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爾賽宮
法国伊夫林省凡尔赛的城堡建筑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法国伊夫林省凡尔赛的城堡建筑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凡爾賽宮(法語:Château de Versailles)位於法國巴黎西南郊外伊夫林省的省會凡爾賽,1682年由太陽王路易十四開始建造,分多階段完工,在此期間的凡爾賽宮超越了巴黎,成為了法國實際意義上的首都。
凡爾賽宮 | |
---|---|
Château de Versailles(法語) | |
概要 | |
類型 | 法式城堡、宮殿、博物館、王室居所[*]、美術館 |
建築風格 | 巴洛克、路易十四風格、路易十五風格、路易十六風格、新古典主義、帝國風格、拿破崙三世風格 |
用途 | 宮殿、美術館、影片搭景[*] |
地點 | 法國,法蘭西島大區伊夫林省凡爾賽 |
座標 | 48.8048°N 2.1203°E |
起造 | 1661年 |
竣工日 | 1710 |
承建商 | 路易十四 |
擁有者 | 法國政府 |
技術細節 | |
大小 | 300px |
建築面積 | 800,000 平方米 |
設計與建造 | |
建築師 | 路易·勒沃、弗朗索瓦·多爾貝[*]、朱爾·阿杜安-芒薩爾、安德烈·勒諾特爾、夏爾·勒布倫、羅貝爾·德·科特[*]、安熱-雅克·加布里埃爾[*] |
保護情況 | 歸類歷史遺蹟[*]、世界遺產 |
官方名稱 | Chateau and Park of Versailles |
標準 | 文化:(i)(ii)(vi) |
參考編碼 | 83 |
登錄年份 | 1979年(第3屆會議) |
面積 | 1,070 ha |
緩衝區 | 9,467 ha |
網站 | |
en | |
地圖 | |
凡爾賽宮有着寢宮、花園、美術收藏庫、辯論場、劇場、情報中心和政治會議室等諸多功能,是一座兼具觀賞性和實用性的宮殿,以金色、藍色和粉橘色為主基調,傾其所能表現「絢爛豪華的奢侈美」,這種風格被後世稱為「巴洛克」風格,不過在其後任法國國王路易十五的末期和整個路易十六時期,還加入了一些甜美風格「洛可可」裝飾。到了20世紀以後,法國因為進入共和政府,皇室被廢除,於是改建為博物館對公眾開放,一躍成為法國著名景點和文化遺產。[1]並在1979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2]
凡爾賽宮的建築風格因為極盡奢華,在17~18世紀的歐洲各國引發巨大轟動,神聖羅馬帝國(現奧地利和德國)、俄羅斯帝國、波蘭立陶宛聯邦和瑞典王國等歐洲大國的君主紛紛倣效,形成一股修建皇宮的跟風之潮。
凡爾賽宮所在地區原來是一片森林和沼澤荒地。1624年,法國國王路易十三以1萬里弗爾的價格買下117法畝荒地,在這裏修建一座二層的紅磚樓房,用作狩獵行宮。[3][4]二樓有國王辦公室、寢室、接見室、藏衣室、隨從人員臥室等房間,一層為家具儲藏室和兵器庫。當時的行宮擁有26個房間,如今擁有2300個房間、67個樓梯和5210件家具[5][6]。
