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重冕拉丁語Triregnum)是過去教宗所戴的三層冠冕,由主教冠和三面王冠組成,後有兩條垂帶

在禮儀中教宗不會戴它,而是放在祭壇上。教宗只會在加冕典禮英語Papal coronation、向全世界發表《致全城與全球》的祝辭、發表聖座隆重宣言,以及在出場、退場時戴上。

歷史

Thumb
諾森三世(1198年-1216年)在意大利蘇比亞科迴廊壁畫中早期三重冕
Thumb
飾有藍寶石、紅寶石、祖母綠和其他寶石的三重冕,藏於聖伯多祿大殿

三重冕設計來自弗里吉亞無邊便帽外型猶如蠟燭熄滅器。[1][2]三重冕底部的亞麻頭飾或者金布,慢慢發展為金屬冠冕。公元1300年演變為兩冠。最低的一個冠冕大約在9世紀的教宗的傳統白色頭飾中出現。[3][4]當教宗接掌教宗國權力,就以珠寶襯托的親王冠冕為底部冠飾。[3]第二層冠冕大約在教宗諾森三世在位時加上去,以詔示其精神和世俗權力。[1]但是,根據完工於1247年的羅馬四殉道堂聖西爾維斯特禮拜堂的壁畫所示,教宗所戴的是配上兩段鈕帶和一些垂布。[5]三重冕狀頭飾,可能是教宗本篤十一世(1303年至1304年)或教宗克勉五世(1305年至1314年)採用,早見於1316年教宗的財務庫的清單中。[1]在16世紀早年,三層冠冕頂端再加上小球裝飾。[6]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