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修主義(Asceticism)是一種生活型態,其特徵通常是對若干俗世歡愉的禁絕(禁慾),以達至宗教上及靈性上的目標[1]。苦修主義可能會離群索居,也可能仍是社會的一部分,但會維持簡樸的生活方式,例如放棄物質享受以及身體享樂,花時間禁食,專心在宗教靈性相關的實踐或反思[2]。有些人在苦修時也會避免讓自己接觸會分心的事物,例如酒、香煙、藥品、娛樂、性、食物等[3]

在許多的宗教以及哲學傳統中都有苦修主義的實務,像是佛教耆那教印度教伊斯蘭教猶太教基督教斯多葛主義伊比鳩魯學派畢達哥拉斯主義[3]

基督宗教的苦修主義

許多古典時代晚期的基督宗教作家,例如俄利根耶柔米約翰一世奧古斯丁,都以高度苦修的宗教環境來詮釋聖經文本[4]。聖經中苦修主義的例子包括施洗約翰耶穌十二使徒以及保羅[4]。在死海古卷中有記錄猶太人中的艾賽尼派的苦修及禁慾。早期的基督教著作(例如慕善集英語Philokalia)以及實踐(例如靜修)都可以佐證對苦修宗教生活的重視。其他基督宗教苦修主義的實踐者有底比斯的保羅英語Paul the Hermit登塔者西蒙聖達味大馬士革的聖約翰亞西西的方濟各[4]

神學家理查.芬恩英語Richard Finn認為,許多早期基督宗教的苦修主義可以追溯到猶太教,而不是希臘苦修主義的傳統[2]。不過芬恩也承認,有些基督宗教苦修主義的想法是來自希臘道德思想[2]。當人懷着慾望和激情想要身體的享樂時,不可能會有道德的生活。在當時的神學中,道德不是在對和錯之間的平衡,而是靈性的轉變,生活簡單、節儉,並且享有幸福[2]

中東的沙漠曾是許多基督教苦修者、隱士的住處[5],包括聖安東尼Mary of Egypt英語Mary of Egypt登塔者西蒙等人,這些人統稱為Desert Fathers英語Desert FathersDesert Mothers英語Desert Mothers。根據東正教的傳統所述,在963年時在阿索斯山建立了名為Lavra的修道院協會[6]。這也成為這個世紀東正教苦修群體最重要的信仰中心[6]。近代在阿索斯山及邁泰奧拉仍是相當重要的信仰中心[7]

佛教的禁慾

佛教認為,世界有五欲;殺,盜,淫,妄,酒。而淫慾是其首要,正如《楞嚴經》說「淫心不除,塵不可出。」如果要脫離六道輪迴趨入涅槃,必須斷掉淫慾[8]

故對於出家僧侶要求全斷淫慾,稱爲「淨行」,是一種善法,幫助從輪迴中脫離而滅苦;不斷五欲爲「不淨行」,是不善法,會讓人深陷在輪迴中。

為了遮止五欲貪,除了節制淫慾,出家僧侶還有非常多的相關戒律,比如新鞋必須由他人穿幾遍才能自己使用,新得布料不能用整塊必須切割連綴製成袈裟方能使用,以此破除對衣鞋的執着心。甚至一日一餐或兩餐,按律過則不應食,化緣飲食不得挑剔,俱應接受,連對飲食的貪愛也要節制。在大乘佛教中,戒食肉葷同樣很重要。沙彌十戒八關齋戒中還包括不欣賞情歌豔舞和不塗香抹粉等。可以說,佛教的修行就是始於對五欲的厭離、禁斷。

而對在家居士而言,雖然不及出家人嚴格禁慾,但也需要恪守最基本的五條原則,即「五戒」: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其中的「不邪淫」即不欲邪行,即允許在家居士進行常規行房,但不得以不正常、過度追求取樂甚至違背人倫、與非夫妻之人行房,甚至佛誕、某些紀念日聖日也不允許行房。

伊斯蘭教的苦修主義

Thumb
1860年在孟加拉的穆斯林苦修主義者(法基爾

阿拉伯文中的苦修是Zuhd(زهد)[9]伊斯蘭教的先知穆罕默德以及其跟隨者都會進行苦修[10]。不過,當代的伊斯蘭教主流沒有苦修的傳統,只有蘇非主義保留了幾個世紀的苦修傳統[11][12][13]伊斯蘭教文獻以及穆斯林歷史學家指出在穆斯林征服中東及北非時期(西元第七至第十世紀),部份護衛前線地帶英語Al-Awasim的穆斯林戰士也是苦修主義者[14][15]。許多文獻也指出一些天主教修道士離開基督教英語Apostasy in Christianity改信伊斯蘭教英語Conversion to Islam,加入吉哈德[15],同時也有許多的穆斯林戰士離開伊斯蘭教英語Apostasy in Islam改信基督教英語Conversion to Christianity,成為修道士[15][16]伊斯蘭教研究的學者認為Zuhd是第十世紀出現蘇非主義的前身[11],透過Junayd of Baghdad英語Junayd of BaghdadAl-Qushayri英語Al-Qushayri、al-Sarrāj、Ali Hujwiri英語Ali Hujwiri等人的著作流傳下來[17][18]

其他禁慾行為

德國哲學家叔本華主張禁慾,他說:「欲望越強烈,越貪求我欲之滿足的人,他所感到的痛苦也就更多更深。因為欲望經常附在他身上不斷地啃噬他,使他的心靈充滿苦惱。如此積久成習之後,一旦欲望的對象全部消失,他幾乎便以看別人的痛苦為樂了。反之,一個否定求生意志的人,從外表看起來,他的確是貧窮、一無所有、既無歡樂亦無生趣的人,則心靈則是一片清澄,充滿寧靜和喜悅。他們不會被不安的生存衝動或歡天喜地的事情所驅策,因為這些都是強烈痛苦的先導。他們不貪圖生之快樂,因為喜悅過後往往是接續苦惱的狀態。」[19]

相關條目

參考文獻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