1660年,法國國王路易十四參觀財政大臣富凱的沃子爵城堡[7],為其房屋與花園的宏偉壯麗所折服,當時王室在巴黎郊外的行宮——聖日耳曼宮、萬塞訥宮、聖克盧宮等無一可以與其相比。路易十四憤怒他不盡職守之餘將富凱以「貪污」罪名投入巴士底獄,並命令沃子爵府邸的兩位主要設計師:園林家安德烈·勒諾特爾和建築家路易·勒沃為其設計新的行宮。[8][9][10]16至17世紀期間巴黎市民不斷發生暴動,更是在1648年至1653年,發生兩次規模巨大的投石黨叛亂,導致路易十四決定將王室宮廷(當時位於巴黎城內的羅浮宮和杜伊勒里宮)遷出混亂喧鬧的巴黎城。[11][12]經過考察和權衡,他決定以路易十三在凡爾賽的狩獵行宮為基礎建造新宮殿。為此徵購6.7平方公里的土地。勒諾特爾在1667年設計凡爾賽宮花園和噴泉,勒沃則在狩獵行宮的西、北、南三面添建新宮殿,將原來的狩獵行宮包圍起來。原行宮的東立面被保留下來作為主要入口,修建大理石庭院。[13][14]
1674年,建築師朱爾·阿杜安-芒薩爾從於1670年去世的勒沃手中接管凡爾賽宮工程,[15][16]他增建宮殿的南北兩翼、教堂、桔園和大小馬廄等附屬建築,並在宮前修建三條放射狀大道。為吸引居民到凡爾賽定居[17][18],還在凡爾賽鎮修建大量住宅和辦公用房。為確保凡爾賽宮的建設順利進行,路易十四下令10年之內在全國範圍內禁止其他新建建築使用石料。[19][20]
1682年5月6日,路易十四宣佈將法蘭西宮廷從巴黎(羅浮宮)遷往凡爾賽。法國的政治、外交決策都在凡爾賽宮決定,凡爾賽成為事實上的法國首都。為消除勢力強大的法國地方貴族(如孔代親王家族)的割據和叛亂危險,凡爾賽宮落成之後,路易十四即將全國主要貴族集中於凡爾賽宮居住。
1688年,凡爾賽宮主體部分的建築工程完工,而整個宮殿和花園的建設直至1710年才全部完成,隨即成為歐洲最大、最雄偉、最豪華的宮殿建築,並成為法國乃至歐洲的貴族活動中心、藝術中心和文化時尚的發源地。
在其全盛時期,宮中居住的王子王孫、貴婦、親王貴族、主教及其侍從僕人竟達36,000名之多。[21][22]在凡爾賽還駐紮有瑞士百人衛隊、蘇格蘭衛隊、宮廷警察、6,000名皇家衛隊、4,000名步兵和4,000名騎兵。為安置其眾多的「正式情婦」,路易十四還修建大特里亞農宮和馬爾利宮。在路易十五晚期和路易十六早期中,維持凡爾賽宮廷的費用佔法國歲入的四分之一。但這些活動收到一定的成效:路易十四登基以前勢力雄厚、心懷不滿、屢屢反叛的法國大貴族至路易十四時代已被奢靡的宮廷生活所籠絡腐化,甚至以受邀居住於宮中為榮,爭先恐後仿效國王及宮中的禮儀、着裝,擔心失去國王的寵愛。[23][24][25]
路易十五和路易十六時期,在凡爾賽宮花園中修建小特里亞農宮和瑞士農莊等建築,完成了赫丘利廳、北翼的宴會廳以及國王大套間的擴建,為顯示王權的威嚴[26][27],路易十四和路易十五經常在宮中舉行場面浩大壯觀的典禮、晚會、舞會、狩獵和其他娛樂活動。1751年,路易十五為慶祝長孫勃艮第公爵降生而舉辦的煙火晚會,消耗66萬里弗爾的焰火。[7]1748年,路易十五開始在宮殿的最北端建造一座宮殿劇院,但完工推遲則到1770年,同年,路易十五為王太子舉行的婚禮花費達900萬里弗爾。1771年,路易十五讓宮廷建築師安熱-雅克·加布里埃爾以新古典主義風格重建了倒塌的北部長翼。但這項工作也因財政拮据而停止,直到路易十五於1774年去世,這項工作仍未完成。,在1783年,這座宮殿是簽署《巴黎和約》三項條約中最後兩項條約的地點,從而結束了美國獨立戰爭。[28]
