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培尧

臺灣藝術家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曾培尧(1927年12月12日—1991年12月27日),当代艺术家、画家、艺术评论家、策展人、艺术工作者。台南州台南市人,曾师事颜水龙郭柏川,投身艺术工作数十年,提携许多后进,在台湾艺术史上扮演承先启后的重要角色,成立画室及“世代画会”,从事美术普及教育工作,不分跨域、跨年龄的受众,曾培尧推广艺术及创作风气不遗余力,对台南、台湾艺坛影响深远[1][2][3]

事实速览 曾培尧, 个人资料 ...
曾培尧
个人资料
性别
出生1927年12月12日
 大日本帝国台南州台南市
逝世1991年12月27日(1991岁—12—27)(64岁)
 中华民国台北
籍贯 大日本帝国台南州台南市
国籍 大日本帝国 1930年-1945年
 中华民国 1945年-1991年
学历
经历
关闭

生平

曾培尧,1927年出生于台南市,父亲曾耀昆任教于安平公学校,1936年台湾本土艺术家黄土水及陈澄波先后在日本帝国美术展览会(简称“帝展”)入选,受到这股浪潮影响,曾培尧的三叔曾耀岳赴日学习绘画,1936年曾培尧在台南大天后宫巧遇日本画家绘画,曾培尧受到叔叔及日本画家的影响,开启了对艺术创作的浓厚兴趣。

1939年,公学校未毕业曾培尧就被派到军需单位实习,1945年自台南专修商业学校高等科毕业,时值二战后期,美军轰炸台湾,随服务单位被疏散至至玉井。期间开始写生纪录台南家乡风景,战争结束后,曾培尧继续写生,1947年自台南市立初级商业职业学校毕业后,工作之余曾培尧到台南工学院旁听颜水龙教授的美术课。1948年曾培尧进入台糖公司工作,初期分配于云林龙岩糖厂,1950年,其弟曾锦堂就读台南工学院附属工业学校机械科期间,因受到学校老师徐国维吸收,加入台南市工委会被捕入狱,期间曾培尧数次与弟弟通信,此事件对曾培尧心中造成很大影响,在此时期的创作以黑、灰及红等灰黯的色调为主,呈现出极度压抑、恐惧的张力,抒发了其心中对于时代悲剧在他的家族中所造成的无法言语的冲击,也使他对生命的无常有更深刻的体悟。

1953年,曾培尧进入台糖农业工程处会计课工作,于台南工学院旁听郭柏川教授的美术课,其创作生涯进入“主观表现具象时期”,1954年曾培尧加入“台南美术研究会”,担任常务理事兼总干事,自此襄助该会长达三十余年,作品入选第九届“台湾省美展”[4]

1955年创作进入“抽象表现时期”,1957年参加“自由中国美展”,并协助该展举办“台湾南部巡回展”,1958年,其作品入选“台阳美展”,1960年参选“香港国际绘画沙龙”,结识艺术评论家顾献梁,选修其在成功大学开设之中外美术史课程,学习艺术史及艺术评论。

1962年,曾培尧在国立台湾艺术馆举办个展,并参加“西贡国际美展”、“中国水彩画会”年展,应邀在国立教育电台讲述“现代美术欣赏”专题,绘画进入“探索生命根源时期”,于各报章杂志发表艺评数百篇。

1964年,曾培尧与黄朝湖柯锡杰刘生容、许武勇、郑世璠成立“自由美术协会”、并参加“中国现代水墨画会”及“中国现代版画会”开始创作水墨画及现代版画。1965年,参加罗马“现代艺展”,绘画进入“追求生命繁殖与连锁时期”,1967年主持中广台南台艺文节目,绘画进入“迈向生命永恒时期”。

1969年,参加国立历史博物馆举办的“中国当代艺术巡回展”,成立“世代画会”,举办写生、观摩及年展,绘画进入“高唱生命讴歌时期”。1970年,于台北美国新闻林肯中心举办个展,参加西班牙“国际现代美展”,素人画家洪通师从曾培尧,于此时进入曾培尧画室创作长达一年多[4]

