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主體思想》(韓語:주체사상에 대하여)是朝鮮領導人金正日關於該國意識形態主體思想的論述。它被認為是關於主體思想最權威的的著作。
這部著作可能由他人代筆[1],但它使金正日成為該意識形態的唯一合法解釋者。該論文梳理了金正日及其父金日成的提倡主體思想。這篇論文標誌着主體思想脫離馬列主義中的唯物主義,並假定群眾的階級意識依賴於工人階級領袖。
在金正日看來,主體思想是由哲學原則、社會歷史原則和指導原則組成的。哲學原理可以用金日成的格言來概括:「人是一切的主人,人決定一切」[2]。社會歷史原則要求勞動人民是歷史的主體。指導原則是:立場獨立、方法創新和思想意識優先。其中,對獨立性的強調為後來先軍政治的確立,鋪平了道路。
背景
《關於主體思想》是金正日關於主體思想的主要著作之一[3],並被認為是最權威的主體著作及該主題的標準教科書[4][5]。這篇論述是對金日成主席和金正日關於主體哲學思想的系統梳理[2][6],它對主體思想進行了最全面的闡述[4]。尤其是金日成的思想——從1970年代開始就逐步確立的一種哲學體系[2]。1982年,為紀念當年4月15日金日成誕辰70周年,當局於3月31日舉行了全國主體思想研討會[3][2]。而平壤的主體思想塔也是為金日成獻上的壽禮[7]。
在這篇論述中,金正日將主體思想的誕生與金日成在抗日鬥爭中的游擊戰經歷聯繫起來[8]。《關於主體思想》使得金日成崇拜的程度進一步加深[9]。這篇論述使金正日可以合法地繼承金日成的權力[10],也特別強調了他的知識實力[11]。在撰寫本文時,金正日代表其父作為朝鮮的精神領袖[12]。這部著作雖然可能由他人代筆[1],但署名使得金正日成為「金日成『不朽的主體思想』的唯一真正的解釋者」[6]。
內容
金正日解釋說,主體思想獨立於馬列主義,而不僅僅是對馬列主義的重新詮釋。在金正日看來,主體思想不僅為朝鮮革命提供了「獨立和創造性」的方向,而且開創了人類歷史的新紀元[4]。 它是哲學唯心主義,與馬克思主義奉行的唯物主義相對[14]。該作品的風格被認為略有抽象之處[15]。
與金日成的著作相比,金正日特別注重領導者的意識和觀念。這兩者經常聯繫在一起[14]。據查爾斯·K·阿姆斯特朗稱,這篇論文的主要論點是「無論物質條件如何,群眾都應該毫無疑問地服從偉大領袖,只有他才能讓群眾意識到這一點」,並補充說「這些理論將在未來的艱難歲月中對朝鮮極為有用」,也就是這篇著作出版十年後的1990年代——在這個年代,金日成逝世、朝鮮發生了大饑荒[15]。
在《關於主體思想》中,金正日將主體分為三個部分:哲學原理、社會歷史原理以及主體思想的指導原理[2]。
哲學原理表明主體思想是一種以人為本的哲學。人有獨立性,創造性 和意識性 ,將人置於世界的中心。金日成在1972年接受日本記者採訪時提出的格言描述了這一點:「人是一切的主人,並決定一切。[2]」 人改變世界[6]並體現他們的自主性 或獨立自主[9]。儘管主體思想本身可以說具有準宗教的成分,但金正日以人為中心,否認一切超自然現象的存在[6]。
主體思想的社會歷史原則可以概括為「勞動人民是歷史的主體」[2]。人類歷史是群眾實現獨立和捍衛獨立的鬥爭。人類的社會歷史使命是改造自然和社會[16]。金正日背離馬列主義,因為他的論點主要是讓人反對自然,而不是無產階級反對資產階級[17]。
主體思想的三個指導原則:
後世影響
此後,《關於主體思想》一直被用作金正日確立先軍政治地位的論據。其理由可以在金正日「提升」的主體指導原則之一的一個方面找到:在自衛中自力更生[19]。1982年10月,金正日發表《朝鮮勞動黨是繼承了光榮的打倒帝國主義同盟傳統的主體型革命政黨》,更多地關注金日成的游擊活動[15]。
參見
- 金正日著作
- 《電影藝術論》
- 《關於在思想工作中克服教條主義和形式主義,確立主體》
- 《與世紀同行》
參考資料
延伸閱讀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