1784年,路易十六曾短暫地將王室遷至聖克盧城堡,以試圖凡爾賽宮進行更多翻修,但由於財政困難和政治危機而無法開始建設[29]。1789年6月20日法國三級會議會場被封閉後,會議中的第三等級代表和一些下級僧侶、激進貴族前往凡爾賽宮室內網球場集會,簽署著名的《網球廳宣誓》,宣誓稱如未能為法國制訂出一部成文憲法,就絕不解散。不久7月14日法國大革命爆發,路易十六一家得知攻佔巴士底獄的消息,隨着巴黎革命的蔓延和到凡爾賽婦女大遊行的影響,最終他們被迫從凡爾賽宮遷居巴黎。[30]而當在隨後到來的恐怖時期中,凡爾賽宮作為王宮的歷史至此終結,期間宮殿曾被民眾多次洗掠,宮中陳設的家具、壁畫、掛毯、吊燈和陳設物品被洗劫一空,宮殿門窗也被砸毀拆除。[17][31]
1793年,國民公會宣佈廢除君主制,宮內殘餘的藝術品和家具全部運往羅浮宮被下令拍賣。凡爾賽宮建築物上的所有皇家標誌都被雕刻或鑿掉,淪為來存放從貴族那裏沒收的家具、藝術品和圖書館。
當拿破崙於1804年成為法國皇帝時,他曾考慮將凡爾賽宮作為他的住所,但由於翻修成本過高放棄了這個想法。然而在1810年與瑪麗·路易絲結婚之前,他曾對大特里亞農宮進行了修復和翻新,作為他和家人的春季居所。
1815年,隨着拿破崙的最終垮台,路易十六的弟弟路易十八成為法國國王,下令修復皇家公寓,然而歸因成本太大的問題,僅拆除並重建了南翼的建築部分,使前翼的外觀更加統一。不過他和他的繼任者查理十世都沒有住在凡爾賽宮。
直到1833年,奧爾良王朝的路易·菲利普國王致力於「法國的所有榮耀」,下令修復凡爾賽宮以創建法國歷史博物館,然而在1848年路易·菲利普被推翻後,博物館的項目基本上停止了。[32][32][33]1870年普法戰爭期間,凡爾賽宮被普魯士軍隊佔領,城堡的一部分都變成德軍的軍事醫院。1871年,威廉一世在凡爾賽宮鏡廳加冕,從德意志的一個諸侯王升格為德意志帝國的皇帝;直到1871年3月簽署停戰協定後才離開凡爾賽宮,此舉動深深傷害了法國人的民族驕傲,釀成法國對德國的仇恨,為一戰的爆發埋下伏筆。同年,德國在凡爾賽與法國簽訂了初步和約。此後入駐凡爾賽宮的梯也爾政府策劃鎮壓巴黎公社的行動,1875年,法國第二個議會機構——法國參議院成立,並在1876年在宮殿南翼新建的大廳舉行會議。[34][35]
1889年,為紀念法國大革命100周年,法國政府(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把凡爾賽宮改造為公共博物館,裏面的展品全部供人展出、一般市民也可參觀。[36]1919年,第一次世界大戰所召開的巴黎和會在鏡廳召開,法國政府(法蘭西第三共和國)藉此羞辱戰敗德國、報德國統一時候的一箭之仇;但同時,被羞辱的德國也因此記恨法國,為二戰埋下伏筆,間接導致煽動德國愛國情緒的希特拉崛起。協約國於6月28日在鏡廳與德國簽訂《凡爾賽和約》。1920年,在大特里亞農宮簽訂製裁匈牙利王國的特里亞農和約。[37]1937年,凡爾賽宮作為歷史博物館對公眾開放。法國政府多次在宮中和花園中舉辦外事活動,召開國際會議,簽署國際條約。[38]
自從1950年代開始,凡爾賽宮博物館在策展人熱拉爾德·范德肯普的領導下,以目標將宮殿恢復到1789年的狀態為目的進行龐大的修復計劃。早期的項目包括修復鏡廳的屋頂;該宣傳活動隨後引起了國際社會對凡爾賽宮困境的關注,並獲得了大量外國資金,包括洛克菲勒基金會的資助。對於博物館和法蘭西第五共和國而言,其中一項龐大的成本是盡可能多地回購當初被賣掉的原始家具。也因此,凡爾賽宮製造的家具成為是國際市場上非常搶手的商品,最終博物館花費了大量資金來收回宮殿的大部分原始家具。[38][39]
