋诗联句、休息观戏之所。北墙靠墙陈设有紫檀雕花顶竖柜。西墙靠墙陈设紫檀雕花平头案,案上置紫檀透雕楼阁嵌玉人插屏,屏上方的西墙上有乾隆帝御笔的贴落。[3]
- 重华宫明间
- 重华宫东次间
- 重华宫东梢间(芝兰室):东梢间是乾隆帝御临重华宫时的休息之所。室内东侧为一通炕,上面靠墙置有十二扇炕屏,屏心雕有十二月花卉图。屏前为一炕几,两侧是炕案,案上陈设着帽架、文玩。炕前放有香炉。炕上方的东墙上悬挂“芝兰室”匾。炕上北侧靠北墙也置有一炕几,其上方的北墙上有乾隆帝御书的字幅一张。炕的外侧靠北墙置有一紫檀长桌,桌上是茶具及文玩,长桌上方的北墙上悬挂玳瑁框象牙的《鹤鹿同春图》挂屏。[3]
- 葆中殿:重华宫的东配殿,面阔三间,进深一间,黄琉璃瓦硬山顶。殿内额曰“古香斋”,曾经用来收贮《钦定古今图书集成》。[1]
- 浴德殿:重华宫的西配殿。殿内额曰“抑斋”,曾经是乾隆帝的书室。[1]
- 井亭:重华宫所在中院内的东西两侧各有井亭1座。东井亭内有井,西井亭仅为和东井亭对称而设。[1]
- 翠云馆:位于重华宫以北,为后院正殿,两侧带有耳房及东西配殿。翠云馆面阔五间,进深一间,黄琉璃瓦硬山顶,明间开门,其他都是槛窗。翠云馆内有黑漆描金装修,非常精美。[1]翠云馆的间隔采用四扇金漆山水图隔扇组合而成,隔扇上部是勾云纹窗棂。隔扇一侧的墙上挂有紫檀百宝嵌博古图挂屏,另一侧对称挂有紫檀框漆地百宝嵌花鸟图挂屏。[3]
- 翠云馆西梢间:西梢间北墙装饰成上、下两层,上层为阁楼式,下层为炕。阁楼上设有八扇花鸟图屏风。炕上有炕桌和炕案,两侧是紫檀框双面绣的隔扇。炕下西侧陈设紫檀雕花大案,东侧为书格式帘子隔尘[6]。
- 翠云馆西次间:
- 翠云馆明间:
- 翠云馆东次间:东次间的匾曰“长春书屋”,是乾隆帝即位前的读书处。[1]东次间与东梢间之间,设有一祥云门。门的两侧朝西挂有对联“四季风光无尽藏,百城古帙有余香”,门上方朝西挂“养云”匾。[3]
- 翠云馆东梢间:东梢间内祥云门侧的黑漆描金插屏,以及靠东墙的紫檀长桌等家具陈设,均是清朝乾隆时期的原状。[3]
- 玉粹轩:
- 玉粹轩位于宁寿宫花园第四进院落。明间贴落画中绘有乾隆三十七年(1773年)《元旦试笔》诗中的两句:“亿万人增亿万寿,泰平年值泰平春”,为知名春联句。[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