1971年曾培尧参展第十一届巴西“圣保罗国际双年展”,获得中山学术文化基金会文艺创作奖助,1972年获教育部社会教育金质奖章。或美国国务院邀请访美,并于纽约圣若望大学演讲“中国绘画-古代到现代的演变”,1973年自台糖退休后全力投入艺术创作,于美国威斯康辛州参加“中国现代名家十人展”,与陈辉东林智信、王再添、陈泰元、刘文三创立“六合画会”,每年举辨联展,绘画进入“自然、神性、人性和生命的虚实关系时期”[5][4]。 1974年,在国立历史博物馆及美国费城举办个展,参加“中国油画学会”及该会年展,参加东京美术馆举办之“中国现代绘画十人展”。1976年应聘为参加“高雄市美术协会”荣誉会员,应邀访问日韩。1977年被推举为“国际美术教育协会”会员、“香港版画协会”会员,1979年参加香港版画邀请展,并由行政院新闻局安排赴美国洛杉矶、华府、纽约、加拿大多伦多等地举行个展。

1982年赴美举办个展,并代表台南市访问美国多个姊妹市,于阿拉斯加大学讲学,参加“世纪美术协会”年展。1983年,参加韩国第四届、西德第七届“国际版画展”、台北市立美术馆之“国内画家联展”。1984年于台湾省立博物馆举办个展,参加西班牙第六届“国际版画双年展”、1985年参加韩国“亚细亚国际现代美展”、应邀参加台北市立美术馆之“当代版画邀请展”、“国际水墨特展”。

1986年于国立历史博物馆国家画廊举办个展,参加日本金泽美术馆“国际美术展”、台北市立美术馆之“中国现代绘画回顾展”、“中国水墨抽象展”等,并应聘为国立历史博物馆美术审议委员。

1987年参加汉城国立现代美术馆举办之“中国当代艺术展”,应邀参加高雄美国在台协会“访美艺术家联展”,绘画进入“生命本质与重生时期”[5]。1988年参加哥斯达黎加国立美术馆“中国当代美术展”、1989年夏威夷举办“中国当代版画展”,应邀参加国立历史博物馆“当代艺术发展艺术家作品展”、台南市政府“台南市资深艺术家联展”,1990年出版《曾培尧画集1945-1989》。

1991年12月27日因直肠癌病逝于台北市立阳明医院。

艺术风格

不是学院出身的曾培尧,因为跟郭柏川(1901-1974)、颜水龙(1903-1997)学画,打下了良好的绘画基础;1958年抽象绘画在台湾形成风潮,他的画风也转向抽象形式,但表现题材跟内容却没有脱离东方的哲思,创作灵感也都从民俗跟宗教艺术中获得;1964年时跟黄朝湖(1939-)等人共组“自由美术协会”推展现代艺术;而创作形式不局限的他,运用抽象跟具象之间的象征形式,把冥想忧郁和悲怆等问题表现出来,也开创了个人的绘画风格;1986年画的〈人我合一〉作品,以大胆的留白,如梦如幻的物象组合,看起来抽象又具象;艺术家打破形式的藩篱,把特有的东方哲思融入画境,透过画面不同人物的错置,诠释出无欲、无私、无我“人我合一” 的真义,也展现了中国现代绘画的新面貌[6]

相关条目

相关著作

  • 曾培尧,《构图研究》(艺术图书公司,1980)
  • 徐婉祯,《曾培尧 生命.大觉》(艺术家,2020)
  • 曾培尧,《西洋古典音乐欣赏》(1977)
  • 蔡献友,《曾培尧:声闻乘》(台南市政府文化局,2014)
  • 许生霖,《纸上的宇宙:曾培尧画史档案精选集》(国立成功大学台湾艺术史料研究中心,2023)

参考资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