1978年6月26日,凡爾賽宮曾遭到布列塔尼解放陣線(FLB)恐怖分子的轟炸。導致宮殿左翼遭到嚴重的破壞。[40]1999年,法國政府開始對凡爾賽宮每年整修[41]。2006年,開始每年對凡爾賽宮的文物進行重點展示,每個重點展示都有一個相應的主題。[42]2014年,凡爾賽宮正殿的金色屋頂整修完成,全體顯得比之前的版本更加富麗堂皇。2018年,開始修繕側面兩廳的建築,把金色屋頂繼續融入還未被加入的主體建築中。
2024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期間,凡爾賽宮將舉辦馬術和現代五項比賽[43]。
當代,凡爾賽宮所有權歸於法國政府所有。它的正式名稱是「凡爾賽宮、博物館和國有莊園公共機構」,是由法國文化部負責監督的獨立行政和管理機構。[41]
1979年10月26日,凡爾賽宮與其圓林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批准作為文化遺產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編號81號,認為其滿足以下三個獲選條件:[44]
凡爾賽宮宮殿呈U形佈局,建築物在1715年路易十四去世時基本就已完工,外立面長達402公尺(1,319英尺)。整宮殿有大約10公頃的屋頂,設有2,143個窗戶、1,252個煙囪和67個樓梯,共分為2,300個房間,建築並視其立面,呈現出截然不同的風格。[45][46]作為正面入口的東立面,由於大理石庭院的路易十三狩獵行宮得以保留,因此風格統一為與狩獵行宮相同的,典型的文藝復興時期法式宮邸的風貌[47][48]:立面劃分為兩段,下段為法蘭西島磚樓風格的兩層紅磚牆面,配合米黃色琢石修飾的形體邊緣和落地門連窗,古典柱式運用極為克制,只使用少量的塔斯干壁柱強調建築區隔;上段則是深藍色法式高屋頂配合金色緣邊老虎窗(原為藍色,2014年被法國政府修繕,變為金色)。其餘三個方向立面,特別是作為凡爾賽宮花園宏大背景的西立面,則為典型的意大利古典主義風格,屋頂使用意式平屋頂而幾乎無法察覺,立面則為標準的古典主義三段式處理,即將立面劃分為縱、橫三段,建築立面左右對稱,並使用大量的高盧壁柱裝飾,圖景焦點更以神殿門廊般的圓柱外廊強調,整體造型輪廓整齊、莊重雄偉,被稱為是理性美的代表。其內部裝潢則以巴洛克風格為主,少數廳堂為洛可可風格。[4][49][50]
但是,凡爾賽宮過度追求宏大、奢華,居住功能卻不方便。宮中沒有一處廁所或盥洗設備,連王太子都不得不在臥室的壁爐內便溺。路易十五極端厭惡寢宮,認為它雖然寬敞、豪華,卻不保暖。[46]
從17世紀中葉到 18 世紀末,凡爾賽宮的建築和園藝對於歐洲產生了巨大影響。俄羅斯皇帝彼得一世在聖彼得堡修建的夏宮、俄羅斯女帝葉卡捷琳娜二世修建的冬宮、奧地利的神聖羅馬女皇瑪麗亞·特蕾西亞在維也納修建的美泉宮、德國的普魯士國王腓特烈二世在波茨坦修建的忘憂宮、德國的巴伐利亞國王路德維琪二世修建的海倫基姆湖宮、波蘭在華沙修建的皇家城堡以及瑞典在斯德哥爾摩修建的皇家宮城全都倣照了凡爾賽宮的樣式而建造,其他影響的例子包括漢普敦宮、柏林宮、聖伊爾德豐索宮、斯德哥爾摩王宮[51]、路德維琪堡宮、卡爾斯魯厄宮、寧芬堡宮、施萊斯海姆宮[52][53]和埃斯特哈齊宮等宮殿[54]。
大理石庭院為凡爾賽宮的正面入口,是位於由宮殿三面建築物所圍繞的閱兵廣場中軸線的建築物,原為路易十三的狩獵行宮,在路易十四時加以改造保留原來的紅磚牆面,並增加大理石雕塑和鍍金裝飾。庭院地面用紅色大理石裝飾。芒薩爾式屋頂上則設有圓形的閣樓窗,庭院正面一層為瑪麗·安托瓦內特的私室和沙龍,二層為國王寢室。[55]
以前在進入宮殿之前,人們必須爬上大使樓梯,其建於1674年,於1680年完工,是由建築師路易·勒沃設計的,但樓梯是由弗朗索瓦·多爾貝建造的,在其創建時,凡爾賽宮的定位以反映政府權力和權威並非王室的私人住宅,因此該樓梯的原始功能細節加強了也凡爾賽宮的這一進程。這座樓梯最終因擴建劇院而在1752年遭到拆除。[56][57]
在內部格局中,凡爾賽宮使用意大利宮殿藉鑑的例子而設計,國王大套房共圍繞路易十三行宮北側的新宮殿北部,其二層是以阿波羅廳為中心,由象徵太陽系七曜及其希臘神話神祇的七座豪華大廳與其它附屬房間組成的「國王大套房」。在勒沃的原始設計里,這裏是國王日常起居議政的場所,但在凡爾賽宮的第三次擴建以後,這裏主要作為進行官方接見或慶祝活動的「國事套房」。其樓下則是公主們的套房,七座豪華大廳依據如下:
鏡廳,又譯鏡廊,位於戰爭廳之南,西臨花園。是凡爾賽宮最著名的大廳,由芒薩爾在國王大套房的兩座大廳(日常臥室「薩頓廳」 (Salon de Saturne,或譯土星廳) 、敞廊門廳舊「維納斯廳」)、與之對稱的王后大套房的兩座大廳、以及連接兩座大套房的敞廊的基礎上改建而成。
鏡廳空間長76公尺,高13公尺,寬10.5公尺,一面是面向花園的17扇巨大落地玻璃窗,另一面對稱地佈置了由400多塊鏡子組成的17面巨大鏡窗,合計34面巨窗,宣示着路易十四至1678年鏡廊動工之年止,其34年的統治和17年的親政中,法國取得的巨大經濟成就。廳內地板為細木雕花,牆壁以淡紫色和白色大理石貼面裝飾,柱子為綠色大理石。柱頭、柱腳和護壁均為黃銅鍍金,裝飾圖案的主題是展開雙翼的太陽,表示對路易十四的崇敬。天花板上為24具巨大的波希米亞水晶吊燈,以及歌頌太陽王功德的油畫。大廳東面中央是通往國王寢宮的四扇大門。路易十四時代,鏡廊中的家具以及花木盆景裝飾也都是純銀打造。
波旁王朝時,這裏不僅經常舉行盛大的化妝舞會,更是最盛大的朝覲儀式和外國使節接見儀式舉行的場所。
戰爭廳位於主樓的西北角、阿波羅廳之西,北、西兩面面向花園,南面通往鏡廳,此處原本是國王大套房的國事會議室「朱庇特廳」(Salon de Jupiter,或譯木星廳),第三次擴建時改為國王大套房與鏡廳的連接廳堂。 廳內的裝飾由芒薩爾和勒布倫完成,主要為反映路易十四征服西班牙、德意志、尼德蘭等功績的油畫。鍍金壁爐之上為路易十四的騎馬浮雕像。
和平廳位於主樓的西南角、鏡廳之南,為一方廳,由王后大套房的原第五大廳改建而成,裝飾風格與戰爭廳相似,但壁爐上的油畫主題為「路易十五創造和平」。廳內裝飾以羅馬帝王像、獅子、法國和納瓦拉王國國徽為主題。重大朝儀時,臣工自北側的戰爭廳進入鏡廊,直至和平廳附近的御座處向國王行禮,這個過程寓意着在太陽王以其赫赫武功,引導法國與歐洲走向持久的和平。
國王套房是凡爾賽宮的政治及活動中心,位於主樓東面,位於整個凡爾賽宮的中軸線上,正對宮前的三條射線狀大道,過去即路易十三的舊狩獵行宮二層,在凡爾賽宮第三次擴建後成為國王日常起居的場所,每日會舉行起床禮、早朝覲、晚朝覲和問安儀式。臥室內有金紅織錦大床和繡花天篷,圍以鍍金護欄,天花板上是名為《法蘭西守護國王安睡》的巨大浮雕。[62]
國王臥室北邊為國事會議室,連接着其東國王日常休息的私人臥室,北部則隱藏着國王日常辦公的圖書室。國王臥室南邊為牛眼廳,得名自通往國王寢室的大門上方的牛眼窗,是親王貴族和大臣候見的場所。牛眼廳之東依次為宴會室和衛兵室,日常朝見中,臣工便是由衛兵室經宴會室進宮覲見。[62]
王后大套房則位於主樓南側,包括由東至西分別是王后衛兵室、大宴會室、候見室(俗稱「貴族沙龍」)和王后臥室,王后臥室之西即為和平廳。在勒沃的原始設計中,王后大套房由七座廳堂組成,與國王大套房的七曜大廳完全對稱,但經歷若干次改造後,王后大套房只剩下前四座大廳,功能和裝修也大為改變,現在的裝修佈局乃按瑪麗·安托瓦內特時期復原。王后大套房的樓下為王太子套房(Apartment du Dauphin)。
皇家歌劇院位於北翼,是路易十五於1748年下令修建。設計師則為安熱-雅克·加布里埃爾。劇場深26公尺,寬22公尺,可以容納750名觀眾,為其照明需要3,000多根蠟燭。在結構幾乎完全以木頭建造,外觀被漆成大理石狀,天花板上則裝飾著由路易·讓-雅克·迪拉莫繪製的太陽神阿波羅畫作,雕塑家奧古斯丁·帕茹則為歌劇院打造了雕像和浮雕裝飾,皇家劇場最終於1770年5月16日開幕,以作為路易十六皇室婚禮慶典的一部分。[63]
1789年10月2日法國大革命初期,歌劇院曾最後一次舉行演出,招待路易十六招來保護王宮的法蘭德斯衛隊。1871年巴黎公社期間,凡爾賽政府的國民會議曾設於此。[64]
1830年,路易-菲利普一世決定將凡爾賽宮改造成一個專門展示「法國所有榮耀」的博物館,因此宮殿南翼的大部分套房被完全拆除,並改建成一系列的大房間和畫廊,其中戰爭畫廊長約120公尺,寬13公尺,面積是鏡廳的兩倍。它是法國歷史博物館中最輝煌的房間。展出從羅浮宮移來,以眾多戰爭為主題的大量繪畫作品,如雅克-路易·大衛為拿破崙一世加冕的著名畫作,及《拿破崙翻越阿爾卑斯山》《普瓦捷戰役》《里沃利戰役》《亨利四世進入巴黎》等作品。[65]
當1848年路易·菲利普被推翻後,戰鬥畫廊和展覽的作品依然保持原樣,目前一樓的另一組房間被則改造成路易十四及其宮廷的畫廊,展示相關的家具、繪畫和雕塑,目前凡爾賽宮有共有約1,000件博物館藏品。[65]
王家禮拜堂在北翼樓群的南端,該建築高40公尺(130英尺),長42公尺(138英尺),寬24公尺(79英尺),是凡爾賽宮歷史上的第五個小堂,於1700年修建,路易十四稱這座教堂是奉獻給聖路易的。路易十四修建凡爾賽宮是為了在氣勢上勝過西班牙的埃斯科里亞爾修道院(修道院、宮殿綜合建築群),但沒有把教堂佈置在主要軸線上,反映出在路易十四時期的法蘭西,王權已經高於神權。 王家禮拜堂是宮殿內部最豪華的地方之一,也是宮廷日常生活的焦點,禮拜堂分成上下兩層,上層為皇室專用,下層則為人民與官員使用,其中路易十五、王儲路易(路易十五的王太子)、路易十六、普羅旺斯伯爵(路易十八)和阿圖瓦伯爵(查理十世)都曾在這個教堂里舉行婚禮。
凡爾賽宮由宮殿、宮殿周圍的附屬建築、公園和花園組成。截至2021年6月,該園區共佔地面積800公頃(8.0平方公里;2,000英畝)[66],在法國大革命前則有8,000多公頃,其中公園和花園分別設置在宮殿的南部、西部和北部。園區起初由路易十三建立以作為狩獵勝地[3][67],但從1661年開始擴大成了莊園[68][69],莊園的最大面積由大公園組成,過去曾是佔地15,000公頃(150平方公里,37,000英畝)的狩獵場,花園則被稱為小公園,過去曾佔地1,700公頃(17平方公里;4,200英畝),另外一座40公里(25英里)長、3.0公尺(10英尺)高的圍牆和24個大門則圍繞着園區。
由於地區原來是一片森林和沼澤荒地,因此工人們通過搬土和建造梯田來精心佈置通往宮殿和花園的入口。沼澤被則被修建成花園的一系列湖泊和池塘,然而周圍地區的水資源不足以提供龐大的宮殿、城市或花園。為了能讓凡爾賽宮有供水系統,1660年代時曾在比耶夫爾河築壩,1681年在馬爾利勒魯瓦附近的塞納河建造了馬爾利機械泵站,並從厄爾河引水經由渠道引到凡爾賽。[70][71]
凡爾賽花園位於宮殿的西邊,該莊園起初由路易十三建立以作為狩獵勝地,後在路易十四的規劃下而成精心修剪的大型法式花園,園區中擁有整齊的草坪、花壇、雕塑噴泉。其周圍是林地以及凡爾賽市區。花園的東側是凡爾賽市,東北方是勒謝奈,北面是植物園,西面是凡爾賽平原(受保護的野生動物保護區),南面是森林。[72][73][66] 2024年巴黎奧運會的馬術與現代五項比賽在此舉行。
花園以阿波羅噴泉為中心,主樓北部有勒托噴泉,主樓南部有桔園和溫室。花園內有1400個噴泉,以及一條長1.6公里的十字形人工大運河。路易十四時期曾在運河上安排帆船進行海戰表演,或佈置貢多拉和船夫,模仿威尼斯運河風光。花園內還有森林、花徑、溫室、柱廊、神廟、村莊、動物園和眾多散佈的大理石雕像。[52][66]
凡爾賽宮的第一個附屬建築是凡爾賽動物園[74][75],是由景觀建築師路易·勒沃於1662-1664年之間建造於在大運河南端。[74]1698年-1700年由弗朗索瓦·芒薩爾翻修,然而動物園在1712年遭到被廢棄,最終於在1801年遭到拆毀。[75]
凡爾賽宮橘園則位於宮殿南面,同樣也是勒沃於1663年所設計建造,1681年-1685年,橘園進行了全面重建並將其原有的規模擴大了一倍,當前該設施種植了許多如橘子樹、月桂樹、石榴、桃金娘等繁盛的植物,也是花園最熱門的景點之一。[76]
1679年末[77],路易十四曾委託芒薩爾建造馬爾利城堡[78],該建築位於凡爾賽宮邊緣的一處隱居處,距離宮殿約8公里(5英里)。城堡由一座主要住宅樓和十二個帕拉第奧式建築風格的亭子所組成,[79]馬爾利城堡在大革命後的1799年被國有化出售[80],隨後在1805年遭到拆除,取而代之成為工業區的用地,[81]2009年6月1日,馬爾城堡遺址的土地被轉讓給凡爾賽宮、博物館和國家莊園的公共機構。[81]
燈籠小屋是一個狩獵小屋,以位於附近動物園頂部的燈籠命名,該建築由時任宮廷總督菲利普·路易·德·諾瓦耶於1787年建造。自1960年以來,它一直是總理府邸。[75]
1668年[82],路易十四購買了大運河北端附近的特里亞農小村莊[50],並將土地上的建築物全數拆除[83],取而代之的則是委託景觀建築師路易·勒沃所建造的特里亞農瓷宮[82][84],這棟建造於1670年的建築物是歐洲中國風格(仿中國)建築的第一個案例,然而建築外牆裝飾及瓷磚隨着時間流逝而已經開裂和嚴重風化,從而在1687年路易十四下令拆毀。為了取代特里亞農宮,路易十四委託路易·勒沃建造了大特里亞農宮。[83][85]
大特里亞農宮是1687年由路易十四為其情婦蒙特斯龐侯爵夫人所建造[86][87],為一層式建築,室內裝潢相比之下比較樸素,路易十四時期,國王有時厭倦豪華的凡爾賽宮,也會到這裏居住,此處也亦是舉辦音樂會及慶典節日的場所。1805-1815年,拿破崙與家人曾居住於此,此處同時也是1920年特里亞農條約的簽訂地點,在戴高樂執政時,大特里亞農宮的北翼曾成為法國總統的官邸。[88]
小特里亞農宮是1762年由路易十五為其情婦龐巴度夫人建造,為典型的古典主義風格建築[89],主要房間有大沙龍、小沙龍、畫室、臥室、化妝室等,附近有路易十六為瑪麗·安托瓦內特王后修建的瑞士農莊,有茅屋、磨坊、羊圈,王后常化妝為鄉間牧羊女在此遊玩。[90]
當前凡爾賽宮仍然具有政治功能,也是法國多年官方使用的外交及宴請場地之一,其中由參議院和國民議會組成的兩院制議會,經常會在凡爾賽舉行聯席會議(法國議會的代表大會),以修訂或以其他方式修改法國憲法。[91]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